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方红巾军败亡——朱元璋的“防火墙”倒塌了

北方红巾军败亡——朱元璋的“防火墙”倒塌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811 更新时间:2024/1/2 3:04:32

北方,确切地说是北方那堵“防火墙”没了大宋红巾军政权土崩瓦解。这怎么可能,不是前面讲过刘福通主力军挺进汴梁,随即将大宋小明王政权的都城迁到了那里,并派出了毛贵、李武、崔德等将领率领大批人马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北伐,威震元廷。是的,这一切都是真的。可就在这个过程中,北方红巾军犯了一些致命性错误。

首先,发展过快,占领的地盘过大,尽管也建立了地方政权,但都没有一套严密、完整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等方面的制度与措施相配套,因而占领的地盘很不稳定。除了东路北伐军占领的山东搞得比较好外,其他地方都是“数攻下城邑,元兵亦数从其后复之,不能守”。

其次,北方红巾军虽然组织了规模浩大的三路北伐,但事先刘福通并没有制定全盘、缜密的行动计划,北伐开始后又未能很好地进行各路协调作战,东、中、西三路人马各打各的,这就容易给敌人分割包围,各个击破。尤其是中路军与西路军流动作战,进展过快,缺乏应有的后援,所以后来都一一失败了。

再次,北方红巾军组织性、纪律性很差,“兵虽盛,威令不行”,诸将在外作战,不听约束和指挥的比比皆是,弄到后来即使是总指挥刘福通也不能节制他们。更为恶劣的是,诸将之间一旦有什么不和的,常常兵戎相见,相互厮杀,这就从根本上毁损了自身的有生力量。

元帝国统治者正是利用了北方红巾军的这些致命弱点和严重失误,对他们发起了疯狂的反扑。

至正十八年、龙凤四年(1358)刘福通派出的东路军挺进河北,攻占清州、沧州,进据长芦镇。元顺帝大惊,急调察罕帖木儿北上,屯兵河北涿州。与此同时,中路军攻占晋宁、冀宁、大同,大同向东几十里路程便是元大都北京。察罕帖木儿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就急坏了,赶紧调集兵力,设卡太行山,成功地阻挡了北伐红巾军的中路军与东路军的会合。见此,这年五月,元顺帝任命勤王有功的察罕帖木儿为陕西行省右丞,兼陕西行台侍御史,同知河南行枢密院事,令其驻镇冀宁,“守御关陕、晋、冀,抚镇汉、沔、荆、襄,便宜行阃外事”。概言之,元廷让察罕帖木儿负责中原及其相关数省的军事保卫,这样一来便挡住了北方大宋政权北伐军对大都北京地区的围攻。

而就在这短暂的势均力敌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物又开始活跃了。龙凤五年(1359)初,被朱元璋打怕了的张士诚乘着北方红巾军主力北上的空隙,派兵进攻淮南红巾军赵均用。赵均用抵挡不了,只好北走山东,投靠从河南受挫南撤的北伐东路军。因为东路军统帅毛贵原是他的老部下,所以赵均用去了后很自以为是,没多久就与毛贵吵翻了。吵就吵了,气度狭小的赵均用实在放不下,竟然袭杀了毛贵。毛贵部将续继祖听说后,从辽阳领兵返回益都,又杀了赵均用,“遂与其所部自相仇杀”。经过这番内讧,北方红巾军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北方红巾军窝里斗斗得正欢,凶恶的敌人察罕帖木儿一直在旁冷冷地看着。龙凤五年(1359)五月,他调集各路人马,对防守薄弱的北方红巾军政权都城汴梁发起了凶猛的围城攻击战。刘福通率领将士们拼死抵抗,但始终未能突破包围。八月,汴梁保卫战进行到了第四个月,察罕帖木儿派人侦查得知,城内弹尽粮绝,于是他就来了更猛的一招,命令各路将领“各分门而攻。至夜,将士鼓勇登城,斩关而入,遂拔之”。刘福通率领数百骑保护着小明王由东门冲出,逃往安丰,但小明王的妻子、母后等数万人以及5000多名龙凤政权官员全给俘虏了,随后河南行省全境为察罕帖木儿控制。

河南行省内的北方红巾军失败后,山东境内的北伐东路军孤掌难鸣。至正二十一年、龙凤七年(1361)六月,察罕帖木儿又调集了各路人马,大举进攻山东。山东好多郡县被攻陷,东路军将领如花马王田丰、扫地王王士诚等相继降元,到八月时只剩下了陈猱头坚守的益都。面对十分恶劣的形势,陈猱头不屈不挠地坚持斗争,并策划已经投降元朝的田丰、王士诚等反水,刺杀了当时元廷镇压红巾军起义最为得力的将领察罕帖木儿。元顺帝获悉后下诏封察罕帖木儿养子(实际上是外甥)扩廓帖木儿(汉名王保保)为银青荣禄大夫、太尉、中书平章政事、知枢密院事,并令其“袭总其父兵”,即继承养父军中之职,节制各路义军,加紧围攻益都红巾军。至正二十二年(1362)十一月,北方红巾军在山东境内的最后据点益都被攻破,陈猱头等200多人被俘,且被押往大都,扩廓帖木儿“取田丰、王士诚之心以祭其父,余党皆就诛”。

北方红巾军政权和主力军土崩瓦解了,这么多年来朱元璋之所以能够在南方地区发展得如此迅猛,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北方红巾军成了他的“防火墙”,阻挡住了元朝主力军的“火力进攻”,使他从容地发展势力。“天命有德,真人龙兴,定鼎建业,处汉、吴二强寇之间,东西扫荡,从容指挥。元之不能以匹马、只轮临江左者,以有宋为捍蔽也”。可现在北方红巾军这道“防火墙”没了,那可怎么办呢?

标签: 塌了朱元璋防火墙

更多文章

  • 江州大捷——1361.8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大捷,江州

    再说陈友谅,自从出了应天城以后,这一路上几乎还没有胜过人,就安庆争夺战还差强人意,但现在安庆又失守了,他只好沿着长江逆流而上,逃到了他过去的老根据地江州(今九江市)。这个时候的陈友谅犹如惊弓之鸟,见到朱元璋的军队就想逃,因为被打怕了。安庆失陷后的第四天,陈军在江州的湖口出江侦察情势,冷不丁地碰到了朱

  • 600年前中国最高学府里的大学生是如何学习与生活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年前,府里

    国子监教官设置是这样的:校长祭酒1人,抓全校工作,从四品;司业1人,可能相当于副校长或教务长,总管全校教务,正六品;监丞1人,相当于政教处主任,总管全校校纪校规,正八品;从八品的典簿1人、博士3人、助教16人和正九品的学正3人以及从九品的学录3人都是担任具体教学工作的,掌馔1人,大概负责是后勤服务的

  • 明朝内阁和皇帝间的权力游戏,最终的胜利者是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内阁,明朝,胜利者

    在政治舞台上总会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因各自立场的不同,常常会引起战争。在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中,争斗终于在明朝时期走向巅峰,然而多面开花导致的连锁反应,终使得大明王朝被斗争连累,终究走向了毁灭。崇祯皇帝以身殉国首先我们登场的主角是皇帝,明朝的皇帝每一个都具有非常鲜明的个性,什么玩蛐蛐的,做将军的

  • 万贞儿与明宪宗 历史上的万贞儿老妻少夫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万贞儿,历史上,明宪宗

    万贞儿与明宪宗在历史上是一对怎样的夫妻?本文将揭秘历史上的万贞儿老妻少夫生活。俗话说得好:女大三,抱金砖。意思是说如果结婚时,妻子的年龄比丈夫大三岁的话,那么这对夫妻将来一定会得到幸福。这只是一种美好的祝愿,婚后生活幸福与否,和年龄并没有最直接的关系。一般来说,夫妻双方年龄差距都不会太大,当然也有不

  • 柳敬亭生平经历的事情有哪些 柳敬亭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事情,敬亭,生平

    柳敬亭,原姓曹,名永昌,字葵宇,号逢春,祖籍南通州余西场人(现余西古镇)。明末清初着名评话艺术家。人物简介柳敬亭(1587一1670)原名曹永昌,名敬亭,号逢春,因“面多麻”,外号“柳麻子”,南通州余西场人。祖、父皆在余西镇上经商。其叔父在泰州-余西间往来经商。永昌之父奉永昌之祖命,或之泰州,助永昌

  • 明朝制定《大明律》和《大诰》:惩罚手段残忍严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严苛,明律,明朝

    明朝建立后,百废待兴。但新政权的诞生并不就意味着能马上消除元宋以来社会黑暗、官场腐败、经济困弊的社会现实。有鉴于此,明太祖朱元璋实行了一系列巩固政权、加强统治的政策措施。治国之本,立法先行,摆在朱元璋面前的当务之急,就是先制定一部详细完善的法律,为把国家事务纳入正常轨道运行提供保障。《大明律》和其后

  • 明武宗朱厚照临死遗恨带不走销魂的“豹房”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不走,遗恨,销魂

    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三月,北京寒意料峭。明武宗朱厚照满脑子里全是江南水乡的秀丽景色,面对着死亡。他哀叹:“当皇帝有什么好?整天都是那些枯燥无味的朝政,弄得你头脑发胀。皇帝其实是很累的,早知我这么短的寿命,真该纵情嬉戏于宫外,不回这终日被大臣嚓嚓叨叨的宫里来。”他只活了

  • 《明朝十讲》导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导言,明朝

    大明王朝:帝国的典型样本当历史转了三百六十度1944年,在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时候,郭沫若写下了着名的《甲申三百年祭》。他以1644年明朝灭亡、李自成进入北京后迅速走向衰亡的历史为蓝本,提出了一些十分具有时代特色的问题。李自成的起义为什么会失败?这是一个被讨论了很多年的问题,尽管现在仁者见仁,智者

  • 明朝丢失的土地为何比清朝都要多?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清朝,要多

    明朝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疆域在不断缩小。从朱元璋统一开始到朱棣第五次北征结束这段时间,明朝的疆域处于扩张期,北部越过长城,在漠北建立了卫所;东北则建立奴儿干都司,控制了该地区的少数民族;西南则趁安南内乱,出兵红河流域,拿下了安南地区,将明朝的疆域扩展到最大。但在此之后,明朝控制区域开始急剧收缩。永乐

  • 第十五章 昏君明武宗的太平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十五章,太平盛世,昏君

    在历代的“昏君”系列中,明武宗是突出的一个。明武宗此人,谈不上残暴,要害在荒嬉,其胡闹的程度,简直让人啼笑皆非。他修了个“豹房”专供自己淫乐,喜欢全国各地到处巡游,也不太理政事,太监刘瑾就是在他手里一步步做大的,险些夺了他的皇位一个藩王造反,本来已被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