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甲午之战:第三章 洒热血,平壤之战_二、熊熊燃烧的平壤战火

甲午之战:第三章 洒热血,平壤之战_二、熊熊燃烧的平壤战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159 更新时间:2023/12/24 0:32:26

船桥里战斗

在9月15日这天早上,日军按计划发动总攻。战役在三个战场展开:其一为大同江南岸(船桥里)战场;其二为玄武门外战场;其三为城西南战场。

9月15日凌晨3时,大岛义昌指挥的日军第九混成旅团分左、中、右三路大同江南岸守垒清军发起进攻。马玉昆指挥的守垒清军立即进行自卫还击,大同江北岸清军大炮也隔江遥击,炮火极为猛烈。

日军进攻部队暴露在垒前开阔地面,毫无掩蔽,伤亡惨重。日军督队官下令“宁死勿退”,驱赶士兵,拼死冲击。士兵被迫冒死向大道两旁左、右翼堡垒发起冲锋。守卫在大同江渡口桥头堡及江北各垒清军,互相配合,猛烈夹击日军,日军死伤甚多。

清军见状,从垒内冲出,发起反击。日军立现踌躇之色,逡巡后退。日军司令官挥刀督战,不准士兵后退,两军展开白刃格斗。

在双方步兵进行鏖战的同时,两军炮兵也展开激烈的炮战。对射不久,日军“炮兵中队山本大尉以下二十四名被杀伤”。同时,清军派出增援部队,补充了弹药,士气大,火力愈强。

而日军自凌晨零时由宿营地出发,战斗已逾半日,早餐未进,饮水全无,士兵饥疲不堪,弹药亦将用尽。尤其“中央队战线弹药全部用尽,且将校多数伤亡”,已无力再战。

至午后1时,大岛义昌只得下令退却。午后2时,日军全部狼狈退离战场。这次进攻,日军混成第九旅团“将校以下死者约一百四十名,伤者约二百九十名”。大同江南岸(船桥里)战斗被评价为清军在“甲午战争的陆战中打得最好的一次战斗”,而日本人也为此作诗哀叹道:“此役不克旗下死,呜呼苦战船桥里”。

玄武门战斗

守卫平壤的清军在玄武门外筑垒五处,分两重。内重牡丹台,牡丹台外重自东北向西北方向沿丘陵构筑外垒四处。

15日凌晨5时5分开始,日本元山支队集中炮火向牡丹台外侧西北方两个堡垒开始了猛烈炮击,以掩护步兵冲锋。守卫堡垒的清军进行了顽强抵抗。“宝贵自至城上指挥,我军力御之,倭人死伤无数”。日军在军官的督战下,拼死突进。

6时20分左右,战斗益趋激烈。“此际彼我之枪炮声最为盛,硝烟与朝雾相混,几乎咫尺莫辨”。元山支队为了打开突破口,集中全部炮火向西北最外一垒猛轰。

堡垒被毁,守垒清军被迫于6时50分撤退。不久,第二垒也在日军炮火环攻下失守。7时15分元山支队占领玄武门外西北外侧二垒后,按既定部署直抵牡丹台下。

在元山支队进攻西北二垒的同时,朔宁支队也向牡丹台外东北方向的两个清军堡垒发起进攻。日军首先以两个中队的兵力在旅团副官桂大尉的指挥下,向最东北方外侧的堡垒发起猛冲。清军凭垒拒守,以连发瑟枪进行还击。击伤敌指挥官桂大尉两个中队长小仓中尉和本间中尉。但日军在炮火支援下连续发起猛冲,战至7时半左右,清军不支,终于弃守东北方的外一垒。

这样下的外重最后一个堡垒,便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日军集中全部炮火向外重最后一个堡垒倾泻,“山炮榴霰弹频频在垒上爆炸”。但清军“仍坚阵应战”,一直坚持到8时才最后撤出堡垒。至此,从外侧掩护牡丹台的清军四处堡垒,全部落于日军之手。日军元山支队与朔宁支队会合,从东、北、西三个方向包抄牡丹台,开始对牡丹台守军“三面合击”。

牡丹台是平壤玄武门外的一个制高点,据全城形胜。牡丹台失守全城将遭到威胁。日军早已注目此地,企图一举攻占。因此,在占领外围堡垒后,立即立炮于垒上,用排炮集中向牡丹台守军轰发。

守军在左宝贵指挥下,凭险据守,“以全力持之”,用速射炮向进攻之敌步兵迅猛还击,日军步兵在清军强大炮火攻击下,伤亡惨重,无法前进,“战斗颇为困难”。

为了援助步兵冲锋,日军集中元山、朔宁两个支队的全部炮火对着牡丹台垒轰炸。牡丹台外城连中数发榴霰弹,堡垒胸墙被毁,速射炮也被击坏,士兵伤亡甚重。日军乘势发起冲锋,蚁附而上。在日军步炮夹攻下,牡丹台垒最终陷落。

这个时候的左宝贵正在玄武门指挥作战,他见牡丹台失守,“知势已瓦解,志必死”。于是“乃衣御赐衣冠,登陴督战”,“往来睨指挥”。营官某见城上危险,欲挽宝贵下城避,宝贵击以掌,并亲燃大炮向敌军轰击,先后“手发榴弹巨炮三十六颗”。部下感奋,拼死抗御,予敌军以重大杀伤。军人气概,大抵如此。

正酣战间,忽然,一个炮弹飞来,将清军的火炮击碎,弹片直插左宝贵的肋下。

左宝贵负伤不退,将伤口裹紧,继续督战,血染征衣。不久,又一弹飞至,左宝贵中弹扑地。将士们急忙冲过去查看他的伤情,弹片已经洞穿了他的身体!这时候的左宝贵隐隐还能说些话,虽然模糊,但是情绪激昂。将士们将他抬下城墙,左宝贵已经闭上了他那不甘的眼睛。

左宝贵是甲午战争中清军高级将领血战沙场,壮烈殉国的第一人。

日军占领牡丹台堡垒后,立即列炮于垒上,向玄武门轰击。

不久,玄武门城楼被击毁,仅余四柱,兀然耸立城头,清军火力顿时衰弱下来。日军乘势派一小队士兵潜奔城下,由玄武门旁侧用绳梯猱升而上,清朝守军见状瞬间惊散。

日军夺占玄武门,向城内推进,遭到城内清军的狙击。日军不知虚实,日军将领立见尚见一时难以攻进内城,便派飞骑传令,命进入玄武门的部队悉撤至城北高地,以观清军动静。这样,玄武门的战斗随即停了下来。

城西南战场

在城西南战场,进攻这一线的日军为野津道率领的第五师团本队。该部于晨7时到达平壤西南之山川洞,立即列炮在丘陵上向清军射击。并出动步兵向清军堡垒冲锋,但未能得手。

清军两度派出马队进行反击,也被占据有利地形的日军击退。

据日方统计,清军骑兵队两次冲击,有273头战马被击毙,士兵则战死130余名。由于这一线清军堡垒多而坚固,日军山炮无力摧毁。至中午时,两军实际上处于休战状态。清军见出战不利,便依靠堡垒坚守,使日军难越雷池一步。

野津道贯派落合兼知步兵大尉侦察清军动静,归报说:“清兵犹在,阵地不动。”这个时候已经过了中午,野津不知其他战场的情况,所收到的报告都说:“敌兵善战,平壤防守甚固”,听到清军善战,防守坚固的消息后,野津于是与师团参谋长上田有泽步兵大佐、参谋福岛安正中佐等相商,而皆一筹莫展。

野津忿忿地说:“我今率兵于千里之外与敌作战,蕞尔此城,竟不能陷之,有面目归谒我天皇陛下?我意已决,明日之战,举全军以进逼城下,冒敌弹,攀胸墙。胜败在此一举!我军幸得陷城,我愿足矣;如若不幸败绩,平壤城下即我葬身之处!”于是,下令停战,以待明日。

标签: 之战平壤洒热血

更多文章

  • 你不知道的戊戌六君子–杨锐,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你不知道,君子,是怎么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年,公元1898年。这年9月28日,清廷下了一道谕旨,内容是将康广仁、杨深秀、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六人处斩。处斩的理由是他们都是“康党”,且“情节较重”。史称“戊戌六君子”,清廷处死他们,标志着戊戌变法彻底失败。“六君子”中比较特殊的一个是杨锐。不单是因为他是“张之洞的人”,

  • 古代当官也有自己的个人报告,那么这个官员报告个人事项的时候都有什么规定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也有,自己的,都有

    我国是一个承载了许多历史文法的国度,除了文学、风俗、传统,就现代意义法度也是早有成型的。对于古代官员如何报告个人有关事项都有严格规定。南宋行政法典《庆元条法事类》中保留了当时官员的“射阙状”任职时须报告,有回避的亲属古代任官实行避亲制度,规定有嫡系亲属关系及母家、妻家近亲关系

  • 清朝江苏按察使到底多大权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多大,按察使,江苏

    在《雍正王朝》中,皇四子胤禛昔日的潜邸奴才,以年羹尧、李卫最为有名;那么江苏按察使到底多大权力呢?胤禛登基成为雍正皇帝以后,年羹尧、李卫、田文镜三人又成为雍正皇帝倍加倚重和信任的肱股之臣。但李卫作为一个流浪乞丐出身的小混混,和科举出身的年羹尧、久润官场的田文镜又有着根本上的不同。但“鬼才

  • 三、顺治“罪己诏”—自我批评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皇帝,自我批评,顺治

    顺治皇帝是满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以皇帝之尊,极其刻苦地学习汉族文化,天未亮就起床读书,汲取了大量的文化知识,不断完善他的统治方法和手段。当时的福临,只有十几岁,以我们今天的实际情况来看,他不过是个孩子,但那时的他就能有这般见识,这般作为,实属难能可贵了。结合顺治帝生前一系列表现,与遗诏中所体现的

  • 苏克萨哈与鳌拜的殊死较量中为什么会输掉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为,殊死,输掉

    作为清朝四大辅臣之一的苏克萨哈,身担重任,却最终被灭族。关于苏克萨哈是忠臣还是奸臣的争论从来没有间断过。也有人将苏克萨哈和鳌拜放在一起比较,具体来讨论苏克萨哈到底是忠是奸。那么到底苏克萨哈是忠臣吗?苏克萨哈原本是多尔衮的亲信,可是他为了得到顺治皇帝的欢心,让自己能够有更大的权力,举报了多尔衮。使得多

  • 翁同龢为救灾民提出六条建议,建议不要购买军舰是否正确?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军舰,建议,是否正确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翁同龢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1887年9月30日,黄河郑州段黄河大决口,决口长达1700米,这次大灾害造成人口损失高达150万到700万之间。黄河顿时吞噬了河南百姓的家园。消息传到北京后,正在为光绪大婚事情筹办钱财的户部尚书非常吃惊,东拼西凑前后发出白银900万两。然而,这

  • 康熙旗下的三大汉臣,个个功勋卓越,下场却都很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功勋,大汉,都很

    电视剧康熙王朝,演出了一代帝王成长的历史,而皇帝治理国家需要大臣的辅佐,在满族建立的国家中,身为汉族而得到重用的大臣少之又少,因此只身劝降王福臣的周培公,协助施琅收复台湾的姚启圣,和年过花甲成为文渊阁大学士的李光地作为康熙初年的汉人大臣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周培公,据历史记载,因为在三藩之乱时,陕西提

  • 太平天国起义:伟大的农民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伟大,农民战争,太平天国

    中国近代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伟大农民战争及其所建立的政权。1851年1月11日(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领导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国”字写作“囯”);1864年7月(同治三年六月),太

  • 黄宗羲政治思想——新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主要内容,政治思想,民本

    作为中国思想史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黄宗羲最有价值也是在历史上最有光彩、影响最大的是其政治思想,而最集中、最精彩地体现其政治思想的着作是《留书》和《明夷待访录》,这两部书,是黄宗羲强烈的反清民族主义和激烈的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的纲领性着作,是黄宗羲政治思想代表作。我们在本书引论中已论述了黄宗羲具有民主

  • 话苏州拙政园这么美,为什么康熙皇帝不喜欢呢?我来告诉你原因吧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不喜欢,告诉你,我来

    说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第一次随皇太后下江南,来到姑苏的拙政园游玩,当他看到园内亭台挺拔,楼阁迤逦,水色旖旎,奇花满园争艳的时候,他被眼前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了,他对当时的江苏巡抚汤斌说:“拙政园是个好地方,可惜太美了。久居必损志”。后来的事实情况是:真的是谁住谁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