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帖木儿简介与评价:简述名将帖木儿一生的故事

帖木儿简介与评价:简述名将帖木儿一生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643 更新时间:2024/1/8 16:41:24

跛子帖木儿(1336~1405年),中世纪时期中亚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军事指挥家,他复兴了成吉思汗先前建立的蒙古帝国。在他漫长的军事生涯中,帖木儿几乎一直为了扩大并保持他辽阔的疆土而不停地战斗着,使他的帝国疆土西至地中海,南到印度,北部则到达了俄国。

1336年,跛子帖木儿出生在渴石国(Kesh)一个二流军事家庭,就是今天乌兹别克斯坦的沙赫里夏勃兹(Shakhrisabz)。跛子帖木儿(Tamerlane)的名字是由“TimurLang”或者“TimurtheLame”拼写而来的,因为他的左腿局部麻痹瘫痪。尽管出身卑微、身体残疾,可聪明机智的帖木儿还是进入了蒙古察合台国(Jagatai)(地处中亚,今天的土耳其斯坦Turkestan和中西伯利亚地区)政治与军事阶级的上层。

1370年,已经位居察合台国首席大臣的帖木儿推翻了可汗的统治,建立了他在察合台国的领导地位。他宣称自己是一个蒙古人,并且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子孙,目的在于复兴这个曾经的帝国。在接下来的三十五年里,帖木儿发动了扩张领土的战争,镇压了国内所有的冲突。然而,与成吉思汗不同的是,帖木儿是把目标集中在对征服土地的掠夺上,并把财物运回了他的撒马尔罕(Samarkancl)。他并没有把这些新的国家联合起来并入他伟大的帝国,而是给他们留下了巨大的破坏和层层的皑皑白骨,以此来纪念他所取得的胜利。尽管帖木儿对艺术与化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诚,并把撒马尔罕建成了文化中心,可他领导的对外战争却激化了野蛮与残暴。

控制了最初的邻近部落之后,帖木儿将目标移了波斯,1380年至1389年间,帖木儿征服了伊朗、美索不达米亚、亚美尼亚和乔治亚。1390年,帖木儿入侵俄国,1392年,回到波斯镇压波斯人的反抗,帖木儿率军杀戮了所有反对他的波斯士兵,并屠杀了他们家里的亲人,焚毁了他们的城市。

帖木儿在运用战略战术方面是个优秀的天才,他个人的勇敢作战也极大地鼓舞了士兵们的土气,他领导的军队人数经常在十万以上,军队组织与成吉思汗的极为相似;在时间延续较长的战役中,他的骑兵们手里拿着弓和剑,率领着余下驮着粮食和军需用品的战马行进。

1398年,帖木儿入侵印度,他的好战和确保位的愿望成为他这次入侵再明显不过的原因。他率领军队夺取了德里,屠杀了城里的居民,毁坏了所有无法运回撒马尔罕的财物,然后离开了那里。毁灭就这样完成了,德里人民后来用了一个多世纪的时间才恢复了侵略前的状况,帖木儿连这里的平民百姓都没有放过。1398年12月17日,巴尼巴特战役之后,帖木儿又使十万被俘士兵死在了他的剑下。

1401年,帖木儿征服叙利亚,屠杀了大马士革的两万居民。1402年,帖木儿打败了土耳其苏丹拜亚吉德一世。从那时开始,即使是那些远离帖木儿控制范围的国家也认识到了他的军事力量,为他进献贡物,以免这个狂暴的部落入侵自己的领土。1404年,帖木儿甚至开始收到来自埃及首领和拜占庭君主约翰一世进献来的贡品。

此时的帖木儿帝国已经可以和成吉思汗时期的帝国相匹敌了,他还拥有一座装满金银财宝的宫殿。然而,已经六十岁的老战将帖木儿并没有满足现有的一切,他还准备入侵中国。1405年1月19日,帖木儿还没有来得及执行这个计划就与世长辞了,享年六十八岁,他被葬在古尔,埃米尔陵(Gur-eAmir),这是撒马尔罕保留至今最伟大的纪念性建筑之一。

按照帖木儿的意愿,他想将帝国平分给他的子孙们。无需惊讶,帖木儿的这些继承人们也都嗜杀成性、野心勃勃。1420年,经过几年的交战,帖木儿的小儿子沙鲁克(Shahrukh)凭借在国内战争中成为唯一的战胜者而继承了父亲留下的整个帝国的领导权。

毋庸置疑,帖木儿是一位强大的军事领导者,可他缺乏建立一个真正帝国的政治头脑。被征服的领土仅仅为帖木儿提供了一座劫掠的仓库和一批被士兵们屠杀掳掠的人口。他没有留下任的功绩,只留下了被征服的流民、烧焦的土地和高高堆起的皑皑白骨,然而,我们不能怀疑帖木儿所取得的巨大的征服成果,还有他那令人闻风丧胆的军队。他直接影响并控制了14世纪大部分的中亚地区,使许多国家普遍增强了军事力量,武装保卫他们自己,来抵抗帖木儿和他的骑兵部落的袭击。

帖木儿凭借着他的军队规模和军事力量攫取了权力与领土,并且维持了他极端冷酷无情的统治。在这份排名里,与他极为相似的人物有阿道夫・希特勒[第14位]与萨达姆・侯塞因[第81位],帖木儿的残杀成性胜过了后者,而他统治的维持时间却远远短于前者,因此他被排在了两者之间。

标签: 名将

更多文章

  • 雄霸世界:说说世祖之治那些事儿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雄霸

    卷一·天骄贵胄多磨难潜龙在渊终有日序言第一节生逢乱世,非凡少年第二节战争磨练,崭露头角第三节总领漠南,深得人心第四节远征大理,凯旋而归卷二·雄韬伟略建大元挥鞭南下统九州第一节消除威胁,登上汗位第二节攻打鄂州,议和南宋第三节领兵攻宋,血泪襄樊第四节大举南下,兵进临安第五节灭

  • 一、元代的散曲和民谣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散曲

    散曲是元代艺术的代表。习惯上,我们一般所说的散曲是指小令。散曲在某种程度上是由词发展而来。北宋灭亡后,中原文人的诗词在吸收了一些民间兴起的曲词,以及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乐曲后,经金末元初文人的介入,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这就是散曲,因形成于北方,也称北曲。散曲包括小令、套曲和介乎小令与套曲之间

  • 江淮战役及临安外围攻防战——宋亡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临安

    一、扬州、焦山战役伯颜先攻江淮;宋德祐元年(一二七五)3月初2日癸酉,伯颜入建康。时江东大疫,居民乏食。伯颜开仓赈之,遣医治疾,宋民大悦。伯颜报捷。元主诏伯颜,谓以时方暑,不利行师,命俟秋再举。伯颜奏曰:“宋人保据江海,若虎负蜗。今已扼其吭,稍从即逸。”元主曰:“

  • 曹妙清:诗名远播杭州城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杭州

    对于元朝这个朝代,我向来是不喜欢的。一是元朝帝王的穷兵黩武。元帝在整个统治阶段都乐于发动战争,从亚洲打到欧洲,从北方打到南方,战火席卷了全中国,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二是这样的生活状态,以及元朝对汉族知识分子的贬抑使得国人的精神生活被压抑。文人没有自由,更谈不上优质的生活,文化也就不

  • 旭烈兀征木战争之导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昔蒙哥在西域时,可疾云之大法官苫思丁来谒,苫思丁身着锁子甲,蒙哥怪而询其故。对曰:“常着此甲,用以防亦思马因人之匕首”。因详述此派教徒之暴行。蒙哥由是深恶亦思马因人。及蒙哥继定宗即位为帝(庙号宪宗),即立意首先殄减亦思马因教徒。所谓木刺夷人,即属于亦思马因教徒是也。宪宗元年(

  • 元太宗蒙哥即位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之谜

    蒙古国的开创者成吉思汗凭籍其军事才能,建立了一个规模空前横跨整个亚洲的大国。到了晚年,他对自己继承人的问题开始有所考虑。他有四个随他一起东征西讨、骁勇无比的儿子,即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和拖雷。不过四个儿子中,他比较欣赏的是三子窝阔台,觉得窝阔台是个比较合适的汗位继承人。蒙古人选取接班人,按照惯例是幼

  • 忽必烈灭宋战争之导因及战略指导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一、郝经之被拘留阿里不哥之叛变虽平,海都仍在构兵作配。但并未能阻止忽必烈之征宋野心。盖忽必烈欲完成虞吉思汗诸子从未放弃之筑一中圃之企念也。食有宋人拘留使臣之事,忽必烈遂有所藉口。先是忽必烈在鄂州与贾似道和议,北还,就帝位于开平。夏似道剐自鄂还朝,语败为胜,谲顼鄂功,宋理宗被蒙蔽,及至元世祖忽必烈遣翰

  • 蒙古是怎么崛起的?大元帝国:世界帝国,风暴而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帝国

    大元帝国是我们古代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封建王朝。她存在时间尽管只有近百年时间。但是她的丰功伟绩却绝非时间长短可以衡量的。风暴帝国的鹰旗飘扬在欧洲上空,惊惧与叹服声中,罗马教皇、法兰西皇帝遣使修好蒙古大汗。伊塞克湖畔的云诡波谲,钓鱼城的殊死捕杀,南北潜龙的明争暗斗,波澜壮阔的统一战争…&he

  • 元代大都(北京)御林军研究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御林军

    兀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统一的王朝。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之初,挑选蒙古千户、百户、十户长及自身子弟80人为宿卫,70人为护卫散班,负责汗帐的警卫。成吉思汗建蒙古国后,从蒙古各千户中征召1万名精锐之士组成“怯薛”(蒙语为番直宿卫意),分编为宿卫千户、箭

  • 元朝的疆域变迁研究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疆域

    13世纪初在中国范围内存在着七个分裂的政权或区域:蒙古地区、西辽、西夏、金、南宋、大理、吐蕃地区。这七个单位中,五个是由一个政权统治着的,其中又以宋、金统一程度最高;吐蕃和蒙古地区内部也是分裂的。但将这七个单位统一起来的历史任务却由蒙古完成了。蒙古是在东亚大陆出现了一支强悍的草原民族,由铁木真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