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血泪襄樊

一、血泪襄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193 更新时间:2024/1/30 9:10:38

1259年年末,为北还夺取汗位,忽必烈与南宋丞相贾似道在鄂州订立了城下之盟,随即退兵北撤。但贾似道并没有把真实的情况上报给南宋朝廷,他向宋廷隐瞒了议和、纳币的事,反而把背信弃义偷袭蒙古小股留守部队的卑鄙行径夸大,谎称“诸路大捷”、“江汉肃清”。这样一来,本就在长期偏安环境中政治昏聩的南宋朝廷更加“从容”,沉溺在穷奢极欲之中,对长江以北的威胁达到了置若罔闻的地步。

值得庆幸的是,因为忽必烈北归后,忙于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在近十年的时间里没有抽出精力对付南宋。江南地区自金朝灭亡以后,出现了少有的太平时期。在这十年里,贾似道擅权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曾在百官议事时厉声斥问说:“你们如果没有我的提拔,怎么可能得到今天这样显赫的地位呢?”在当时临安的街头巷尾,士人们有过这样的评价:“辇毂谁知有赵皇,宫廷也只说平章。”贾似道权倾朝野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但当忽必烈在汗位的争夺战中取得了最后胜利之后,南宋就自然成为了他的下一个目标。本来从1234年起,蒙宋之间的战争就一直处于胶着状态,互有胜负,少有实质性的进展。可就在忽必烈踌躇满志,却又一筹莫展的时刻,刘整的降元打破了元宋间的僵局。

刘整本来出生在金国,在蒙古人攻击金国时他投奔了南宋,成为了南宋的一员猛将。他在战场上屡立战功,在攻击金国信阳的时候,只率领十二人就冲过了护城沟,将信阳守擒获,从此名声大震。可惜南宋朝廷对金朝末年投靠过来的“北人”都不信任,刘整的功绩更受到了嫉贤妒能的南宋权臣吕文德的嫉恨。南宋末年,吕文德派与刘整有间隙的南宋将领俞兴出任四川,想要谋害刘整。俞兴到了四川后说是要与刘整商谈军事,召刘整去。刘整猜到了这其中的阴谋,当然不肯去了。于是俞兴就借机诬陷刘整有谋反的意图。刘整听说后曾几次派使者去临安申诉,都被吕文德中途拦截,没能到达。后来在南宋内部的明争暗斗中,刘整的亲信将领,向士璧和曹世雄先后被杀,刘整知道这样下去自己早晚也会被害死,在悲愤之下弃宋降了元朝。刘整到达元朝,面见忽必烈后力主攻宋。他对忽必烈说,攻宋的重点在襄樊地区,“无襄则无淮,无淮则江南唾手可下也”。历史证明,熟悉南宋内情的刘整的建议,无疑是正确的。

襄樊之战从1268年开始,到1273年结束,是攻宋战争中历时最长的战役,并被证明,也是最关键的战役。襄阳和樊城隔汉水南北相望,是通向长江中游盆地的最后一个要塞,襄樊一旦沦陷,长江防线将被撕开一个缺口,江淮一地将任由蒙古铁蹄驰骋,所以襄樊一战具有决定性的战略意义。

也正因如此,南宋在那里修建了几乎坚不可摧的防御工事,如波斯学者拉施特所描写的,襄阳有“坚固的城堡、厚实的城墙和深深的护城河”。史书中记载,在这一要塞上,宋人以巨木植入江中堵塞水道,并在襄樊两城间贯以铁索,上造浮桥,使两城互相应援。遗憾的是,无论多么坚固的防御,都会因政府的腐败变得失去效用。

宋军善于守城与使用水军,这是元军所忌惮的。为了能成功地取得战争的胜利,忽必烈采纳了刘整的建议。他遣使用玉带贿赂了南宋荆湖制置使吕文德,请求在襄樊城外置榷场,吕文德贪财好利,轻易应允。跟着忽必烈又以防止盗贼、保护货物为名,要求在襄樊外围筑造土墙。目光短浅的吕文德竟然也同意了。襄阳守将吕文焕听说后,大感惊骇。吕文焕将元军的这些举动,日后对襄樊可能造成的危害,逐一陈述,汇报给了吕文德。吕文德却自负地认为“襄阳城坚水深,兵储可支十年,元兵即来,亦不足惮”,反把吕文焕严厉斥责了一番。

于是元人在襄樊东南的鹿门山修筑土墙,内构堡垒,建起了包围襄樊的第一个据点。到1268年,蒙将阿术又在襄樊东南鹿门堡和东北白河城修筑起了堡垒,切断了襄樊与外界的部分联系。到战争开始三年后的1270年,元军在襄樊外已围筑10余处城堡,使襄樊完全孤立,陷入了绝境。

“南船北马”,从战争的开始到结束,元军的造船技术始终不及宋军,但这并不影响元军水军发挥他们的作用,因为他们的士气一直非常饱满,远远超过了南宋军队。当然只有士气是不行的。从战争一开始,忽必烈就召集了7万金人与高丽人,将他们都交给了刘整进行水军训练。自此刘整造战船5000艘,日夜操练,后来又得到四川行省所造战舰500艘,得以建立起一支颇具规模的水军,从而弥补了元军战术上的劣势,为元人后期的战略进攻准备了必要条件。

在经过了周密的准备后,元人开始进攻了。可以说,从这场战争的开始,就出现了一面倒的形式,对南宋极其不利。1267年冬,南宋任命吕文焕为襄阳府,兼京西安抚副使。1268年,元军开始发起进攻。11月,为打破元军鹿门、白河对襄阳的围堵,吕文焕命襄阳守军进攻元军,但元军围势已成,宋军大败,伤亡惨重。

以后,宋人援襄的战斗也多告失败。次年三月,宋将张世杰率军与包围樊城的元军作战,又被元将阿术击败。同年七月,沿江制置使夏贵率军救援襄阳,结果遭到元军伏击,兵败虎尾洲,损失2000余人,战舰50艘。1270年春,吕文焕再次从襄阳出兵,攻打万山堡。这一次,元军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乘宋军士气衰退时,突然反击,宋军大败。在这一年的9月,宋殿前副都指挥使范文虎率水军援襄,元军水陆两军迎战。两军尚未交战,范文虎先想逃走,军心动摇,被元军攻击,大败而逃。1271年,范文虎再次援襄,同样损兵折将,战败逃亡。

宋元两军在襄樊外围进行了长达3年的争夺战,但因元军包围之势已成,结果南宋的所有军事行动,无论是救援还是反包围均以失败告终。最后宋军只好困守襄阳,败局已定。1272年,宋将范文虎率舟师十万来援,规模不可说不大,可由于主将贪生怕死,指挥失当,致鹿门山再一次大败,船舰百余艘,及大量辎重全部落入了元军手中。

由于襄樊的防御体系毕竟十分完善坚固,如果元军强攻必定会损失惨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忽必烈的侄子、波斯的伊利汗阿八哈帮上了忙。他派出亦思马因和阿剌瓦丁两位回族炮手来到了中国。两位回族在1272年下半年到达了襄阳,他们在襄阳城外建造了一种能够远距离发射大石块的投石机。有记载说当这种投石机发射时,“声音惊天动地……击中的所有东西都被击破和摧毁”,中国人将这种重型投石器称为“回回炮”。在回回炮的攻击下,南宋军民整天提心吊胆地坚守在襄樊城内,眼看着防御被逐渐摧毁。

标签: 襄樊

更多文章

  • 元顺帝妥懽帖睦尔的身世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之谜

    帝王档案妥懽帖睦尔:1333-1368年在位,名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元明宗和世梀长子,宁宗懿璘质班兄,性格坚忍。宁宗死后即位,在位36年,恢复科举,编修三吏;沉溺嬉戏,朝纲紊乱;大行赏赐,入不敷出;大敌当前,君臣离心;内忧外患,疲于应付;国破逃亡,后病死,终年51岁。死后葬处不明,谥号顺帝,庙号惠宗

  • 元朝是怎么走向败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是怎么

    蒙古统治由盛转衰,前人留给他的是一个破烂的摊子,元顺帝虽废除旧政,改革弊政,但其虎头蛇尾,最终图治之心消失殆尽。元朝,这个强盛的、征服过几乎整个亚欧大陆的超级王国也走上了一条衰亡的不归路,1.黄河挑动天下反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

  • 旭烈兀征木作战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作战

    一、灭亡木刺夷之役一、怯的不花先锋军之攻击:怯的不花于宪宗二年,受命为西征军先遣部队指挥官,乃率队先行。明年此军进抵木刺夷国境;即先侵入摩希斯坦,攻下数堡,进围其要堡吉儿都苦。该堡高踞山巅,径绝攀援,矢石仰攻,皆不能及。怯的不花乃筑营两重,掘壕两道,令其将布里围困之。而自引兵攻掠左近城堡。宪宗四年吉

  • 元末刘福通北伐是为了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中?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水深火热

    元朝末年,统治集团的骄奢淫逸之风、社会的贫富之差、税收之重,让无数走投无路的农民踏上了反抗之路。时势造英雄,在此社会动乱之下,开始涌现出众多起义军将领,元末刘福通也开始走上历史舞台。刘福通的家乡在颍州,身处富康之家,但其人豪爽,又有才智,绝非一般的富家子弟可比。元朝末期,处于国家统治阶层的蒙古贵族作

  • 为何嫁给高丽的元朝公主很强势:手操生杀大权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元朝

    在元朝还未建立之前,元朝就与高丽(大致位于今天的朝鲜半岛)建立了正式的朝贡关系——当然,是高丽以附属国的身份向元朝朝贡。当时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不断有元朝公主出嫁高丽,却没有一位高丽公主嫁给元朝王族。这与我们传统的和亲有很大差别。一般的和亲,是弱国的公主嫁给强国的王族——强大如西汉,都不得不将宗室

  • 一、内乱不断的元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内乱

    忽必烈奠定了元朝这个前所未有的多民族王朝的制度框架,但也为后代遗留下了诸多问题。例如汗位的继承问题,多民族和谐相处的统治问题,货币制度与税收制度的完善等等。而在忽必烈以后,从成宗到顺帝继位这三十九年里,汗位的转移往往伴随着阴谋、弑夺,甚至发展为大规模的内战。元朝政局动荡,帝位更迭九次,在位最长者十一

  • “脱脱更化”是怎么回事?最终导致了起义遍地?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从军事强国、经济大国迅速沦为堕落之邦,元朝统治者只顾自己享乐腐化,不管百姓死活,巨额财富被挥霍一空,帝国政治被弄得乌烟瘴气,政府财库入不敷出,捉襟见肘。就在这内外交困之际,远在广西静江的元明宗长子妥懽帖睦尔被迎立为帝,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元顺帝。大元帝国末代皇帝、末代宰相和“脱脱更化&rd

  • 金庸笔下十大反派排名,玄冥二老竟也能榜上有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十大

    NO10、玄冥二老鹿杖客与鹤笔翁,前者好色奸诈,后者愚钝好酒。二人武功卓绝,擅用极阴寒的掌力玄冥神掌,只是热衷于功名利禄,才以一代高手的身分,投身王府以供赵敏郡主驱策,均是王府最强高手。二人自幼同门学艺,从壮到老,数十年来没分离过一天,两人都无妻子儿女,合作无间。张无忌幼时曾被鹤笔翁掳去,并被打了一

  • 蒙元兴衰:为何蒙古帝国迁都北京后100来年轰然坍塌?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蒙古

    蒙元帝国这样一个见惯了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庞然大物,为什么竟然在迁都北京后100来年就轰然倒塌?而广义概念的黄金家族对世界的统治,为何却能从1206年铁木真称汗起至1634年被后金所灭而延续4多个世纪?黄金家族于1368年匆匆败退至大漠后,却为何面对把她们赶走的、同样的敌人而坚守了200余年?历

  • 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残阳落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吉思汗

    北元在经历了达延汗(1480年1517年在位)的中兴时代以后,后世又逐步陷入了汗权日益衰微的局面,到十七世纪初期时,蒙古人已经分裂为三大各自相对独立的区域,即漠北以喀尔喀部为主的蒙古人、漠南蒙古人和漠西以瓦剌为主的也就是厄鲁特蒙古人等,察合台、钦察、伊儿汗国的黄金家族的后裔们在人种、宗教、文化乃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