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夏侯霸为夏侯惇的儿子,作为曹操大将,为何投奔刘备的蜀汉阵营?

夏侯霸为夏侯惇的儿子,作为曹操大将,为何投奔刘备的蜀汉阵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217 更新时间:2024/1/19 7:34:04

提到夏侯霸,或许不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并不是十分了解,甚至连这个名字都几乎没听说过。而要是说到夏侯霸的爸爸和姨夫,那就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作为和曹魏宗室关系密切的一位将领,夏侯霸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猛将夏侯渊;他的姨夫则是褒贬夹杂、争议极大的一代枭雄曹操。

夏侯霸的人生历经坎坷,尽管身为名将、曹操外甥而取得了显赫的地位,但他也因此受到了逐渐掌权的司马家的排斥。曹爽司马懿杀死后,担心自身难保的夏侯霸不得不背叛家国,投奔蜀汉。

在曹魏,他受封右将军、讨蜀护军。到了蜀汉,他又被姜维器重,担任车骑将军。

当年父亲夏侯渊死于蜀汉之手,而夏侯霸却不计前嫌,他性格中的隐忍可见一斑,他命运的跌宕也可见一斑。

那么,夏侯霸到底为什么要投奔蜀汉呢?

夏侯霸出身武将世家,从小受到环境熏陶,并有机会参加打仗作战训练。父亲夏侯渊是幼年夏侯霸的人生偶像和导师。

建安二十四年(219),蜀汉为了争夺汉中,与曹魏展在定军山开战。这场战役中,成名已久的夏侯渊被名不见经传的老将黄忠斩杀。消息传回,不但震惊了整个北方,也让夏侯霸悲痛万分。据《魏略》记载:“渊为蜀所害,故霸常切齿,欲有报蜀意。”也正因为夏侯霸对蜀汉的仇恨,主持征蜀事务的曹爽封他为了讨蜀护军。

太和四年(230),大将军曹真率军讨蜀,也因为夏侯霸对蜀汉最为仇视而让他当了先锋,蜀汉见是没什么名气的夏侯霸前来挑战,便大举进攻,将夏侯霸所率的军众打败。“霸手战鹿角间,赖救至,然后解。”可见,初次领军经验不足,但夏侯霸还是有着父亲身上勇猛无畏。

景初三年(239),曹叡去世,临终前让曹爽、司马懿二人担任托孤重臣,而曹爽素来欣赏夏侯霸,于是便让他当了右将军。在陇西屯驻期间,夏侯霸一边积极练兵,一边和少数民族拉好关系,和谐相处。史载:“屯陇西,其养士和戎,并得其欢心。”随后,夏侯霸多次成功完成任务,阻碍了蜀汉的军事行动。

嘉平元年(249)时,司马懿发动了政变,将曹氏一脉的重臣曹爽诛杀,并用郭淮替代了夏侯玄,进一步弱化曹操亲族的势力。与其等着司马懿收拾自己,还不如提前打算。夏侯霸“以为祸必相及,大惧,遂奔汉。”当时,蜀汉处于国力衰弱、人才凋敝的窘迫局面,对于名门之后夏侯霸十分欢迎,当即将其封为了车骑将军。

为了表示对夏侯霸的重视,刘备的儿子刘禅专程接见他。因为知道他因杀父之仇对蜀汉其实恨之入骨,刘禅安慰道:“卿父自遇害於行间耳,非我先人之手刃也。”你的父亲战死疆场,并非刘备亲手所杀。生死胜败是兵家常事,你应该看淡这些,抛弃前嫌。刘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夏侯霸很受感动。

夏侯霸表妹夏侯氏和张飞的女儿正是刘禅的妃子,刘禅专门叫来自己的皇子,说是你夏侯家的后人呀,夏侯霸心里犹如春风拂过。

之后,夏侯霸多次跟随姜维北伐,取得了不小战功。延熙十八年(255),夏侯霸在史书上留下了最后的痕迹,便似乎彗星一般陨落。他或许因生病突然离世。

夏侯霸的一生坎坷中交织着矛盾,时运不济、运气不佳常常让英雄不知归路。他出身名门望族,本可以成为魏国的顶梁柱,却阴差阳错成了蜀汉阵营中的名将。

立志为父报仇,可以看出他的忠诚孝顺。而当他成为将领,勇猛强悍又心思缜密,既能够行军作战,也能整顿兵马、操练将士,还重视和周边各民族打好关系,获得更加安定的后防环境。

作为一名武将,夏侯霸的能力不同寻常。但在曹魏政权风云激荡的时候,为了自保,夏侯霸远走他乡。

凭借军事才能,夏侯霸完全可以留名青史。而放下仇恨,接受父亲死于战场的结果,更能够体现夏侯霸的气度胸襟。

在良将、孝子和忠臣之间,夏侯霸的名声响当当。

标签: 三国曹操刘备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乾隆参加大臣葬礼,为什么把腰间的荷包留在大臣家?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乾隆,清朝,乾隆,野史秘闻

    清朝乾隆二十九年十一月,冬天的第一场雪如期而至,乾隆在用过午膳之后,带上几名侍卫从紫禁城的西华门匆匆出宫,径直往西城的前井胡同而去。一路上,乾隆的心情非常沉重,因为他是去参加一位大臣的葬礼。这位大臣名叫兆惠,时任刑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御前大臣。在乾隆一朝,兆惠立下赫赫战功,猝然病逝,乾隆十分伤心,决

  • 开国功臣兼五朝元老,申屠嘉为何被气死?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开国功臣兼五朝元老,申屠嘉为何被气死?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申屠嘉不姓申,而是姓申屠,他是睢阳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申屠嘉力气很大,能够拉开强弓硬弩,所以他以材官的身份跟随刘邦作战。由于在楚汉战争中立下战功,申屠嘉被提拔为队率。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叛乱,汉高祖刘邦御驾亲征,申

  • 赵孟頫的书法到底怎么样,在书法史中有怎样的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孟頫,书法,文史百科

    赵孟頫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书法家,历史上诸家对赵孟頫的评价不一,错综复杂。那么赵孟頫的书法到底怎么样,在书法史中有怎样的意义,后世书家又是怎样来评价他的书法的,这是一个需要花费精力和判断力去整理分析的问题。前人多说赵孟頫的字俗气而无骨,写得太熟太圆滑,这些评价往往是因为他作为宋室后裔而仕元,

  • 孙膑被庞涓弄残双腿,他最后是如何复仇成功的?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战史风云

    战国之时,各个学派纷纷涌现,他们凭借着自己的智慧搅动着整个中原大地,而其中最为神秘的大概就是鬼谷子了,他不愿意涉足庙堂,所以终其一生都隐居深山,只不过他的几个弟子都十分出色,所以才使得大家对他的兴趣越来越浓厚。然而,或许是这门学问着重于教导人们学习权谋、辩论,所以他教出的弟子往往互相争斗,往往是两败

  • 战国时期为何韩国总是被忽视呢 主要是因为两点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国,韩国,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经历了非常久远的历史,在这其中有许多时间处于纷争,尤其是战国时期中原地区一直处于纷争当中,群雄争霸,当时主要是战国七雄之间的纷争。而这些小国当中最后的赢家便是秦国,秦朝的崛起与商鞅变法关系非常大,秦王嬴政也因为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而称为秦始皇。当时秦国已有崛起之势,那时候能与秦国抗衡一

  • 长平之战四十万赵军阵亡,一具尸骨都没发现?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长平之战,战国,野史秘闻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大规模战役之一,长平之战让无数历史爱好者为之侧目,也让他们对长平之战的相关记载痴迷不已,毕竟,白起“杀神”之名就是凭借这一战名流千古,百世流芳。不过,话说回来。长平之战虽然是中国数千年来最为著名的战役之一,但依旧还是有人质疑长平之战的真实性。比如说赵国凭什么养得起四十万大军?

  • 明朝官员朱赓简介:官至少保兼太子太保,文华殿大学士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秦国最奇葩的法律,不许男人哭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世界上奇葩的法律有很多,其中有一条估计让现代男性很难接受,这条法律来源于冷酷的秦国,那就是,所有的成年男子不允许哭泣,一旦哭泣要受到重罚,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这一法律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无比的惊讶,在现代生活中,由于我们远离战争,享受着富裕的生活,所以,成年男子也经常会出

  • 刘裕击桓玄之战结果如何?又有哪些历史影响呢?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朝,刘裕,战史风云

    刘裕击桓玄之战,晋元兴三年(404年)三月至五月,东晋将领刘裕追击并击败把持朝政的桓玄的作战。桓玄是晋大司马桓温之子,袭父爵为南郡公,后为义兴太守。玄嫌官小位卑,遂弃官归荆楚。不久,夺取荆、江二州,控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便不断要挟朝廷,先为楚王,进而篡夺晋帝位自立,国号楚,改元永始。刘裕最初仕于晋,

  • 项羽为什么不选择称帝 而是偏偏要称一个西楚霸王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项羽,西楚,历史解密

    确实很奇怪。如果当年项羽称帝了,可能情况会有很大的不同,他统一天下的可能性会大很多。但为什么他不称帝,要称一个什么西楚霸王呢?我觉得主要有这几个原因。(项羽)第一,项羽对秦始皇的帝制并没有充分的认识,也不认可。项羽是楚国贵族项燕的孙子,在他的思维里,并不认可秦始皇实现了统一,而只是认为秦始皇吞并了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