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好问《鹧鸪天·只近浮名不近情》赏析

元好问《鹧鸪天·只近浮名不近情》赏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990 更新时间:2023/12/7 9:46:19

《鹧鸪天·只近浮名不近情》

年代:元作者:元好问

只近浮名不近情,且看不饮更成。

三杯渐觉纷华远,一斗都浇块磊平。

醒复醉,醉还醒,灵均憔悴可怜生。

离骚读杀浑无味,好个诗家阮步兵!

作品赏析

【注释】:

这是一首借酒浇愁感慨激愤的小词,盖作于金源灭亡前后。当时,元好问作为金源孤臣孽子,鼎镬馀生,栖迟零落,满腹悲愤,无以自吐,不得不借酒浇愁,在醉乡中求得片刻排解。这首词就是在这种背景和心境下产生的。

词的上片四句,表述了两层意思。前两句以议论起笔,为一层,是说只近浮名而不饮酒,也未必有其成就。“浮名”即虚名,多指功名荣禄。元好问在金亡前后

,忧国忧民,悲愤填膺,既无力挽狂澜于既倒,乃尽弃“浮名”,沉湎面于醉乡。其《饮酒诗》说

:“去古日已远,百伪无一真。独馀醉乡地,中有羲皇淳。圣教难为功,乃见酒力神。“《后饮酒》诗又说:“酒中有胜地,名流所同归。人若不解饮,俗病从何医

?”因而称酒为“天生至神物”。此词上片第二层意思,便是对酒的功效的赞颂:“三杯渐觉纷华远

,一斗都浇块磊平。”“纷华”,指世俗红尘。词人说,三杯之后,便觉远离尘世。然后再用“一斗”句递进一层,强表现酒的作用和自己对酒的需要

。“块磊”,指郁结于胸中的悲愤、愁闷。词人说,用这种特大的酒杯盛酒,全部“浇”入胸中,才能使胸中的郁愤平复

,也就是说,在大醉之后,才能暂时忘忧,而求得解脱。词人就是要在这种“醒复醉,醉还醒”即不断浇着酒的情况下

,才能在那个世上生存。“灵均”以下三句,将屈原对比,就醉与醒,饮与不饮立意,从而将满腹悲愤,更转深一层。“灵均”即屈原;“憔悴”、“可怜

”,暗扣上片“且看”句意。《楚辞·渔父》说,“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但屈原却不去饮酒,仍是“

众人皆醉我独醒”。以其独醒,悲愤太深,以致憔悴可怜。这里词人对屈原显然也是同情的,但对其虽独醒而无成

,反而落得憔悴可怜,则略有薄责之意。因而对其《离骚》,尽管“读杀”,也总觉得全然无味了。“浑无味”,并非真的指斥《离骚》无味,而是因其太清醒、太悲愤,在词人极其悲痛的情况下,这样的作品读来只能引起更大的悲愤;而词人的目的,不是借《离骚》以寄悲愤

,而是要从悲愤中解脱出来,这个目的,是“读杀”《离骚》也不能达到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所以只有饮酒了(像阮步兵那样

)。以“好个诗家”独赞阮步兵,显然,词人在屈阮对比亦即醒醉对比之中,决然选中了后者,词人也走了阮步兵的道路。

标签: 浮名

更多文章

  • 元朝名将兀良合台:速不台之子灭大理战功卓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大理

    兀良合台(Uriyangqatai)生于1201年(宋嘉泰元年),卒于1272年(元至元九年)。蒙古帝国名将。开国功臣速不台长子,蒙古兀良哈部人。早年曾充当成吉思汗的怯薛军。因是功臣世家,受命护育皇孙蒙哥,后成为蒙哥的一怯薛长,掌管蒙哥宿卫。1233年,随贵由东征大真国,破蒲鲜万奴于辽东(今吉林延吉

  • 贵由继承帝位:淫乐无度,只做了3年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淫乐

    贵由当元太宗窝阔台撒手尘寰之时,他的长子贵由正跟随拔都远征俄罗斯和欧洲,山川绵邈,一时难归。神器无主,人心不定,权力欲极强的脱列哥那皇后未与宗王大臣们商议,便把政权攫取到了自己手中。她自知女主临朝,必遭反对,便用大量财帛馈赠各支宗王和文武大臣,使他们乖乖听自己摆布。宰相镇海曾与她有过龃龉,但她刚刚上

  • 蒙古灭夏、金诸战役作战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蒙古

    一、西夏之亡宋理宗宝庆元年,即成吉思汗廿年(公元122五)春,成吉思汗自西域班师返回其在土拉河滨的和林(今库伦西南)旧帐,计自十三年(公元1228)出征,凡历七年始还。当其班师时,他即将所征取的西域土地及其基地,分配于四个儿子,以蒙古发祥地封四子拖雷,蒙古西北方叶密立河梳域封三子窝阔台,小亚锡尔河流

  • 第三节 世祖平乱,削弱诸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第三节

    在忽必烈抢夺汗位之后,不仅阿里不哥的诸子孙不服,蒙哥系后人及察合台系后人都不服气。不过畏惧忽必烈的强走势力,没敢做出格儿的事情。在忽必烈举兵南下灭宋的时候。窝阔台系的海都插手宗族事务,令察合台之孙大为恼火,二系于是打了起来。二系相争的结果是忽必烈渔利,他派儿子那木罕进驻西北,与真金的北庭军联手,抢占

  • 韩山童起义:红巾军浴血奋战了多少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浴血奋战

    元顺帝(又叫元惠宗)妥欢贴睦尔即位后,荒淫残暴,百姓没有活路,纷纷起来造反。河北农民韩山童聚集受苦受难的百姓烧香拜佛,成立白莲教。他对信徒说,佛祖见天下大乱,将要派弥勒佛下凡拯救百姓。公元1351年,元朝征发了汴梁(今河南开封)、大名等地民工15万人和兵士两万人,到黄陵冈开挖河道,疏通河水。韩山童决

  • 揭秘起义领袖方国珍与色目人不得不说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色目人

    要想了解方国珍与色目人的关系,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色目人。从字面上来说,就是各色名目的人,是元代时的一种对名族的称谓,当时蒙古、汉人、南人,除这三类外的其他民族都被统称为色目人。相传,成吉思汗在出征时色目人帮了很大的忙,所以在元朝色目人的地位还是挺高的,在蒙古人之下,在汉人南人之上,很多色目人也在朝为

  • 权倾朝野的外国太监为了一女人 自己动手净身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朝野

    亲们可能只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太监一说,其实,国外也是有的,比如埃及等处都有太监。而且,来中国当差的外国太监也有。他就是朴不花。又名王不花,高丽人,是元顺帝最为宠幸的一名太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外国籍的太监。也是唯一一个为了爱情而自己动手净身入宫的古代男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不花有一个心上人,青梅竹

  • 二、海都的叛乱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叛乱

    在忽必烈对付南宋的时候,元朝的北方,蒙古草原上也出现了叛乱。窝阔台的孙子为了夺取汗位发动了叛变。在海都起兵之前,消息就已经传到了忽必烈耳中。忽必烈对群臣说:“海都是朕的宗室,我不希望再发生和阿里不哥一样的事情了,应当怀之以德,所以我要派一个谨慎稳妥的人前往,去设法说服他。”经

  • 五年五皇帝社稷当儿戏——元帝国衰败之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社稷

    1328年(元泰定帝致和元年)7月,泰定帝在巡游上都期间病故,享年36岁。从1328年到1333年五年间,元朝朝廷如走马灯一般换了五位皇帝,皇权之乱、世袭之不严肃,为古往今来罕见。元帝出巡时,按照惯例,玉玺和枢密符印均留于大都,一般由内府官员掌管,泰定帝赴上都巡游也没有破坏老规矩,其印绶被大都留守官

  • 四、元顺帝的北逃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起义军的力量发展得十分迅速。刘福通起兵后,面对复杂的局势,他采用稳扎稳打的策略。刘福通先击败了察罕帖木儿和李思齐的袭剿。1355年2月,刘福通把在安徽省砀山县避难的韩山童、韩林儿接到了亳州,拥立为皇帝,正式建立政权。因为他们号召要恢复宋朝,所以国号为宋,年号龙凤,韩林儿被尊为“小明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