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不是袁世凯!李鸿章临终前举荐「他」 葬送了大清帝国

不是袁世凯!李鸿章临终前举荐「他」 葬送了大清帝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268 更新时间:2023/12/23 3:55:43

清末名臣李鸿章,,是历史课本里常出现的重要人物,他代表清政府和列强签订了30多个条约,其中「马关条约」与「辛丑条约」可说是他充满争议一生的两大污点,他在签了「辛丑条约」两个月后病逝,享寿78岁,而他在临终前,留下4百多字的遗折,内容举荐了庆亲王奕劻,但此人极度贪婪,贪的钱比和珅还多,甚至竟将国家拱手「卖」给他人,还被溥仪怒斥为「卖国贼」,大清帝国最终为其所害。

李鸿章自1823年出生,年轻的时候师从曾国藩,因镇压太平天国有功,之后又和曾国藩等人开展洋务运动,还建立起北洋水师,不过百姓只要一提起他,就会想起他所签属的30几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其中包括《辛丑条约》、《马关条约》等等。

在谈签《辛丑条约》时,李鸿章的身子已经病入膏肓,谈判过程中吐了好几次血,但他还是坚持把清政府的损失降到最低。最后,洋人把10亿两白银减少到4.5亿两。李鸿章别无选择,经慈禧的同意,最终签订了屈辱的《辛丑条约》。1901年,李签署了历史上知名的《辛丑条约》,李鸿章因胃血管破裂,大量吐血,隔了两个月终究药石罔效病逝,享寿78岁。

在李鸿章死前留下了一道4百多字的遗折内容如下:

奏为臣病垂危,自知不起,口占遗疏,仰求圣鉴事。窃臣体气素健,向能耐劳。服官四十余年,未尝因病请假。前在马关受伤,流血过多,遂成眩晕。去夏冒暑北上,复患泄泻,元气大伤。

入都后,又以事机不顺,朝夕焦思,往往彻夜不眠,胃纳日减,触发旧疾,时作时止,迭蒙圣恩垂询,特赏假期,感极零泣。

合约幸得竣事,俄约仍无定期,上贻宵旰之忧,是臣未终心事。每一念及,忧灼五中。本月十九日夜,忽喀血碗余,数日之间,遂至沉笃,群医束手,知难久延。

谨口占遗疏,烦臣子经述恭校写成,固封以俟。

伏念臣受知最早,蒙恩最深,每念时局艰危,不敢自称衰病。惟冀稍延余息,重睹中兴。赍志以终,殁身难瞑。

现值京师初复,銮辂未归,和议新成,东事尚棘,根本至(之)计,处处可。窃念多难兴邦,殷忧圣。

伏读迭次谕旨,举行新政,力图自强。庆亲王等皆臣久经共事之人,此次复同更患难,定能一心效力,翼赞讦谟。

臣在九泉,庶无遗憾!至臣子孙,皆受国厚恩,唯有勖其守身读书,勉图报效。

属纩在即,瞻望无时,长辞圣明,无任依恋之至。谨叩谢天恩,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谨奏。

这道遗折,李鸿章表达了对朝廷的感恩与报效之心,及对国事忡忡的忧虑。内忧外患,大清帝国如何振兴?临死之际,无法替君王分忧,同时大致讲述了自己病况及东北问题。其中提及庆亲王奕劻,李鸿章对举荐奕劻,从后来发展来看根本所荐非人。

奕劻历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首席军机大臣、内阁总理大臣、弼德院总裁等要职,并在光绪二十四年,奕劻更是协助慈禧夺取了军政大权,堪称晚清最有权势的亲王。

而奕劻就是利用职务之便收取贿赂,还和另外一名大臣那桐,明码标价,出卖官职爵位,搜刮钱财,奕劻甚至将钱存进英国的汇丰银行,根据英国泰晤士报,当时奕劻的存款有800万英镑之多,而当年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在伦敦买一栋花园别墅,也只花掉了2000英镑。

在1912年,此时慈禧已去世,奕劻身为朝廷重臣,接受了袁世凯300万银元的贿赂,更是力主溥仪退位,让溥仪耿耿于怀。1917年奕劻病死在法租界,溥仪认为:「庆亲王将大清国都卖了,对不住列祖列宗,毋庸予谥。」后来,经醇亲王斡旋才得到谥号「密」。

标签: 帝国

更多文章

  • 乾隆的一些生平事迹领导风格?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乾隆

    隆在位期间,实行宽猛互济的政策,务实足国,重视农桑,停止捐纳,使社会上出现一片繁荣的景象,“康干盛世”在此期间达到了顶峰。乾隆死后的庙号为高宗纯皇帝,史称乾隆帝。藩服星拱──乾隆皇帝与十全武功乾隆皇帝在位期间,清朝国势达到颠峰。为保疆土靖安,他二平准噶尔,一定回部,再扫金川,一靖台湾,降缅甸、安南各

  • 清最后一位公主活到2004年临终前说出溥仪不敢说的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的话

    历朝历代,前朝天皇贵胄很少能够独善其身,大多都会成为众矢之的,难以善终。然而,这位大清王朝最后的格格、名副其实的公主,虽然满清王朝的覆灭让她失去了倚仗,但是她却能够平安度过一生,安享晚年一直活到2004年才去世,那么这位亡国公主是谁呢?她便是爱新觉罗韫欢,也叫金志坚。她是宣统皇帝溥仪的亲妹妹,是摄政

  • 溥仪吃个「开胃菜」!为何宫女也会害羞?这嗜好不寻常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也会

    末代皇帝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是个充满话题性的人物,正式登基时年仅3岁,他一生跌宕起伏,曾是大清国的皇帝,后来又成为了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最后成为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公民,一生四次结婚,娶过五个女人,人生充满戏剧性,也因此留下许多故事;其中,他少年时期有一个特殊的嗜好,虽

  • 乾隆出巡路边吃瓜!对瓜农称讚不已 回宫路上竟令:杀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乾隆

    乾隆是清朝历史上最后一个盛世,民间流传关于乾隆皇帝偷偷出去玩的事情,遇到一个才华横溢的瓜子。乾隆蹲在路边吃西瓜,称讚农人的瓜甜,回宫路上竟下令:杀了他。陆媒报导,乾隆常到江南微服出巡,某日正值夏天,天气十分炎热,乾隆看到路边有一个瓜农在卖西瓜,看起来可口又解渴。他让随从去帮自己买西瓜,没想到瓜农竟然

  • 清朝的公文制度大不同使用「奏折」向皇帝报告竟需要特权?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奏折

    臣下与皇帝间的对话工具清代不论是皇帝对臣下的命令、公文,或是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往来,乃至一般民间公文,都有一定的格式跟规定。如臣下对皇帝的公文为奏折、题本,皇帝对臣下的为诏书、上谕等,各有其不同称谓,十分具有特色。依不同传播路线而使用不同公文皇室公文大致可分成三大类,第一类公文是由下往上,经皇帝批阅后

  • 清朝的皇后权力多大?这件事让人傻眼:竟然是她决定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让人

    皇帝虽然坐拥「后宫佳丽三千人」,也可以每晚宠幸不同的嫔妃,但是有鉴于明朝的前车之鉴,害怕皇上沉迷女色而耽误朝政,所以明令规定皇帝只能和皇后过夜,其他妃子到了规定的时间必须回到所属寝宫睡觉,而「哪些嫔妃能够有侍寝的资格」?竟然是由皇后决定的。在古时男人可以纳妾的时代,皇后和臣妾有着不同的权利和义务,皇

  • 清朝入关奇闻!只欠官府一文钱探花竟弄丢了乌纱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乌纱帽

    「探花」是古代科举制度中最后一关「殿试」,取得进士第三名的名称,与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合称「三鼎甲」。可见是多么难取得的一个成就,没想到清朝入关没多久,就有一位探花叫做叶方蔼,只因为欠官府一文钱的税款,被革除功名。从唐宋以降,江南地区就有着「鱼米之乡」美誉,而且繁华富庶成为朝廷的财赋重地。但在明末

  • 清朝最初国号是金 为何后来竟改成了清?真相令人跌破眼镜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国号

    清朝是中国史上最后一个王朝,由爱新觉罗家族创立。因「爱新觉罗」满语中的意思是「像金子一样的姓」,所以清朝最初定国号为「金」,史称「后金」。那么,后来又为何将国号改为「清」了呢?竟与五行及统治汉人有关。陆媒报导,皇太极入关前察觉,中原人对于两宋时期的金国非常厌恶,尤其是靖康之耻,让汉人咬牙切齿,所以,

  • 清朝最衰皇帝是他!「3大剧变」全遇上还埋下亡国种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是他

    清朝翻开中国近代史,可以清楚知道,在清朝12位这位国运不佳的皇帝正是清文宗爱新觉罗·从一个帝王的角度来看,咸丰帝还算勤于政事,想要有所作为;他重用汉族大臣,严惩贪污腐败,改革力度超过了嘉庆、道光两代君主。但从个人际遇来说,在清朝历代帝王之中,咸丰帝的命运差不多是最惨的一位。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太

  • 清朝皇帝对太监充满戒心!最后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太监制度终结在他手上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太监

    慈禧前后宠信安德海、李莲英等太监,因此给人这些太监权力很大的感觉。事实上,清朝有鉴于历代太监为祸,一直对太监的职权、活动范围等有严格的限制,顺治年间立铁牌于宫中,成为清的「祖制」,在「祖制」的影响下,太监所能掌握的权力极小。顺治时出现独立的太监内府机关中国历史上太监祸国殃民的例子并不罕见,明朝太监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