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鏊故居在哪里?王鏊故居简介

王鏊故居在哪里?王鏊故居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787 更新时间:2024/1/8 2:15:00

鏊故居又名苏州东山惠堂,为明代正德年间宰相王鏊故居,位于陆巷古村中部的王家里,与粹和堂毗邻。

苏州东山惠和堂,为明代正德年间宰相王鏊故居,位于陆巷古村中部的王家里,与粹和堂毗邻。

惠和堂规模宏大,是一座明基清建的大型厅堂建筑,为古时官宦宅第的代表。总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约3000多平方米,主建筑深五进,纵轴三路,齐头并进。中轴线上有门楼、轿厅、大厅、堂楼、后楼和后花园;左轴线上有花厅、客厅、书楼、小花园;右轴线上有门间、茶厅、灶间、杂房、边楼等。左右均有长备弄可通,中间各有天进、石库门、风火墙相隔。廊轩、门窗制作精巧,梁柱用料粗壮,大多取材楠木。该堂中轴线上的主建筑为叶家清代所建,西侧书楼、照墙等是王鏊的故居,为明代建筑。

惠和堂中各种砖雕、木刻和堂匾的化内涵极为丰富。大厅正中高悬的“惠和堂”匾额寓意“给人恩惠,世代和睦。”门厅上悬有蓝底金字的匾额。厅堂两边侧门上分别砖刻“磐鸿”、“燕翼”。花厅中“笑鸿草庐”的匾额,意为“笑迎多鸿儒,往来无白丁”。尤其是书楼前大型照墙上砖雕的“九狮图”,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为明代砖雕精品。

标签: 故居简介

更多文章

  • 明代才子解缙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之死,才子,明代

    方孝孺是建文帝的老师,是个刚直不阿的君子。听闻建文帝已死,痛不欲生,故三请不上殿,最后在朱棣派去的锦衣卫胁迫下,才身披青色的丧服姗姗来到殿前,“朱棣啊我把你个篡位杀驾的乱臣贼首……”上殿来的方孝孺不但不跪拜,还哭喊着大骂不止。“气煞本王

  • 建都南京意义非凡定名大明缘由何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南京,大明,缘由

    大明帝国定都南京的意义〇第一次将大一统帝国的都城建在了南京,开创了大一统帝国南北中心的多重选择的新局面,也为世界大国政治、经济、文化多重中心创立了历史先例南京作为一个王朝的都城,无论是六朝,还是南唐,都不过是偏安一隅的局部性割据政权。从明朝开始,南京才第一次成为全国性政权的首都,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王

  • 书之中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书之

    明代中期江苏地区工商业比较发达,经济文化发达,书画艺术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祝允明、文征明、王宠等人代表了明朝书法最高水平。他们三人被世人称为“吴中三家”,都生长在苏州地区。他们书法成就突出,作品具有代表性,在中国书法史上书写了崭新的一页。明代初期以来书坛一直盛行“馆

  • 杨家将故事中的八贤王:八贤王的真实原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原型,杨家,贤王

    宋元以来,以杨家将为题材的小说、戏剧,百花纷呈,争奇斗妍。而在这些传奇故事中,总有一位相貌堂堂、正气凛然、仗义执言的八贤王,他机智地周旋于皇帝与杨家将之间,往往在皇帝偏袒奸臣的危急时刻能挺身而出,助杨家将一臂之力,帮杨家将摆脱困境,或将奸臣绳之以法。在《潘杨讼》、《寇准背靴》、《辕门斩子》等传统剧目

  • 张居正为明朝鞠躬尽瘁,死后却遭万历抄家,他到底犯了什么大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大忌,明朝,鞠躬尽瘁

    张居正落个那样的结局,缘故大抵有三:一要受贿难题,无论是他自身贪的,还是弟兄子侄贪的,必须算入他的头顶;二是惹恼了过多的人,他当政的那时候,推行新政策,惹恼的人过多了;三是万历帝也恨他,由于他危害了另一方的君王自尊。这三个大忌凑在一起,即便他的确为了大明挺呕心沥血的,也不得不死。先说贪污问题,一个如

  • 姚广孝简介:神秘的和尚军师,成祖即位,论功名列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军师,功名,和尚

    姚广孝,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出生于1335年。生逢乱世的他从小好学,擅长吟诗作画,14岁出家,取名道衍。通儒、道、佛诸家之学,善诗文,精通阴阳术数。交际广泛,与文学家宋濂、杨基等交友,又从灵应宫道士席应真习道家《易经》、方术及兵家之学。朱棣“靖难”兵变前,他曾推荐相士袁珙以

  • 《明朝那些事儿》有声读物 在线MP3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在线,明朝,读物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对明朝皇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下面是《明朝

  • 糊涂案:原本我是来检举揭发胡党分子的,怎么被打成了“积年民害”者?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了,我是,糊涂

    潘行,京师金坛人,国子监生出身,毕业后被朝廷委任为江西乐安知县。金坛与乐安虽然同处于江南地区,但两地距离还是蛮远的。远离家乡的潘行在乐安上任后时间稍稍久了一点就感到有点寂寞,不过好在这时出现了一个对他来说有着很大影响的人物他的同学周公焕。周公焕也是南京国子监毕业的,毕业后被朝廷任命为太平府同知,但上

  • 军队中情哥哥、情妹妹偷情好快活,只恨情妹妹的丈夫一直杀不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不死,妹妹,快活

    北平附近有个叫蓟州的地方,明初在那里设立了军队的卫所,有个叫宗聚的人出任该地卫所中的千户,即管1000来号士兵,可能相当于军中的下级军官。民间有句俗话:官再小也是个官。这话有两层意思:一层是有人当官前还是人,可自当上官了就不再是人了,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衣冠禽兽;另一层意思是小官即使小到了不能再小的

  • 第二节 受封燕王,太祖关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太祖,燕王,第二节

    中国历来的史家通常把历朝皇室描写成非凡之人,那其实都是文人笔墨的渲染。出生在战火纷飞年代的成祖文皇帝朱棣,幼时其父朱元璋很少有精力去管教他。朱棣在8岁以前,是没有名字的。直到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才正式给儿子取了名字。就在这一年的旧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应天城内的太庙大殿里供品丰盛,香火缭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