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千古帝王唐太宗李世民如何一举击溃突厥帝国?

千古帝王唐太宗李世民如何一举击溃突厥帝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484 更新时间:2023/12/30 11:03:57

突厥是我国北方境内、北亚地区继匈奴之后的又一个强悍、显赫的游牧民族。据历史考证:他们带有塞种和匈奴的血统。《北史》载:“突厥者,其先居西海之右,独为部落,盖匈奴之别种也。又曰突厥之先,出于索国,在匈奴之北。”

突厥最先是生活在咸海西边的塞种,南北朝时期(6世纪初年)由叶尼塞河南迁高昌的北山(今新疆博格达山),又迁至金山(今阿尔泰山),因金山形似战盔“兜鍪”,俗称突厥,因以名其部落。

南北朝后期,北方的北魏分裂成西魏、东魏(546年),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率领部众,打败和合并了高车各部五万余落,开始发展壮大起来。后来又打败柔然,建立起幅员广阔的突厥汗国,势力迅速扩展至整个蒙古草原,和华北的北齐、北周政权并立。而北齐、北周为了试图打败对方,而又慑于新兴突厥汗国强大的军事实力而均采取向突厥纳贡、和亲的政策,以换取突厥帝国的支持,突厥借机以和平或战争手段,获得了大量经济利益。

公元581年,杨坚代周建立隋朝。突厥趁隋朝立足未稳,从甘肃一带向隋朝发起大举进攻,隋文帝杨坚不得不发兵抵御,并修筑长城。而此时的突厥族却因内讧和斗争,统治集团分裂为东西两部。西突厥在阿尔泰山以西,东突厥则控制着东起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的广大地区。隋灭陈完成南北统一后,与突厥的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改变。隋利用军事与政治手段开始反击突厥势力。其中东突厥不久被隋朝军队打败,西突厥也因为内乱而一度衰落。隋开皇十九年(599年)十月,隋文帝封东突厥突利可汗为民可汗,显着标志了隋强突弱的形势。

然而隋朝短命,只有短短的37年。隋末天下大乱,而东西两大突厥部落趁机迅速统一,重新振作,势力迅速发展,一跃成为雄居漠北、力控西域的强大军事力量。而隋末群雄并起,自大业七年(611年)开始,全国各地先后兴起的反隋起义军大小不下100支,其中不少都曾经依附过突厥。《通典》卷197记载:“及隋末离乱,中国人归之者甚众,又更强盛,势凌中夏,迎萧皇后,置于定襄。薛举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梁师都、李轨高开道之徒,虽僭称尊号,俱北面称臣,受其可汗之号。……控弦百万,戎狄之盛,近代未有也。”

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太原留守李渊伺机在晋阳起兵。此时,突厥军队趁机袭击晋阳,大肆掠夺一番而去。突厥的袭击,使李渊、李世民父子意识到突厥不但是一支可怕的力量,而且也是他们争夺天下的后顾之忧。迫于形势,李渊父子决定与诸雄一样自下于突厥,派出心腹刘文静前往突厥谈判。由唐公李渊亲自给突厥国始毕可汗写了一封卑辞修好,并许以“称臣纳贡”。而这时的突厥仍像北朝时代一样,试图对中原各势力恩威并施,抑强扶弱,不时直接出手,借以保持、提高自己的优势地位,李渊父子的“称臣纳贡”之举正中始毕可汗下怀。

随着李渊势力的发展壮大,突厥人的胃口也越来越大。始毕可汗经常寻找各种借口,要李渊进贡财物,史载:“及高祖即位,前后赏赐不可胜纪。始毕自恃其功,益骄踞;每遣使者至长安,颇多横恣。高祖以中原未定,每优容之。”

始毕可汗去世后,为了表示哀悼,李渊“为之举哀,废朝三日,诏百官就馆吊其使者。”处罗可汗死后,李渊父子仍以“臣礼”致吊,仍诏百官到其使者处吊丧。

一年后的夏天(618年5月),李渊在儿子李世民等的支持下正式取代隋朝而建立了唐朝,不久重新统一全国。这时,突厥的统治者意识到:中原只要一方坐大,就不可能像以往那样从群雄割据中获得诸多利益,因此将主要对手确定为唐,试图扶植其他势力与唐相抗,但不幸的是:失败了!不甘心之余,便趁唐朝建国之初人心未定、国力不强之际,连年进扰内地,掠夺人口和财富。突厥颉利可汗曾亲率大军15万入攻并州,掳男女5000余口;又曾率骑兵10余万大掠朔州、进袭太原。

武德九年(626年)8月,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在发动“玄武之变”两个月后登上皇位。而在他刚刚即位之时,突厥颉利、突利二可汗合兵20万攻占泾州,进至武功,京都长安震动。颉利可汗又领兵至渭水便桥之北(距长安城仅40里),唐太宗被迫设疑兵之计,亲率臣下及将士“与颉利隔水而语,责以负约”,颉利见唐大军赶至,且军容威严,见状“请和”,双方在便桥上,杀白马,订立盟约,太宗许以金帛财物,突厥军队乃撒离唐境。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渭水之盟”。

便桥订盟的屈辱使李世民“坐不安席,食不甘味”。他即位后,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广开言路,虚心纳谏,注重经济发展,国家与军事实力持续增强。而此时突厥因安于现状、属国抗争、上层分裂,导致实力逐渐下降。贞观三年(629年)秋,唐太宗命李靖率众将统兵10万,分道出击东突厥。李靖出奇制胜,在定襄大败突厥,颉利逃窜,大将李世綪在白道截击,降其部众五万余人。两将又督兵疾进,大破敌军,颉利西逃吐谷浑,途中被俘。

时值当年三月,东突厥灭亡。慑于大唐天威,“西北诸蕃,咸请上(唐太宗李世民)尊号为天可汗”。从617年到629年的这12年里,雄才大略的李世民无时无刻不在考虑如何解决突厥问题,无时无刻不在为突厥问题而咬牙切齿,终于抓住时机,彻底消除自己心中隐忍了12年的阴影,结束了写大唐帝国突厥的臣服历史。这时,唐太宗才30岁,当皇帝也就3年。

贞观十二年(638年),东突厥正式并入唐朝版图;高宗显庆四年(659年),西突厥为唐朝所灭而统一于唐。高宗调露二年(680年),南迁的东突厥之后北返复国,建立后突厥汗国,宣宗天宝四年(745年)亡于回纥(唐德宗时改称回鹘,即现在维吾尔族的先祖)。

唐太宗作为中国历史上非常有作为的皇帝,创造出“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而名垂后世,同时他为统一全国及时调整与突厥关系的大局意识和他12年来不惜向胡狄之国称臣纳贡的忍耐能力,敏锐地感受到“突厥之众虽多而不整,君臣之志惟贿是求”,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唐太宗心系民生,体恤百姓,对各族民众“爱之如一”,得到各少数民族的共同拥戴,并被尊称为“天可汗”,真正享受到一代英主的无限荣光。

标签: 突厥

更多文章

  • 李世民刚给温不劫一个官职,为何转身就让暗卫务必除掉温不劫?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官职

    唐代,是一个很神奇的朝代,在这里不仅有鼎盛的时代,还有传奇女帝,同时也有一代名相士袁天罡。袁天罡是着名的天文学家,风水大师,相士,他到处游历留下了很多足迹。而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他举荐人才的故事。温不劫是袁天罡特别看重的人,袁天罡认为此人擅长揣摩他人心思。只要有一个人跟他对视,他马上就能猜出这个人到底

  • 玄武门之变唐太宗李世民为何要杀光兄弟全家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红潮导语:杀完太子和齐王的儿子们,秦王的部将还想杀光他们左右亲信百余人、籍没他们的财产。尉迟敬德竭力反对,他说:“一切罪恶,只在两个元凶!既然已经诛杀,就不能再扩大打击面,这样无法使人心安定。”李世民采纳了他的意见,于是屠杀行动才宣告中止。到此,玄武门之变基本上已经画上了句号,但是李唐皇族的血并未流

  • 韦皇后看上自己的女婿 与女儿安乐公主一起床上淫乱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自己的

    安乐公主剧照安乐公主(?~710年)唐中宗女。韦后所生,小名裹儿。先嫁武崇训(武三思子),后嫁武延秀(武承嗣子)。中宗时,开府设官,略卖官爵,宰相以下,多出其门。曾自请为皇太女。强占民田、民房,大兴工役,生活奢侈。景云元年(710年),与韦后等人毒死中宗,不久在李隆基(玄宗)发动的宫廷政变中被杀。唐

  • 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女儿城阳公主的巫蛊事件讲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长孙

    唐朝城阳公主唐朝城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女儿,也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的姑母兼婆母。她出生显赫,生来便获万千宠爱,荣华富贵柔情蜜意享之不尽,又极受太宗夫妇喜爱,亲自为其择婿。城阳公主的一生经历过两次婚姻,她的第一个夫婿是太宗皇帝亲自挑选的,乃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中排名第三的杜如晦

  • 李世民竟也吃错药?生死问题上竟然也贪心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李世民是一个智商情商都很高的皇帝,难以免俗的一点是,他也想长命百岁,最好能长生不死。这点追求,在那个时代,可以理解,这就是对利益最大化最贪婪的奢望。贞观二十二年(648),王玄策率军攻破中天竺,带回来一位洋和尚——那逻迩裟婆寐。这位那逻迩裟婆寐自称会长生之术,正对李世民的胃口,于是对这位那逻迩裟婆寐

  • 唐初名将刘弘基:李世民的左右手,屡次建功受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左右手

    刘弘基(582~650),唐初名将。雍州池阳(今陕西泾阳)人。父刘升,隋朝时任河州刺史。弘基少年时落拓不羁,依赖父亲的名声当了一名右勋侍。李渊镇守太原招兵买马的时候,刘弘基投到李渊门下。他看到李世民气度不凡,于是真心实意地做事,主动接近李世民,因此深受重用。此后刘弘基跟随李世民,攻克西河(今山西汾州

  • 裴行俭简介:假借围猎智擒贼首,粮车伏兵离间降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裴行俭(619~682),唐代将领。字守约。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父隋朝光禄大夫裴仁基。高宗时官至礼部尚书,兼右卫大将军,封闻喜县公。谥号“献”。裴行俭精通兵法,善于用兵。一、假借围猎智擒贼首裴行俭少年时因家族名望,于显庆二年(657)封为长安令。后因被人诬陷,贬为西

  • 唐朝私生活最糜烂不堪的四大公主 太平公主安乐公主上榜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公主

    太平公主唐朝生活糜烂不堪,主要原因在于大唐王朝的皇室源自北方突厥,并非中原汉族。正因为出自胡夷,所以无论是家族文化还是婚姻问题上,大唐皇室也继承了胡夷之风。因此,在大唐王朝皇室公主改嫁成为二手公主也就不足奇怪了。据《新唐书·诸帝公主传》不完全统计,唐代至少有二十六位公主改嫁,其中许多公

  • 杨贵妃长相有多惊艳?看了她的复原像后发现,四大美女果然当之无愧!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她的

    杨玉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她这一生可谓是极具传奇色彩。相比较四大美女中的其她三位,杨玉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出镜率很高。这不仅是因为她生活在那个繁华而又神奇的唐朝,更让人惊叹的是她身上所发生过的传说故事。游戏里我们会看到她,电影里也会看到她,文字中那就更不用说了,那她到底有多漂亮呢?杨玉环能够被

  • 此女没任何背景,皇帝却说没资格让她侍寝,五朝皇帝都叫她老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皇帝

    提到古代后宫,大家第一印象肯定是美女如云,个个花枝招展,的确,能让皇帝纳入后宫的,要么便是家世背景极其强大的贵族女子,要么便是倾国倾城,自身条件出众的绝色美人,然而在唐朝时期,却有这样一位女子,老爹只是个教书匠,但皇帝却自认没资格让她侍寝,五朝皇帝都叫她老师!此女名叫宋若昭,出生于唐敬宗时期清河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