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五节 再征高丽

第五节 再征高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588 更新时间:2023/12/25 9:43:44

第一次规模浩大的远征行动失败了,可是炀帝显然不会就此罢休。在隋朝强盛国力的支持下,仅仅隔了一个冬天,第二年(613)春,他又准备再次征讨高丽。天下兵马再一次集于涿郡(今北京),战鼓也又一次被擂响。

炀帝这样的行动必然会再次引起骚乱,之前国内已经是群盗蜂起,现在更是开始规模化、集团化发展。齐郡王薄、孟让,北海郭方预,清河张金称,平原郝孝德,河间格谦,渤海孙宣雅,各聚众攻掠,他们人数多的有十余万,人少的也有数万,郡县官府的围剿军根本不是对手。而真正精锐的隋正规军却都聚集在涿郡准备征高丽,外重内轻,国家的动乱眼看就要愈演愈烈。此时隋朝出现了一个优秀的救火队员,那就是名将张须陀,他率领齐郡的郡兵,以罗士信、秦叔宝为先锋,先破知世郎王薄于泰山,再率兵两万破孙宣雅、郝孝德与王薄的十余万联军,后接连大败裴长才、郭方预等军,山东河南等地的局面暂时被他控制住了。而后世知名的隋唐英雄人物如今也纷纷粉墨登场,或为盗贼或为官军,真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台,端的是热闹非常。

大业九年(613)一月炀帝留代王杨侑留守长安、越王杨侗守东都洛阳。三月,隋炀帝从洛阳出发,再度率军亲征。四月二十七日,隋炀帝的车驾渡过辽水,正式围攻辽东城。

毕竟有了第一次的经验,第二次征讨高丽显然比第一次目标明确了很多,这次一开始就兵分三路,宇文述杨义臣、王仁恭率部直趋平壤,而炀帝本人率诸将围攻辽东城,另外来护儿从东莱率水军入海直攻平壤。炀帝显然认识到了第一次征高丽所犯的错误,这次不再对手下将领指手画脚,而准许他们便宜行事。

初次征辽回军之时担任殿后重任并顺利击破追兵的大将王仁恭此次被委以先锋的重任,他出扶余道进军新城(今抚顺北关山城),高丽守军数万以城池为依托列阵与王仁恭抗衡。此时野战当中高丽军与隋军战斗力上的巨大差异再次显现,王仁恭仅仅出动了一千精锐骑兵便将高丽军彻底击溃,高丽人无奈只能用老办法,据城死守。

这边隋军攻辽东城那是法宝尽出,飞楼、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杨素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是怎样

    杨素在历史上人们称杨素:“美须髯,有英杰之表”,更有隋朝第一名将的美誉。他戎马一生,为大隋王朝立下赫赫战功,是大隋王朝功盖华夏的开国元勋。杨素“少落拓,有大志,不拘小节”,“多权略,乘机赴敌,应变有方”,征战无数,每战有功,政绩

  • 杨素平定江南叛乱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江南

    为了从根本上消除南方割据的社会基础,维护国家的统一,隋灭陈后,在江南推行种种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如强化国家权力,压制豪门大族的势力,对豪门大族动辄便绳之以法;推行户口制度,用利益手段诱使依附于豪门大族的农民成为国家的编户,这是和私家地主争夺劳动力,给豪门大族的利益带来了威胁。豪门大族不甘宰割,于是他

  • 杨玄感造反李密献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隋炀帝第一次进攻高丽,被打得大败。一百万隋军兵士,逃回来的不到三千人。沉重的惨败,这个暴君仍不死心。大业九年(公元613年),他又发动第二次对高丽的进攻。他亲自率领大军攻打辽东,派大臣杨玄感在后方黎阳督运粮草。杨玄感的父亲杨素,原是隋炀帝的亲信,帮助炀帝夺取皇位。因杨素功高盖主,杨广想除掉他,便设宴

  • 隋文帝左膀右臂李德林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左膀右臂

    在隋朝的众大臣中,能称得上隋文帝左膀右臂的,除了一代重臣高颎之外,再就是文士李德林了。因为事实上李德林也的确为文帝开创隋朝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李德林为北齐旧人,职位到了通直散骑常侍并兼任中书侍郎,而且掌握着国家要职,同时与当时的名士颜之推同为文林馆事,在当时已经是名满天下。北周武帝时,北齐被灭,武帝

  • 隋灭陈建康之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之战

    战争概述:杨坚建立隋朝之后,南、北两大政权的国力差距日益增大,灭陈成为了隋王朝的最重要的政治目标。隋文帝杨坚平定突厥消灭后梁后,于隋开皇八年(588年)十月发动五十一万八千大军,兵分八路灭陈。开皇九年正月渡江后攻进建康城,陈后主叔宝被俘投降,陈亡。分裂近三百年的中国迎来了隋唐大一统时代。将帅星数:杨

  • 当初李世民用计打败了刘黑闼 后人再用这计谋差点推翻了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再用

    唐朝之所以能够建立,说起来最大的功劳还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功劳,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从开始起兵李世民可以说每次都冲在前边,不仅如此他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将领,很多的人都败在了他的手里,他可以说是用兵如神了。李世民在战场上其实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跟刘黑闼作战的时候,李世民也曾经吃过大亏,当时李世民手下有很多

  • 纵情声色——宫女遭殃幽宫怨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宫女

    隋炀帝自宣华夫人去世后,伤心欲绝,整天长吁短叹,再也打不起精神。萧皇后见状劝说:“宣华虽死,为什么不另选佳人,天下之大,难道就没有国色天香的丽人么?”一语惊醒了沉醉于旧梦中的隋炀帝,他对宣华夫人的怀念反正是在色不在情,只要有美人填补,他便可以忘却伤心。于是他一面下诏广征天下美

  • 杨素的故事:权倾大隋的多面能臣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杨素是隋朝的权臣、诗人,杰出的军事家、统帅。他出身北朝士族,北周时任车骑将军,曾参加平定北齐之役。他与杨坚(隋文帝)深相结纳,是一个能笑着打硬仗、打恶仗的将军。他不满足于自己仅仅是一个军事家,而是要求更多的权力。他几乎以一己之力废掉了太子,可谓权势熏天。笑着打硬仗、打恶仗的将军消灭陈朝,统一全国,是

  • 渭桥之盟——大智大勇平忧患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大智大勇

    北方的突厥主颉利可汗,虽然曾与李世民在豳州定盟,但后来依然屡屡进犯。武德九年(626年)八月,颉利和突利再次举兵二十万,侵入唐的边境泾州(治今甘肃镇原东南)。太宗下诏戒严,并派尉迟敬德为泾州道行军总管,带兵前去抵御。敬德到了泾州后,正好与突厥兵相遇,杀死突厥一千多人。吃了这一败仗后,颉利继续向长安进

  • 此人为过一把皇帝瘾,结果却搭上一家人的性命,头被几天几夜挂在国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几天

    宇文化及,此人也是被载入史册的一号人物。这一人物从来都没有什么好的名声,人们对他的冠词第一反应便是隋末叛军的首领,李密曾将其称为“斯乃赵高、圣公之流”。实际上他造反的原因,和他所处的政治环境及性格有着莫大的联系。宇文化及少年时说好听点,也算是“鲜衣少年&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