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代创设的鸳鸯阵介绍

明代创设的鸳鸯阵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755 更新时间:2023/12/26 1:47:46

明代创设的鸳鸯阵

鸳鸯阵是把士兵分为3队,当敌人进至100米时,第一队士兵发射火器;当敌人进至60米时,第二队士兵发射弩箭;当敌人进至10米时,第三队士兵用刀矛敌人冲杀。

鸳鸯阵同以前的阵法相比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我国古代作战阵法从传统的方阵向多兵种集团作战的阵法的演变过程。因此,这种变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鸳鸯阵成功地把具有防御功能的盾牌作为进攻的先锋,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战术理论遗产。

鸳鸯阵是明代将领戚继光为抗击倭寇而创设的一种阵法。戚继光是明代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杰出军事家。他在25岁时被提升为署都指挥佥事,负责山东全省沿海防御倭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戚继光觉得军队素质是制胜要务。为了组建一支有组织、有纪律、英勇善战的军队,1559年,他亲自到浙江义乌招募农民矿工,编练新军。

戚继光带领这支部队来到福建,福建是倭寇的主要活动地区,他这次来这儿就是要大打一场,狠狠打击倭寇的嚣气焰。来福建之前,戚继光就制订了详细的作战方案。到福建后,他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大练兵。

这天一大早,戚继光传令把军中年轻、行动敏捷的士兵集合起来,每人发给一只藤牌。士兵们拿在手里一看,原来是直径两尺多,周围边缘稍微高一些的藤条编的盾牌。

接着,戚继光又把长得高大强壮的士兵集合起来,每人发给一只木头制成的长两尺,宽一尺的长形盾牌。

这些士兵的家庭都饱尝倭寇的残害,个个憋着一口气投奔戚将军,准备在战场上大显身手。没想到每人只发给一只盾牌,想象中的刀、枪等兵器根本没让摸。很多人泄气地嘀咕着,同时漫不经心地提着盾牌。

戚继光来到他们面前,似乎看透了大家的心思,语重心长地说:“你们不要小看这些盾牌,我还要依靠你们拿着它去发挥特殊的作用。等真正打起来就明白了,你们的任务最艰巨。”

随后,戚继光集合起来士兵,每人发了一把竹竿做成的东西。这是一支3米多长的粗大竹子,前端保留着枝枝杈杈,最前头插着一尺长的钢刀。士兵们拿着这个东西左看右看,谁也没见过这种新式兵器。

戚继光的副帅说:“这叫‘狼筅,是戚将军亲手设计的。”

其他的士兵也都领到了长枪大刀。

练兵开始了,戚继光威风凛凛地站在高台上,举着一面令旗。在令旗的指挥下,副帅们把执各类兵器的士兵排成几路纵队,形成一个完整的方阵:最前面的是拿盾牌的士兵们,藤牌和长木牌交错排列;盾牌手的后面是持“狼筅”的士兵;再后面是持长枪的士兵;整个方阵的最后是大刀兵。

戚继光精神抖擞,大声告诉大家说:“你们现在排列的是我新设计出来的阵法,叫‘鸳鸯阵。盾牌手在前掩护大军前进,也就是负责开辟道路。狼筅手、长枪手、大刀手紧跟在后,互相配合,以长补短,以短救长。枪盾结合在一起,就能发挥出极大威力来!”

经过一番艰苦、严格的训练,真正打仗的那天终于到了。

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台州。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隆隆”的战鼓声中,排成鸳鸯阵冲向敌营。

倭寇射出几千只箭,在鸳鸯阵排成墙一般的盾牌掩护下,箭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鸳鸯阵中的士兵仍在呐喊着前进。倭寇从来没见过这样的阵势,挥舞着刀枪往上冲。盾牌墙又一次阻挡了敌军的刀枪。

在混战中,倭寇长刀虽锋利,却砍不断软枝,竹节层层深,能挡住长枪刺入,狼筅兵在前冲阵,长枪兵紧随左右,大刀接应于后,杀得倭寇死伤无数。戚家军势如破竹,杀向敌营,直捣倭寇的巢穴。

戚继光率领所部九战九胜,取得举世闻名的台州大捷。倭寇们心惊胆战,给戚继光取了个名字叫“戚老虎”。从此以后,戚继光带领戚家军在东南沿海抗倭,威震我国海疆,倭寇望风而逃,危害已久的倭患终被荡平。

知识点滴

有一次,戚继光率军在台州府围剿倭寇,有一股残敌想逃掉,戚继光就命自己的儿子戚印前去伏击,先让他佯装失败退却,将敌人诱至预定地点,以便一举歼灭。违反军令者要按军法处置。

戚印在风岭接敌后只顾奋勇杀敌,竟然忘记了父亲临行前的命令,霎时间就将敌人全歼在山道之上。

戚印率军回营,本以为杀敌有功,会受到嘉奖,但戚继光却说他违反军纪,应以军法处置。诸将虽然苦苦求情,最终还是执行了军法。

标签: 明代鸳鸯

更多文章

  • 张士诚集团的腐败:美女、享受、权力一个都不能少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不能少,权力,腐败

    如果我们要对张士诚的人生轨迹做个数学上描述的话,那么从高邮大战结束到龙凤二年(1356)攻占苏松地区,这几年可以说是张士诚的人生处于抛物线的顶点了。自1356年遇到了克星、凶悍的邻居朱元璋后,他开始像变了个人似的。尤其在常州争夺战中三弟张士德的被俘对他影响很大,“张)士德,枭鸷有谋,士诚

  • 明朝时为什么“骂皇帝”成风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皇帝

    在封建时代,皇帝是不可侵犯的,连皇帝的名字都要避讳,一个字不幸成为“御讳”,就得闹残废,不是缺胳膊,就得缺腿。不小心犯了讳,就算犯法,要吃苦头。真正骂过皇帝,而又骂得非常之痛快的是海瑞。例如他骂嘉靖最厉害的几句话:“如今赋役增于平常,到处如此,陛下破产礼佛,一天比

  • 朱元璋亲临攻打宁国前线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前线,宁国,朱元璋

    从进攻常州开始到顺利进取长兴,朱元璋的东扩虽说有所收获,但获得也不容易。而从张士诚角度来说,现在的形势已不比渡江之初了,西边的那个叫花子很凶,且很厉害,自己丢了常州、长兴两座十分关键的城池不说,就连文武双全的三弟也当了人家的俘虏,想来实在让人郁闷不已。张士诚元气大伤,想要得以恢复,看来还要稍稍歇歇。

  • 明末将领杨文岳简介 杨文岳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将领,明末,是怎么

    杨文岳是四川南充人氏,生年不详,去世于公元1642年,四川南充人氏,字斗望,是明朝末年将领。明末起义之时,多次率军与起义军对抗。人物档案姓名:杨文岳字:斗望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明朝出生地:四川南充出生时间:不详去世时间:公元1642年万历四十七年,杨文岳参加会试,金榜题名,授行人司行人。天

  • 八贤王赵德芳之死原因为何成为千古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之死,之谜,千古

    评书《杨家将》中有个“八贤王”赵德芳,每每在杨家将生死存亡的时刻,他都能凭手中一把“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的金锏,改变由奸臣潘仁美造成的被动局面,于是,所有为忠臣良将揣着一颗担忧之心的听众便长舒了一口气,让恨透了奸臣的善良人们从内心感受到正义的力量;而在我国的传统京剧中,也经常会出现“八贤王赵德芳”这

  • 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是什么?他为何坚持裸葬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政治,黄宗羲

    黄宗羲是中国历史上的伟人之一,伟人大多出生于动荡的时代,黄宗羲就是在这样的年代里成长为一代思想大家。晚年的黄宗羲提出裸葬自己引起了家人的不解,但黄宗羲最后还是以裸葬入土,那黄宗羲为何坚持要裸葬自己呢?黄宗羲,字太冲,或德冰,号南雷,人称梨洲先生。是明末清初的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

  • 王昭君西汉一代琵琶美女的大漠悲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大漠,悲歌,西汉

    王昭君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经典的形象是:头戴银狐冠,身披红斗篷,怀抱一只琵琶,孤身站在草原上。传说中她远嫁塞外时,拨动琴弦,一首琵琶曲寄托了浓浓的乡愁,南飞的大雁听到那凄婉的琴声,望着那惊艳的女子,竟然忘记扇动翅膀,扑落于平沙之上。“落雁”,就此成了王昭君的雅称。王昭君因为“胡汉和亲,边塞安宁

  • 朱元璋曾经问:我需不需要跪?老和尚一句话机智救下全寺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不需要,句话,机智

    自古以来中国无论平民高官还是帝王都对佛家还是很尊重的,但当遇见性情不定的帝王,总会想点什么招儿才能度过一截,朱元璋曾经问:我需不需要跪?老和尚一句话机智救下全寺性命。在古代的人也是非常迷信的,他们大多数都是有宗教信仰的,都信仰佛教,没到一定的时候都回去烧香拜佛祈祷一下来年的事情,而且那个时候不止是百

  • 皇家警察到常州出差,竟在当地娶妻、搞创收,过起甜蜜的小夫妻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娶妻,常州,皇家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别的人群所引发的一些特别的案例。洪武中期朱元璋下令,从民间挑选一些家庭出身清白的“有力壮士”充任锦衣卫校尉,“随驾出入,因见好汉,着令四方打差”,即说除了做好皇帝的安全保卫工作外,还让他们办些特别的皇差。朱元璋明确说了,之所以不用官

  • 让皇帝被俘的国贼——王振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国贼,王振,皇帝

    王振是明初蔚州今河北蔚县人,略通经书,后来又做了教官,但是中举人、考进士这条荣身之路对他而言是太难了些。于是他便自阉入宫。史称王振‘狡黠‘、善于伺察人意。其实这也是一切奸佞宦官取得昏庸帝王信任的先决条件。大臣立身于朝,受明主赏识,靠的是才能和机遇,而无耻小人就只能靠&ls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