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光绪的老师翁同龢:推荐人才时候曾经当面欺君

光绪的老师翁同龢:推荐人才时候曾经当面欺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27 更新时间:2023/12/29 2:04:21

晚清末年,常熟翁同龢,仗着自己状元及第,又是同治光绪两朝帝师,以一人而兼军机大臣、总理衙门、督办军务处、户部尚书等显职,煊赫一时。然而这位翁常熟却是一个擅用权术的人,他的同僚吴县潘祖荫曾说:“叔平虽为君之座师,其人专以巧妙用事,未可全信之也。”潘祖荫又说:“吾与彼同时贵公子,总角之交,对我犹用巧妙,他可知矣。”这是说翁行事权谲,做事无准绳,即使在朋友之间,也不肯坦诚相见也。那么他对于皇帝、他的学生又是如何行事的呢?

最着名的例子就是他回护文廷式试卷之误。

据当年任阳湖知县的李超琼日记载:

常熟翁大司农同龢,今时所谓贤者也,然顷间闻赵伯含述其二事,殊为可诧:庚寅殿试榜眼文廷式策中“闾阍”两字,于“闾”字之下误书“而”字,遂改作“面”字进呈。后皇上疑之,问有无出处,同龢明知其因误,为瞒之举。乃以“似有所出”对,且曰:此曾有与“檐牙”二字作偶者。

又本年大考,翰詹王懿荣《华林马射》诗中以“射侯”对“华林”,虚实弗谐,平仄尤误。同事者疵之,同龢欲援懿荣,袒之甚力,持至上前请示,并曰:“射侯有作仄读者。”询所出,尤不认咎,则曰:“似曾见过,一时不能记忆也。”

这是李超琼在光绪二十年八月初九的日记,他是听同僚好友赵伯含说的,并郑重地记录下来。这里不知是整理者的错误还是李超琼日记误书,文廷式卷中策论的“闾阍”当作“闾阎”,而文廷式误写成“而”字,翁同龢知道其误,改“而”为“面”。这是作假。而到皇帝质疑时,翁同龢又急中生智,想出“檐牙”来对,表示“闾面”的说法是存在的。闾阎者,百姓也,《史记·列传第十一》:“甘茂起下蔡闾阎,显名诸侯,重强齐楚。”而“闾面”则无此用法,此为不典。而生造典故,则视其严重与否,科举排名要下落不少,不但不可能榜眼及第,很可能进翰林院成为庶吉士也困难的。而王懿荣一事,病在对偶平仄不谐,也为科举时代大病,而翁同龢仗着帝师,编着故事糊弄皇帝,以遂其援引王懿荣,并让其知恩报德的目的。

解读这两个故事,会有两歧发生。一者,翁同龢爱才心切;二者,翁同龢欺君罔上。其实这两者并不矛盾,爱才不假,欺君有据。问题是,他的所谓爱才,乃是爱的门下士,有汲引私人的嫌疑,朋党因此而成,同时也阻塞了别人上进的路途,所以,他的所谓爱才,其实即是为了徇私揽权而已。

光绪在这方面并不惑于翁同龢的巧言,据记载文廷式在召对时,光绪又问起这个事情,天颜咫尺,他不好瞎编,承认是自己写错了字,失误了。可惜错误既已发生,再也很难改正了,皇帝也只能马马虎虎,承认既成事实。

1894年翰詹朝考,光绪皇帝还曾向文廷式,自己妃子的老师卖好:汝卷乃朕所特取,汝知之否?这样一来,也彻底为文廷式洗白了身份。

李超琼对翁同龢所为甚表不满,他在日记中发表评论说:

噫!身为师傅,事为荐进人才而敢为是面欺也。其视当今,不直如婴孩哉。使遇康熙雍正之时,其能保首领乎?

翁同龢后来被慈禧斥逐,主要还是与汲引康梁有关,虽然他在自己的日记中不肯承认,但也不能否认他的立身行事,给别人留下了很多把柄,待一并发作,翁师傅就只能吃不了兜着走,以待罪之身回山看看夕阳了。

标签: 光绪时候老师

更多文章

  • 清代时期为什么汉人大臣称臣,满人大臣却称之为奴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大臣,奴才,满人

    奴才通常都是家奴对于主子的自称,颇有一种讥讽的含义,然而在清朝统治年间,奴才可并非是一个贬义的称谓,那时只有满人大臣才可以有资格称为奴才,汉人只能称臣,这是为什么呢?看清宫剧的时候,总是会听见“奴才该死”一类的话,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称奴才,其实这是清朝的一种称呼,一种不是谁都

  • 解析怎样评价明朝被誉为救世宰相的于谦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宰相,明朝,被誉为

    《明史》曾评价于谦说:“于谦为巡抚时,声绩表着,卓然负经世之才。”那么,明代于谦是谁。要想全面地了解明代于谦是谁这一问题,需要从于谦简介开始说起。于谦生于公元1398年,卒于1457年,享年59岁。于谦的祖籍虽然在河南商丘,但是于谦自幼在浙江杭州一带长大。于谦少年时期非常仰慕文天祥,他认为文天祥是一

  • 婉贵太妃是什么人?一生不受宠活到92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受宠,是什么人,活到

    婉贵太妃是什么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现在很多的清宫剧很受观众的喜欢,因为每次的后宫内斗都让人看得非常过瘾。而且里面一般还会有这样的桥段: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宫女,经历了一些现实的阵痛,最后无奈放弃了真正的自己,最后踩着别人终于成为了后宫之主,实现人生逆袭完。现实中也有一位妃子,没有什么

  • 范文程身为清朝四朝元老 为什么会被骂为汉奸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元老,汉奸,清朝

    还不知道:范文程到底是何许人也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经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四朝,清朝的建立和问鼎中原范文程都算得上功勋之臣。当然,他也因此被许多后人成为是汉奸,民族败类,被归类于洪承畴、钱谦益,这样的无骨气的文人之列。但事实上,他们不一样!史上文人分三种,一种

  • “至人无我”——清初的文学风貌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学,清初,风貌

    清初的学者提倡实践精神,清初的文学家也大抵如此。长洲(江苏吴县)有个徐增,说金圣叹是“至人无我”。这“至人无我”四字,也可以代表清初主要的小说家、戏剧家的思想和创作。金圣叹(1606?1661)也是长洲人,是清初杰出的文艺批评家。他评点过《离骚》、《庄

  • 女中豪杰的巾帼英雄周秀英:为何被凌迟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女中豪杰,巾帼英雄,而死

    小刀会周秀英是上海小刀会起义军的女首领,江苏青浦白鹤塘湾人,是周立春的女儿。1852年,周秀英与父亲带领青浦农民发动武装抗粮运动,并于同年9月击退了青浦知县和苏州知府的进攻。小刀会周秀英至今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巾帼英雄,是一代女中豪杰。她自幼习武,精于刀法,为人仗义,善于同恶势力作斗争。1852年,青

  • 清朝12名铁帽子王,溥仪退位,竟没有一个人敢站出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人敢,帽子,清朝

    从观看影视剧等着作,相信大家对清朝都或多或少有些许了解。我们也可以经常听到一个比较熟悉的词铁帽子王,这是什么意思?在整个清朝的历史上,铁帽子王也就只有这么几个人,铁帽子王是可以世袭罔替的,意思也就是说,正常的爵位每次继承就会小一阶,也就是说儿子永远比父亲的官位要小,但是铁帽子王,这个爵位却是一直都是

  • 清朝时什么人才可以穿黄马褂?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人才,清朝,马褂

    清帝国除了皇帝穿的龙袍,最上等的褂子非“黄马褂”莫属了。马褂是满族人常穿的一种衣服,袖子只到肘部,主要是为了骑马和射箭时方便,满洲话叫“额伦代”(“额伦代”是短袖马褂,长袖马褂叫做“倭拉波”),还曾叫作&

  • 索尼宣布回购股票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回购股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索尼,股票,要回

    索尼相信大家都认识,毕竟想当年索尼的手机风靡全球,虽然现在手机不怎么出了,但是相机技术依然是全球最顶尖的水平。根据最新报道称索尼宣布回购股票,利好消息发放股价应声暴涨,消息出来之后引来不少网友的热议!外媒报道称,索尼公司周五宣布回购1000亿日元(约合9.1亿美元)的股票,这是索尼首次旨在提高股东回

  • 谭嗣同《望海潮·自题小影》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古诗,小影,海潮

    朝代:清代作者:谭嗣同原文:曾经沧海,又来沙漠,四千里外关河。骨相空谈,肠轮自转,回头十八年过。春梦醒来么?对春帆细雨,独自吟哦。惟有瓶花,数枝相伴不须多。寒江才脱渔蓑。剩风尘面貌,自看如何?鉴不因人,形还问影,岂缘醉后颜酡?拔剑欲高歌。有几根侠骨,禁得揉搓?忽说此人是我,睁眼细瞧科。注释①骨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