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规模浩大的远征行动失败了,可是炀帝显然不会就此罢休。在隋朝强盛国力的支持下,仅仅隔了一个冬天,第二年(613)春,他又准备再次征讨高丽。天下兵马再一次集于涿郡(今北京),战鼓也又一次被擂响。
炀帝这样的行动必然会再次引起骚乱,之前国内已经是群盗蜂起,现在更是开始规模化、集团化发展。齐郡王薄、孟让,北海郭方预,清河张金称,平原郝孝德,河间格谦,渤海孙宣雅,各聚众攻掠,他们人数多的有十余万,人少的也有数万,郡县官府的围剿军根本不是对手。而真正精锐的隋正规军却都聚集在涿郡准备征高丽,外重内轻,国家的动乱眼看就要愈演愈烈。此时隋朝出现了一个优秀的救火队员,那就是名将张须陀,他率领齐郡的郡兵,以罗士信、秦叔宝为先锋,先破知世郎王薄于泰山,再率兵两万破孙宣雅、郝孝德与王薄的十余万联军,后接连大败裴长才、郭方预等军,山东河南等地的局面暂时被他控制住了。而后世知名的隋唐英雄人物如今也纷纷粉墨登场,或为盗贼或为官军,真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台,端的是热闹非常。
大业九年(613)一月炀帝留代王杨侑留守长安、越王杨侗守东都洛阳。三月,隋炀帝从洛阳出发,再度率军亲征。四月二十七日,隋炀帝的车驾渡过辽水,正式围攻辽东城。
毕竟有了第一次的经验,第二次征讨高丽显然比第一次目标明确了很多,这次一开始就兵分三路,宇文述、杨义臣、王仁恭率部直趋平壤,而炀帝本人率诸将围攻辽东城,另外来护儿从东莱率水军入海直攻平壤。炀帝显然认识到了第一次征高丽所犯的错误,这次不再对手下将领指手画脚,而准许他们便宜行事。
初次征辽回军之时担任殿后重任并顺利击破追兵的大将王仁恭此次被委以先锋的重任,他出扶余道进军新城(今抚顺北关山城),高丽守军数万以城池为依托列阵与王仁恭抗衡。此时野战当中高丽军与隋军战斗力上的巨大差异再次显现,王仁恭仅仅出动了一千精锐骑兵便将高丽军彻底击溃,高丽人无奈只能用老办法,据城死守。
这边隋军攻辽东城那是法宝尽出,飞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