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金宣宗完颜珣南伐是不是个很愚蠢的决定?

金宣宗完颜珣南伐是不是个很愚蠢的决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691 更新时间:2024/1/24 21:16:28

金宣宗完颜珣是南宋时期金国的一位皇帝,是金世宗完颜雍的的孙子,金朝的第八任皇帝,在位时间十一年,由于他对外措施的错误,导致金朝灭亡。

完颜珣是金国的一代昏君,他在任期间国家的国土不断沦丧,在贞祐二年三月,金国和蒙古议和成功,但是金国没有遵循议和的条件,随后金宣宗就南迁到了汴京,这个举动激怒到了蒙古,战争就开始了。在政治上金宣宗完颜珣毫不顾及大臣的反对,更不听从他人的意见,全是自己私做主张,迁都汴京之后,留有太子镇守中都,引来百姓的恐慌,又面临着蒙古族的逼迫,金国只能控制淮北、河南、与关中一带。他的这一行动动摇了人心,朝中的许多投降派以及受金压迫的契丹,都纷纷叛金,归降到蒙古的旗下。当成吉思汗得知完颜珣难逃的消息后,在贞祐三年五月,攻入金的都城,金朝名存实亡。

金宣宗完颜珣另一个昏庸无能的举措就是和南宋结怨,本来可以联合起南宋共同抵抗蒙古族,但是金宣宗对于南宋的停输岁币之举非常愤恨,加上大臣们的一再鼓动,尤其是术虎高琪劝金宣宗要抓住宋人不纳币为借口对宋朝发动进攻,金国当时打的算盘是北边损失的国土可以在南边来补上,而且不少将领认为兵力虽然比不上蒙古族,但是南宋是一定打得过的,这样以来于定元年(1217年)夏天发动了对南宋的侵略战争。一开始虽然节节胜利,但是之后许多城池不断沦丧,从此南宋不再惧怕金国,更不会和金国言和,让金国又多了一个敌人。

金宣宗南征

金宣宗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就是外交没有处理好,首先是对蒙古族的言而无信,做出了南迁都城的愚蠢之举;其次是与西夏断交;最后是金宣宗南征伐宋,让金国处在内忧外患之中,加剧了金国的灭亡。

金宣宗南征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北方丢失的国土,希望可以在伐宋的时候拓展更多的国土。当时南宋的官员中一部分主张连金抗蒙,如果当时的金国能够和南宋结盟,当时一定会行程成一个多国鼎立的局面,但是由于宋宁宗采取了大臣真德秀的意见,不给金朝上岁币,这让金宣宗非常的不满,加上和南宋实力的对比,于是在大臣们的建议下,开始向南方扩展疆土。

金宣宗南征宋朝的初级阶段,还算顺利,由金朝的将领完颜赛不统领大军,一路上攻克了南方的许多城池,其中有兴州、克光山、罗山等城,杀掉了南宋军人将近两万人,声势浩荡,逐渐加强了金国侵占宋朝的野心,于是对南宋的枣阳、光化军、大散关以及西和、阶州等地展开了强烈的攻势。

就在金宣宗南征得势之时,战争开始了转折点,战争的形势开始对金军不利,许多城池得而复失,宋军开始了猛烈的进攻。当时的金国内忧外患,北面濒临蒙古和西夏的联合攻打,南面面临着南宋的进攻,内部又逐渐出现了像南宋讲和的声音,于是在兴定二年年底,金宣宗主动提出和南宋讲和,但是遭到了南宋的拒绝,随后金国迫不得已继续南征,但是都以失败告终。金宣宗南征打破了宋金和平局面,让金国再一次陷入危机之中。

金宣宗南迁

金宣宗是金国的第八任皇帝,他在位期间让国家一再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主张极其强硬,丝毫不顾及大臣的意见,尤其是金宣宗南迁事件,将金国推向了灭亡。

金宣宗南迁在历史上又称为“贞佑南迁”,这件事情发生的背景是:成吉思汗统治的蒙古部落逐渐的强大,金国的国力却日渐弱小,甚至是走下坡路,尤其是自金国的自卫绍王允济即位之后,国家的势力逐渐衰落。国家实力之间的不平衡,导致了蒙古军发动对金国的战争。蒙古族先后在大安二年攻掠金西京大同府,崇庆元年攻破金东京辽阳府,贞佑元年进围中都大兴府,国土的沦丧,再加上金国内部矛盾的激化,在贞佑元年八月金宣宗称帝。金宣宗称帝之后在1214年三月﹐遣使向蒙古军求和。成吉思汗得到金国优厚的待遇之后,退驻鱼儿泊。

要说和蒙古议和之后,可以腾出时间来增强国力搞一搞生产了,但是金宣宗却没有,执意要迁都南京,也就是着名的历史事件金宣宗南迁了。当时朝中的忠言之士左丞相徒单镒及宗室霍王完颜从彝都反对迁都,而昏庸无能的金宣宗却不听劝告以金中都缺粮,执意迁都到南京。

金宣宗这一南迁不要紧,不仅让河北等地的百姓人心不定,还引起了蒙古部落的不满,正好为蒙古族提供了攻打金国的借口,蒙古军在在贞祐三年两次攻打金国的首都,于贞祐三年五月份,中都被蒙古军攻陷,金国危在旦夕,国家名存实亡。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第二节 出征日本,扬威海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日本

    忽必烈一心扩张领土,对于海外的日本,忽必烈也是志在必得。其实,自至元二年(1265年)起,忽必烈就开始了他征服日本的序曲。他先是三番五次地派信使到日本,修书内容多是欲与毗邻结好之词。可日本国是深受中华儒家理念熏陶的国度,面对蒙古人篡夺了华夏皇权已是视之为“野蛮践踏了文明”,面

  • 元末亳州称帝的小明王韩林儿真的是溺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王

    小明王韩林儿是元末农民起义的领袖,其父亲是明王韩山童,曾经通过白莲教的名义组织民众起义,并自称是宋徽宗的八世孙。小明王韩林儿的父亲韩山童和刘福通等人密谋在元朝强征民众修筑堤坝的时候发动起义,因为其部众用红巾包裹头部,所以该起义军被称为红巾军。在此次起义中韩山童不幸被俘,惨遭杀害,所以韩林儿只能和自己

  • 《回味元朝》在线阅读 作者:若木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元朝

    卷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前言第一节蒙古族的起源第二节也速该的死第三节铁木真踏上征程第四节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卷二·蒙古帝国第一节踏破欧亚大陆的大蒙古国铁骑第二节风雨飘摇中的蒙古帝国卷三·忽必烈建立元朝第一节忽必烈对儒士的重用第二节忽必烈平定大理第三节忽必烈争夺汗位第四节“大哉,乾元”——元朝的建立第五节

  • 三、元朝与东南亚诸国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东南亚

    元朝人最初也是想要把东南亚热带雨林地区,纳入到他们的统治版图之内。但元朝人对东南亚地区的扩张遇到了困难。1257年,忽必烈征服云南各部后,蒙将兀良合台便遣使至安南“谕降”。使者被安南国扣留。1258年初,兀良合台率军侵入安南,这一次蒙古人取得了胜利,达到了预想的战略目的。兀良

  • 窝阔台大汗征宋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之战

    一、宋军进取河南之战当赵范等倡收复三京之议,理宗与郑清之亦主其说之时,淮东安抚司之参议官邱岳曾上言阻其事,云:方兴之敌,新盟而退,气盛锋锐,宁肯捐所得以与人耶?我师若往,彼必突至,非惟进退失据,开衅致兵,必自此始。且千里长驱以争空城,得之当勤魄饷,后必悔之赵范不听。史嵩之亦言,荆襄方饿馑未可与师。淮

  • 第一节 生逢乱世,非凡少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在蒙古大草原上,成吉思汗是一位传奇人物,他统一了蒙古。而后,各部落战乱不断,忽必烈正是出生在这样一个动乱的环境中。虽然忽必烈出身贵族,但是命运诸多坎坷,在战争的洗礼中,忽必烈逐步成长为一个富有军事才能的青年才俊,在征战中屡立战功,并开始在大草原上崭露头角。据说,蒙古民族本来是有共同的祖先的。接受天命

  • 历史上元朝有哪些皇后?元朝皇后大全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元朝

    孛儿帖太祖铁木真皇后孛儿帖是弘吉刺部勃思忽儿的首领德薛禅的女儿。在她10岁的时候,与蒙古部孛儿只斤氏族的铁木真订了婚。铁木真的父亲是蒙古部首领也速该。也速该有一天在斡难河畔放鹰狩猎。忽见蔑儿乞人的队伍从远处走来,他好奇地走近观看,见到坐在车子上的新娘美丽英俊,顿时心潮澎湃,决定把新娘抢归自己,便飞奔

  • 中国第一位外籍太监朴不花 差点谋朝篡位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太监

    太监是古代中国的特殊产物,在皇宫中是牺牲品,这是一种极不人道的做法,也体现出封建王朝的极端残忍。一些贫苦出身的百姓为了生存,不惜伤害自己的身体,进入皇宫中服侍皇上以及皇亲。但在历史上,也出现过多位位高权重的太监,像赵高、李辅国、魏忠贤、李莲英等人,都受到了皇上的宠爱而权贵无比,但是你知道中国历史上还

  • 这一丞相不仅娶皇后为妻,还将公主纳为妾,皇帝却还夸赞道:丞相是国之栋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丞相

    古代皇帝拥有着高于一切的权利,也有着数不清的后宫妃子。这些嫔妃中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失去皇上的临幸,但是她却一辈子只能等候,不能再和其他男子通奸。而古时候有一个宰相,却将王后娶回家了家,还将郡主纳给自己的侍妾。令人无法释怀的是,皇上对于这些却丝满不在乎。这就要人有些无法释怀了,不知哪个男人能承受别人给

  • 元朝衰败的真正原因:漠视汉文化内核儒学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元朝

    有人说大元帝国是蒙古人建立的,是蒙古人裹挟西亚人、阿拉伯人、俄罗斯人等等来侵犯中国大汉民族的可悲时代,是中国的黑暗王朝。但是,这又的确是中国这块土地上一段真真实实的历史,不容我们跳过,不容我们视而不见。它的首都是今天中国的北京,它的人民绝大部分是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汉人和其他少数民族。北方少数民族入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