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文化缩影:古典小说之盛

明朝文化缩影:古典小说之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578 更新时间:2023/12/14 18:21:24

明朝文学在诗词歌赋各个领域中都有新的发展,而古典小说所取得的成就尤其让人瞩目。众多小说家,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和丰富的语言,叙述了一个个生动、复杂的故事,有不少故事至今还在广泛流传,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三言”、“二拍”等,就是其中的翘楚。

公元14世纪中叶到17世纪中叶,继宋元话本与传奇之后,发展并兴盛起来的是通俗小说与文言小说。明代通俗小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长篇巨制,又有短小精悍之作。据明、清两代着录及近人搜集,长篇小说有目可考者,不下百种,流传至今的也有五六十部之多;短篇小说更是以数百计,形成了中国小说创作的一个高潮。可以说,正是从明朝开始,小说这种文学形式才充分显示出了它的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地位,在文学史上取得了与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的地位。

那么,到底是什么样肥沃的土壤,孕育了如此丰盛的果实呢?这还要从当时的明朝社会说起:从洪武年间开始,明太祖朱元璋吸取了元朝覆亡的教训,采取了恢复发展生产、使人民休生养息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经过近百年的恢复和发展,到了明中期,逐渐出现了经济繁荣和社会安定的局面。伴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旧有的城市容纳了更多的外来人口,一大批市镇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壮大。城市规模的扩大与增加,直接导致了脱离农业生产的市民阶层日益壮大。他们不再仅仅局限于吃饱穿暖的生活,而是强烈要求自己的生活和思想可以在文学艺术中得到反映。这时,通俗小说应运而生了。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印刷术的进步、刻书业的发展,也为小说创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间接促进了小说创作的繁荣。

通俗小说是在宋元时期说话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宋元以来通俗小说创作的实践,加之其适应了市民阶层的文学期待,显示了这一文学形式不可忽视的社会作用,因而受到明中叶以后一些具有进步思想的文人的重视,在理论上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进一步阐明了它的社会价值和文学价值,为小说争得了应有的文学地位。如着名学者李贽就将《西厢记》、《水浒传》与秦汉散文、六朝骈诗相提并论,同称为“古今至文”;而袁宏道则称《水浒传》和《金瓶梅》为“逸曲”。《古今小说》的“绿天馆主人序”,更是指出话本小说比儒家的经典《孝经》和《论语》还要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

长篇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多由宋元话本中的讲史、说经演化发展而来。明中叶嘉靖朝以后,文人独立创作的反映现实的长篇小说如《金瓶梅》等,也是借鉴了讲唱文学的写作经验,再结合现实生活而进行的独立创作。

从明朝初年到嘉靖年间,以成书于元末明初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和成书于嘉靖年间的《西游记》为代表,标志着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由宋元时代初具规模的讲史和说经话本,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这三部作品的共同特点是,在长期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由文人作家加工写成,是集体创造的成果。它们既继承了话本的思想传统,而又具有较大的艺术突破。

先从《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说起。作为中国第一部流传最广、影响最深、成就最高、气魄最大的章回体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即《三国志通俗演义》,就是通过生活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杰出的小说家罗贯中的如椽大笔诞生并风行于世的。它是我国文学发展史上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同时,它也为世界文学的宝库增添了灿烂的光彩。

罗贯中(约13301400),大约是因为罗氏先祖出身仕宦的缘故吧,后世罗氏家族很重视对后代进行“水源木本”的家族历史教育,一直保持了“耕读传家,诗礼教子”的家风。在这种影响之下,罗贯中从小喜爱读书,博通经史,为后来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他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复杂的时代。元朝蒙古贵族的残酷统治和压榨,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抗,推翻元朝统治的斗争如火如荼。各方起义军,诸如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等,不仅与元军奋战,而且相互之间的兼并之战也日渐残酷。据说,正值盛年的罗贯中,浪迹江湖,参加了张士诚领导的起义军,并进入幕府,充任幕僚。而且,王圻的《稗史汇编》曾说他“有志图王”,是一个有政治抱负的人。这一点从他后来所着的《三国演义》中,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刘备从一无所有到称王巴蜀的奋斗历程,在罗贯中的笔下被赋予了更多的感情色彩,也许在写作过程中罗贯中已经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其中了。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对战争的描绘是极其成功的,这一点充分证实了他确实参加过元末农民起义的战争活动,所以才能够把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瞬息变化的战斗形势,描述得那样千变万化,各具特色,显示出战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由于罗贯中有参加战争的经历,再加上他超人的艺术技巧,以及创作时的苦心孤诣,才使他描述战争战役时,重点突出,错落有致,疏密相间,虚实照应;时而刀光剑影,时而和风细雨,情节与布局堪称高下相宜;铺排战争场面,大肆挥洒,波澜起伏,风驰电掣,气势磅礴;渲染战场气氛,随意勾勒,生动逼真,有声有色。也正是由于这一点,后来努尔哈赤父子起兵之时,更是把《三国演义》指定为战争的教科书,让满洲的军事将领好好学习。在实际中,更是用蒋干盗书的情节,让崇祯帝自毁长城,冤杀了袁崇焕。如果罗贯中地下有知,不知道他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正是罗贯中,把章回体小说这一文学形式推向了成熟的阶段。后来的很多学者和作家曾给予他极高的评价,把他同司马迁关汉卿相提并论。他的伟大的文学创作成就,成为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贵财富。他所创作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不仅在国内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且被翻译成十多个国家的文字,风行全世界,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在国外,他的《三国演义》被称之为“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而《大英百科全书》则尊称他为“第一位知名的艺术大师”。

再简单谈谈《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据说他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施之常的后代。唐朝末年,施之常的后人搬到苏州、杭州一带定居。他的父亲名叫施元德,靠给人划船为生。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才气过人,事亲至孝,为人仗义。他19岁考中秀才,28岁中举人,36岁时与刘伯同榜中进士。施耐庵曾经在钱塘做了3年地方官,因为不满官场黑暗,不愿逢迎权贵,最后辞官回家。张士诚起义时,他参加了起义队伍。张士诚占据苏州以后,施耐庵又在他手下参与谋划,并且和他的部将卞元亨私交很深。后来因为张士诚贪图享乐,不纳忠言,施耐庵与鲁渊、刘亮、陈基等大为失望,相继离去。从此,施耐庵浪迹天涯,漫游过山东、河南等地,曾经和山东郓城县的教谕刘善本交往频繁,后来在江阴徐氏初家里作了私塾先生。晚年因有感于时局黑暗,政治腐败,于是写成《水浒传》寄托心意,又与弟子罗贯中共同撰写《三国志演义》、《三遂平妖传》等几部小说。几年后,施耐庵为了躲避明朝政府的征召,隐居淮安,最后病死在乡间,享年75岁。

标签: 古典小说明朝缩影

更多文章

  • 俺答封贡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俺答封贡

    初,鞑靼小王子有三子:长子阿尔伦、次阿着、三子满官嗔。阿尔伦死后,他的两个儿子还小,于是阿着自称小王子。不久阿着又死,各部立阿尔伦子卜赤。阿着有二子,一名吉囊,一名俺答。小王子卜赤虽为君王,但难以号令吉囊及俺答。吉囊分地河套,处在关中,土地肥饶。俺答分地开源、上郡,土地贫瘠,所以经常在边疆扰害。以后

  • 明朝宫妃化妆品一年花多少银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化妆品,明朝,银子

    由于后宫俸禄是一笔庞大的开支和经济负担,所以要进行后宫“立法”,以达到减少支出的目的。据《国朝宫史》反映,明代后宫开支巨大,“有明之季,脂粉钱岁至四十万两,内用薪炭,巧立名色,靡费更甚”。有鉴于此,清朝皇家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后宫经费使用制度,&ldquo

  • 明朝濒临灭亡时,明朝专属装备锦衣卫在干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装备,锦衣卫

    明代是在历史上1个较为独特的时期,明代一朝问世了许多的间谍组织,这种间谍组织也给后人的武侠书产生了十分多的素材图片,例如锦衣卫,物品厂,全是十分有特性的组织。只有,锦衣卫尽管古代历史很知名,并且始终到明朝灭亡始终都存有,可是为啥明代将要灭绝的那时候,并没有见到锦衣卫出去保卫祖国?哪个那时候锦衣卫都在

  • 鄱阳湖大战——中世纪规模最大的水上战争——1363.7~8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世纪,规模最大,鄱阳湖

    张子明走后,朱元璋终于幡然醒悟!想起先前刘基的忠告,觉得实在有道理,于是迅速调回在庐州前线拼死作战的徐达、常遇春统帅的主力大军,并传令应天各军事部门做好出征准备。◎康郎山之战&朱元璋第一次遇险和韩成代死龙凤九年(1363)的七月初六,朱元璋带领右丞徐达、参知政事常遇春、帐前亲军指挥使冯国胜、同知枢密

  • 一举粉碎“谋反胡党”深究牵出前任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前任,宰相,牵出

    一举粉碎“谋反胡党”深究牵出前任宰相洪武十三年~洪武二十三年(1380~1390)那么这些新生的异己政治危险势力或言潜在危险分子究竟是谁?在朱元璋的视野里,他们就是跟随他一起闹革命、打天下的功臣勋旧,换言之就是淮右集团。淮右集团?这怎么可能?他们不是朱元璋打天下的铁杆支持者、

  • 明代新词语构词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新词语,明代,构词法

    这一节我们着重讨论明代汉语新词的词法构成、句法构成以及明代新词在构词法方面的特征。一.词法构成词法构成包括附加式和重叠式两类。1.附加式指由词根和词缀结合而成的构词。1.1前缀+词根明代新词中所见前缀有:阿、有、老、打、取等。如:阿正:指妻子。(1)“我做提控最有名,瞒天过海无人问,今年

  • 明末清初大儒顾炎武何对抨击科举制度进行抨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大儒,明末清初,科举

    相信我们从小就听过这样一句话,那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句话是由明朝着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以及文学家顾炎武说出来的,并且与明朝的黄宗羲、王夫之三人被后人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顾炎武雕像顾炎武生于公元1613年7月15日,是苏州昆山人。顾炎武本名为绛,字为忠清。但是因为极为仰慕文天祥的学生王

  • 被称为“女真第一美女”的布喜娅玛拉到底有多美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女真,第一美女,被称为

    众所周知,布喜娅玛拉就是指叶赫老女。近日,有网友上传几张布喜娅玛拉颅骨复原图,顿时,掀开叶赫老女研究狂潮。布喜娅玛拉又名东哥,相貌倾国倾城,引无数位英雄竞折腰,有"女真第一美女"之称,但却注定要成为政治上的砝码,先后7次许配给不同的男人,一生坎坷。假如布喜娅玛拉顺利地嫁给努尔哈赤的话,那就是要与姑姑

  • 明英宗妻钱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皇后,英宗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王朝的第六任兼第八任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不多见的一位“复辟”皇帝。他生于宣德二年(1427)冬天,登基为帝时年仅七岁(虚称九岁)。年号“正统”。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皇帝很快就到了完成终身大事的时候。皇帝娶一个怎样的妻子,关系到他本人乃至整

  • 徐渭与张天复、张元忭父子有什么关系?恩同再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恩同再造,有什么关系,父子

    徐渭与张天复、张元忭父子都是绍兴历史名人,在绍兴文化史上有突出的位置。前人对他们之间的关系多有论及,大多是在研究张岱与徐渭的时候,顺述徐渭与张天复父子的关系,但只是在着作或论文中略微点出,没有进行详细的考述,除张天复、张元忭父子对徐渭的活命之恩一节外,其它方面则一笔带过,致使人们对徐渭和张天复、张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