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嚣张跋扈的鳌拜,为何会怕文官索尼?

嚣张跋扈的鳌拜,为何会怕文官索尼?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079 更新时间:2023/12/15 14:53:31

康熙继位时,鳌拜连康熙都不害怕,为何害怕一介书生索尼。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1661年,顺治帝驾崩,年仅8岁的玄烨即位,年号康熙。顺治帝在去世之前,为康熙安排了四大辅臣,毕竟康熙只是个孩子,需要有人辅佐。这四个分别是索尼、鳌拜、苏克萨哈、遏必隆。对于这四个人我们比较熟悉的就是鳌拜,毕竟康熙抓住鳌拜的故事是很多人都知道的。要知道当时的鳌拜非常跋扈,连康熙都不放在眼里。不过他却害怕一介书生索尼。我们看一下是什么让他害怕索尼的。

我们先看一下鳌拜的状况,鳌拜是将门出身,从小就是精通骑射。皇太极在位的时候,跟随皇太极征战四方,攻克皮岛,参加松锦之战,平定农民起义,立下赫赫战功,成为皇太极最信任的武将,号称“满洲第一勇士”。皇太极去世后,鳌拜是坚定支持福临的,所以深得顺治的信任。顺治继位后,鳌拜看不惯多尔衮的专权,多次和多尔衮作对。所以顺治帝就更加喜欢鳌拜了,这也就是为何顺治在去世前让鳌拜做辅政大臣。可以说鳌拜算是顺治帝的心腹。

再看一下索尼,索尼和鳌拜是完全不同的。索尼属于满洲名门赫舍里氏,满洲正黄旗人。他家里是书香世家,父亲是大学士,所以索尼走的仕途是文官的路,和鳌拜武将的路不同。索尼一家因为通晓满文、蒙古文、汉字,所以被皇太极赐号为“巴克什”,并授索尼为一等侍卫。皇太极去世的时候,索尼和鳌拜等人也是坚持拥立福临继位的。多尔衮专权的时候,索尼和鳌拜一样,也是反对多尔衮的。也正因为这样他也深得顺治的信任。

从上面来看,这两个人都对顺治有拥立之功,深得顺治信任,而且都手握大权。那为何鳌拜会害怕索尼呢?个人认为有下列几个原因。

第一就是,索尼是文官,而鳌拜更多的是武将。任何一个皇帝对掌握兵权的武将都是有忌惮的,清朝时也不例外。不管是顺治还是康熙,对索尼的信任都要大于鳌拜。他们虽然都是辅政大臣,但在当时皇权专制的时代,如果没有皇帝的信任,真的是什么都不是。

其次索尼通晓汉字,和汉人关系比较好。这可以说是索尼最大的资本,因为这点,他得到了很多汉族官员的支持,这些人在全国力量是非常强大。而鳌拜却没有这方面的优势。

第三索尼和孝庄皇太后已经结盟。从康熙娶了索尼家族的人为皇后起,这就意味着索尼和孝庄已经结盟了。说白为了,就是康熙和索尼已经成为一家人了。鳌拜再掌握兵权,也不能同时和皇帝还有索尼作对。

最后就是索尼老谋深算。在鳌拜专横的时候,其他人都表露出自己的态度,或支持或反对,鳌拜一清二楚。唯独索尼不动声色,对任何事都不发表看法。这让鳌拜不知道该如何对他,不知道索尼打的什么算盘。

正是这些原因,让鳌拜害怕索尼。鳌拜虽然专权,也是在索尼去世后专权的。索尼去世前,鳌拜还是不敢嚣张的,有所收敛。但索尼去世后,鳌拜就开始无法无天了。皇帝没有实权,在他手里也不过是个孩子。也正是由于他太专权了,所以康熙最后才会对付他。

标签: 文官索尼跋扈

更多文章

  • 最牛危机公关:范文程一纸檄文将清军变“义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义师,公关,檄文

    核心提示: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后,范文程当即建议顺治改变与闯王“并取中原、共享富贵”的既定策略,亲自起草并向全国发布檄文,旗帜鲜明地提出“消灭闯贼(李自成),为崇祯帝和大明百姓复仇”的口号。突发事件中“舆论引导”或“危机公关”,如今已热得发烫,其实在历史上却早已有之,实在不算新鲜,而且运用之妙

  • 怪不得乾隆总是喜欢给自己编造各种故事,原来他的出生是这么草率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乾隆,他的,给自己

    乾隆在清朝历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除了他的一番政绩这人还很喜欢给自己贴很多标签,比如诗人、康熙最喜欢的孙子、以及他出生时有什么祥瑞征兆等等,其实真正历史上的乾隆出生可以用草率来形容了。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比较着名的一位皇帝,他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任三年零四个月太上皇,实际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

  • 翁同龢为什么敢和李鸿章叫板 他背后的实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实力,李鸿章

    晚清时期有一个对联挺有意思,“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这个对联中的人物分别是李鸿章和翁同龢。众所周知两个人虽然同朝为臣,但关系非常不好。在甲午战争失败之后,翁同龢想方设法逃避责任,更是把失败的主要原因推动李鸿章头上。认为李鸿章督战不力,应该推出去斩首,此外还说慈禧太后挪用军费,给自己修颐和

  • 太平天国的两大藏宝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两大,之谜,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有两个至今未能揭开的藏宝之谜。一个是天京藏宝之谜,一个是石达开大渡河藏宝之谜。轰轰烈烈摧枯拉朽的太平天国曾经盛极一时,但到了后期,却腐化成风日渐衰败,终于自己给自己敲响了丧钟。这场声势浩大的农民革命不仅没有促进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而是给当时的中国社会带来了更大的破坏和灾难。分析其失败的主观原

  • 皇太极​身为一代皇帝,为什么却娶了2名寡妇,还要让侧妃改嫁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太极,寡妇,要让

    清初的皇上们,其离婚填满了政冶颜色。努尔哈赤的妻室常见于史籍记述的现有14人。在其中7位妻室的纳娶,是政冶同盟的结果。而其他的妻室,也大多数来源于不一样的部族。清初满蒙政冶联婚风靡。据《清皇室四谱》第二卷记载,清太宗皇太极有蒙古妻七人,占其后妃总数的一半左右;清世祖福临有蒙古妻六人,占其后妃总数的三

  • 清朝最穷的总督:经常去当铺借钱,借多少当铺都给,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当铺,总督,都给

    在同治、光绪两朝,地方封疆大吏中人才济济,以湘军起家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以及胡林翼等人,都是显赫一方且一举一动都是影响朝政的重量级人物。山东巡抚丁宝桢的风头似乎还略逊一筹。不过,他的人生照样出彩,尤其是未经过慈禧同意,擅自诛杀宠宦安德海而一举成名。史书上评价丁宝桢说他是“政尚威猛&r

  • 明朝罪该诛的三大汉奸 第一个被成功洗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大,明朝,第一个

    明朝是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汉人大一统的王朝,由于中原大地的主人大多都是汉人,所以我们自然而然地认为汉人才是正统,将草原的游牧民族称为“匈奴”,中原汉人与游牧民族几千年来一直在较量,大多都是汉人胜利,所以当清朝成了末代王朝时很多人难免觉得遗憾,加上清朝晚期十分腐败,很多人就开始怀念大明,自然而然地憎恶那些

  •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于成龙 他和电视剧演的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他和,有什么区别,电视剧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于成龙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到于成龙其实还是有不少的人知道这个人的,他被誉为是是天下第一廉吏,而且还是有相关的电视剧出品了。所以这个人是真的厉害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是要有多廉洁才能被誉为是天下第一呢?他被誉为天下第一廉洁到底是真的还是说假的呢?那么真正的历史上的于成

  • 乾隆皇帝是如何整治权臣身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乾隆皇帝,权臣

    在古代,哪里最难混?答案肯定是官场啊!都说伴君如伴虎,这几个字从张廷玉身上就能参得一二。那么乾隆皇帝是如何整治权臣的呢?张廷玉是清朝有名的权臣,曾侍奉过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光是如此尊容就应该能得以被善待吧!再加上他本人的确做过许多善事,编纂史籍,整顿刑律,安定流民,整顿吏治,立下大功。也因此,

  • 古代中国有几个清官?这几人对自己抠到一种境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人对,有几个,清官

    清官是被千古传颂的对象,自古以来,老百姓最大的愿望就是朝廷中能够多出几个清官,为老百姓做主,中国古代老百姓对官员的判定标准非常简单,只要能够给老百姓申冤做主就是人们心中的好官,但是在政治中对官员的评判标准恐怕就不是这么简单了,在老百姓眼中官员非黑即白,但是在官场中非黑即白的官员必定会遭到政敌的排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