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12名铁帽子王,溥仪退位,竟没有一个人敢站出反对!

清朝12名铁帽子王,溥仪退位,竟没有一个人敢站出反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422 更新时间:2023/12/13 5:09:56

从观看影视剧等着作,相信大家对清朝都或多或少有些许了解。我们也可以经听到一个比较熟悉的词铁帽子,这是什么意思?

在整个清朝的历史上,铁帽子王也就只有这么几个人,铁帽子王是可以世袭罔替的,意思也就是说,正常的爵位每次继承就会小一阶,也就是说儿子永远比父亲的官位要小,但是铁帽子王,这个爵位却是一直都是保持在这个等级的,而且不能以任原因撤销掉,要得到这种待遇,必须要有特殊的贡献

主要的铁帽子王都是在清朝开国之初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人,但是到了后来,有一些为了国家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人也被分为铁帽子王,到了溥仪退位的时候,清朝仍然有12位铁帽子王,那么在清朝灭亡溥仪宣布退位的时候,这12个铁帽子王都在干嘛?为什么不敢站出来反对呢?

其实作为清朝的官员自然不愿意看到清朝灭亡所以他们的态度一定是反对的,在溥仪这一辈人当中溥伟年龄最大但是也最稳妥,非常受慈禧太后信任,当时由他成立的棕色的,组织军队打算与革命军一战,所以光从这个事情上就可以看出,这12个铁帽子王是不支持溥仪退位的,追随溥伟的人大部分都是亲王大臣的后代,而且都是世袭的爵位,还有很多人反对溥仪退位,还有当时的肃亲王,隆裕太后等人都表示反对

说到溥仪退位跟一个人脱不开关系,那就是庆亲王奕匡他是溥仪最痛恨的人要说清朝第一贪官不是和珅,而是奕匡,奕匡和他的儿子,大臣勾结在一起公然卖官当时的清朝皇室和大臣对于溥仪退位进行了激烈的争议,铁帽子王和大卫大臣们都选择反对退位主张顽抗到底,只有庆亲王同意溥仪退位的,当时的庆亲王年纪大了,辈分高,权力也很大,他的同意让溥仪直接退位,结束了清朝300年的统治,所以溥仪对这位亲王一直非常反感,认为清朝的灭亡与他有着不可脱开的关系

想了解更多历史,不妨关注小编,小编将为大家持续更新,诸多精彩历史资讯,等着你来收纳!

标签: 人敢帽子清朝

更多文章

  • 清朝时什么人才可以穿黄马褂?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人才,清朝,马褂

    清帝国除了皇帝穿的龙袍,最上等的褂子非“黄马褂”莫属了。马褂是满族人常穿的一种衣服,袖子只到肘部,主要是为了骑马和射箭时方便,满洲话叫“额伦代”(“额伦代”是短袖马褂,长袖马褂叫做“倭拉波”),还曾叫作&

  • 索尼宣布回购股票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回购股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索尼,股票,要回

    索尼相信大家都认识,毕竟想当年索尼的手机风靡全球,虽然现在手机不怎么出了,但是相机技术依然是全球最顶尖的水平。根据最新报道称索尼宣布回购股票,利好消息发放股价应声暴涨,消息出来之后引来不少网友的热议!外媒报道称,索尼公司周五宣布回购1000亿日元(约合9.1亿美元)的股票,这是索尼首次旨在提高股东回

  • 谭嗣同《望海潮·自题小影》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古诗,小影,海潮

    朝代:清代作者:谭嗣同原文:曾经沧海,又来沙漠,四千里外关河。骨相空谈,肠轮自转,回头十八年过。春梦醒来么?对春帆细雨,独自吟哦。惟有瓶花,数枝相伴不须多。寒江才脱渔蓑。剩风尘面貌,自看如何?鉴不因人,形还问影,岂缘醉后颜酡?拔剑欲高歌。有几根侠骨,禁得揉搓?忽说此人是我,睁眼细瞧科。注释①骨相:人

  • 战乱期间,为什么康熙冒险任用汉人周培公担任平叛的主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主将,公担,汉人

    康熙贸然撤藩的决定促使吴三桂、耿精中、尚可喜这三个藩王决意起兵造反,嚓哈儿王也趁势起兵,直逼京城,大清面临着生死存亡,康熙一度陷入了茫然无措的境地,纵观八旗子弟几乎无可用之兵,更无可用之将才,良将可抵千兵万马,万般无奈之下,康熙冒险任用汉人周培公担任平叛的主将。周培公是一个文能提笔,武能挂帅的奇才。

  • 甲午之战:第四章 波涛涌,黄金剑戟_日俄战争中的黄海海战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海战,甲午,第四章

    黄海海战并不仅仅只发生于甲午年中日两国之间这一场,日本和俄国也在中国黄海领域爆发过一场海战。1904年黄海海战是日俄战争之一部分,是日俄战争期间两国第一次正面的海上冲突。1904年2月8日日本联合舰队的鱼雷艇偷袭驻旅顺口外锚地的俄国太平洋舰队,日俄战争爆发。日本指挥官为东乡平八郎海军大将,兵力:4艘

  • 清朝大臣李光地身居高位为何还能全身而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大臣,还能,高位

    李光地为清朝一名大臣,福建安溪人,为人清廉忠正,为官期间政绩显着,懂得知进退,善辨风向,甚得器重,身任要职。李光地在复杂的官场中能够保全自己,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受到皇帝宠信得以安然,其思想守旧且常与皇帝讨论,对康熙晚年决策影响很大。李光地出生在书香世家,甚有教养,且五岁时便从师学习,聪颖过人,能对

  • 光绪皇帝为什么会问老师翁同龢“吃得起鸡蛋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光绪,皇帝,鸡蛋

    清朝掌管“宫禁”事务的机关,叫做“总管内务府衙门”,又称“后门衙门”,与其他衙门不同的是,它不管国家大事,只管皇上的私事,内务府是个油水特别多的部门,因为紫禁城内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由内务府掌管,其最高官员为总管内务府大臣,直属于皇帝,而出任此职务者多为皇帝亲自简任之亲信,亦或为八旗贵族与宗室。能进

  • 朝鲜,一个让我们抚今追昔的民族序二_《甲午沉思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抚今追昔,朝鲜,让我们

    现在的朝鲜半岛,其实包括两个国家——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历史上,它们是一个整体,对于这两个国家,我们很难用一个“爱”或“恨”来表达。出于政治信仰、意识形态和国家安全战略上考虑,在政府层面上,我们在政治、经济各个方面支持朝鲜;但在民间层面,与韩国的经济贸易、民间往来要大大超过朝鲜。每年去

  • 第三节 开科取士,加强统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开科取士,第三节

    清入关后,凭借其强大的武力确立起对整个中国的统治,同时实行剃发、圈地、逃人、迁海等民族高压政策,导致清初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康熙继位之后,南明最后一个政权永历政权也被清军消灭了,清王朝开始出现一统天下的政治局面。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康熙四年到六年(1665到1667年),废除窝主刺字的规定,并减轻对窝

  • 熊赐履是何许人也?影响清朝历史的100位风云人物之熊赐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清朝,风云人物

    熊赐履(1635年—1709年),字敬修,又字青岳,号素九,又号愚斋,湖北孝感人,明末清初理学名家,官至清朝东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熊赐履清初是当时中国封建文化吸收融合的一个重要时期,满族自有的文化和中原原有的儒家文化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康熙继位后,在经历一系列的农民战争和统一战争的清朝,摆在其眼前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