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巡、许远之身后余波

张巡、许远之身后余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852 更新时间:2023/12/10 8:53:35

张巡唐朝着名将领,时任真源令,后加封为河南节度副使等;许远亦唐朝名将,曾中进士,时任睢阳太守。巧合的是,两人的生卒年都是709年至757年(共同就义)

俩人的英雄事迹,教科书和史籍广有记载,国人多不应陌生。但在他们殊死抗敌、弹尽粮绝后双双死义后,尽管英名广播,彪炳千秋。但他们身后并非全无异议,也曾有过些不大不小的余波。知道这段轶闻者可能不太多,姑辑录于下。以人对于战争、人性、生命意义和道德观等等的思索。

唐天宝十五年,安史之乱发生。张巡以真源令身份,起兵守雍丘,抵抗安史乱军,至德二载(即757年),他又移兵睢阳,与太守许远共同作战。面对着安庆绪部尹子奇十余万军队的狂扑猛攻,俩人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坚持战斗至十月。城中粮食殆尽,于是食茶纸,茶纸尽食马,马尽又罗雀掘鼠,甚至煮铠弩皮充饥。这时,张巡的小妾霍氏主动提出,愿舍身为粮。张巡便听令她自刎,然后烹尸出陈,指语部众道:“诸君累月乏食,忠愤更不少衰。我恨不能割肉啖众,怎肯顾惜一妾,坐视士饥?”“将士等相向泪下,巡强令取食”。尔后,许远也将老弱僮仆杀充军粮。毕竟仍是杯水车薪,不足剩下的稍有战斗力的数百人一饱。睢阳城终于被攻破。张巡和许远先后英勇就义。

起先,尹子奇也曾想诱降张巡。他对张巡冷笑道:“闻君每战必裂眦齿碎,究为何意?”张巡怒道:“我志吞逆贼,怎得不裂眦碎齿?”尹子奇怒道:“你存齿几何?”说着便用刀撬开张巡嘴巴,果然见只剩下三四颗牙齿,不禁失声道:“可敬可敬!君能从我,当共图富贵”。但遭到张巡当头痛詈。于是将他与手下南霁云、雷万春等30多名义士一同杀害。

张巡和许远虽然抵抗失败,但他们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之下,临敌应变,屡屡制胜。从757年1月开始,到757年10月陷落,他们依靠两县6千多人守军,在睢阳苦守了十个月,有力地牵制了燕军。若算上之前张巡在雍丘之战、宁陵之战的出色战果,则共与燕军对抗了二十一个月。史书载,共经历大小四百多战,斩叛将三百余人,累计歼灭敌人十余万。由于张巡的坚守,阻挡了安史叛军南下,使得富庶的江淮地区得以保全;此外又牵制了大量叛军,为唐军组织战略反攻赢得了宝贵时间。

张巡死后,唐肃宗下诏,追赠张巡为扬州大都督,许远为荆州大都督,封其为邓国公;赠张巡妻为申国夫人,赐帛百匹。又拜张巡儿张亚夫为金吾大将军,许远的儿子也一并授官。免除雍丘、睢阳徭役、兵役两年。大中年间,更将张巡的画像置于凌烟阁上。

然而,几乎与此同时,对张巡和许远的非议便不断浮现。主要的观点就是两点:张巡不顾敌我殊异之势而死守睢阳,个人杀身也无补于大局。意下即死得不值。另一种看法就是,张巡杀人以食,太过残忍。与其食人又无益,不如全人。

其间还有一段插曲,是苛斥许远的。因为许远被俘后,后于张巡被叛军在解往洛阳时杀死。有人就据此说许远不与张巡同死,是有“幸生”意。这种论调本不值一驳。但张巡的小儿子去疾却为这类怪论荧惑。特地上书指斥许远道:“远有异心,致父巡功业堕败,负撼九泉。臣与远不共戴天,请追夺远官以刷冤耻……”

不过这种观点并未成气候。尚书省当时就据理驳斥道:“许远后于(张)巡死,即视为从贼,他人死在巡前,独不可视巡为叛么……其实俩人忠烈,皎若日星,不得妄评优劣。”

这一类异议很快便得平息。而对张巡的非议,也引起朝廷中许多大臣的抗辩。张巡朋友、翰林学士李翰特地为张巡作传,并附表上呈皇上。他认为:

“巡以寡击众,以弱制强,保江淮以待陛下之师。师至而巡死,巡之功大矣。而议者或罪巡以食人,愚巡以守死,善遏恶扬,录暇弃功,臣窃痛之!巡所以固守者,待诸军之救,救兵不至而食尽,食既尽而及人,乖其素志。设使巡守城之初,已有食人之计,捐数百生命以全天下,臣犹曰功过相掩,况非其素志乎?今巡死大难,不睹休明,惟有令名,是以荣禄。若不时纪录,恐远而不传,使巡生死不遇,可悲孰甚?臣敬撰《巡传》一卷献上,乞遍列史官,以昭忠烈而存实迹,则不胜幸甚!”

李翰的观点无疑是代表了历代统治阶级倡导的忠君思想,符合封建伦理和文人士大夫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政治信念,因此很快就占据了主流。不仅如此,民间也对张巡和许远推崇备至。他们逝世后,被并称为“双忠”,并在中国各地包括台湾省在内广泛地奉祀为神。而且,历代许多着名的文臣武将,如岳飞韩愈、陆游、王安石、文天祥等人对张巡的忠君精神均有诗文赞颂。

然而,尽管如此,不同的声音却也没有完全匿迹。尤其是时代的车轮驶入现代社会以后。人们对战争的本质,对人性的优劣,对忠与义的内涵以及个体生命与集体(皇权)利益孰轻孰重等等,都有了不同的理解与比较。异议和反思自然也就重新抬头。其中以台湾作家柏杨的看法最为犀利。看看他的观点,对于拓宽我们的思路,无疑也是不无裨益的。

柏杨写道:“美国和墨西哥战争时,大卫,克拉克先生,曾经死守阿拉姆城,但他先疏散没有战斗力的老弱妇孺,然后征求‘与城共存亡的志愿军,经过一场惨烈的攻守战,全城被屠。跟睢阳之围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一样,阿拉姆之围的故事,美国也家喻户晓。然而,阿拉姆之围,可歌可泣,睢阳之围,我们没有歌,只有泣。那是已瘦成一把骨头的女人和孩子们,被暴官们宰杀时痛彻骨髓的哀泣。中国人没有生命的尊严,在恶君凶臣、强盗匪徒眼中,一文不值;就是在所谓圣君贤相、忠臣义士,以及高级知识分子眼中,也不过是使他成功的一种手段。每一思及,悲愤交集。”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唐代官员因收500多个干儿子被李世民处斩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干儿子

    在古代,官员被免职的原因,大多是办事不力或贪赃枉法之类,但最近读史书,却读到了唐代的两名官员被免职的资料,被免职的原因特别奇特,读来很有意思。阮嵩是唐朝贞观年间的桂阳县县令,此人政绩一般,但也还说得过去,也就是说,当个县令还算够格。但后来却遭到了免职的处分,为什么被免职呢?原因竟然是他的妻子是个醋坛

  • 隋唐经典战役:李世民浅水原大破万人敌薛仁杲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浅水

    李渊称帝的消息传到陇西,薛举就更坐不住了。薛举很清楚,西秦和李唐的关系非常简单,就是八个字儿:有你无我,有我无你。兵家说得好,“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所以他决定先下手为强。六月初十,薛举集结优势兵力,进攻李唐西北军事重镇——泾州(今甘肃泾川县)。李渊接报,再次以李世民为统帅,率领刘弘基、殷开山、慕

  • 奇女子一生迷倒6位帝王 50岁仍受被李世民宠爱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我国历史上有一奇女子,她虽不能与一代女皇武则天一样叱咤政坛,却也毫不逊色于历代美女佳人。她凭借自己过人的美貌与魅力,被六个皇帝为之疯狂。这个一生都不缺男人的奇女子,就是萧皇后。萧皇后幼时不怎么受待见。她本是南朝梁明帝萧岿的女儿,因出生于二月,被认为是不吉之兆,所以先后被丢给萧岿的堂弟萧岌和舅父张轲收

  • 玄奘简介:伟大的旅行家、杰出的翻译家、着名的佛学家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翻译家

    玄奘玄奘(zàng,602-664年),原姓陈,名祎(yī),通称三藏法师,民间称唐僧。洛州缑氏人(缑gōu,缑氏,现在的河南省偃师县缑氏镇)。玄奘是他出家后起的法号。玄奘出生于一个全家都信仰佛教的官吏家庭。他从小敏而好学,性情温厚,待人诚恳注意礼节。他的二哥陈素,在洛阳净土寺出家当了

  • 李世民与魏征的千年作秀 揭露不一样的明君直臣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玄武门兵变后,李世民召见了废太子遗臣魏征,刚见面,李世民就问:汝离间我兄弟,何也?魏征答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这一问一答之间,魏征俨然是位纵横家,将太子比如公子纠,李世民为公子小白,而自己则为管仲,暗指李世民是有道之君,应该要善于用人。李世民绝对不是心胸开阔的帝王,对李渊旧部就一直抱有戒

  • 强盛的异族今何在?李世民的汉族血统又有多纯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族

    宋元、明清之际,农民与地主们的矛盾让位于汉族与其它民族的矛盾。这其中,尤以明末为甚。当年将大明崇祯皇帝逼得上吊自杀的农民军们,在汉族危险之时,掉转矛头,指向来自北方的女真人。因为他们的记忆里,还沉淀着对元朝人分四等的恐惧。只是,这样的说法,似乎又有些轻薄。因为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几千年来,与周边民族

  • 媚得勾魂的武则天为何得不到李世民宠爱?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武则天究竟漂亮到什么程度?一千多年前的事,很难落实。现存唐代张萱的《唐后行从图》和明刻本《历代古人像赞》等,均绘有武则天的像,但都是凭想象画成,且是中年以后的形象,不足为凭。蛛丝马迹,只能从典籍中的只言片语里去找。武则天曾说过,自己的女儿太平公主“类己”,这首先指的是长得像自己。那么太平公主是个什么

  • 韦后韦莲儿——唐朝的香妃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

    韦莲儿乾隆皇帝宠妃香妃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熟不知,早在唐朝也有这么一个“香气袭人”的香妃。以下就说说这位唐朝香妃韦莲儿的故事。相传唐中宗韦皇后名叫韦香儿,原名叫韦莲儿,从小虽然聪慧过人,伶俐可爱,但貌不出众,姿色平凡。到芳龄二八,豆蔻年华时,虽也长的落落大方,小鸟依人,但是

  • 解密为大唐打下半壁江山的李世民妹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大唐

    中华五千年的深厚的历史孕育出了有许多的“平阳公主”,但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也成就了形形色色的“平阳公主”。历史上可以称得上女中豪杰的平阳公主有两个:一个生活在西汉,即平阳公主(汉景帝),汉景帝与王娡之女,汉武帝之姊,初嫁曹参之后平阳侯曹寿,寡居后改嫁卫青;另一个则生活在隋唐,即平阳公主(唐高祖)

  • 隋炀帝女儿如意公主最终能为了李世民的妃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如意

    隋炀帝杨广史料上记载的子女没有几个,如意公主的原型就是隋炀帝子女中杨妃。如意公主是李世民的妃子,经历了两个朝代的皇家女子,她的一生又是如何的呢?隋炀帝女儿如意公主如意公主,生母不详,有些野史记载是如意隋炀帝的嫔妃所生,也有的说是更低级的姬妾所生,很少的认为是萧后所生。我们可以唯一确定是如意公主是隋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