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士诚集团的腐败:美女、享受、权力一个都不能少

张士诚集团的腐败:美女、享受、权力一个都不能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806 更新时间:2024/1/2 22:13:06

如果我们要对张士诚的人生轨迹做个数学上描述的话,那么从高邮大战结束到龙凤二年(1356)攻占苏松地区,这几年可以说是张士诚的人生处于抛物线的顶点了。自1356年遇到了克星、凶悍的邻居朱元璋后,他开始像变了个人似的。尤其在常州争夺战中三弟张士德的被俘对他影响很大,“张)士德,枭鸷有谋,士诚陷诸郡,士德力为多,既被禽(通‘擒),士诚气沮”。似乎从这一年开始,他就失去了往日的凌云壮志,其事业也逐渐地走上衰微之路。

在张士诚集团中可以堪用的谋士和大将不多,能文又善武的张士德可算得上是个顶尖人物了。可那么强势的英雄好汉三弟尚且落得这么个结局,想当初我们十八个兄弟起来造反图个什么?不就是荣华富贵么,现在都有了。但要大富大贵、做个元朝“王爷”什么的,人家元顺帝“不批准”,人家朱元璋不同意。嗨,算了,得过且过,不要去招惹是非了,尤其是西边那个凶悍讨厌的饿不死的叫花子,那可碰不得啊。所以,应天之战他没作反应,鄱阳湖大战跟他也没关系,这些都是陈友谅那个渔民不知天高地厚自己招惹的,我诚王,不,现在改称为吴王,还是守好我的一亩三分地苏松杭嘉湖,小富即安么,也懒得去动什么刀枪,就在宫廷里闭门不出,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不是挺好的么。张家小弟张士信对于大哥的心思还是挺懂的,跟手下几个宫廷谋士与将领们酝酿了一番,找了几个绝色美女供哥哥享用。人生就一回,能享受干吗不享受?!

元末浙西地区奢靡成风,通过枪杆子做到了人上人的张士诚兄弟“骄侈淫泆,懈于政事”。在元末群雄中,张士诚并不是个霸道的人,他沉默寡言,言行迟重,“似有器量,而实无远图”。用今天话来说,表面看上去他很稳重,不急躁、也不武断,是个下人们很喜欢的“好领导”。这样的“好领导”要是在和平年代里还说不定能步步高升,但在那个群魔狂舞的岁月里,他却为人欺了,尤其是手下的那些奸吏们。

前面说过元朝以吏治国,吏可能是轿夫、可能是车把手,也可能是粗通文墨的秘书,用朱元璋的话来说:这等人心术不正,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坏事做不出来,自己怎么能上去?上级领导怎么会喜欢呢?可张士诚偏偏良莠不分,“权为文吏所窃”。除此之外,张氏兄弟都有“好士”的名声,开设弘文馆,搜罗故元文人与旧吏充斥机构,“士之至者,不间贤与不肖,辄重赠遗,舆马居室,无不充足”,就是说凡是读书人、文化人来投奔,不问好坏,不分贤愚,东吴王都要赠金送银,或赐以豪宅、车马,弄得天底下贪图物质利益的那些读书人都纷纷涌向了苏州,但真正的贤能之士却又得不到重用,好的建议更是得不到接受和采纳。

有个昆山文人叫郭翼的,看到张士诚不思进取,很为着急,他上书进言:“明公风驰电掣地来到我们江南,一夜之间数十个城池望风请降,这是为何?不就是江南人民苦于元朝暴政已久了。过去那些官吏贪暴残酷,不顾百姓死活,也不会考虑国家的安危,所以民心离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你说这样的城池还能守得久吗?如今明公如能反其道而行之,不断进取,帝王霸业还是有望能实现的;倘若贪图安逸,自戏逸乐,在这个四方豪杰并起、群雄纷争的年代里,即使你想闭门自守,恐怕也难免国势日蹙。更何况我们江南地区向来为诸雄必争之地,不是你想保就能保得住的!”张士诚不仅听不进郭翼的金玉良言,反而恼羞成怒地要杀他。

江南名士杨维桢,张士诚久闻其大名,一直想请他出山来装点一下自己的门面。可杨维桢早就耳闻张氏兄弟的腐败与堕落,才不愿意趟这浑水呐。但张士诚一次次地派人上门厚币礼请,弄得杨维桢不得不出来应付一下。他来到姑苏时,刚好元朝招降张士诚,遣人赐送御酒。张士诚将其赏与杨维桢共饮,杨当即赋诗一首:“江南岁岁烽烟起,海上年年御酒来。如此烽烟如此酒,老夫怀抱几时开。”张士诚听完后默然无语许久,最终还是没有强留杨维桢。杨维桢之所以执意要离开,据说他曾给张士诚“把过脉”,说他犯了“六冲”:“动民力以摇邦本,用吏术以括田租,铨放私人不承制,出纳国廪不上输,受降人不疑,任忠臣而复贰。”并指出:“六者之中,有其一二,可以丧邦,阁下不可以不省也……身犯六畏,衅阙多端,不有内变,必有外祸,不待智者而后知也。阁下狃于小安而无长虑,此东南豪杰又何望乎!”

杨维桢诟病张士诚统治集团可谓十分到位。既然有这样集团领导核心,底下就好不到哪里去了,甚至还会更糟糕。

潘元绍是张士诚的女婿,此人十分好色,又酗酒嗜杀。自娶了张士诚的宝贝女儿后尚嫌满足不了,干脆一口气又娶了数十个美女,日日淫乐。其中有个姓苏的才情美女醉酒后不小心得罪了潘元绍,没想到这位潘驸马不仅将她给杀了,而且还将其人头装入金盘里,作为菜肴上桌招待客人。此等恶棍最终让朱元璋诛杀在南京台城,人头被扔入厕所内。杨维桢有诗:“昨夜金床喜,喜荐美人体。今日金盘愁,愁荐美人头。明朝使君在何处?溷中人溺血骷髅。君不见,东山宴上琵琶骨,夜夜鬼语啼箜篌。”

比起潘元绍,张士诚的四弟张士信拥有的美姬美妾更是多达数百号人,人人珠光宝气。平时一空下来张丞相就与她们寻欢作乐,间隙又去后花园游园一番,而游园又是极其奢侈。采莲舟谁都知道应该由普通木材就可打造了,但苦孩子出身的张士信却下令,要用名贵的沉香檀木制造。再说说吃的,这位张丞相宴会一次就得花费上千石米。而“诸公自谓化家为国,以底小康,大起第宅,饰园池,蓄声伎,购图画,唯酒色耽乐是从”。

糟糕的是,这样腐败无能之人居然出任一国的主要领导。自三弟张士德“走”后,张士诚就将国家的大小事情全部托给了四弟,封他为丞相。这个丞相老弟可比不上他的两个兄长了,尽管也是苦孩子出身,但压根儿就是“公子哥儿”,谁要是顺着他,他就提拔谁,立马使你荣华富贵;谁要出来规谏,小心脑袋搬家。他“疏间旧将,夺其兵柄,由是上下乖疑,不肯用命”;一旦任命将领,将领们居然可以躺在家里不去赴命,张士信不得不要用官爵和美宅良田作为要挟的条件。而真正上了前线打仗的将领即使丧师失地,张丞相也不会怪罪,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常败将军。

张士信是个离不开女人的人,轮到出外领兵打仗时,他要将美女们带在身边,开战前要欣赏美人们的美体叫美女们跳类似于今天的脱衣舞,以壮壮自己的勇气和雄气,平时最喜欢的如蹴鞠(类似于今天的足球)一类游戏活动在军中照常进行。因此史书说:“张)士信愚妄,不识大体,人颇嗤之。”有这样的一个“千夫指”出任一国的总理,这个国家不完蛋才怪呐。

最为要命的是诚王府与丞相府每天穿梭在眼皮底下的,还有三个不学无术只会拍马屁的小人:“黄(敬夫)、菜(蔡彦夫)、叶(德新)。”这三个人一天到晚嘴巴像涂了蜜一样,给张士诚兄弟灌足了迷魂汤。说什么天下太平,说什么诚王功德无量,哪有人敢来冒犯;而对下呢,他们则胡作非为。当时老百姓中广泛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丞相做事业,专用黄菜(蔡)叶。一朝西风起,干瘪!”

标签: 不能少权力腐败

更多文章

  • 明朝时为什么“骂皇帝”成风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皇帝

    在封建时代,皇帝是不可侵犯的,连皇帝的名字都要避讳,一个字不幸成为“御讳”,就得闹残废,不是缺胳膊,就得缺腿。不小心犯了讳,就算犯法,要吃苦头。真正骂过皇帝,而又骂得非常之痛快的是海瑞。例如他骂嘉靖最厉害的几句话:“如今赋役增于平常,到处如此,陛下破产礼佛,一天比

  • 朱元璋亲临攻打宁国前线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前线,宁国,朱元璋

    从进攻常州开始到顺利进取长兴,朱元璋的东扩虽说有所收获,但获得也不容易。而从张士诚角度来说,现在的形势已不比渡江之初了,西边的那个叫花子很凶,且很厉害,自己丢了常州、长兴两座十分关键的城池不说,就连文武双全的三弟也当了人家的俘虏,想来实在让人郁闷不已。张士诚元气大伤,想要得以恢复,看来还要稍稍歇歇。

  • 明末将领杨文岳简介 杨文岳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将领,明末,是怎么

    杨文岳是四川南充人氏,生年不详,去世于公元1642年,四川南充人氏,字斗望,是明朝末年将领。明末起义之时,多次率军与起义军对抗。人物档案姓名:杨文岳字:斗望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明朝出生地:四川南充出生时间:不详去世时间:公元1642年万历四十七年,杨文岳参加会试,金榜题名,授行人司行人。天

  • 八贤王赵德芳之死原因为何成为千古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之死,之谜,千古

    评书《杨家将》中有个“八贤王”赵德芳,每每在杨家将生死存亡的时刻,他都能凭手中一把“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的金锏,改变由奸臣潘仁美造成的被动局面,于是,所有为忠臣良将揣着一颗担忧之心的听众便长舒了一口气,让恨透了奸臣的善良人们从内心感受到正义的力量;而在我国的传统京剧中,也经常会出现“八贤王赵德芳”这

  • 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是什么?他为何坚持裸葬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政治,黄宗羲

    黄宗羲是中国历史上的伟人之一,伟人大多出生于动荡的时代,黄宗羲就是在这样的年代里成长为一代思想大家。晚年的黄宗羲提出裸葬自己引起了家人的不解,但黄宗羲最后还是以裸葬入土,那黄宗羲为何坚持要裸葬自己呢?黄宗羲,字太冲,或德冰,号南雷,人称梨洲先生。是明末清初的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

  • 王昭君西汉一代琵琶美女的大漠悲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大漠,悲歌,西汉

    王昭君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经典的形象是:头戴银狐冠,身披红斗篷,怀抱一只琵琶,孤身站在草原上。传说中她远嫁塞外时,拨动琴弦,一首琵琶曲寄托了浓浓的乡愁,南飞的大雁听到那凄婉的琴声,望着那惊艳的女子,竟然忘记扇动翅膀,扑落于平沙之上。“落雁”,就此成了王昭君的雅称。王昭君因为“胡汉和亲,边塞安宁

  • 朱元璋曾经问:我需不需要跪?老和尚一句话机智救下全寺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不需要,句话,机智

    自古以来中国无论平民高官还是帝王都对佛家还是很尊重的,但当遇见性情不定的帝王,总会想点什么招儿才能度过一截,朱元璋曾经问:我需不需要跪?老和尚一句话机智救下全寺性命。在古代的人也是非常迷信的,他们大多数都是有宗教信仰的,都信仰佛教,没到一定的时候都回去烧香拜佛祈祷一下来年的事情,而且那个时候不止是百

  • 皇家警察到常州出差,竟在当地娶妻、搞创收,过起甜蜜的小夫妻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娶妻,常州,皇家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别的人群所引发的一些特别的案例。洪武中期朱元璋下令,从民间挑选一些家庭出身清白的“有力壮士”充任锦衣卫校尉,“随驾出入,因见好汉,着令四方打差”,即说除了做好皇帝的安全保卫工作外,还让他们办些特别的皇差。朱元璋明确说了,之所以不用官

  • 让皇帝被俘的国贼——王振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国贼,王振,皇帝

    王振是明初蔚州今河北蔚县人,略通经书,后来又做了教官,但是中举人、考进士这条荣身之路对他而言是太难了些。于是他便自阉入宫。史称王振‘狡黠‘、善于伺察人意。其实这也是一切奸佞宦官取得昏庸帝王信任的先决条件。大臣立身于朝,受明主赏识,靠的是才能和机遇,而无耻小人就只能靠&lsqu

  • 明朝为什么灭亡:谁动摇了大明朝的根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摇了,明朝,根基

    崇祯十七年(1644年)3月17日,闯王李自成率数十万大军把大明首都北京围得水泄不通。崇祯此前已拒绝朝臣提出的迁都南京再图复兴的建议,表明这位从来都以一代英主自负的末代帝王决心和自己的江山社稷一起被毁灭。果然,3月19日凌晨,绝望的崇祯在煤山上吊自尽,陪同他一起死去的,除了大明二百多年的江山,还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