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戊戌六君子”变法喋血,冤沉海底

“戊戌六君子”变法喋血,冤沉海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303 更新时间:2023/12/16 19:22:05

列强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华民族由此进入了其毕生中最为耻辱的一页。然而让人寒心的是在民族最危难的时候,统治者不是积极抵御外侮,内思以图强,却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自相残杀。曾经有人认为近代中国的耻辱是列强带来的,但“戊戌六君子“的悲剧却向我们昭示着,我们的耻辱是由封建统治者自身的弊病所造成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1898年9月28日(清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十三日),康广仁、杨深秀、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弟六人被押赴刑场在菜市口惨遭杀害,英年早逝。这便是“戊戌政变”中的“戊戌六君子”,他们用自己的热血祭奠着神圣的改革灵坛。他们因谋求民族振兴,国家富强而获“罪”,以至含冤九泉,后人至今还愤懑不已。

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结束。这场战争,使中国的有识之士彻底看清了中国与世界的局势,认识到不变法就有亡国的趋势。于是,首先在知识分子中掀起了一股倡导变法的热潮。沉沉的夜空因为有了这群有志青年而显现出一丝曙光。“戊戌六君子”也从此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说是“戊戌六君子”但他们的出身与早年经历并不相同。

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又号华相众生、东海褰冥氏,湖南浏阳人,生于同治四年(1865年)。其父谭继洵,官至湖北巡抚。

嗣同幼年丧母,受父妾虐待,备尝孤苦。少年受业于同邑名师欧阳中鹄门下,鄙视科举,尤好经世之学。成年后谭嗣同游历了直隶(今河北)、新疆、甘肃、陕西、河南、湖南、湖北、江苏、安徽、浙江、搏等省,既饱览了祖国河山的壮丽,又深切地感受到晚清政权的积弱不振,不竟感慨万千,怅然喟叹:“风景不殊,山河顿异;城郭犹是,人民复非”!逐步形成了变法思想。

光绪二十二年春,谭嗣同在上海结识了在江南制造局负责翻译西方书籍的英国传教士傅兰雅,又在天津,参观了洋务派创办的机厂、轮船、船坞、铁路、火车、铁桥、电线、炮台等,对近代科学技术有了进一步了解。谭嗣同至北京时,康门弟子梁超等向他介绍了康有为的变法思想。此后一年间,谭“闭户养心读书,冥探孔佛之精奥,会通群哲之心法,衍绎南海之宗旨,成《仁学》一书。”

《仁学》是谭嗣同的代表作,集中地反映了他的思想水平。表达了改革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打破纲常伦教的强烈愿望,是以被誉为戊戌维新派中的激进派。

杨深秀,本名毓秀,字漪邮,号尼尼(ní,音尼)子,山西闻喜人,生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少颖敏,博学强记,学识渊博,对于古代典籍,乃至佛家经典,皆能钩玄提要,独有心得。光绪八年,张之洞任山西巡抚,创办“令德堂”书院,特聘请杨深秀任院长,以为士人风范。光绪二十四年正月,杨深秀因沙俄强租旅顺口、大连湾而首次上疏,畅谈世界大势,要求朝廷联英、日以拒俄,人们始对其刮目相看,共惊服其通达时务。

林旭,字暾谷,号晚翠,福建侯官(今闽侯)人,生于光绪元年。少孤独,性好学,喜浏览群书。聪颖异常,抱负远大,人皆爱幕其才。并取了洋务派官僚,原两江总督沈葆桢的孙女为妻,婚后林旭从沈氏游历南京、武昌等地,结识了不少名流。光绪二十四年四月底,慈禧太后以其亲信,大学士荣禄为直隶总督。荣禄因为林旭是沈葆桢的孙女婿,且盛负才名,乃招其入幕府。林旭在荣禄幕府的时间极短,未能影响、改变荣禄的政治立场,他本人亦未受荣禄影响,改变自己变法的初衷。

杨锐,字叔峤,又字钝叔,四川绵竹人,生于咸丰七年(1857年)。性笃谨,不妄言邪视,好词章,弱冠后始应童子试。张之洞任四川学政时极力奖掖之,遂受业为弟子。光绪元年人尊经书院读书,随后以优贡朝考得知县。张之洞任两广总督时,招人幕府,主办奏牍文字。张之洞爱其谨密,用为亲信。其时,张之洞之子亦在京供职,张于京师有事,不交其子办理,而托之于杨锐,句见信任之专。梁启超说他:“鲠直尚名节,最慕汉党锢、明东林之行谊”,自马关议和以后,“益慷慨谈时务”,与康有为“过从极密”,渐由洋务派的麾下转入维新派的阵营。

刘光第,字裴村,四川富顺人,生于咸丰九年。光绪八年中举人,次年中进士,授刑部主事。为人老成持重,性格端庄诚朴,敦敬笃实。甲午战争爆发时,曾上书请求变法,提出“乾纲独断,以一事权”;“下诏罪己,固结人心”;“严明赏罚,以操胜算”;“隆重武备,以振积弱”四条变法措施,尔后入京参与维新运动。

康广仁,名有溥,字广仁,以字行,生于同治六年(1867年),广东南海人,为康有为之胞弟。梁启超称赞他:“精悍厉鸷,明照锐断,见事理若区别白黑,勇于任事,洞于察机,善于观人,达于生死之故,长于治事之条理,严于律己,勇于改过”,“有高掌远踱、摧陷廓清之概,于同时士大夫皆以豪俊免视之”。

他们虽然各自经历不同,但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走到一起,最终也一起走上了变法的不归路。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四月,康有为联合一千三百余名在京应试的举人联名进行“公车上书”。林旭亦曾“上书拒和议”,并多次与杨锐相与“太息时事”。是年七月,康有为在京组织强学会,杨锐积极参与发起工作。强学会被封禁后,部分会员曾联名上书力争。与此同时,谭嗣同亦发愤倡导新学,呼吁变法,并拟成立湖南强学分会。

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正月,康广仁与梁启超等创办的《知新报》在澳门出版,宣传变法的理论,康广仁任该报总理。是年四月,谭嗣同与杨文会等倡设金陵测量会拟召集同志,购置仪器,先习一器,各专一门,待有成效,再图扩充。当时,梁启超、汪康年等正在上海办《时务报》,谭嗣同常至上海和他介讨论学术与时势。不久,康广仁亦由澳门来到上海,联络谭嗣同、梁启超、汪康年等发起成立戒缠足会,会址设于时务报馆,由梁启超拟订简明章程,计划逐步推广到县、市、集。并召集同仁开不缠足大会,由康广仁主持。又联络同志倡设女学堂,致力于解放妇女的工作。同时,谭嗣同等还积极试办农学会,由谭嗣同起草了《农学会会友办事章程》十八条,拟于上海设总会、各地设分会,以翻译、传播和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随后,梁启超等集股设立大同译书局,交由康广仁经理。

标签: 冤沉海底君子

更多文章

  • 为什么晚清不抵抗列强却要消灭太平天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列强,太平天国,晚清

    为什么晚清不抵抗列强却要消灭太平天国的这个问题非常的有趣,说白了就是太平天国的晚清来说是心腹大患,他必须除掉他们,在1900年的时候,慈禧脑袋发热向11国宣战,但很快就像纸老虎一样散架了,她下诏书宣布量中华之国力,结与国之新欢。晚清对列强完全采取了妥协的态度,成为了列强的代言人。而且西方列强已经扼住

  • 甲午之战:第八章 再失守,连战连败_一、牛庄失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甲午,第八章,连战

    清军态势自甲午平壤战役以来,以李鸿章为首的淮军屡遭失败,一溃千里,清廷以淮军不可恃,批准翁同龢主张征集湘军的建议,决定起用藩司魏光焘、道员李光久等湘军宿将,募军北援,并于1894年11月召湘军元老、两江总督刘坤一进京面圣,12月28日授其为钦差大臣督办东征军务,驻山海关;1895年1月15日授自愿请

  • 清代后期汉族社会陋俗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族,清代,陋俗

    1烟毒、赌博和娼妓成公害在一些大商业城市,鸦片烟祸与其他社会弊病互为表里,成为社会公害,败坏了社会风俗。烟毒、赌博和娼妓一道构成奢侈性消费,毒害着由于近代企业初步发展而握有余钱的市民。《申报》曾在同治十一年(1872年)作过统计,这一年上海城内烟馆多达1700家,绝大多数集中在英法租界里。其高级烟馆

  • 为什么叶芸来不下令突围 而是选择等到陈玉成的救援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叶芸,陈玉成

    广西人叶芸来,身材短小精悍,在太平军中大家都叫他为叶矮子,金田起义时加入太平军,一直从征到达天京,随后参加了太平军西征,曾经在皖北潜山和舒城几处城邑守卫,因战功而封爵位为受天福,后天王洪秀全诏封陈玉成为前军主将,叶芸来则隶属陈玉成节制,赐爵为受天安,随后与刘玱琳一同守卫太湖县城,叶芸来以坚忍沉毅的斗

  • 怎么评价大清帝国?历经盛世,帝国中衰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大清,帝国,盛世

    大清帝国:历经盛世,帝国中衰中国的历史既古老又悠长,朝代众多,几千年的封建王朝走到最后,终于在清朝止步。清朝是以满族为核心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这近三百年的时间里,清代的社会文明经历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激荡的变革时期。它上承几千年来的专制帝制,下溃于民主共和的洪流。经历了改朝换代的血腥征讨,刀光剑影

  • 参考书目_《甲午沉思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参考书目,沉思,甲午

    1.《剑桥中国晚清史》:[美]费正清、刘广京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2.《洋务运动史》:夏东元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3.《中日战争》:戚其章着,中华书局,1996年版。4.《甲午战争与朝鲜》:王如绘着,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5.《甲午战争的和战之争》:张登德等

  • 揭秘清朝权臣李光地和公主蓝齐儿的隐秘情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情事,权臣,隐秘

    蓝齐儿自小深得康熙宠爱。她少年时代就随同容母妃到福建老家探亲,见到了为孤儿请命的青年李光地,从此种下情种。回京之后,蓝齐儿被封为和硕公主,而李光地也在她的启发下决意留在朝廷效力。两人在李光地任职福建期间曾有信件往来,后李光地在台湾立下功勋,被升为巡抚。康熙曾有意使他功成名就后迎娶蓝齐儿,并给蓝齐儿一

  • 清代最可怜的妃子,人死后7年才被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妃子,死后,清代

    生活于后宫的女人都在做着一些身不由己的事,要知道只有得到皇上的宠爱后,她才能在如此大的皇宫中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否则不仅保护不了自己,更不要说身边其他人的安全了。而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好多影视作品当中,有好多都是在家讲述清朝后宫的争斗,难道说那个时候后宫的战况真的就如此激烈吗,也是说不准的,可多少还是会

  • 揭秘清代雍正皇帝毒杀手足八王爷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手足,王爷,雍正皇帝

    在我国封建的古代社会,发生了很多起令人震撼的事件。这些事件弥留在人们心中挥之不去,这些疑问值得人们深究一番。下面我们就来一同探索历史的秘密!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康熙帝第

  • 被称为中国“千年奇丐”的武训先生 究竟是什么乞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乞丐,被称为

    1896年12月5日,中国历史上最悲情的乞丐武训死了。晚清上到慈禧、光绪,下到山东老百姓都非常惊讶,又是表彰、又是塑造雕像。武训的知名要感谢左宗棠手下“三大将之一”(另两位为新疆巡抚刘锦棠、王德榜)的山东巡抚张曜(1891年已经故去)。武训的故事被发扬后,不仅仅是晚清,到了民国也非常被人推崇。我孤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