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脱脱更化”是怎么回事?最终导致了起义遍地?

“脱脱更化”是怎么回事?最终导致了起义遍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847 更新时间:2023/12/19 4:01:47

从军事强国、经济大国迅速沦为堕落之邦,元朝统治者只顾自己享乐腐化,不管百姓死活,巨额财富被挥霍一空,帝国政治被弄得乌烟瘴气,政府财库入不敷出,捉襟见肘。就在这内外交困之际,远在广西静江的元明宗长子妥懽帖睦尔被迎立为帝,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元顺帝

大元帝国末代皇帝、末代宰相和“脱脱更化”妥懽帖睦尔即后来的元顺帝北上走到河南开封时留宿了几天,因为他“心方不测朝廷权臣意”。这时河南行省左平章伯颜率领所有蒙古汉军,“主动”出来要求一路护送。由此,妥懽帖睦尔从心底里感激伯颜,登基即位后,立即升其为“太师、中书右丞相、上柱国、监修国史,兼奎章阁大学士,领学士院、太史院、回回、汉人司天监事”。

当时有个大臣叫阿鲁辉帖木儿的是元顺帝父亲元明宗的亲信,他私下里“关照”新皇帝:“天下之事实在繁重,陛下年富春秋,应该深居宫中好好享乐,诸事就托付给宰相去处理,您只要下下命令,何乐而不为呢?倘若陛下亲自决断,我们大元帝国这个烂摊子,弄不好您会声名狼藉的!”那时只有14岁的元顺帝听到大臣的这般“忠心”劝慰,也就乐得在宫中享起福来了。

少年元顺帝一享福,国家大事就全由宰相伯颜来操控了。伯颜一上来就将自己的弟弟、子侄全部弄成大官,他们把持朝政,结党营私,嗜贪成瘾,“时天下贡赋多入于伯颜家,省台官多出其门下。每罢朝,皆拥之而退,朝廷为之空矣”。伯颜之贪说来大家可能不信,据说后来他家被抄时官府处理了好几个月还没来得及处理完,就“米糠数房,烧饼至一房”。一个堂堂朝廷宰相贪婪到了这种地步,其实施的国家政策就可想而知了。从理性角度来讲,虽然元朝是蒙古人的天下,但就文化发达程度而已,那是落后的游牧民族军事征服了先进的农耕民族;而在元朝近百年的统治中,蒙古人的“汉化”相当不成功;更为糟糕的是,元末执政者伯颜一伙人还是极端偏执的种族主义者,他们一方面在各地设立行枢密院等军事机构,制定和颁行严刑峻法,残酷镇压各种反抗,规定:“强盗皆死,盗牛马者劓,盗驴骡者黥额,再犯劓,盗羊豕者墨项,再犯黥,三犯劓;劓后再犯者死”。连偷盗猪、羊一类畜生的,都要处以墨刑、黥刑和劓刑等早已废止了近千年的酷刑,我们不能不说当时的统治者已经到了穷凶极恶的地步了;另一方面他们进一步制造民族隔阂与民族仇恨,挑起是非,意图分化反抗力量。伯颜曾跟元顺帝说:“陛下您家太子以后长大了,就千万不要他读那些汉人们的什么书,汉人们读书好不欺负人!过去我手下有个遛马的,有一段时间没见着他,我十分好奇,他到了哪里去了?后来有一天我终于看到他了,就问:‘你到哪里啦?他说:‘我去考科举了!不曾想到,考科举的都是这等人!”元顺帝一听这事,当即下诏罢停当今二月的礼部科举。

伯颜家里养了一个西番师婆名叫畀畀,每遇到什么吃不准的事情,伯颜都要去问问她吉凶。有一次问自己身后之事会如何?这个诡异的西番师婆早就吃准了伯颜的心理平时最恨的就是南人,于是她就信口开河地说道:“当死于南人手!”由此伯颜对南人恨之入骨。至元三年(1337)河南发生棒胡起义,福建漳州发生李智甫、罗天麟起义,广南惠州发生朱光卿起义,至元四年(1338)江西袁州发生彭莹玉、周子旺起义……虽然这些起义都被一一镇压了,但消息传到大都,伯颜等人更是对汉人、南人充满了仇恨:怎么造反的全是这些汉人与南人?为防患于未然,在他操纵下的元廷下令:“禁汉人、南人、高丽人不得执持军器,凡有马者拘入官”;并规定“省、院、台、部、宣慰司、廉访司及部府幕官之长,并用蒙古、色目人。禁汉人、南人不得习学蒙古、色目文字”。不过事后他觉得还不保险,又让元顺帝以诏书的形式,命令在元廷省、台、院等机构担任非主要领导的汉人官员研究“诛捕之法”,以此来表明他们的心迹;甚至他还提出要诛杀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和南人,可这回元顺帝没依他,因为这五姓人数最多,要是真开了杀戒,那天下人口又有几何?

宰相伯颜之所以这般猖狂,一来凭借自身在元顺帝迎立过程中的护送功劳,二来便是他在元廷宫中有个名义上比元顺帝权位还要高的女“贵人”在暗中一直护着。这个女贵人便是当时的太皇太后,说是太皇太后,其实是元顺帝的婶婶。因为年龄也不大,曾经的皇帝老公“走”了,她耐不住寂寞,与经常来宫中走动的权臣伯颜勾搭成奸,肆意淫乱,“伯颜数往太皇太后宫,或通宵不出”。历代为人们所尊敬的太皇太后如今却变成了淫妇荡妇,大元帝国第一号性丑闻成了当时的公开的秘密,大都城里的人讽刺伯颜:“上把君欺,下把民虐,全凭自己与太皇太后在功夫!”这样的风言风语终有一天也传到了伯颜家族成员的耳朵里。

在伯颜家族中有个叫脱脱的,他可是个比较清直的蒙古贵族,看到自己的伯父毫无廉耻地胡作非为,觉得羞愧难当;更让他受不了的是,有人告诉他:伯颜与太皇太后正在密谋,要废掉在位的元顺帝,立燕帖古思为帝。这可怎么办?他偷偷地找父亲马扎儿台商议:“伯父任信邪佞,滥杀无辜,将诸卫精兵收为己用,府库钱帛皆听其出纳,骄纵之至,万一皇上要是发怒的话,我们一大家族还不全完蛋?现在灾难尚未降临,我们为什么不好好地谋划一番?”马扎儿台听后,觉得儿子讲得很有道理,但转而又想想,不能自家人动手!这样拖了一段时间,脱脱感到跟父亲没法做事,就去找自己的老师吴直方商议。吴直方一听这事,马上说:“古人云:大义灭亲!你所考虑的正是忠于我大元帝国,还有什么疑虑的!”

脱脱心里有谱后来到宫廷里,将自己所知之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元顺帝,并让元顺帝做好准备,防止伯颜等人的突然袭击。

至元六年(1340)十二月,伯颜上请元顺帝一起出外打猎。已经有了戒备之心的元顺帝委婉地拒绝了。而就在伯颜外出不一会儿,侄儿脱脱经由元顺帝批准同意发动政变,关闭大都城门,收回伯颜兵权,将其贬到外地安置。伯颜进退两难,最终只好自我了断。

伯颜倒台了,元顺帝任命脱脱父亲马扎儿台为太师、中书右丞相。可谁曾想到这个马扎儿台与他的哥哥伯颜一般贪婪,还特别有经济头脑,当政仅半年,却在通州开遍了榻坊、酒馆、糟坊等,据说当时他家一天的收入就达万石粮食,可他还嫌不够,又让手下人到长芦、淮南等地去从事可以获得高额利润的食盐买卖。对此,满腔热血要拯救岌岌可危的大元帝国的有为青年脱脱实在坐不住了。他找了一个叫佛喜问的参政,跟他说:“我家父亲平日里最喜欢你,你说的话,他没有一句不听的。以眼下的情势看来,他老人家再这样搞下去的话,灾难降临我家的日子就不远了。你为什么不去劝劝我老爸,让他赶紧解职享享清福!否则的话,要是再有人说我家赶走伯父,原来图的是他的相位,那岂不更难堪了!”佛喜问接受了脱脱的委托,说通了马扎儿台,马扎儿台果然辞职回家。元顺帝觉得就这样让马扎儿台走了,心里过意不去,封他为太师,而后又升脱脱为宰相。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金庸笔下十大反派排名,玄冥二老竟也能榜上有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十大

    NO10、玄冥二老鹿杖客与鹤笔翁,前者好色奸诈,后者愚钝好酒。二人武功卓绝,擅用极阴寒的掌力玄冥神掌,只是热衷于功名利禄,才以一代高手的身分,投身王府以供赵敏郡主驱策,均是王府最强高手。二人自幼同门学艺,从壮到老,数十年来没分离过一天,两人都无妻子儿女,合作无间。张无忌幼时曾被鹤笔翁掳去,并被打了一

  • 蒙元兴衰:为何蒙古帝国迁都北京后100来年轰然坍塌?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蒙古

    蒙元帝国这样一个见惯了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庞然大物,为什么竟然在迁都北京后100来年就轰然倒塌?而广义概念的黄金家族对世界的统治,为何却能从1206年铁木真称汗起至1634年被后金所灭而延续4多个世纪?黄金家族于1368年匆匆败退至大漠后,却为何面对把她们赶走的、同样的敌人而坚守了200余年?历

  • 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残阳落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吉思汗

    北元在经历了达延汗(1480年1517年在位)的中兴时代以后,后世又逐步陷入了汗权日益衰微的局面,到十七世纪初期时,蒙古人已经分裂为三大各自相对独立的区域,即漠北以喀尔喀部为主的蒙古人、漠南蒙古人和漠西以瓦剌为主的也就是厄鲁特蒙古人等,察合台、钦察、伊儿汗国的黄金家族的后裔们在人种、宗教、文化乃至民

  • 韩林儿到底是怎么死的 韩林儿的死究竟和朱元璋有没有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是怎么

    对韩林儿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元朝末年,天灾不断,赋税沉重,刘福通等人以韩山童是宋徽宗八世玄孙为由,组织农民起义。然而在起义的过程中,消息不幸走漏,韩山童被杀,刘福通只好带着韩山童之子韩林儿逃跑,继续组织起义军。刘福通拥立小小年纪的韩林儿为小明王,四处招揽兵马反抗元朝

  • 亲兄弟为皇大不同——仁宗之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亲兄弟

    元武宗海山在世时对朝政、对江山社稷破坏居多,但是他唯一坚持做的正确的事情,就是按照当初约定,把皇位传给弟弟爱育力黎力八达。当时曾有宦官李邦宁向武宗进言:皇上岁数逐渐大了,儿子们也都成长起来了;自古以来,父亲都是由儿子来继承,没听说过有儿子却让弟弟继承的事情,建议认真考虑并裁断(是否让弟弟继承皇位的事

  • 朱元璋的统一和建立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

    一、朱元璋统一南方(一)陈友谅的败亡至正二十年(1360年)正月,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称大汉皇帝后,政治上,不仅放弃了反元斗争,还进而与红巾军的敌人、叛徒张士诚相勾结;军事上,他也不再对元残余据点用兵,而集中兵力进攻昔日的友军朱元璋;生活上,也十分腐朽,睡“镂金床”,玩珠宝玉器,

  • 机智的才女管道升通过写词化解婚姻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机智

    管道升“你侬我侬”出自管道升创作的元曲《我侬词》。赵孟頫想要那小妾,于是写了一首词给管道升,而《我侬词》是管道升为了打消赵孟頫娶妾的念头而回写的一首词。这首词自此打消了赵孟頫想娶妾的念头。管道升《我侬词》:“你侬我侬……死同一个椁”。此曲大意为,我们夫妻二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伉俪情深。我们的情意就

  • 第四节 征讨安南,无功而返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安南

    为了扩大疆域,忽必烈在征伐高丽的时候,对安南国同样志在必得。安南本为唐朝安南都护府辖地,五代后晋时独立,建国号为瞿越、大越等。北宋开宝八年(975年)封其王为交趾郡王,南宋隆兴二年(1164年)改封为安南国王,此后即称其国为安南,也称交趾,地处今越南北部。忽必烈即位前后,安南已进入陈氏统治时期。元宪

  • 历史上真实的“张无忌”,朱元璋到底也有没有谋杀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也有

    我们都知道,金庸大师的《倚天屠龙记》中主角叫张无忌,是明教教主,在元朝末年起兵反抗元朝,麾下有百万兵马,只不过后来朱元璋收买人心,掌握了军权,张无忌才和赵敏一起去隐居江湖了。张无忌和赵敏那么历史上,是不是真的有个张无忌呢?今天我们就说一说张无忌的原型——小明王韩林儿和朱元璋的故事。小明王韩林儿话说元

  • 《西厢记》里张生的形象是唐朝大诗人元稹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西厢记

    《西厢记》小说中的男主角便是张生,张生在小说中是一位身份低微的书生,由于早年的在普救寺中勇敢地救出了崔莺莺,之后与崔莺莺发生了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关于《西厢记》张生历来的说法都是褒贬不一的,很多人认为张生实际更是《莺莺传》中的张生,其实际上是元稹的化身,也就是说元稹其实就是张生,只不过张生活在了《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