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八、鬼子六—恭亲王奕訢

八、鬼子六—恭亲王奕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657 更新时间:2024/1/3 0:42:03

奕訢清代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历史上,最为显赫的皇室贵族成员之一。对清末政治有深远影响,是太平天国的镇压者、洋务运动的开创者、也是诸多屈辱条约的签订者,主持三朝外交,人称“鬼子六”。他的政治生涯几经沉浮,将中兴的誉与辱国的毁全都留在身后。他风云多变的一生,反映出清末动荡不安的时局,他多舛的命运折射出大清王朝日渐衰败的历程。他差一点当上皇帝,如果他真能成为皇帝,清朝的历史会不会改写呢?

1.与皇位失之交臂

道光12年(1832年),道光帝的静贵妃生下了道光帝的第六个儿子,这个男婴就是后来的恭亲王奕訢。道光皇帝一生生下了六个儿子,老大奕讳二十四岁那年去世,老二和老三相继夭折,老五奕誴生性敦厚,与世无争,因此皇位的争夺者自然而然地就落在了皇四子和皇六子两人身上。

奕訢和四哥奕詝从小一起长大,感情相当深厚。而使奕訢有实力争夺皇位的是他的母亲静妃。这位静妃虽然不是皇后,但是她为道光皇帝生育了三个皇子(二、三、六子)所以她在诸妃中的地位相当的高。道光帝似乎也明白这位妃子为自己立下的汗马功劳,就在奕訢三岁的时候,封静妃为静贵妃。此时他的地位仅次于奕詝的生母孝全成皇后。另外,在1822年,道光皇后去世后,静贵妃就受命管辖六宫之事,并担任起抚育四子奕詝的重任,地位已相当于皇后。奕訢的母亲受到他父皇的宠爱,他本人自然也备受道光皇帝宠信。

据历史记载,奕訢天赋极高,聪慧机敏,曾自创一套枪法,很受喜欢骑射的道光帝的喜爱。奕訢和奕詝同在静妃的抚育下渐渐长大,感情虽好,但彼此都心照不宣,知道对方都是皇位的竞争对手。

道光皇帝似乎也知道这一点,很怕兄弟二人惹出什么事端来。但让道光皇帝很欣慰的是,两人在表面很是友爱,只在暗地里较量,并且十分的微妙。

道光26年(1846年),道光皇帝去南苑打猎,命众皇子一同前往。按照道光皇帝的本意,他本是检验一下皇子们的骑射之道。但却发生了一件事,使得奕訢离皇位远了一步。

奕訢并不知道这次狩猎会对他以后有那么大的影响,从小就善于骑射的他,开弓射箭,猎物频频被射倒。自然,他获取了猎物最多。到了父皇面前,他得意洋洋地将猎物献给道光帝看,道光帝很满意。可当道光帝问到奕詝时,没射猎物的奕詝却按照他师傅杜受田的指教说道:“此时正值春天,鸟兽孕育,我实在不忍伤这些幼小的生命,而且也不想与诸位弟弟争弓马之长。”

咸丰帝奕詝,道光11年(183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圆明园。咸丰11年(1861年8月22日)病故。在位11年。

道光皇帝一听,称赞道:“真有人君之度。”

这件事很是蹊跷,试想,道光皇帝本就遵从满人骑射的传统,对儒家那一套仁义不是很看好。可为什么却称赞一个在射箭上没有一点成就的奕詝呢?

第二件事也是关于两位兄弟的,有一次,道光皇帝命两兄弟在第二天“入对”,也就是进行考试,让他们陈述对历史或现实问题的见解。

二人分别向师傅讨教对策。奕訢的师傅让他充分发挥优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杜受田根据对自己徒弟的了解,就跟徒弟说道:“您的知识可比六爷差远了。”

奕詝很惶恐,“那可怎么办?”

老奸巨猾的杜受田微笑道:“如今皇上已老,他肯定会说自己快不行了,这个皇位该怎么办。”

“我该如何应对?”

“你趴在地上什么都不说,只大把的流泪,大声哭就可以。”

第二天,道光帝一见到二人,就问两人对时局的看法。当时的时局已经没法看。可奕訢偏就看出了许多问题,并提出了应对之策。他不知道,父皇已经是昏聩老迈,他巴不得把这些事情当成身后事呢。

听完了奕訢的陈述后,他开始咳嗽,然后就感伤,说自己老了,将来可怎么办。话音未落,奕詝扑通一声就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像死了亲爹一样。道光皇帝很是感动,评价奕詝道:“真有人君之度矣”。

这两件事让道光帝陷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他很看重奕訢的能力,但另一方面,奕詝的“人君之度”又让他很是赞赏。他对两人进行了自己的分析,这种分析当然不是科学的分析,而完全是在他昏庸无能的情况下进行的分析。

咸丰帝奕詝手迹。面对才干能力很强的竞争对手奕訢,奕詝凭借儒者的宽厚和仁德取得了皇位的继承权

首先,奕訢从才智上要远远胜过奕詝,但他的锋芒太露,而且他的母亲又不是皇后。其次,通过这两次的测试,奕詝虽然天赋平平,可有“人君之度”,在当时时局不稳,稍不留神就会出岔子的环境下,还是稳当的君主更适合。于是,他决定把皇位传给四子奕詝,方面他的母亲是孝全成皇后,是地道的“嫡长子”,另一方面,道光皇帝可不是从是否有才智角度来考虑皇位的人选,而是看中了奕詝的“仁孝”。

道光26年6月,道光皇帝密立储君。道光30年正月,在要死之时,他召王公大臣一起将诏书拆开。这些人发现建储盒内有两道朱谕:前一项是“立皇四子奕詝为皇太子”;后一项是“立皇六子奕訢为亲王”,并赐号“恭”。

雍正朝创立建储制度以来,传位诏书既立嗣君又封亲王,这是头一遭。虽然,有人说道光的一匣两谕说明了他在立

嗣一事上的矛盾心理。但不争的事实却是:奕訢与皇位失之交臂。这位落败的准皇帝在以后只能行使他亲王的权力了。

2.和四哥的合作与决裂

奕訢荣膺亲王显爵那一年只有十九岁,这样的荣誉在大清朝即使是在中国历史上也少有,但他并没有喜悦之情。我们不得而知,他是否真的非常想当皇帝,但对于任何方面都不如自己的四哥成为皇帝,他心里肯定不服。

可是,他并没有像乱臣贼子一样,对皇位有过多的幻想。而是尽量使自己尽快适应亲王的身份,对四哥毕恭毕敬。而他的四哥咸丰帝也很想以国君,兄长身份使自己和诸弟,特别是奕訢的关系更为融洽。他尽量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将奕訢安排得妥妥当当。在物质上,他给这位恭亲王的赏赐要远远大于其他兄弟,并且把和珅的故宅和圆明园附近的和春园一股脑地赏赐给奕訢。

标签: 恭亲王鬼子

更多文章

  • 巾帼英雄革命烈士秋瑾生平事迹简介:秋风秋雨愁煞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巾帼英雄,烈士,生平事迹

    秋瑾(1877-1907),女,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后改名竞雄,又称鉴湖女侠,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出生于福建厦门。性豪侠,习文练武,喜男装。清光绪二十年(1894),其父秋信候任湘乡县督销总办时,将秋瑾许配给今双峰县荷叶乡神冲王廷钧为妻。光绪二十二年,秋与王结婚。王廷钧在湘潭开设“

  • 为什么康熙的儿子里只有雍正管隆科多叫“舅舅”?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康熙,舅舅,雍正

    咱们看与清宫相关的电视剧,看到雍正的时候,总免不了一个人,这就是隆科多,雍正还曾称他为“舅舅”。可后来,随着学习清史的深入,我才发现,雍正的母亲,孝恭仁皇后,是乌雅氏,而隆科多是清初大世家佟佳氏,都知道舅舅是母亲的兄弟,这位孝恭仁皇后和隆科多完全没有血缘关系,他怎么就成了雍正的舅舅了呢?康熙晚年,九

  • 两组人物,留给我们的自豪与反思甲午英雄谱_《甲午沉思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两组,沉思,甲午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引以自豪的英雄,也有不齿于口的败类。屈原、岳飞、文天祥、戚继光属前者,秦桧、张邦昌、吴三桂、汪精卫之流属后者。前者流芳百世,后者遗臭万年。同样,甲午战争也出现了这样两组不同的人物。我们展示他们,一要昭示后人,二要从中引发一些思考。甲午英雄首推邓世昌。这是一位一百多年来一直被我们推崇的

  • 光绪有翁同龢这样的老师真失败!坏处多过好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光绪,坏处,多过

    许多人都说,清朝是祸害中国的朝代,慈禧是祸害清朝的悍妇,光绪是惧怕慈禧的废物!这话一点都不假。特别是光绪掌政以后,西方列强和东方日本都看出中国是一块肥得流油的肉,纷纷持刀扛枪,意欲对中国宰割。但是甲午海战失败、把中国推向列强砧板,这绝不仅仅是慈禧光绪的原因,背后更有很多瞎鼓捣的人。翁同龢(1830~

  • 龚自珍的另一面:喜欢逛青楼并且终日沉迷赌博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喜欢,终日,青楼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的这一名句,在苦难时代里,曾激励了无数的中国志士,可这么一个龚自珍,其实也有着鲜为人知的另一面。所谓的“五毒俱全”,除了不抽鸦片,和林则徐一样,坚决反对鸦片外,其余的“四毒”,龚自珍可谓“一体均沾”。先说说逛青楼吧,龚自珍喜欢逛青楼,这在其友人的笔下,屡屡可

  • 哪位清代官员被康熙皇帝赞誉为“天下清官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康熙,清代,清官

    清官之难,难在身正。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只是张嘴大喊清廉,自己及家人却照贪不误,就无法约束部下,遏制贪腐。张伯行一生历任督抚要职,任所多在富庶繁华之地。但他生活简朴,衣服饮食,始终保持寒儒本色,不取属地民众一钱一物,有些做法,甚至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康熙四十六年,张伯行初任福建巡抚,当地

  • 清朝康熙皇帝曾盛赞哪位名臣为“天下廉吏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康熙,清朝,皇帝

    从一个贫困之地的县令起家,一步步升迁为皇帝倚重的封疆大吏,于成龙所演绎的传奇故事,倚仗的并非什么背景和奇遇,而是近乎苛刻的廉洁自律,这让他在贪腐之风盛行的清代鹤立鸡群。康熙皇帝称赞于成龙为“天下廉吏第一”,大力表彰,屡次破格提拔,把于成龙树为廉政典型。事实上,于成龙不仅是个廉吏,更是个能臣,绝对无愧

  • 道光帝敏感多疑,后宫23位妃子,13位遭过他毒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多疑,妃子,毒手

    道光帝是在历史上一名奇怪的皇上,当政期内仍未有很大的功绩。可是道光帝却很有特性,他是清代最小气的皇上。道光帝敏感多疑后宫23位妃子13位遭过他的毒手。道光帝是嘉庆皇帝的即位者,是清代第八位皇上,都是清军入关后的第六位皇上。是清代惟一以嫡长子真实身份承继帝位的皇上。嘉庆皇帝第五子,母为孝淑睿皇后喜塔腊

  • 雍正皇帝即位后,马上就立即查办隆科多,这是为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什么呢,这是,雍正皇帝

    公元1722年,已经在位61年的康熙皇帝去世。在康熙皇帝去世之后,自己第四个儿子胤禛继承了皇位,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在康熙在位的末期,出现了九王夺嫡的情况。雍正皇帝之所以能够顺利继位,隆科多起到了重大作用。但是在雍正的皇位逐步稳固之后,却对自己昔日的恩人隆科多痛下杀手。那么,雍正为何要除掉隆科多呢

  • 清王朝向来视汉人缠足为恶习,严明禁止满族女子效仿,为什么却越禁越火?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恶习,汉人,满族

    缠足是古时候这种恶习,起源于北宋,从明代刚开始风靡。来到清代,缠足风俗习惯早已蔓延到了社会发展每个阶级的女人,虽然清廷三申五令严禁女性缠足,可是没什么进展,缠足之风越来越激烈。旧时的“三寸金莲”清朝历代皇帝都严防死守,禁止旗人女子缠足:谁学汉人缠足,必重治其罪,并罪及父母。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