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唐经典战役:李世民浅水原大破万人敌薛仁杲

隋唐经典战役:李世民浅水原大破万人敌薛仁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115 更新时间:2023/12/10 8:54:03

李渊称帝的消息传到陇西,薛举就更坐不住了。薛举很清楚,西秦和李唐的关系非常简单,就是八个字儿:有你无我,有我无你。兵家说得好,“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所以他决定先下手为强。六月初十,薛举集结优势兵力,进攻李唐西北军事重镇——泾州(今甘肃泾川县)。李渊接报,再次以李世民为统帅,率领刘弘基、殷开山、慕容罗、李安远等八路总管救援泾州。七月初,薛举率军逼近高摭城(今陕西长武北),其先头部队已经出现在豳州(今陕西彬县)和岐州(今陕西凤翔)一带地区,兵锋极为锐利。

李世民认为,西秦军士气正盛,此时不宜与之决战,便下令大军深挖壕沟,加高壁垒,避而不战。孰料,在这关键时刻,李世民筒子居然意外地病倒了,疟疾。卧床不起的李世民只得将军事指挥权交给了资历最老的刘文静和殷开山。

交权之前,李世民对二人是千叮咛万嘱咐:“薛举孤军深入,粮草辎重都很成问题。据我估计,他们的粮草支撑不了多久。你们万万不可出战,一切等我病好以后再说。”刘文静、殷开山哥俩儿满口应承。

但下来以后,殷开山却坐不住了。

殷开山,表字以行,汉族,京兆鄂(今陕西鄂县)人。他的祖父殷不害曾官居南陈司农卿、光禄大夫。父亲殷僧官至大隋秘书丞。殷开山年轻的时候就以学问和才俊知名天下,尤其擅长写作和书法,仕隋太谷长。李渊晋阳起兵后,他被招为大将军府掾,成为李渊的心腹干将。

殷开山觉得避而不战太消极了,便来找刘文静商量:“秦王是因为担心你我二人不能退敌,才说那番话的。我想,薛举听说秦王病倒,必定会越发地轻视我们。我们可以不出战,但也应该展示一下武力,以震慑敌人。”

刘文静一寻思,觉得殷开山说的很有道理,就这么猫着,似乎有损士气,可以不真打,但是恫吓一下敌人也是可以的嘛!哥俩儿说办就办,七月初九,唐军(从现在开始可以叫唐军了)开出大营,在高摭城西南的浅水原列阵,炫耀武力。

西秦军已经憋了好久了,见唐军终于出城,个个欣喜若狂。最高兴的是薛举,他当即率精兵悄悄迂回至唐家军的背后。刘文静和殷开山做梦都没想到薛举会来这么一手,“恃众而不设备”。这就麻烦了。薛举亲率大军从唐军背后发动突袭。猝不及防之下,唐军遭到惨败,死伤过半,慕容罗、李安远当场阵亡,刘弘基被俘。唐军兵败如山倒,薛举轻而易举就攻克了高摭城,“收唐兵死者为京观”。啥是京观呢?京观又叫武军,就是将敌军的尸体堆在道路两旁,盖土夯实,筑成金字塔形的土堆。形势到了这个地步,李世民也没有办法,只得率残部奔回长安。李唐建国之后的第一仗,竟以惨败落幕。刘文静和殷开山闯了这么大的祸,李渊的愤怒可想而知,他将二人一顿臭骂,继而又传下敕书,削职为民。

唐廷上下鸡飞狗跳,西秦这边则是众志成城,誓要攻拔长安,覆灭大唐。薛举摩拳擦掌,雄心勃勃,他派太子薛仁杲进围宁州。好在大唐宁州刺史胡演守御有方,成功击退了薛仁杲,否则长安危矣。

薛举正准备亲自奔袭长安呢,岂料关键时刻,他居然病倒了,并于八月初九突然去世。皇太子薛仁杲随后即皇帝位,改折摭城(今甘肃泾川东北)为都。薛举死后没几天,郝瑗也死了,原因竟然是“哭举得疾”。这个人,真是没法说了!

薛仁杲有着比乃父更强的武功和能力,但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弑杀成性。

其实,残忍是老薛家的传统了。就拿薛举来说吧,每次战后,他都要将俘虏的敌兵全部坑杀,而且手段十分残忍,多采用断舌、割鼻甚至棰捣等毫无人道的手法。他的老婆鞠氏也不是什么好鸟儿,喜欢用鞭子抽打下人。受打的下人吃不住痛,在地上翻滚躲避,她竟然命人将受刑人活埋至肚腹,然后再加以鞭打。

但他们两口子的所做所为和薛仁杲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差的不是一点儿半点儿。在凶残变态这一块儿,薛仁杲绝对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曾在作战当中抓到过隋朝大臣庾立。庾立是个刚直之人,坚决不肯投降。薛仁杲暴怒,将庾立架在火堆上活活烤死。这还不解恨,他竟将庾立的肉一块儿一块儿地割下来,赏给士兵们吃。他的狠毒与残忍,让薛举都无法忍受。老薛曾经大骂小薛:“没错,你小子是挺有能力的。但是,你生性太过残酷,对人刻薄寡恩。我真担心将来有一天老薛家和西秦国会亡在你的手上。”

可想而知,这样的领导当然不能赢得下属的衷心拥护。薛举的一帮老哥们儿就不买薛仁杲的仗。所以,当此最高权力交接之际,西秦国内部一片混乱,人心离散,士气低迷。

这种情况被大唐秦州总管、李世民的舅舅窦轨看在了眼里。窦轨觉得这是个立功的好机会,便于九月十二日发兵进攻折摭城。他的小算盘打得不错,本想着浑水摸鱼,岂料不仅没摸到,反而被鱼给啃了一口。在被薛仁杲一顿暴扁之后,窦轨仓皇逃归秦州。薛仁杲顺势反弹,再一次兵临泾州城下。

薛仁杲的这记防守反击玩得那叫一个漂亮啊!仓促之间,李唐援军根本无法及时援救泾州。泾州成了西秦军汪洋大海中一叶扁舟。守卫泾州的骠骑将军刘感是一个宁折不屈的人,虽然敌军围困万千重,但他自岿然不动。

城池固然不曾陷落,但粮食却日趋见底儿。终于,全城上下都找不到一粒儿粮食了。刘感二话不说,就把自己的坐骑给杀了,分给将士们吃。为了能让将士们多吃点儿肉,他坚决不肯吃马肉,只是用煮肉的水汤拌木屑充饥。将士们都被刘感爱兵胜过爱己的精神所深深感动,越发卖力地守城。靠着上下一心,泾州城虽然几次濒于沦陷,但刘感和他的战士们最终还是挺了过来。终于,李唐第一路援军赶到了,统兵的是宗室长平王李叔良,李渊的堂弟。李叔良本人不太有名,但他有个曾孙是中国历史上的知名人物,叫做李林甫。李叔良筒子严重低估了薛仁杲的智商。其实,薛仁杲不仅四肢发达,头脑也不简单。他放出风说,哎呀,我们西秦军的粮食也吃光了,这仗是不能再打了,我们回呀!李叔良闻讯大喜。十三日,他又收到了一个好消息:高摭城的西秦守将决心归降大唐。李叔良乐屁了,便派刘感去接管高摭城。

经过四天的行军,刘感抵达高摭城。他在城下叫了半天门,可人家就是不给开,还说什么“你们翻墙进来吧”。刘感觉得有点儿不对劲儿,就命人放火烧城门。果然,一试便知,城上的人立刻浇水下来。刘感心知不妙,赶紧命人后撤,但为时已晚。当城头的烽火燃起后,刘感看到南原之上西秦军如潮水般涌来……

薛仁杲又一次出现在泾州城下,和上次略有不同的是,这一回他的身边多了一个五花大绑的刘感。薛仁杲对刘感说:“你要是想活命的话,就按我的意思向城中喊话,就说援军已经被我消灭了,让他们快快投降!”

刘感说:“行,没问题。”于是,刘感来到城下,张嘴喊道:“兄弟们,敌人的粮食快吃光了,秦王殿下已经带着二十万大军(纯属虚构)来增援我们了。你们一定要顶住啊!胜利终将属于我们!”

薛仁杲大怒:“来人啊,把这个不讲信用的家伙给我埋了。”他催动坐骑,亲自拈弓搭箭,射击被埋了半截子的刘感。起初,刘感还能大声叫骂,但渐渐地,声音便越来越低……

李叔良感动得热泪盈眶,但他根本无力救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刘感被射成了刺猬。

李叔良坚持到九月底,终于等来了李世民。

薛仁杲也不含糊,派麾下第一猛将宗罗率军出击。宗罗早就听说李世民很能打了,此次有心和他好好PK一番。岂料,人家李世民根本就不甩他,高挂免战牌,不打不打就不打。宗罗憋坏了,天天到唐军营前挑战,但李世民就是窝着不出来。

李世民可以坐得住,但不代表他手下的那帮小弟也能坐得住。宗罗这家伙口德不好,挑战不成,就出言谩骂,惹得唐兵唐将怒气冲天,各个摩拳擦掌,恨不得活吃了他。大家伙儿实在受不了了,就一起来找李世民,强烈要求出击,好好教训教训这个宗罗。

李世民笑了:“大家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是,我军前不久刚刚打了败仗,士气低迷。而西秦军呢,刚刚打了胜仗,士气正高。此时,我们就应该紧闭营门,坚守不出,养足锐气。他们骄横,我们奋勇。我们只需要一战就可以搞定他们了。”

但众将还是不听,惹得李世民怒起,下了一道死命令:“再有请战者,斩立决。”众将无奈,只得噤口不言。大家伙儿以为再等几天就可以了,岂料这一等就是两个月。众将士的愤懑与日俱增。

这天,正当唐营诸将发牢骚的时候,对面来了一个人。谁啊?宗罗的部将梁胡郎。

李世民问梁胡郎:“你为什么要投降我军啊?”

梁胡郎长叹一声:“唉,没办法啊!我军的粮食都已经吃光了,迟早得被贵军打败。我寻思着,与其日后做俘虏,还不如现在就主动投诚呢!”

李世民听了,哈哈大笑,对众将说:“各位,攻灭薛仁杲就在近日。传我将令,着行军总管梁实率军进驻浅水原。”

宗罗白天想,夜里盼,就等着李世民出击呢。但是,一连等了两个月,唐军完全没有出击的意思,宗罗等得都快麻木了。这天,当亲兵告诉他唐军在浅水原出现的情况时,宗罗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眼泪当时就下来了:“唉呀妈呀,可算等到这一天了。”

宗罗兴奋得跟打了鸡血似的,带领全部精锐猛攻梁实。西秦军憋了好久,此时见有唐家军可打,各个如下山猛虎。梁实所部很快就被宗罗的大军给包围了。你别看这个地方叫浅水原,实际上连一滴水都没有,一连几天,唐军上下滴水未进。宗罗围得太紧,梁实连个通信兵都派不出来。

唐军大本营中,诸将都很担心梁实所部的安危,天天跑去嚼李世民的耳朵根子。可是,看李世民的那个意思,似乎完全没有救援梁实的打算。直到十一月初八这天夜里,李世民突然升帐开会,他对众将说道:“今天可以出战了。”

众人一听,都乐坏了。尤其是右武侯大将军庞玉,上蹿下跳,双手举得老高老高,硬要第一个出击。李世民很满意:“好,庞将军,就由你首先出战,在浅水南原列阵。敌人如果来攻,你一定顶住,决不能后退。”

庞玉见有仗打,也没细想,兴高采烈地领命而去,到了浅水南原,他才明白李世民话里的意思了。他刚刚列阵完毕,宗罗就率军扑了过来。西秦军“嗷”的一声,就将庞玉所部团团围住,一顿群殴。

庞玉倒是挺猛,但架不住对方人多啊,打退了一拨,紧接着又扑上来一拨。庞玉心中一顿叫苦,秦王你咋不明说呢,把这么硬的一块骨头安排给我们啃,您还是赶快来吧,再晚了,我们就被骨头给噎死了。唐军拼死力斗,但双拳毕竟难敌四手。

眼见着,庞玉所部就要被宗罗给吃掉了。正在这时,战阵之外的宗罗发现,有一支军队突然出现在了他的后方。离得太远,他也看不清楚对方到底是什么旗帜。近了,近了,越来越近了……哎呀妈呀,唐军,当先的那员唐将不正是秦王李世民吗?

宗罗还没把人马召集起来,李世民就已经带着几十名骁骑率先冲入了阵中。庞玉与梁实部见李世民终于来了,士气大振,欢声雷动。宗罗再厉害,也架不住两路唐军内外夹攻。西秦军被杀得人仰马翻,哭爹喊娘。宗罗见情形不妙,带着轻骑开溜了。

李世民见宗罗跑了,便要率领两千骑兵去追击,奶奶的,这两个月的骂能白挨吗?窦轨不同意,拉住李世民的马头不让走:“殿下,我军虽然打败了宗罗,但西秦军主力尚存,薛仁杲还固守着坚固的折摭城,咱们不能轻易冒进。我建议暂且按兵不动,看看薛仁杲有什么动静再说。”

李世民不同意:“舅舅,这个问题我早已考虑过了。咱们刚刚取胜,将士们士气正盛。机不可失啊,你就不要再说了。”说罢,不待窦轨回话,李世民便纵马而去,直奔薛举的大本营折摭城。

薛仁杲与李世民的轻骑兵隔泾水对阵。两军还未开打呢,薛仁杲的部将浑干等数人就率众渡水,来投李世民了。仗还没打呢,大将倒先跑了,你说这仗还有什么打头?薛仁杲只得带兵进城拒守。

天快黑时,唐军主力相继到达,将折摭城围得水泄不通。薛仁杲估摸着怎么也能坚守上一段时间。岂料,当天夜里,守城士兵就纷纷缒城而下,投降唐军。城里就剩下薛仁杲一个光杆儿老帅了。薛仁杲无奈,只得出城投降(二十二日被杀于长安)。

西秦帝国至此烟消云散。

标签: 浅水

更多文章

  • 奇女子一生迷倒6位帝王 50岁仍受被李世民宠爱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我国历史上有一奇女子,她虽不能与一代女皇武则天一样叱咤政坛,却也毫不逊色于历代美女佳人。她凭借自己过人的美貌与魅力,被六个皇帝为之疯狂。这个一生都不缺男人的奇女子,就是萧皇后。萧皇后幼时不怎么受待见。她本是南朝梁明帝萧岿的女儿,因出生于二月,被认为是不吉之兆,所以先后被丢给萧岿的堂弟萧岌和舅父张轲收

  • 玄奘简介:伟大的旅行家、杰出的翻译家、着名的佛学家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翻译家

    玄奘玄奘(zàng,602-664年),原姓陈,名祎(yī),通称三藏法师,民间称唐僧。洛州缑氏人(缑gōu,缑氏,现在的河南省偃师县缑氏镇)。玄奘是他出家后起的法号。玄奘出生于一个全家都信仰佛教的官吏家庭。他从小敏而好学,性情温厚,待人诚恳注意礼节。他的二哥陈素,在洛阳净土寺出家当了

  • 李世民与魏征的千年作秀 揭露不一样的明君直臣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玄武门兵变后,李世民召见了废太子遗臣魏征,刚见面,李世民就问:汝离间我兄弟,何也?魏征答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这一问一答之间,魏征俨然是位纵横家,将太子比如公子纠,李世民为公子小白,而自己则为管仲,暗指李世民是有道之君,应该要善于用人。李世民绝对不是心胸开阔的帝王,对李渊旧部就一直抱有戒

  • 强盛的异族今何在?李世民的汉族血统又有多纯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族

    宋元、明清之际,农民与地主们的矛盾让位于汉族与其它民族的矛盾。这其中,尤以明末为甚。当年将大明崇祯皇帝逼得上吊自杀的农民军们,在汉族危险之时,掉转矛头,指向来自北方的女真人。因为他们的记忆里,还沉淀着对元朝人分四等的恐惧。只是,这样的说法,似乎又有些轻薄。因为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几千年来,与周边民族

  • 媚得勾魂的武则天为何得不到李世民宠爱?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武则天究竟漂亮到什么程度?一千多年前的事,很难落实。现存唐代张萱的《唐后行从图》和明刻本《历代古人像赞》等,均绘有武则天的像,但都是凭想象画成,且是中年以后的形象,不足为凭。蛛丝马迹,只能从典籍中的只言片语里去找。武则天曾说过,自己的女儿太平公主“类己”,这首先指的是长得像自己。那么太平公主是个什么

  • 韦后韦莲儿——唐朝的香妃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

    韦莲儿乾隆皇帝宠妃香妃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熟不知,早在唐朝也有这么一个“香气袭人”的香妃。以下就说说这位唐朝香妃韦莲儿的故事。相传唐中宗韦皇后名叫韦香儿,原名叫韦莲儿,从小虽然聪慧过人,伶俐可爱,但貌不出众,姿色平凡。到芳龄二八,豆蔻年华时,虽也长的落落大方,小鸟依人,但是

  • 解密为大唐打下半壁江山的李世民妹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大唐

    中华五千年的深厚的历史孕育出了有许多的“平阳公主”,但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也成就了形形色色的“平阳公主”。历史上可以称得上女中豪杰的平阳公主有两个:一个生活在西汉,即平阳公主(汉景帝),汉景帝与王娡之女,汉武帝之姊,初嫁曹参之后平阳侯曹寿,寡居后改嫁卫青;另一个则生活在隋唐,即平阳公主(唐高祖)

  • 隋炀帝女儿如意公主最终能为了李世民的妃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如意

    隋炀帝杨广史料上记载的子女没有几个,如意公主的原型就是隋炀帝子女中杨妃。如意公主是李世民的妃子,经历了两个朝代的皇家女子,她的一生又是如何的呢?隋炀帝女儿如意公主如意公主,生母不详,有些野史记载是如意隋炀帝的嫔妃所生,也有的说是更低级的姬妾所生,很少的认为是萧后所生。我们可以唯一确定是如意公主是隋炀

  • 《唐朝十讲》作者:王海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

    唐朝十讲《唐朝十讲》导言第一章逐鹿:唐朝开国的历史博弈第二章唐太宗:开创盛世的圣君第三章开元盛世:古代中国的巅峰第四章藩镇:唐朝历史的断面第五章江山美人,千古英雄竞折腰第六章政治权谋与官场文化第七章用人之策与政治斗争第八章大唐英雄时代第九章大唐文明的辐射第十章唐诗里的唐朝唐朝千古诗话里的绝唱盛极而衰

  • 唐传奇中受佛、道观影响的人格理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道观

    宗教以其扶世助化、劝善化俗的伦理训诫沟通了神圣和世俗,道德实践被赋予宗教意义,由对至上神的敬畏而融入社会心理,成为宗教的制约和祈望。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人伦纲常以儒家伦理为主导,道教和佛教摒弃了道家和原始佛教的超然于世俗、义利俱轻的超道德,吸收融纳儒家伦理观念并将之神圣化,伦理劝诫较之儒家道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