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灭亡,八旗子弟为何要改姓?都有哪些姓氏是八旗后裔呢?

清朝灭亡,八旗子弟为何要改姓?都有哪些姓氏是八旗后裔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870 更新时间:2024/1/16 23:18:56

晚晴阶段革命党呼吁全天地人们一起打倒中央政府,辛亥革命后中央政府彻底消除倒台,而那些八旗子弟而为了存活迫不得已变更姓式散播在全球各地,也许不改姓式可能活都活不了那么多游客。

事实上,满清八旗子弟改汉姓的趋势,并不是从清政府灭亡才开始的。早在乾隆年间,不少满族百姓就开始尝试将姓氏改为汉姓。但由于缺乏经验,改出来的汉姓往往闻所未闻,非常不规范。因此,乾隆皇帝还曾下旨,要求八旗子弟停止这种不规范的改姓。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满族百姓分为八旗,但却并不代表每一旗就只有一个姓氏。根据统计,八旗子弟出现过的姓氏,共计有900多个。

而除开皇族姓氏爱新觉罗外,清朝还有八个非常显赫的姓氏,被俗称为“满洲八大姓”。

这些姓氏分别是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钮祜禄氏、那拉氏、富察氏、赫舍里氏、索绰罗氏。

那么,这些姓氏改为汉姓后,都变成了什么呢?

需要说明的是,满族人改汉姓,都不是随意乱改,他们之中的绝大部分,实际上是用了“取谐音”和“取译意”两大原则。

首先,作为皇族姓氏的爱新觉罗,由于“爱新”在满语中是“黄金”的意思,因此多数人将汉姓改为了“金”姓。这是“取译意”原则的体现。像清朝格格、女汉奸川岛芳子,就是以“金碧辉”的名字活动的。

佟佳氏的佟佳本来是地名,后来成为姓氏。民国之后,多数人取谐音改为了“佟”“童”两姓。

瓜尔佳氏人口众多,根据地区不同,又有“安图瓜尔佳氏”“苏完瓜尔佳氏”等众多分支。实际上,最开始满语中的“瓜尔佳”被汉译为“围绕菜园子的水沟”和“捣乱”的意思。但瓜尔佳氏族人不喜欢这种汉译,后来便逐渐从满族的各种文献中删掉了。瓜尔佳氏族人改姓取谐音,将备受崇敬的人物关羽的“关”姓作为了姓氏。像现代着名影星关之琳,就是瓜尔佳氏。

马佳氏同样是以地为姓,后来改作了“马”“麻”等姓。

钮祜禄氏中的“钮祜禄”与满语中的“狼”相近。从清朝中期开始,便有不少人改姓为了“郎”。也有一部分人改姓为“纽”。

那拉氏也是满洲一个大族。在明末时就已经有了叶赫那拉、哈达那拉、乌拉那拉、辉发那拉四大支系。清朝时期,那拉氏出现了众多皇帝后妃,后多改名为了“那”“南”等姓,现代着名歌手那英便是代表人物。

富察氏作为女真时期最古老的姓氏之一,现在多改姓为“富”“傅”“付”等姓。这也是当今满族中,除“关”姓之外最多的姓氏。

赫舍里氏多数人改姓取谐音,现在多为“李”“赫”“何”“舍”四种姓氏。

索绰罗氏现多姓“索”“曹”“石”等。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石”姓的来源,竟然是大学士英和的高祖都图,因为在管理国库的时候一丝不苟,被康熙赐“石”姓,后来他的后裔便都以“石”为姓了。

满族人一般是不用姓的,比如和珅鳌拜隆科多这些人如果不查资料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他们全名叫什么。为了方便与汉族交往,满族人其实都是有汉姓的。比如爱新觉罗的汉姓就是金姓、佟佳的汉姓就是佟姓、那拉氏就是那姓或者南姓。

但是尽管如此,清朝的时候满族人并没有普及汉姓。直到清朝灭亡后,他们迫于压力不得不改用汉姓。

第一次大规模改姓是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时候,当时孙中山先生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其中鞑虏就是满族人的意思。

第二次改姓是新中国成立后,当时为了上户口,很多满族人纷纷改用汉姓。因为当时社会还是十分仇视满族人的,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这么做。

其实清朝灭亡后对八旗子弟也是一种考验,清军入关前的八旗子弟个个都是英勇善战,但是到了晚清的时候个个萎靡不振,而且因为不学无术,所以连生存的技能都没有。

对他们来说,也许做小商贩是唯一的出路。根据调查当时打工的满族子弟只占了20%,还有80%都是做生意的。

经济上的窘迫是可以克服的,但是人们的歧视是他们必须面对的。这些满族人纷纷剪掉辫子,脱掉旗服,家家户户收起悬挂着的从东北老家带来的祖宗袋,只在除夕夜,才敢偷偷拿出来拜祭先人。

作为现如今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满族人将姓式改成汉姓,对于中华文化的和谐和统一性,有着挥之不去的战功。

标签: 后裔姓氏清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康乾盛世是否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上,是否存在,盛世

    对这一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坚决否认清朝曾经出现过康乾盛世,认为“清朝统治的建立,是以全国生产力大幅度破坏为代价的”。稳定后出现的所谓“盛世”,其实是时人和后人“吹捧”出来的。既然“盛世&

  • 和亲公主遭驸马一脚踹死,哄骗康熙是因病离世,知晓真相的康熙为女报仇!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一脚,康熙,驸马

    古时候的郡主,几乎全是过着每个人羡慕嫉妒的衣食住行,有皇上给与自身的父亲的爱,之后的人生道路都是一整片灿烂,古时候哪个封建社会的时代,尽管不可以嫁个自身愿意的那人,但最终皇上也终究是会给找个好选择的。可来到清代的那时候,做为郡主们就没有很好命了,在嫁人以前,将会的确是许多人疼许多人爱,但是皇上们都是

  • 张蜀锦:大清第一武状元,慈禧的贴身保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慈禧,武状元,蜀锦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张蜀锦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一说到慈禧,可能很多人对她的映像都不是太好,毕竟在晚清的时候慈禧干了许多祸国殃民的事情,最后差点将大清的土地都变卖出去了。慈禧她从来都不顾百姓的死活,只管自己的快活。那么面对慈禧的兴风作浪,难道就没有人想除之后快吗?其实在慈禧执政期间确实有过很多

  • 清朝想当一个清官到底有多难 看看“于青菜”于成龙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官,清朝,青菜

    你真的了解清朝清官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前言: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四月,曾被举为“清官第一”的于成龙不幸病逝,享年六十八岁,时任江南江西总督。关于于成龙本人的生前事迹,史料上有着诸多明确的记载,如“屑糠杂米为粥,与同仆共吃”、“日食粗粝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终年不知肉味”(

  • 清代后期汉族生活体育风俗研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族,清代,风俗

    体育的目的是锻炼体能,增强体魄。清代后期,由于西方体育项目的传入,体育风俗渐趋丰富,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吸收和创新,演化出近代体育。1传统体育的沿袭滑冰本是满族民间的传统游戏,清中叶后北方汉族参加滑冰活动的越来越多,到了清代末年,滑冰也为我国北方汉族所爱好的运动之一。尤其花样滑冰的内容比前期更为丰富。

  • 《昌运长久:说说康乾之治那些事儿》序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事儿,序言,长久

    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七,清帝福临去世,皇三子玄烨继位为帝。有清一朝自此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盛世,政治相对清明,国力强盛,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最后的黄金代。首先,清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康熙后,呈现日益强化的趋势。中央权力高度集中,君主皇权进一步加强。到雍正、乾隆时期,军机处将议政王

  • 身为康熙最爱的儿子,为什么要废掉皇太子胤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废掉,康熙,皇太子

    康熙皇后赫舍里的儿子叫胤礽是康熙的嫡子,他也是**,可是被康熙两次废掉。与皇位只是差一步。康熙是历史上很有名的皇帝,康熙在位时,平定三藩、收复噶尔、战沙俄,还收复了台湾,使大清朝王朝走向盛世辉煌。就是这样一个文武英明皇帝。胤礽人生的第一步很是好比别人要强的多没有费劲就当上了**。在这样的环境下让胤礽

  • 太平天国起义的性质和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太平天国,性质,意义

    太平天国规模之宏伟、影响之深远,是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无可比拟的,而且它不同于历史上的单纯农民战争,在起义的前途上也有了新的展望。太平天国宣布其宗旨是要建立“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的社会。它的政权掌握在劳动人民之手。它的农村政策反映了广大贫苦农民的愿望,也在一定程度上

  • 清朝历史上不贪不色的翁同龢为何救不了大清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不贪,历史上,清朝

    导读:众所周知,大明王朝有个“以天下为己任”的东林党,他们不贪财不好色,以儒教道义严于律己,是清流的代表,但是他们没能挽救大明亡国。大明亡国后,东林党成为历史,但中国清流没有消失,他们至少从形式没有亡,前清和晚清,中国都有清流党。尤其晚清,清流甚至再次成为中国政坛重要力量,其代表人物是张之洞、张佩纶

  • 黄宗羲科学思想的哲学基础:气一元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哲学,基础,思想

    就像浙江历史上第一个唯物主义的无神论思想家王充批判形形色色的鬼神邪说与世俗迷信那样,黄宗羲对各种怪异现象也站在唯物主义无神论的立场上作了尽可能符合科学的解释,并批判了各种世俗迷信,而他的唯物主义无神论的立场是立基于其自然观方面的气一元论哲学思想的,他认为,整个宇宙都是充满了气、由气构成的,即所谓&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