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镇江保卫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

镇江保卫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652 更新时间:2023/12/18 5:33:42

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日本正处于天宝年间,面对国内资本主义发展、阶级矛盾激化的情况,幕府试图推行“天宝改革”,但成效甚微。1842年,马克思开始为《莱茵报》撰稿;同年10月任该报主编,着抨击普鲁士专制政府,开始接触社会经济问题,但不久就被迫退出。

19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英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资产阶级为了掠夺更多的殖民地,开拓更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对外发动了更大规模的侵略战争。

1840年6月至1842年8月,英国在侵占了中国邻近的一些地区和国家后,又中国发动了一场侵略战争,称为第一次鸦片战争,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镇江保卫战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清军英勇抗击英军侵略的一次重要战役。

1840年6月底,英国侵华远征军抵达广东海面,封锁了广州海面,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爆发。由于广州和厦门有林则和邓廷桢分别严守,英军久攻不下,于是就北上进犯。7月6日,英军攻陷定海,并于8月初到达天津海口,以军事相威胁,提出惩办林、邓二人,并赔款、割地的无理要求。道光帝在英军的威胁和投降派的影响下,于8月30日派直隶总督琦善赴军谈判。9月中旬,英国侵略者鉴于时近深秋,兵船不宜在北方久留,因此,在琦善答应一定满足他们的要求后,撤兵南下。道光帝竟然认为琦善“退敌有功”,便任命他为钦差大臣,兼署两广总督,前往广州继续与英军谈判。

11月底,琦善到达广州,为早日与英方达成和议,撤销一切防御设施,并解散招募的水勇。英国侵略者为加强其在谈判中的地位,1841年1月7日,攻陷了虎门外的大角、沙角炮台,并于1月26日强行占领了香港。道光帝得知后,感到有伤“国体”,便于1月27日宣布对英作战,派御前大臣奕山为靖逆将军,前往广州主持军务。2月26日,英军又攻陷虎门,向广州城进逼。4月中旬,奕山来到广州后,日夜饮酒作乐,毫无作战决心。5月26日,在英军炮火猛烈攻击下,奕山派人向英军乞和,于次日与英方签订了屈辱的《广州和约》。

然而,英国侵略者并不满足取得的利益,又进一步扩大侵华战争。1841年8月,英军攻占厦门,10月,定海、镇海、宁波相继陷落。于是,当月,道光帝派奕经为扬威将军,从各地征调两三万兵力,驰赴浙东收复三镇。奕经一路游山玩水,直到1842年1月下旬才到达嘉兴。由于他不信任当地群众,又骄傲轻敌,不但没有收复三镇,反被英军乘势占领了慈溪。奕经仓皇逃往杭州,不敢再战。道光皇帝又决定投降,派人向英军求和。英军却拒绝接受清政府的求和,于6月攻陷吴淞,上海、宝山也随即失守。

英军占领吴淞后,沿长江西犯,一路烧杀抢掠。7月15日,英军7000人到达镇江城郊,准备全力攻城。镇江位于长江和运河的交汇处,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地理位置非重要。7月21日,英军兵分三路向镇江城发动了猛烈的进攻。镇江城内清军数量虽少,也不畏强敌,在副都统海岭的指挥下,与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激战。许多士兵誓死抵抗英军的进攻,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与肉搏战,直至壮烈牺牲。副都统海岭在最后时刻,也自杀身亡。英军虽然占领了镇江城,但却遭到了鸦片战争以来最顽强的抵抗,损失了180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清军在这次战役中虽然全军覆没,但它却是鸦片战争中打得最为悲壮的一战,表明了他们勇于牺牲的精神。

英军占领镇江后,为进一步威胁清政府,继续向江宁开进,8月上旬到达南京下关江面。8月29日,在英军大炮的威胁下,清政府的全权代表耆英在英国军舰上,按照英国提出的全部侵略条款,与英方代表签订了英国侵略者强加给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中国从此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标签: 保卫战历史意义镇江

更多文章

  • 甲午之战:第五章 鸭绿江,战墙崩溃_朝鲜与中国历朝历代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朝,朝鲜,鸭绿江

    前1046年,即殷纣辛三十年(周武王十六年),纣辛子受为武王姬发所灭,国亡。《史记·宋微子世家》:“箕子者,纣亲戚也。”“于是武王乃封箕子于朝鲜,而不臣也。其后箕子朝周。”箕子姓子。“司马彪曰‘箕子名胥馀’。”(《史记集解》)朝鲜半岛第一个政权出现。但它属于武王姬发所封诸侯国,地位与鲁、齐、晋、秦、

  • 龚自珍的不孝子:边改父亲文稿边拿棍敲牌位咒骂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孝子,文稿,牌位

    龚橙的汉奸帽子龚自珍的长子龚橙(字孝拱,号半伦),在晚清学界是一个名声很大又存在巨大争议的人物。即使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对他的评价仍然言人人殊,难以定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有人把他和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一事牵扯在一起,说他是引导外国人焚园的罪魁祸首,因此骂他是汉奸、卖国贼;有人则认为并无此事,龚橙是被

  • 因9票的优势,英国议会决定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英国,议会,鸦片战争

    自19世纪初叶开始,鸦片开始大量输入中国。英国鸦片贩子不顾清政府禁止鸦片入口的禁令,贿赂清朝政府官吏,勾结中国走私贩子里应外合,利用特制快艇进行鸦片武装走私,足迹遍及整个中国东南沿海。鸦片大量输入使得中英之间的贸易由中国的出超变为英国的出超,导致中国境内的白银大量外流,清朝财政严重受损;朝野上下,禁

  • 乾隆两次出题为难这个人,最后却都被他巧妙化解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两次,乾隆,却都

    乾隆十六年,乾隆为给母亲过六十岁寿辰,想在京都西郊建一座大同春,工部的官员接到命令后,就将任务交给了样式雷,样式雷是专门搞宫殿建筑设计的,手艺十分了得,可是就算手艺再好,接到这个任务也会发愁,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给皇帝干活,等于将自己的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稍有不慎,小命就没了,一连好几天,样式雷都没有

  • 揭秘天父之女洪宣娇死于情杀还是死于仇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之女,天父,死于

    太平天国洪宣娇是广东花县(今花都区)福源水村人,原名叫杨云娇,洪秀全因她是“天父”之女,认其为妹,改名洪宣娇。她是萧朝贵的妻子,生卒年不详。洪宣娇在太平天国的创建以及成长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是洪秀全和萧朝贵的得力助手。洪宣娇画像根据史料记载,太平天国洪宣娇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女性,曾参与过天京

  • 甲午败类篇_《甲午沉思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沉思,甲午,败类

    甲午败类,首推慈禧。虽然这个身居京城的太后没有直接指挥这场战争;虽然这个位高权重的大清实际统治者并没有下令北洋舰队投降,但反观战争的前因后果,其悲惨结局,丧权辱国无不因她而成。这位1835年出生、小名唤作杏贞的女人,17岁入宫,幸运地为咸丰皇帝生下长子,被封为懿妃、懿贵妃。让人惊奇的是她以其聪明才智

  • 堪称完美的李光地 唯一的污点是“蜜蜡献策”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完美,污点,蜜蜡

    李光地是康熙年间的大臣,他一生功绩显着,能力出众,深受康熙宠信,身居高位很多年。他一生的执政生涯都是在康熙年间,所以和康熙感情不错,很懂康熙,在他逝世的时候康熙很是伤心,告诉朝中众臣:“最知道我的就是李光地啊”。李光地一生功大于过,虽然小节有亏,但是大义不损,是一个值得称赞的好官。李光地是清朝康熙年

  • 清代的手工业概述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手工业,清代

    清代的官手工业虽然仍然存在,有织造、陶瓷、铸钱、军器火药、造船、御用工艺品等门类,但是在经营范围和作坊数量上,都不如明代,政府使用的手工业品,大部分是从市场上获得。民间手工业则保持着明代以来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各种工业部门中,产生了规模较大的民间手工业工场,从17世纪末~19世纪初,这些大规模的民间手

  • 科举的弃儿,商海的宠儿王致和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商海,宠儿,科举

    1669年(清康熙八年),安徽仙源县举人王致和进京会试第,滞留京城。这已经是第四次会试落第了,想起这么多年的经年累月的寒窗苦读,王致和不禁悲从中来。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分两个阶段,一个是科举的初步考试,一个是科举的正式考试。科举的初步考试有这么三种,一种叫童试,一种叫岁试,一种叫科试。童试,一般又叫做

  • “中国十大谋士之一”范文程到底是不是汉奸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十大,汉奸,谋士

    范文程(1597——1666),清初重臣,字宪斗,号辉岳,辽东沈阳人,曾事清太祖、太宗、世祖、圣祖四代帝王。是清朝的开国大臣,也被视为文臣之首,被列为“中国十大谋士”之一。所有有识之士都有一个相似之处,就是好读书,范文程早年也好读书,灵敏沉毅。明朝正德年间的进士,官至兵部尚书。1618年,大金努尔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