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鱼俱罗是因为皇帝猜忌而被当众斩首的吗

鱼俱罗是因为皇帝猜忌而被当众斩首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67 更新时间:2023/12/18 1:21:56

鱼俱罗李元霸是小说里的故事情节。这部小说叫兴唐传。大将军鱼俱罗不满隋朝皇帝的荒淫,隐居避世。后来李元霸杀死了鱼俱罗的大徒弟,在小徒弟的挑唆下,年迈的他决定出山。两人在潼关对阵。两人在打架的时候,鱼俱罗经验丰富,知道李元霸力气大就想用灵巧取胜。

鱼俱罗率先出手,李元霸急忙用左手的锤去扣他的刀,后者把刀一转,又这么一顺,差点就扫中杀徒仇人的肩头。但是李元霸的反应也很快,他两手拿着大铁锤向鱼俱罗的刀砸去,害得鱼俱罗把刀给撤了回来。战况越来越激烈,两人逐渐打在了一起。但是来来回回的,还是这个招数。突然鱼俱罗调转了马头,往一边奔去了,

李元霸连忙踏着他的宝马去追。鱼将军把他的刀拖在地上,头也不回。李元霸的坐骑跑得很快,马上就要追上对手了。他把身往前一探,向前面的人马扔自己的大铁锤,心想就算没砸到人,也会砸到马。可是在锤子落下去后,鱼俱罗和他的马却消失了。原来鱼俱罗虽然没有回头,却在留心听后面的声音。知道李元霸已经逼近自己了,就迅速把马调头。趁着李元霸发愣,鱼俱罗接近他拿出自己的刀,一刀斩下了李元霸的头。鱼俱罗终于为自己的徒弟报仇了,兴奋过头,一时疏忽,被李世民用箭射中了要害,死在了他杀徒仇人的身边。

李元霸这个人物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无从谈起鱼俱罗斩杀他。鱼俱罗真正的结局也不是被李世民所杀的,而是受到隋皇帝的猜忌被斩首于市。

鱼俱罗徒弟

在文学作品中,鱼俱罗有两个徒弟,一个是宇文成都,一个是宋老生。宋老生长得比实际年龄年轻,高大魁梧。他本是隋朝将领,与唐军对阵潼关,在不敌李元霸后,决定去找师傅出马。鱼俱罗是天下兵马大元帅,威名赫赫。宋老生希望看在他的面上,老师能够放下对隋朝的厌恶,先去打败李元霸再说。

鱼俱罗一听宋老生说看在他的面上就来气了。因为宋老生不像他的大徒弟宇文成都孝顺,就算远在都城,也年年送礼。宇文成都出生显赫,自身又是好汉一条,他因为战功被封为天宝将军。宋老生告诉他老师,他师兄就是死在了李元霸的金锤手里。鱼俱罗一听急了,他对徒弟的死很自责,原来他在教徒弟的时候留了一手。

鱼俱罗是北齐的降将,有一天,杨林介绍了宇文成都给他,希望他能教授成都。鱼俱罗一听认为这是杨林要来诓武功,就算不是这个意思,他也怕宇文成都学会他的武艺后抢了他的风头。但他只敢心里想想,还是收了宇文成都。但他没有教成都他的绝技,只是教会了他使镗,告诉他用这个能横扫千军。但是只说了一半,如果宇文成都练得是他的绝技,天下将没有人能战胜他。但如果用镗,碰见力气比成都大的使锤的人必败无疑。后来成都把师父当作父亲般尊敬,鱼俱罗有些后悔自己留了一手。但他实在对徒弟说不出他藏私的话,又想天下肯定没有力气比他徒弟还要大的用锤的人,心也就宽了。

现在他从小徒弟嘴里知道成都的死法后心里震惊万分,连忙让人打了一把数十斤的刀,让宋老生领着去会会杀徒仇人。

鱼俱罗之死

鱼俱罗死亡是因为他受到了皇帝猜忌,皇帝下令将他斩首示众。他在二十岁的时候就加入了隋朝禁军,经过好几次升迁变为了统帅。一次母亲病逝,他回家守孝。路上正碰见杨素去与突厥交战。杨素深知鱼俱罗作战无敌,就上奏朝廷让鱼俱罗同去。在碰见突厥军时,他只带领几名骑兵突击。

他长得高大又一脸凶相,他大声喊叫,喊得敌人下破了胆,一时之间所向披靡。后来突厥来犯好几次,但全部被鱼俱罗打退。从此之后,突厥人见了鱼俱罗就跑。

鱼俱罗有个弟弟,他曾在杨广手下当差。但是他非常残暴,经常因为自己不高兴就虐待下属。隋炀帝就想弟弟是这个样子的,那哥哥也应该好不到哪里去。鱼俱罗把自己的弟弟带回了家,弟弟不久就自杀了。不久鱼俱罗回朝,赠送给与他交好的官员自己家乡的特产。这样的行为受到御史的弹劾,鱼俱罗被皇帝削去官职。

不久,有一帮人造反了,朝廷让鱼俱罗暂时担任统帅讨伐叛军。叛军越来越多,鱼俱罗想着这不是短短时间可以打赢的,就派人把他的儿子接到了自己的身边。

朝廷知道了这件事怕他有反心,派人去调查,但什么也查不到。皇帝直接下令把他带回来。鱼俱罗的相貌跟平常人不一样,他的眼睛里有两个瞳孔。古代的人认为这是帝王的象征,皇帝对他很不放心。

有臣子揣摩出了皇帝的意思,诬告了鱼俱罗,最后俱罗在京都的街口被斩首了。

在《兴唐传》这部小说中,他的结局是在报完大徒弟的仇后,被李世民一箭射杀。

标签: 是因为

更多文章

  • 皇室女义成公主:被迫嫁给四代可汗的悲惨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可汗

    义成公主是中国隋朝的室女,其名字在是书上并无记载,只知道在开皇十九年即公元599年的时候,和亲突厥的前任公主安义公主去世,所以当朝的统治者隋文帝便将这位室女以义成公主的名义将她嫁给启明可汗。隋朝义成公主义成公主在突厥生活近30年,因为突厥的风俗和中原并不一样,在启明可汗死后,义成公主又嫁给启明可汗的

  • 独孤天下大结局:伽罗意外得知杨坚出轨,后请求杨坚废后,最终因病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独孤

    《独孤天下》即将迎来大结局,先前宇文邕为了自己江山稳固,后设宴杀死了太师宇文护。接着废帝突然暴毙,杨坚独掌大权,之后就萌生了篡位当皇帝的想法,后终成隋朝开国皇帝。有次杨坚气冲冲的来找伽罗问罪,伽罗的语气似乎是对他很不满。原来杨坚看上了一个宫女,随后便和她春风一度,但没成想还是被伽罗知道了。听到这消息

  • 第五节 攻灭高昌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有了伊吾与鄯善,西域的大门已经为唐朝所敞开,如何控制整个西域也已经放上了唐王朝的议程表。经营西域对于唐王朝而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就内部来说,控制了西域既可张扬国威,又保证了丝绸之路贸易的繁荣;就对外来说,控制了西域就可以牵制和削弱北方游牧民族的势力,并进而保障河西、陇右的安全,防止南、北两个方向游

  • 裴仁基简介 隋朝时期着名的大将军裴仁基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隋朝

    裴仁基,字德本,骁勇善战,精于骑马射箭,生年不详,卒于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河东郡(今山西永济)人,是隋末一名大将,后被王世充杀害。他的儿子裴行俨、裴行俭也是名将。裴仁基(?-619年),字德本。隋朝河东郡(今山西省永济县)人。隋文帝开皇初年为亲卫,后来从军参加灭南陈和攻打吐谷浑、靺鞨的战争。

  • 第三节 夜袭阴山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阴山

    唐太宗李世民在这里励精图治,那边的突厥颉利可汗也没闲着,他也在谋求一种使国力更上一层楼的办法,可是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虽然拥有强悍的武力,但是由于自身固有的缺陷注定创造不出一个与自身相适应的优秀制度,因此向有着成熟制度的民族借鉴就是一条最为简单的方法,而突厥附近有着最为成熟制度的国家便是唐朝,颉利可汗想

  • 颜杲卿骂贼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在安禄山带叛军南下危急的时刻,首先起来打击叛军的是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卿。颜杲卿本来是安禄山的部下。安禄山发动叛乱以后,颜杲卿就准备反抗。叛军到了藁城(在今河北省,藁音ɡǎo)的时候,颜杲卿已经招募了一千多名壮士。他知道自己力量不够,不能跟安禄山硬拼,就跟手下的官员袁履谦向叛军假投降。安禄山仍

  • 隋朝三征高句丽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隋朝

    三征高句丽(隋)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远征,奏响了隋王朝的离歌战争概述:大业八年(613年)至大业十年(615年),隋炀帝杨广对盘踞在朝鲜半岛和辽东半岛的高句丽国连接发动了三次征伐,用兵之众、耗资之巨,为中国历史上所罕见。三次征伐非但未能取得预期战果,却更进一步加深了国内矛盾,加速了隋王朝的灭亡。

  • 矛盾激化——秦王府奇谋秘计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王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一个决斗的机会终于来了。边防传来消息,突厥又向唐朝发动进攻。李建成推荐李元吉为帅,得到李渊同意。李元吉又请求将秦王府的战将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和秦叔宝等人归他指挥,并调李世民部下精锐士兵充实自己的部队,李渊也都同意了。李渊作出这一决策,是为了改变双方的政治力量,巩固李建

  • 第一节 杨广的逆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三征高丽失败之后,往昔强盛的大隋帝国境内已经烽烟处处,形势非常危急。但是就算到了这个危急时刻,如果隋炀帝能痛下决心,放弃征讨高丽,全力安抚国内的民众,讨伐国内的反叛者,那么局势依然大有可为。隋炀帝并未能把握最后的机会,他接下来的所作所为,使得帝国的支柱――官僚、地主、豪强与读书人对他的最后一丝期望化

  • 第二节 “锻奴”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帝国

    突厥在柔然治下是以“锻工”的身份生活的,也就是专门帮柔然打铁的奴隶部落。在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的带领下,突厥部族日益强大。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他在公元542年的时候就派人到塞上进行贸易,并表达了希望与中原王朝通好、加强联系的愿望。这样一个主动示好的草原部落,当然立刻受到了当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