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顺治当皇帝是个意外?皇太极是怎么去世的?

为什么说顺治当皇帝是个意外?皇太极是怎么去世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20 更新时间:2024/1/16 15:38:14

清太宗皇太极于崇德八年八月初九(1643年9月21日)突然去世,他白天还在处理政务,到了夜里,就永别了他方兴未艾的千秋大业。有人说是脑出血,52岁的皇太极生前根本没有想到皇位继承人的事。他没有准备,王公大臣们也没有准备。

五天以后,宫内的悲痛气氛被一股寒气取代了。这就是关于皇位的归属问题拿到了议事日程。

有两个人势均力敌,这就是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与皇太极的十四弟睿亲王多尔衮。

爱新觉罗•豪格(1609年—1648年),母亲是皇太极第二任大福晋乌喇纳喇氏。豪格初封为贝勒,天聪六年(1632年)七月,晋封为和硕贝勒。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晋封为和硕肃亲王。同年十二月,跟随皇太极亲征朝鲜王朝。崇德三年(1638年)八月,陪同多尔衮进攻明朝。崇德六年(1641年)三月,被降为郡王。崇德七年(1642年)七月,因为军功重新晋封为亲王。战功赫赫,在八旗军事集团中享有极高的威望。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天命十一年(1626年)生,多尔衮最初被封贝勒;天聪二年(1628年),17岁的多尔衮随皇太极出征,征讨蒙古察哈尔部。因为军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成为正白旗旗主。天聪九年(1635年),多尔衮等率军前往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额哲并获得传国玉玺。崇德元年(1636年)因战功封和硕睿亲王。崇德六年(1641年)至七年(1642年)的松锦大战中立下卓越战功。大清国中一流的政治家与军事家。

豪格的背后是实力强大的两黄旗和正蓝旗和两红旗,同时,众大臣支持他。多尔衮的后面是两白旗。力量相对弱一些,支持者以同胞兄弟阿济格多铎为主,还有几个侄子。从总的力量对比上看,豪格占绝对优势。

聪明的多尔衮认清了这一形势。

八月14日早上,皇太极的二哥、61岁的礼亲王代善主持王大臣会议,讨论新皇的人选。八旗第一旗镶黄旗大臣鳌拜等人率先提出要立皇子豪格。这时,多尔衮看到两皇旗的侍卫和护军已在宫殿四面密布了。杀气很重。

多尔衮的哥哥英亲王阿济格和弟弟豫亲王多铎提出要立多尔衮,多尔衮看了看那些晃动在大殿四周的影子,没有说话。这时,还有一位聪明王,这就是同样具有竞争力的礼亲王代善的立场非常重要。当多铎提出如不立多尔衮,可立礼亲王时,老王爷当即表态说:“本王年纪已老,当立豪格王,他是先帝长子。”这一句话有千钧之力,别人无话可说了。代善从各个方面都是此时此刻爱新觉罗家族里的老大,年纪、品德、战功,谁也比不了,那才叫德高望众。多尔衮那颗皇帝心一下子就跑光了,他一下子就看清了自己的位置,他一下子就看清了多数王公大臣的心。

豪格的皇位差不多就是铁定了。他千不该万不该在这时谦虚了一下,他讲了一句翻译成今天的话叫做:“我还不够格”的话,然后,更千不该万不该提前离开了会议室。这时,鳌拜及两黄旗的大臣当廷放出狠话——“若不立先帝子,我等宁死!”这时,代善、阿济格也相继离席。

多尔衮有点紧张,他不是怕死,他从来不怕死。他怕年轻的大清就此淹没在血海之中。大局意识让他此时特别的理智。他用眼睛瞟了一下堂兄郑亲王济尔哈朗。这位郑王是努尔哈赤的侄子,比代善小六岁,威望与地位不相上下。这是一位大智大勇的王,胸中装满日月,有人评他是“处忧患而不惊,肩弘钜而不乱。”他看了刚才各派政治势力的亮剑,他已经看到了底。他深知,立豪格与多尔衮都将陷大清于火拚。于是,他提出一个人选,这位人选与各方利益都不发生冲突,他继位了,大清会安宁。他一提出这个人的名字,审时度势的多尔衮当即表示同意。

这个人就是6岁的福临。继位那一天,他的年号为顺治,后来,人们也就叫他顺治皇帝。

标签: 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友珪:出身比朱元璋还低贱,把父亲乱刀砍死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温,五代十国,朱元璋,野史秘闻

    朱温以滥杀、好色闻名于世由于朱温忌惮发妻张惠,所以在率军离开亳州时,并不敢把营妓带回到大梁,而是将其留在亳州,专门为她购置房屋居住。等到十月怀胎期满,营妓诞下一子,并差人告知朱温,后者闻讯大喜,并为其取小名为遥喜。数年后,张惠因病离世,朱温此时才敢将遥喜接回到大梁,并为他取大名为朱友珪。(朱)友珪,

  • 历史上朱元璋屠杀功臣时,刘伯温是如何逃脱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风云人物

    俗话说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那么历朝历代的开国功勋中,有没有哪一位能逃脱被皇族收割的命运吗?答案是肯定的,大明王朝的开国元勋.刘伯温便是其中一个,能在疑心重重的朱元璋的魔爪下逃脱,刘伯温凭借得是什么本事呢?01少年及第,英雄却无用武之地,乱世之中无奈归隐刘伯温自小就

  • 在梁山排座位时,关胜真是因关羽而排在林冲之上吗?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梁山一百单八将的排名本来就是有猫腻的,这都是宋江和公孙胜吴用等人一手策划的,宋江作为梁山第三任寨主,为了创立自己的威信,坐稳老大的位置,为以后招安做准备,实施了梁山好汉大排位的策略。就关胜排在林冲之上的问题,一直是大家争论的话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关胜在水浒传中出场顺序的

  • 什么是陈家谷之战?陈家谷之战对北宋有什么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史风云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扑朔迷离的陈家谷之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杨家将》的故事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穆桂英、佘太君、杨六郎、杨排风等人物形象深受大家爱戴。杨家将的第一代当家人老令公杨业受人陷害,兵困两狼关,碰死李陵碑、为国捐躯的故事在民间流传颇广,据此改编的京剧《碰碑》则是戏曲舞台上的常演

  • 在夷陵大战中,马良为何没指出刘备军事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马良,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夷陵之战,刘备之所以失败,最根本的原因,是东吴的陆逊往后撤,退到山上防守,把一片几百里的平坦空间让给刘备。刘备要想打吴军,只得在这样的平坦空间上扎营。结果陆逊采用火攻的方式,烧毁蜀军营帐,让蜀军溃不成军。接着陆逊率各部乘胜追击,最终打败刘备。从这里可以看出,刘备夷陵之战之所以打败,缺乏的就是谋略。一

  • 赵匡胤千里送京娘,她到家后为什么会自杀呢?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赵匡胤,宋朝,赵匡胤,野史秘闻

    在历史长河中,赵匡胤这个人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在民间的名声是相当不错。关于他的传奇非常多,比如跟陈抟老祖下棋,输掉了华山。但最著名的恐怕就是赵匡胤千里送京娘了。话说赵匡胤年轻时,惹是生非这种事,一天不做几次,他都觉得不自在。所以,他大闹御勾栏,硬闯御花园,成

  • 年羹尧担任抚远大将军时权力有多大 年羹尧的地位有多高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年羹尧,清朝,风云人物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清代年羹尧,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年羹尧当初的担任大将军,年羹尧的地位到底有多高?权力有多大?年羹尧虽然进士出身,但是却极为擅长带兵打仗,可以说是一个文武兼备的人才。这也就是为什么他在仕途上表现得极为突出,不到30岁就已经官至巡抚了。而正是看到了年羹尧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 刘备明明听到了汉献帝禅让,为何却匆忙选择自立为帝?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演义》中汉献帝一直是郁郁不乐,傀儡的角色。身为大汉皇帝,却先遭董卓胁迫,后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得势后,曹丕逼着禅让了皇帝之位。不过虽然没了皇帝的位置,毕竟曹丕还是封了个山阳公,在封国还能行驶皇帝的命令,职能。过得也挺快活的。但是这边刘备明明听到了汉献帝禅让,但汉献帝并没有死,为何就匆忙的

  • 探索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牧野之战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史风云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牧野之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中国的漫长历史长河中,有许许多多非常著名的战役,在优秀的将领的带领下,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为当时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推动了历史的发展,经过一些战争的胜利,为后期建立新的王朝打下了基础,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吧。牧野

  • 夏侯霸为夏侯惇的儿子,作为曹操大将,为何投奔刘备的蜀汉阵营?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曹操,刘备,历史解密

    提到夏侯霸,或许不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并不是十分了解,甚至连这个名字都几乎没听说过。而要是说到夏侯霸的爸爸和姨夫,那就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作为和曹魏宗室关系密切的一位将领,夏侯霸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猛将夏侯渊;他的姨夫则是褒贬夹杂、争议极大的一代枭雄曹操。夏侯霸的人生历经坎坷,尽管身为名将、曹操外甥而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