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厚熜怎么死的?为何迷信道教不理朝政

朱厚熜怎么死的?为何迷信道教不理朝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086 更新时间:2023/12/15 8:33:47

朱厚熜快要被勒得气绝的时候,围绕在周围的御医因为害怕用错了药而获罪下狱,一筹莫展,不敢开方子,结果还是太医院使许绅冒着万死,给朱厚熜下了一味猛药,过了七八个小时后,皇帝吐出数升紫血,才能缓过劲来说话。事后,许绅因为救驾有功而被“赐赍甚厚”,但不久便得了重病。许御医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吩咐家人说:“熜曩者宫变,吾自分,不效,必杀身,因此惊悸,非药石所能疗也。”原来这位许御医还在为当天的紧急用药而后怕,或许也是被吓死的。

经历了宫变的朱厚熜也非常后怕,更加自闭,以至于嘉靖朝的君臣数十年难得相见一次,通常只有一个道士陶仲文陪在朱厚熜身边。严嵩就贿赂陶仲文,狼狈为奸。明朝在朱厚熜时期北有俺答部威胁,沿海有倭寇骚扰,朝廷中还有严嵩父子陷害忠良。明朝的江山结束了之前百余年的平静岁月,开始了风雨飘摇的震荡期。这也许可以算是明朝为朱厚熜的偏执个性付出的沉重代价。

朱厚熜时期最大的光彩来自于东南方向。浙江、福建沿海的抗倭斗争在嘉靖朝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涌现了像胡宗宪戚继光、于大猷等着名抗倭将领,基本上解决了困扰明朝长达百余年的倭寇问题。

对于朱厚熜的迷信道教、不理朝政,嘉靖朝的大臣有许多人上书言事。因谏修仙而获罪致死的人在嘉靖朝有周斑、郑一鹏、杨爵等十余人,但其中冒死劝谏最坚决的还是户部主事海瑞。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二月,主事海瑞不顾个人安危,冒死谏上,严厉批评世宗治国错误,震动了朝野。海瑞上书指陈修玄之弊:“一意修真,竭民脂膏,滥兴上木,十余年不视朝,法纪弛矣。数年推广事例,名器滥矣。……吏贪官横,民不聊生,水旱无时,盗贼滋炽,陛下试思今日天下,为何如乎?”面对这份言辞激烈的劝谏,朱厚熜大怒,将奏章掷在地上,命令左右:“赶紧去把这个海瑞抓起来,千万别让他逃了。”宦官黄锦在旁边进言说:“海瑞这个人素有痴名。听说他上疏的时候,自知忤逆当死,已经为自己买好了棺材,诀别妻子,待罪于朝。海家的僮仆也都奔逃散尽了,他肯定是不会逃走的。”朱厚熜默然无语。过了一会儿,朱厚熜又拿起海瑞的奏章读起来,这样连续读了好几次。朱厚熜毕竟不是完全昏庸的皇帝,对海瑞的上书感慨叹息。尽管如此,朱厚熜仍固执己见,海瑞被捕后移刑部论处。

朱厚熜对海瑞的很多指责是认同的,但是他接受不了海瑞的言辞,更下不了痛改前非的决心。嘉靖皇帝从此将海瑞的这份奏章放在身边,一直在思考着里面的内容。此后,他将海瑞比做比干,他曾经对首辅徐阶说,海瑞有些话讲得还是有些道理的,可有的时候,他又痛骂海瑞为“那个咒骂我的畜物”。当嘉靖脾气暴躁责打宫女后,宫女就会在背后偷偷地说:“他自己给海瑞骂了,就找咱们出气!”海瑞被禁锢狱中,直到世宗的儿子穆宗登基后才释放出狱,官复原职。

内忧外患之下,朱厚熜于海瑞上书后的10个月逝世,享年60岁。据说朱厚熜是服用铅丹过多,中毒而死的。朱厚熜病重时卧床不起,太医多次诊治无效,最终在乾清宫去世。死时,朱厚熜腹胀,肚子鼓得很高,很符合丹药中毒、难以消化的症状。朱厚熜谥号肃皇帝,庙号世宗。

标签: 朝政迷信道教

更多文章

  • “土木堡之变”前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之变,土木,鲜为人知

    1408年(北元额勒锥特穆尔汗元年、明成祖永乐六年),北元皇室的内乱又一次升级。次年,忽必烈后裔本雅失里被北元太保枢密知院阿鲁台、太师马尔哈咱等人,从中亚的撒马儿罕(今乌兹别克斯坦国萨马尔罕省省会)迎到蒙古高原,推为大汗,是为北元额勒锥特穆尔汗。明成祖得知后,迅速派出曾经出使撒马儿罕、与本雅失里有过

  • 明朝猛将刘綎单枪上阵 被削去半张脸仍杀敌无数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单枪,明朝,猛将

    俗话说的好“老子英雄儿好汉”,作为一代名将之后,明朝的第一猛将刘綎在军事方面的才能特别突出,并且在这条路上走的还算顺利,年纪轻轻,他就考上了武状元,十几岁的时候,跟着老爸讨伐九丝蛮人叛乱,第一个登上城楼,生擒对方首领。十六世纪,缅甸派了十万象兵向云南进发,刘綎带领川军南下,很快就平定了云南之乱,他因

  • 第十七章 全真道与“张三丰”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全真道,十七章,张三丰

    明朝建立以后,道教承宋元旧制,分为正一、全真两大派系,官方发给不同的度牒。明朝皇室因鉴于世居龙虎山张陵后裔在道教中的影响,一方面肯定了元代授正一道教主的地位,但又革除“天师”称号,改授为正一嗣教真人。在明代皇帝中,特别崇奉道教的嘉靖皇帝朱厚熜,他自号“玄都境万寿帝

  • 荡然无存的南京明皇宫与北京故宫“前世今生”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南京,皇宫,荡然无存

    在解开明代都城南京和明皇宫的一系列谜团之后,我们看到了明代南京的种种奇特景观:明皇城建在湖中;明皇宫偏隅城东;都城呈不规则形;宏伟、稳固但又简朴。然而遗憾的是如今您到南京来,除了能见到宏伟的明城墙外,明皇宫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这究竟是为什么?有人说,北京故宫就是南京明皇宫

  • 陈友谅战死在鄱阳湖,朱元璋为什么在战后会感到无比害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战后,朱元璋,鄱阳湖

    朱元璋和陈友谅是元末明初时期最强劲的2个诸侯国,她们中间开展了数次的角逐。在其中鄱阳湖那一次对决是彼此开展的主力大决战,在此次对决中,朱元璋另一方获得了获胜,最终消灭了元朝,夺得了天地。元朝末年的时候,由于残暴不仁,已经失尽了人心,可谓是气数已尽。而群雄四起,逐鹿中原,在当时中国大地上形成了一股又一

  • 人才均是被逼出来的,自古以来皆如此,就好似62岁才登基的这位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皇帝,自古以来,被逼

    “你不逼自己一把,你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有多优秀”,这句话实际上说的非常有理。人的优秀都是被逼出来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大概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吧!历史上有很多人物都是被逼出来的,就像刘邦因为失期当斩,才被逼聚众造反,最终建立了大汉朝;而明太祖朱元璋也

  • “明末三案”之乾清宫“移宫案”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之谜,明末,清宫

    泰昌元年(1620)九月初一,年仅16岁的皇长子朱由校继承了因服食红丸而去世的明光宗的帝位,但登基不久就发生了着名“移宫案”,就是有人占据了应该由皇帝居住的乾清宫不愿意搬出来,然后官员们为了维护皇家的体制,就发动起来逼其迁出以及由此生出的一系列事端。皇帝的寝宫也有人敢占据吗?

  • 王鏊故居在哪里?王鏊故居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故居,简介

    王鏊故居又名苏州东山惠和堂,为明代正德年间宰相王鏊故居,位于陆巷古村中部的王家里,与粹和堂毗邻。苏州东山惠和堂,为明代正德年间宰相王鏊故居,位于陆巷古村中部的王家里,与粹和堂毗邻。惠和堂规模宏大,是一座明基清建的大型厅堂建筑,为古时官宦宅第的代表。总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约3000多

  • 明代才子解缙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之死,才子,明代

    方孝孺是建文帝的老师,是个刚直不阿的君子。听闻建文帝已死,痛不欲生,故三请不上殿,最后在朱棣派去的锦衣卫胁迫下,才身披青色的丧服姗姗来到殿前,“朱棣啊我把你个篡位杀驾的乱臣贼首……”上殿来的方孝孺不但不跪拜,还哭喊着大骂不止。“气煞本王

  • 建都南京意义非凡定名大明缘由何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南京,大明,缘由

    大明帝国定都南京的意义〇第一次将大一统帝国的都城建在了南京,开创了大一统帝国南北中心的多重选择的新局面,也为世界大国政治、经济、文化多重中心创立了历史先例南京作为一个王朝的都城,无论是六朝,还是南唐,都不过是偏安一隅的局部性割据政权。从明朝开始,南京才第一次成为全国性政权的首都,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