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矛盾激化——秦王府奇谋秘计

矛盾激化——秦王府奇谋秘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920 更新时间:2024/1/9 4:42:45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一个决斗的机会终于来了。边防传来消息,突厥又向唐朝发动进攻。李建成推荐李元吉为帅,得到李渊同意。李元吉又请求将秦王府的战将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和秦叔宝等人归他指挥,并调李世民部下精锐士兵充实自己的部队,李渊也都同意了。李渊作出这一决策,是为了改变双方的政治力量,巩固李建成的太子地位。而李建成和李元吉却想借这个机会架空李世民,然后寻机将其除掉。他们商量了具体办法:当李元吉出征时,李建成和李世民同去送行,乘其不备之时,将李世民杀死。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李世民安插在东宫的耳目、率更丞王眰派人将这一消息告诉了李世民。李世民闻讯大惊,急忙召集心腹们商议。为了探得心腹们的真实态度,以防他们临阵脱逃或反悔,李世民装出一副可怜无奈的样子,故行激将之法。当妻兄长孙无忌劝他立即动手时,他叹息道:“骨肉相残,古今大恶。我固然知道祸在旦夕,但还是想等待他们现行发难,然后以正义之师讨伐他们,这样不更好吗?”

性格爽直的尉迟敬德一听这话便火了,冲着李世民嚷道:“谁不爱惜自己的生命!现在众人都誓死追随大王,这真是天赐良机。祸患垂发之际,而大王却仍然晏然处之,不以为忧,实在令人难以理解。您这样不爱惜生命,甘受屠戮,对宗庙社稷又有什么好处?大王若不听我的话,我宁愿亡命江湖,也不这样坐以待毙!”

长孙无忌也说:“如今不听敬德之言,大王必败无疑。到那时不仅敬德不能再侍奉大王,无忌也要相随而去,不愿跟着大王白白送死!”

李世民见状,又装出一副可怜相:“我刚才说的话,也不是全无道理,你们再想想有没有别的办法。”

尉迟敬德斥责说:“大王如今处事迟疑,非智;临难不决,非勇。况且,大王平常所畜养的八百名勇士,现在都已经入宫听命。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骑虎之势已成,怎能安然了结?”

其他人也纷纷表态,一致同意立即起事。但李世民仍然假惺惺地让人占卜,以测吉凶。这一举动,激怒了幕僚张公瑾。他气冲冲地上前一把抢过占卜用的龟甲,扔在地上,大叫道:“占卜是为了决疑,如今事情明明白白,无疑可言,还用占什么卜?再说,箭已上弦,卜之不吉怎么办?难道还能就此罢休吗?”

李世民终于明白了秦王府上下全都拥护自己,于是不再迟疑,命令长孙无忌密召房玄龄杜如晦入府议定兵变部署。

政治风云,变幻莫测。头脑机敏、极富政治经验的房玄铃,在这生死存亡关头也施计探究实底。他对奉命前来的长孙无忌说:“皇上已经下令,不让我再去侍奉秦王。如今倘若我私自进见秦王,必会因此丧命。请阁下转告秦王,玄龄不敢奉召。”

李世民听了长孙无忌的汇报,不禁勃然大怒。他对尉迟敬德说:“房玄龄和杜如晦难道要背叛我吗?你赶快去一趟,把咱们的打算和他们讲清楚,如果他们仍无来意,就提着他们的首级来见我!”

又等了好一会儿,既不见房杜二人,又不见尉迟敬德,众人正在焦虑不安之际,忽见长孙无忌和两位头戴平顶冠、身穿青布袍的道士联袂而至。李世民定睛一看,正是房玄龄和杜如晦。原来,二人见到尉迟敬德后,知道李世民大计已定,于是便不再犹豫。为防止暴露目标,二人乔装成道士,和长孙无忌先行入府,尉迟敬德则从别道自行入府。

标签: 秦王

更多文章

  • 第一节 杨广的逆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三征高丽失败之后,往昔强盛的大隋帝国境内已经烽烟处处,形势非常危急。但是就算到了这个危急时刻,如果隋炀帝能痛下决心,放弃征讨高丽,全力安抚国内的民众,讨伐国内的反叛者,那么局势依然大有可为。隋炀帝并未能把握最后的机会,他接下来的所作所为,使得帝国的支柱――官僚、地主、豪强与读书人对他的最后一丝期望化

  • 第二节 “锻奴”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帝国

    突厥在柔然治下是以“锻工”的身份生活的,也就是专门帮柔然打铁的奴隶部落。在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的带领下,突厥部族日益强大。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他在公元542年的时候就派人到塞上进行贸易,并表达了希望与中原王朝通好、加强联系的愿望。这样一个主动示好的草原部落,当然立刻受到了当时中

  • 杨玄感的策略堪称“隆中对” 只是用者相信太迟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杨玄感曾私下问李密:“隋早晚有一天会出问题,天下真的大乱的话,你我谁更有本事匡正?”李密回答说:“要是在两军阵前交战,大声喝喊,使敌人震惊慑服,我不如您;要是指挥天下贤士俊杰各自施展才能,您不如我。”可见,李密读这么多年书,就是想干一番大事业,只是缺个机会罢了。俗话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大业九年

  • 收复汾晋——平定刘武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李世民指挥取胜的第二个大战役,是平定刘武周。这次战役,从武德二年(619年)十一月出征,到第二年四月结束,总共半年时间。战争进行当中,李世民巧妙运用“坚壁挫锐”的方略,使唐军由劣势转变为优势,从接连溃败到大获全胜,整个战争是惊心动魄的。刘武周是河间景城(今河北交河东北)人。迁

  • 独孤伽罗晚年做了一件错事,毁了隋朝江山,连杨坚都骂她!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江山

    隋文帝杨坚的皇后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独孤伽罗,她是三朝岳父独孤信的女儿,“雅好读书,识达今古”,与隋文帝并称为二圣。独孤伽罗与杨坚感情十分融洽,经常帮助隋文帝,堪称是一位贤内助。但在独孤伽罗晚年,她却做了一件错事,毁了隋朝江山,连杨坚都骂她!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事情是这样的,604年8月,隋文帝杨

  • 隋朝中国为什么能再次统一?隋初统一条件的成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隋朝

    在南北朝分裂时期,南北双方战事频仍,都试图以武力消灭对方,以求一统天下;但由于各种原因,南方统一不了北方,北方也统一不了南方。(1)北方统一南方的淝水之战。从公元371年到公元376年,前秦苻坚消灭了北方的割据政权,统一了北方,苻坚是氐族人,苻坚认为其势力强大,“投鞭于江,足断其流&rd

  • 一个开国便是盛世的朝代,可谓百战百胜,为何后世的评价却不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百战百胜

    隋朝在一开国就是说鼎盛,基本上百战不殆,但为何后人点评不高?隋文帝在平定战争后总有了开皇之治,为以后的隋朝的发展趋势拿下牢靠的基本。但是在隋炀帝上位后,却开始衰败,说到隋炀帝,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一个昏君。但是说到隋炀帝的统治,其实看出来他的功绩是比罪过还要大的。隋炀帝打败契丹,并且高句丽,之后让王朝的

  • 隋朝反击突厥之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隋朝

    战争概述: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王朝后,把北方的强大突厥作为了头号打击目标,而突厥也频频侵犯中原。公元582年五月,突厥发兵四十万入侵中原,隋王朝在成功抵挡了突厥的进攻后发起反击突厥战,兵分八路征伐突厥。通过一系列的军事打击和政治瓦解,强大的突厥政权一分为二,均臣服于隋王朝。将帅星数:长孙晟杨爽窦荣李充

  • 隋朝都有哪些状元?隋朝状元大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隋朝

    隋朝都有哪些状元?隋朝状元大全。隋朝是一个短命的朝代,所以出的状元比较少,只有三位:【杨纂】杨纂,陕西人。《旧唐书》有传记“杨纂,大业中,进士举,授朔方郡司法书佐。”《新唐书》中也有“杨纂,大业时,第进士”之记载。【房玄龄】房玄龄,山东人。《旧唐书》中

  • 此人是隋末反王之一性格凶残 死后被百姓鞭尸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人是

    隋朝末年,天下群雄揭竿而起,反抗隋朝统治,按传统说法是“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可见当时的局势有多乱,现在要介绍的这位人物,是隋朝末年十八路反王之一,但他性格凶狠残忍,每次攻城掠地均大肆屠城,最要命的是他居然拿人肉当作自己和手下们的食物,是臭名远扬的“吃人魔王”,这位反王就是南阳王朱粲(c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