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内阁首辅张居正真的和李太后之间发生过什么吗?张居正给李彩凤做的三件事

内阁首辅张居正真的和李太后之间发生过什么吗?张居正给李彩凤做的三件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532 更新时间:2023/12/13 10:42:17

太后来自民间,原名李彩凤。由于生活贫困被父亲卖到当时的裕府(裕王就是后来的隆庆帝)当丫头。李彩凤到裕王府做婢女之后,有一次被裕王临幸了,生下了小万历。等小万历登基之后,她就成为了李太后。

李彩凤为人非质朴,地位尊贵却从不恃宠耍威。她和隆庆帝的正室陈皇后的关系也很好,小万历很小的时候,李彩风每天一大早就带着自己的儿子到陈皇后那里去行礼、参拜、问早安,一年365天不管刮风下雨,从不间断。从这个小小的细节就可以看出来:李彩风人很善良,而且非常看重对自己孩子的教育。

李彩凤本质上不是一个喜欢弄权的女人,所以她还是需要找一个人来做小万历的依靠。这个人就是居正。张居正成为内阁首辅之后,忧心忡忡,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就是前任内阁首辅留下来的是一个烂摊子;第二个让他更加忧心的,就是这对孤儿寡母。张居正的当务之急就是如安抚孤独无助的李彩风,所以张居正一上台就为李彩凤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给李太后上名号,维护她的名誉。按照朝廷礼仪,隆庆死了之后他的老婆都可以称太后,但是称太后里有一个小小的细节的差别,因为陈太后是原配,所以她这个太后前面就可以加尊字,也叫尊号,陈太后就被称作“仁圣皇太后”;而因为李彩凤不是原配,所以这个太后前面不能加尊字。小万历一登基,就跟张居正讲,李太后前面也得加尊字,可是礼部大臣们坚决不干。张居正的头脑比较活,他认为太后前面加几个尊字不是原则问题,当前政治环境的稳定、各方面势力的和谐才是关键问题。所以他力劝当时的礼部尚书潘晟解放思想,放下包袱,最后给两宫太后同时加了尊字,陈太后叫做“仁圣皇太后”,李太后叫做“慈圣皇太后”。这件事做过之后,李太后也很高兴,她和张居正的关系从一开始就很融洽。

张居正为李太后做的第二件事,是在兴趣爱好上和她产生共鸣。李太后喜欢崇佛,经常就要许愿和施舍,这可是要花大量的钱,尤其是对她这种身份的人。但张居正又坚决不肯拿国家的钱,来满足李太后的这种爱好。那怎么办呢?张居正比较聪明,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最后他把属于皇室的宝和店划归到李太后的名下。这一下既解决了李太后崇佛的资金问题,又解决了国家财政不受影响的问题,可以说是一个双赢。

张居正为李太后做的第三件事,就是把李太后的心肝宝成是自己的心肝宝贝。小万历是李太后生活的一切,张居正也把小万历当成是自己生活的一切。张居正一生只为两件事付出过全部的心血,其中之一就是小万历的教育。有关张居正和李太后发展到秘密情人的关系,在民间非常流行,清代民间的戏曲里面流行这样一个对联故事:说张居正考中进士那一年,有一个同学叫艾自修,跟他同年考进士,结果落榜了。后来张居正见面和他开玩笑,出了个对联:“艾自修,自修没自修,背虎榜”。

艾自修心里很恼火,觉得是一种侮辱,就记在了心上。后来有一次路过张居正家顺便找他聊天,进去之后,门人说张居正正在后花园赏花。艾自修就跑到后花园,刚进后花园,只见张居正的身影在假山后面一闪就不见了。艾自修忙跑过去一看,只见地上有一个地洞,一个石板刚刚盖上,巧的是这个石板刚好压住了张居正袍子的一角,艾自修反应快,当时抽出宝剑割了一截袍子就跑了。

过后他秘密探查了一下,发现这个地道直通李太后的卧室,所以报仇的机会就来了,当时灵光一闪,20年没对出来的对联也对出来了:“张居正,居正不居正,黑心宰相床”,这就是有名的黑心宰相卧龙床的故事。他把这副对联写下来,连同这截袍子角,上呈了当时已经长大的万历皇帝,万历非常恼火,把张居正发配边疆,而他母亲李太后也只能每天在宫中思念那个倒霉的张居正了。当然这样的故事,是不值一辩的。但民间流行这种故事,也说明这种观点是很有市场的。

标签: 内阁太后张居正

更多文章

  • 汉元帝为何不爱昭君:四大美女难以启齿的情史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不爱,昭君,难以启齿

    先说说一号美女西施。“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西施咏》的诗句。它深刻地概括了一号美女西施的一生。西施是一个春秋战国时越国若耶溪畔的一位浣纱女子,本来与越国大夫范蠡一见钟情,双双坠入爱河,后来阴阳差错被越王勾践作为性贿赂的美色送到了吴国,当上了吴王夫差的妃子,可谓一步登天。当然心

  • 历史上严嵩是个怎样的人?严嵩擅权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故事,是个,的人

    严嵩是明世宗嘉靖年间委用最专,任用最久的内阁首辅。他在位二十一年,贪而且奸,故《明史》将其列入《奸臣传》。严嵩字惟中,分宜(今属江西省)人,弘治十八年中进士。善于阿谀媚上,“嵩无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①,自翰林院编修一步步高升,直至内阁首辅。嘉靖七年(1528),严嵩

  • 她是一个美颜堪比西施的女子 嫁到哪里哪里被灭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她是,美颜,西施

    在明代时期,女真部落曾出现过一位容貌赛西施的奇女子,此人全名为叶赫那拉·布喜娅玛拉,但在女真部落中,人们大多只知道她的另一个名字-东哥,这个东哥,有着倾城的绝世容貌,在那个年代,也注定了她一生的不凡。东哥出生于叶赫部落,她的出生就带着可兴天下,可亡天下的预言,而这个预言,也在东哥此后的人生中全部都应

  • 明宣宗朱瞻基为何活活烤死自己亲叔叔朱高煦?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叔叔,宣宗,朱瞻基

    朱高煦影视形象朱高煦只身出城后,立即被城外的官军捆绑了押到朱瞻基军帐前,朱瞻基当即命扈从的御史于谦朗声宣读其罪状。这个于谦就是后来在明英宗“夺门之变”后被杀的那位兵部尚书、写过《石灰吟》的着名忠臣。据《明史·于谦传》记载,当时他“正词崭崭,声色震厉&

  • 张士诚为什么降元——左右都不是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不是,张士诚

    从至正十四年自称诚王,到后来接受元朝的太尉官职,再到至正二十三年又改称吴王,张士诚这一路走来,可谓是反元、降元、再反元。实际上张士诚还是过去的张士诚,地盘差不多还是原来的地盘,但因此惹下了好多麻烦:第一,降元行为实际上等于公开地跟整个红巾军叫上了板!元朝灭亡已成定局,张士诚没有审时度势,却主动投怀送

  • 他若不死,明朝还能续命两百年,他一死明朝瞬间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不死,明朝,还能

    说起明朝,这个朝代的气节一直被后人称道。不过,一个朝代要想长盛不衰,这真的是很难的。尽管明末时期出了一个恪尽职守的皇帝和一帮尽职尽责的名将,但结果大明还是亡了。而这其中一位名将的死亡也是直接决定了大明的命运。此人便是一代儒将孙传庭。对于孙传庭,《明史》有言:传庭死,而明亡矣。《明史》何以对孙传庭有如

  • 万历三大征,怎样成为加速明朝衰落的因素?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万历,三大,明朝

    明朝万历时期是个备受争议的时期,有人是这样认为的:万历执政的时期便是明朝衰弱开始的重要时期,当然也有人认为,在万历当政时期便是大明王朝的开始进步强势阶段的时期。而这些争议与这个时期大明帝国所进行的三次大规模军事作战有很大关联。三场战争的胜利成为了大明王朝的历史骄傲,但是这三场战争造成了大明王朝巨大的

  • 第二讲 皇帝性格与帝国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帝国,性格,皇帝

    心理学大师荣格说过:性格决定命运。这是就一个人的生活而言的,然而,在我们回顾明代两百多年的历史时,可以发现,皇帝的性格和帝国的命运是捆绑在一起的,因为皇帝的享乐与荒唐,使明朝逐渐堕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是谁让明朝一路滑坡如果说,有的王朝走的是历史的上坡路,那么,明朝走的一定是历史的下坡路。虽然朱元璋和

  • 《明朝那些事儿》之朱翊钧篇 有声MP3在线读物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在线,明朝,读物

    神宗朱翊钧(1563-1620)年号“万历”1572年即位,在位48年。神宗,穆宗第三子。即位时才10岁,由皇太后陈氏及李贵妃主持政务。神宗亲政后,深居宫中,荒淫享乐,政治腐败,神宗时,北方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窥视中原。神宗死于1620年,时年58岁。第01讲点击朗读:第02讲

  • 张子明讨救兵反倒成了满身是箭的“刺猬”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刺猬,成了,救兵

    朱文正派的这个求援特使叫张子明,是个领兵千户。鉴于洪都城早已被里三层外三层地围得水泄不通,张子明只得利用黑夜乘着小渔舟从水关口偷偷地潜出,看到到处都是陈友谅的将士与耳目,他昼伏夜行,走走停停,大约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才赶到应天南京,那时已经是六月份。当张子民将洪都城的危急形势作了简单介绍后,朱元璋便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