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五节 灭亡大宋,统一天下

第五节 灭亡大宋,统一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695 更新时间:2024/1/13 18:47:11

至元十三年(1276年)三月,伯颜留下董史炳、阿刺罕等人在浙闽进行管理,命令阿塔海等人进入宋宫,向恭帝赵属及两房太后宣旨,免除了他们系颈牵羊的礼节,跟随着赶军北上。五月时候宋恭帝等人便到达上都,忽必烈亲自召见,将宋帝的封号废除,重新封为瀛国公。至此,临安被元军攻取,南宋朝廷灭亡。

中国自唐朝末年以来就进入了五代十国的纷争时朗,战乱频繁,人心惶惶,苦不堪言。后来出现了宋太祖宋太宗两位英主,南征北讨,终于统一了中原和南方,但北方仍有辽、西夏政权的建立,西方和西南方又有未能直接管辖的吐蕃和大理等。到了南宋时期,虽然仓人兴起,灭了辽国,但这种民族政权对立的格局并没有打破。成吉思汗兴起于蒙古草原,虽然灭掉了西辽和西夏,但未能灭掉金和南宋,仍然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人世。窝阔台继承了成吉思汗的遗志,终于灭掉了他们以前认为天上人统治的金朝,但对于历史悠久的南宋,仍是无能为力。只是到了忽必烈时期,才迅速灭掉了吐蕃、大理和南宋王朝,真正实现了全国的大统一。汉朝的统一,可谓大矣,但北方的匈奴、东北的挹娄等地区,他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直接控制。唐朝的统一虽然有所发展,然北方的突厥、契丹和蒙古等民族的向心力还差一截。只有到了忽必烈的统一,这些地区才和内地一样,浑然成为一个整体,再也没有办法分割了。基本上保证了我国元明清以来的大统一,再也没有出现分裂割据的现象。《元史·地理志序》说忽必烈统一南宋以后的领土是“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大体上与清朝乾隆全盛时期的疆域相等,奠定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疆域基础,功不可没。

大统一的局面,为人们提供一个比较安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南北经济文让的交流。首先,对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来说,要获取喜爱的丝绸、瓷器和粮食等,就十分方便了。其次,对汉人来说,也不是一点好处也没有。在大统一的条件下,各族都把自己的优秀产品拿来交换,不但可以互通有无,还可以推广先进技术,对发展经济和文化都有好处。当然,忽必烈进行武力统一。并不是想给各族人民办多少好事,而是为了自己更多地索取,但客观上确实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和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

忽必烈一统天下,对于国内民族融合也起到了促进作用。随着蒙古大军南下,一大批蒙古人和色目人涌入内地。在天下一统的形势下,也有一大批汉人来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各族人民都杂居一起,还提倡蒙汉之间通婚,在长时间的相处中互相学习,互相了解帮助,不仅增进了两族人民之间的感情,也促进了民族文化的逐步融合。早先进入中原的契丹人、渤海人和女真人,此时的生活生产方式已经与汉族没有太大区别了,而且还有不少人都改称了汉姓,所以人们大多把他们视为汉人。特别是一批信奉伊斯兰教的中亚、波斯和阿拉伯人也来到我国定居,与本国的维吾尔人、汉人互相通婚,他们学习汉族的语言和文字,遵循汉人的生活方式,逐步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然而,南宋灭亡后,各地反元的武装斗争并没有停止,其中1280年,漳州(今福建龙溪)畲民领袖陈桂龙领导的起义军就是着名的一支。

陈桂龙是闽南粤东的畲民领袖陈吊眼的叔父。陈吊眼起义后,桂龙也起兵响应,人数逐渐壮大,部众发展到数万人。他们驻屯高安寨(龙溪西北),凭依山寨的险要,与元军展开了周旋,出其不意打击元军,成为元军向闽南粤东推进的主要障碍。为了尽快平定这支畲军,剿灭南宋残余势力,实现国内的安定,元政府调集多员猛将,动用数路兵力,甚至为此而改变行省设置,还是难于取胜,反而每次都遭受重大伤亡。

至元十七年(1280年)八月,元世祖敕完者都为镇国上将军、征蛮都元帅,高兴为征蛮右副都元帅,率军人福建,企图一举肃清吊眼抗元起义军。完者都率军进入福建后,先用大军镇压黄华起义军,迫使黄华投降,并授黄华为征蛮副都元帅,与完者都、高兴一同征伐。元军利用黄华为前驱,黄华熟悉起义军山寨作战的特点,带领元军步步进逼,使陈吊眼据守的山寨逐个丧失,形势非常危急。

陈桂龙作为陈吊眼的一部,据守高安寨。这高安寨,设在山顶之上,四面悬崖峭壁,且地通诸山洞,据险相维,内可出,外不可入,易守难攻。为了便于监视元军,打击敌人,起义军早已把山腰间的树木杂草清理干净。居高临下,再加上视野开阔,山脚下元军的一举一动,义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元军一旦进攻,便会立刻遭到义军弓矢、檑木、滚石等的猛烈打击。

高兴会同元军诸将及黄华等站立在高安寨对面的山头,看到高安寨地势险要,元军不能近前,便下令停止攻击,只是加强围困,防止义军逃走,自己与众将一起商讨破敌之计。

鄂勒哲图说:我们围困高安寨已经两年有余,但是高安寨内贼兵集贮了大量的粮食,再加上洞内有水源,并且几个山头还有洞道相连,内可出,外不可入,所以尽管我们围困两年之久,并没有多大的成效,我们反倒损兵折将。所以,我认为,采取围困的战略是行不通的。高兴说:这次皇上派大军征讨叛军,志在快速剿平,以图控制东南,消灭南宋残余,所以我军不可能与敌长期对峙。所以,当务之急,我军应想方设法,与敌接触,引敌出战。

鄂勒哲图说:“贼军个个刁钻,我们无论采取何种办法,都无法诱使他们出战。几次派出劝降使者,都被他们杀死,扔下悬崖。看样子,他们也知道一旦离开山寨半步,他们便失去了地利优势,没有好果子吃。”

黄华熟知此地地形,便说道:“畲族素来刀耕火种,要破陈桂龙,非用火攻不可。”

鄂勒哲图说:“火攻我军也曾用过,可是,叛军为防止我们采用火攻,早把山间的树木杂草清除干净,我军即使在山底能够点燃山火,但燃烧到山半腰也就熄灭了。我们也尝试用火箭攻击,但他们在悬崖之上,且有山洞驻守,根本无法烧着他们的寨棚。不行,不行!”

听鄂勒哲图这么一说,高兴忽然心生一计,说道:“好了,有破敌之计了。从明天始,黄华你带领两万兵马,每人带一捆干柴,遮挡上面射下来的箭支和投下的石块,不计损失地往上冲锋,不给敌人以任何喘息之机,一旦敌人防守出现漏洞,我军便可乘机攻入山寨,把他们杀个片甲不留。”黄华领命而去,吩咐属下准备干柴。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元朝开国功臣张弘范的人物生平,张弘范的人物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人物

    初生牛犊张弘范的父亲张柔在元太祖八年(1213年),张弘范之父张柔雕像蒙古军南下中原,金都南迁之时,以地方豪强的身份,聚集乡邻亲族数千余家结寨自保。元太祖十三年(1218年),与蒙古军战于狼牙岭(今保定市易县紫荆关附近的狼牙山一带),兵败被俘,降于蒙古。元太祖二十年(1225年),蒙古任命他为行军千

  • 六、贤相脱脱的尴尬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文宗在位五年,1332年病死。文宗在病危时,立下诏书,传位给哥哥明宗的儿子。明宗有两个儿了,长子妥懽帖睦尔,13岁,明宗生前曾说过长子不是他生的。次子懿璘质班,当时只有7岁。文宗死后,懿璘质班即位,即宁宗。可是这位小大汗只做了53天龙椅,就病死了。随后在燕铁木儿的支持下,要立文宗的儿子燕帖古思为汗。

  • 高丽人为何要进中国皇宫当史上第一外籍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史上

    朴不花(也叫王不花)是来自高丽的一个宦官;而且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外国籍宦官;怎么会跑到中国当了宦官呢?最后结局又是怎样的呢?他为什么自阉入宫?想学东方不败练武功?不是的了。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的皇后奇氏,是个朴不花的同乡,他们是青梅竹马的一对。高丽国是属国,什么都是宗主国的,这里自然就包括美女了。奇

  • 成宗铁穆儿传:铁穆儿的故事 成宗铁穆儿一生概述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成宗铁穆儿(公元1265年~公元1307年)在位时间:公元1294年~公元1307年曾用年号:元贞、大德谥号:钦明广孝皇帝庙号:成宗安葬地:起辇谷铁穆儿的父亲真金,是忽必烈的次子,也是忽必烈的皇位继承人,但在公元1285年,真金还没有等到即位称帝的那一天,就因病去世。真金之死,对年逾古稀的忽必烈打击

  • 元好问《鹧鸪天·只近浮名不近情》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浮名

    《鹧鸪天·只近浮名不近情》年代:元作者:元好问只近浮名不近情,且看不饮更何成。三杯渐觉纷华远,一斗都浇块磊平。醒复醉,醉还醒,灵均憔悴可怜生。离骚读杀浑无味,好个诗家阮步兵!作品赏析【注释】:这是一首借酒浇愁感慨激愤的小词,盖作于金源灭亡前后。当时,元好问作为金源孤臣孽子,鼎镬馀生,栖迟零落,满腹悲

  • 元朝名将兀良合台:速不台之子灭大理战功卓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大理

    兀良合台(Uriyangqatai)生于1201年(宋嘉泰元年),卒于1272年(元至元九年)。蒙古帝国名将。开国功臣速不台长子,蒙古兀良哈部人。早年曾充当成吉思汗的怯薛军。因是功臣世家,受命护育皇孙蒙哥,后成为蒙哥的一怯薛长,掌管蒙哥宿卫。1233年,随贵由东征大真国,破蒲鲜万奴于辽东(今吉林延吉

  • 贵由继承帝位:淫乐无度,只做了3年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淫乐

    贵由当元太宗窝阔台撒手尘寰之时,他的长子贵由正跟随拔都远征俄罗斯和欧洲,山川绵邈,一时难归。神器无主,人心不定,权力欲极强的脱列哥那皇后未与宗王大臣们商议,便把政权攫取到了自己手中。她自知女主临朝,必遭反对,便用大量财帛馈赠各支宗王和文武大臣,使他们乖乖听自己摆布。宰相镇海曾与她有过龃龉,但她刚刚上

  • 蒙古灭夏、金诸战役作战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蒙古

    一、西夏之亡宋理宗宝庆元年,即成吉思汗廿年(公元122五)春,成吉思汗自西域班师返回其在土拉河滨的和林(今库伦西南)旧帐,计自十三年(公元1228)出征,凡历七年始还。当其班师时,他即将所征取的西域土地及其基地,分配于四个儿子,以蒙古发祥地封四子拖雷,蒙古西北方叶密立河梳域封三子窝阔台,小亚锡尔河流

  • 第三节 世祖平乱,削弱诸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第三节

    在忽必烈抢夺汗位之后,不仅阿里不哥的诸子孙不服,蒙哥系后人及察合台系后人都不服气。不过畏惧忽必烈的强走势力,没敢做出格儿的事情。在忽必烈举兵南下灭宋的时候。窝阔台系的海都插手宗族事务,令察合台之孙大为恼火,二系于是打了起来。二系相争的结果是忽必烈渔利,他派儿子那木罕进驻西北,与真金的北庭军联手,抢占

  • 韩山童起义:红巾军浴血奋战了多少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浴血奋战

    元顺帝(又叫元惠宗)妥欢贴睦尔即位后,荒淫残暴,百姓没有活路,纷纷起来造反。河北农民韩山童聚集受苦受难的百姓烧香拜佛,成立白莲教。他对信徒说,佛祖见天下大乱,将要派弥勒佛下凡拯救百姓。公元1351年,元朝征发了汴梁(今河南开封)、大名等地民工15万人和兵士两万人,到黄陵冈开挖河道,疏通河水。韩山童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