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两朝权臣又是雍正的舅舅 最后竟然身败名裂!

两朝权臣又是雍正的舅舅 最后竟然身败名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438 更新时间:2024/1/13 2:09:20

在清朝的历史上,有这么一位位高权重人物,雍正皇帝还要叫他舅舅的人,当时他是权倾朝野,两朝元老,是康熙、雍正权力交接的关键人物。他就是隆科多

隆科多,佟佳氏,满洲镶黄旗人。他的出身显赫,父亲是康熙年间的领侍卫内大臣佟国维,姑姑是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姐姐则是康熙的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隆科多与康熙的关系非常密切,他既是康熙的表弟,也是康熙的小舅子。

而隆科多的飞黄腾达和他的家世是分不开的,康熙二十七年,隆科多被任命为一等侍卫,不久之后,他就被提拔为銮仪使兼正蓝旗蒙古副都统,从此之后隆科多便一步一步走向权利的顶峰。

后来康熙任命隆科多担任自己警卫部队的首领,这是一种完全信任的表现。隆科多和康熙关系紧密,康熙相信他是不会背叛自己的,而且隆科多也是一位很有才干的人,并且没有卷入到储位争夺的战争中去,在职位上隆科多也是尽职尽责,深受康熙的赞许。

康熙临终前,隆科多是在他身边最近的人,隆科多对于继承人归属事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不管康熙传位于谁,都要经过他传出去。可以说,这一点是转变隆科多命运的转折,最终四阿哥胤禛继承大统,隆科多没有去拥立其他皇子或者根本就是隆科多拥立了四阿哥胤禛。

雍正继位后,隆科多果然受到了重用,雍正任命其为总理事务大臣兼吏部尚书。作为雍正的心腹,隆科多也在雍正巩固统治打击异党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雍正对其非常信任,甚至在书信中以“舅舅”相称。

但是没多久,隆科多就仗着自己的拥立之功居功自傲,擅权结党,甚至利用手中职权干预朝廷官吏的任免,俗称“佟选”。雍正作为皇帝当然不能容忍有人的权利大过别人,所以就决心铲除隆科多,雍正下令在畅春园外的两间房子里将隆科多幽禁,次年六月,隆科多死于幽所。

隆科多这一生,曾经站在中国历史政治舞台的中心,以畅春园拥立之功而飞黄腾达,子孙加官进爵,但是,他依然逃不过权力的魔杖,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最终又陨落于畅春园,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标签: 权臣身败名裂雍正

更多文章

  • 仗义疏财的千古奇丐武训:自己出钱在家乡建义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仗义疏财,古奇,家乡

    1838年山东堂邑县,也就是今天的冠县柳林镇武家庄的一户贫苦人家降生了家中的第七个孩子,父母并没有因为新生命的降生而有丝毫喜悦,因为对于本就快揭不开锅的家人来说,这无异于雪上加霜,多一口人就多一张嘴吃饭。心烦意乱的父母甚至连名字都懒得给他起,仅按家中的排行称之为武七。屋漏偏逢连阴雨,船破还遇打头风。

  • 两场运动,决定了这场战争的胜败日本人的觉醒——明治维新_《甲午沉思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治维新,甲午,胜败

    几乎在中国进行洋务运动的同时,日本也在发生着一场变革。与洋务运动相比,它来势更猛烈、涉及面更广泛、变革更剧烈、影响更深远,这就是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谋求实现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改革运动。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

  • 第三节 招降失败,出兵台湾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台湾,第三节

    康熙帝即位同年顺治十八年(1661年)的二月至十二月,郑成功命其子郑经留守金门、厦门等地,他亲自指挥大军进攻台湾,赶走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是为中国在历史上立下不朽的功勋的人。但由于郑氏政权坚持抗清立场,遂成为清王朝的心腹大患。康熙继位以来,一直以收复台湾为己任,为此,他采取了种种措施。其策略总

  • 皇妃被打进冷宫,因为有这两个原因,反倒是太监最高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冷宫,皇妃,这两个

    我国有五千年的漫长历史,留下了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当然也有很多糟粕的文化。在封建社会里,皇上就是天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主宰着这个国家的一切,可以说没有他得不到的东西。大家都知道,皇上的后宫一定有很多的妃子,有被宠幸的,也就有被冷落的。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妃子不被皇上所喜爱,那么她就会被无情又冷酷的

  • 英王陈玉成26岁身死,背后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原因,岁身死,陈玉成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陈玉成的故事,欢迎关注哦。1862年6月,英王陈玉成被押送到清朝钦差大臣胜保处,还数落胜保:你是手下败将,经常被我追着吊打,如今被俘虏不是你功劳,是上天不保佑。胜保很无奈,却也很“爱才”,他建议陈玉成投降,给予高官厚禄。但是,陈玉成不同意投降,在河南延津县受凌迟处死

  • 威海海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意义,威海,海战

    1895年,意大利军队对埃塞俄比亚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埃塞俄比亚人民奋起反抗;及至1896年3月,在阿杜瓦战役中,埃军大败意大利军队,迫使意军承认埃塞俄比亚为独立主权国家。1898年,美国为夺取西班牙的殖民地,借口“缅因号事件”发动了美西战争。黄海海战后,日本就想进入清政府统

  • 谭嗣同惨死惨死菜市口,为什么康有为就能妻妾成群环游世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就能,康有为,菜市口

    清末国力衰落,列强入侵,中国一度处于危机之中,而在这一时期,一些有识之士奔走呼告,希望能力挽狂澜,以谭嗣同为首的改革派,在甲午战争惨败之后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在此之前谭嗣同并非革命者,而是改良家,他从小受儒家思想教化,还是很忠于清廷的。在中国正式与日本开战之前,谭嗣同还在梦游状态,他跟很多有才华的年轻

  • 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诗中的“两昆仑”是指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去留,是指,肝胆

    1898年,戊戌变法在光绪帝的主持下,悄然开始,不过,这次变法仅仅进行了百日,就被迫终止。原因则是变法触及到西太后的权利核心。变法失败后,力主变法的康有为、梁启超选择了逃离,而唯有谭嗣同在能逃走的情况,选择留下。最终,被清政府逮捕入狱,慷慨就义。在狱中,谭嗣同写就一首千古诗句,题为《狱中题壁》,原诗

  • 于谦身上发生过哪些故事?于谦生平故事大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于谦,发生过,故事

    于谦作为明朝名臣,着名的民族英雄,无论是当政之时的全心全意为百姓谋福利,为百姓摆办实事,还是在“土木堡之变”后的一力定乾坤,都是他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而与他诸多历史功绩相对的是,关于他本人的轶事典故也并不少。一、救时之相于谦小的时候,他母亲最爱给他梳两角之髻。有一日一位名叫兰古春的和尚看见于谦,便戏

  • 范文程:清朝第一汉臣,历经四朝的元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元老,清朝,范文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范文程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历经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四朝,清朝的建立和问鼎中原范文程都算得上功勋之臣。当然,他也因此被许多后人成为是汉奸,民族败类,被归类于洪承畴、钱谦益,这样的无骨气的文人之列。但事实上,他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