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继位,手握重权的八爷党为什么没有叛乱?

雍正继位,手握重权的八爷党为什么没有叛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732 更新时间:2024/1/10 11:14:38

在清朝276年的历史长河中,康熙可以说是其中最英明的一位君主,他被清朝的后世帝称作圣祖。虽说康熙皇帝这一生的政绩卓着,但在晚年时期选择继承人时,总是摇摆不定,一直都也没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他这样的做法使得皇子们对皇位虎视眈眈,致使险些造成了动摇大清国本的“九子夺嫡”。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夺嫡大战中,雍正皇帝笑到了最后。而当时还是四阿哥的雍正并不是诸位皇子中最受康熙器重的,也不是势力最强的,所以他能继位这一结果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抛开雍正继位的合法性不谈,总之雍正就这样当上了皇帝。

那么当时几乎掌握着朝廷大半权利的八爷一党,加上手握重兵的十四阿哥的支持,为何会如此心甘情愿的接受事实,而不趁雍正根基未稳之时发动政变,自己做皇帝呢?其实原因非常简单,不是他们不想,而是根本没有任何机会。因为雍正手中掌握着至关重要的一张王牌丰台大营。

丰台大营之所以无比重要,一个原因是它是距离紫禁城最近的野战部队,只要得到命令可立即进宫勤王。另一个原因是丰台大营是所有驻扎在京师附近的部队中人数最多、战斗力最强的队伍。保守估计,当时丰台的大营共有12个营,28000多人,下设步兵营、骑兵营,甚至还有装备精良的火器部队。它的武器装备和士兵素质是其他部队无法比拟的。而此时的丰台大营正牢牢掌握在雍正的铁杆亲信十三阿哥手中。

而且当时的九门提督隆科多也是雍正皇帝的人,掌握着紫禁城以及整个京师的兵马大权。又有丰台大营在外对隆科多形成威慑。对于他的忠诚,雍正皇帝根本不用担心。所以虽然八爷党掌握着行政大权,但多数都是手握寸铁的官,对于手握兵器的士兵来说,根本就是手无缚鸡之力。他们就是想造反也只能望洋兴叹,毫无办法。

那么手握10余万重兵的十四阿哥为何会乖乖的交出兵权,任由雍正处置呢?这个原因就更简单了,首先十四阿哥远在西北边陲,距离权力的中心京城何止千里,他的同党几乎全部被雍正控制在北京,自己又没有造反的借口,而且自己手里的兵马放眼全国来说,那也是根本不够看。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虽然十四阿哥手握重兵,但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掌握他后勤补给的不是别人,真是雍正皇帝一手提拔的家奴川陕总督年羹。所以十四阿哥在一无内应,二无正统说辞,连后勤补给都受制于人的情况下,也只能交出兵权,乖乖认命。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康熙皇帝是否将皇位传给了雍正,他的继位都是必然的结果,此时的雍正早已是无人可挡了。

雍正继位后,就开始不断固执自己的优势,首先就是将丰台大营不断扩军,高峰时甚至高达4万人,丰台大营也因此达到了其最为辉煌的时刻。不过随着皇权逐渐稳定,丰台大营的作用也越发的不重要起来,到了乾隆时期,对丰台大营的监管和训练已经不从前那么重视了,逐渐的,这只曾经的精锐部队也变得和其他清朝部队一样,无能平常了。

对于这段历史,不知大家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欢迎留言,我们一同来交流,解锁更多历史的奥秘!

标签: 叛乱手握雍正

更多文章

  • 雍正母亲德妃:和隆科多之间真的有私情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母亲,私情,雍正

    在电视剧《甄嬛传》中,雍正的母亲和大臣隆科多有着一段私情,那么很多人就会想,历史上他们两个是否有着像电视剧里所说一样的私情呢?答案很明显是否定的。因为隆科多的祖辈对朝廷都是有功的,家庭身世与常人所不同。而且从家庭关系来看,他的父亲既是康熙的舅舅,也还是康熙的岳父,他的姑姑嫁给顺治帝,生下来的那个人就

  • 第二节 出兵征战,噶尔丹败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噶尔,第二节

    雍正八年(1730年),清军与准噶尔部发生冲突,导致了大规模的激战。雍正九年(1731年)七月,傅尔丹率领的部队在进军的路上中了敌军的埋伏,打了一个大败仗。清朝政府任命顺承郡王锡保为靖边大将军,于九月,在鄂登楚勒打败了准噶尔的部队,准噶尔的首领噶尔丹策凌逃跑了。但他仍不甘心,总想侵占喀尔喀,扩大势力

  • 林觉民厌恶考功名:试卷写“少年不望万户侯”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万户侯,功名,厌恶

    林觉民(1887年-1911年),字意洞,号抖飞,福建闽侯人。从小过继给叔父林孝颖,八岁丧母,由叔父抚育长大。他天资聪颖,刻苦用功,博闻强识,少年时即立下报国大志。1902年,林觉民以优异成绩考入全闽大学堂(今福州一中),接受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1907年,为寻求救国真理,东渡日本留学,不久参加孙中

  • 着名谋士清初重臣范文程:当初为啥要帮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初,谋士,重臣

    范文程(1597——1666),清初重臣,字宪斗,号辉岳,辽东沈阳人,曾事清太祖、太宗、世祖、圣祖四代帝王。是清朝的开国大臣,也被视为文臣之首,被列为“中国十大谋士”之一。所有有识之士都有一个相似之处,就是好读书,范文程早年也好读书,灵敏沉毅。明朝正德年间的进士,官至兵部尚书。1618年,大金努尔哈

  • 《儒林外史》简介 《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作者,儒林外史,简介

    《儒林外史》简介:中国古代的白话长篇小说,自《水浒》、《三国演义》等不朽巨着问世以后,在知识分子及市民阶层中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小说铺陈历史,演述英雄豪杰、才子佳人,成为明清二代普遍的文化现象,小说家的地位因此而得到奠定。但后世作品,除了不多几部能与《水浒》、《三国》并驾齐驱外,大多数在反映社会的

  • 历史上的李光地是什么结局?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他是,历史上,结局

    历史上李光地怎么死的?如何客观地评价他?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李光地5岁的时候就开始拜师学习,聪慧过人,在学习上也很努力。22岁的时候,他参加乡试就得到了主考官的欣赏,后来在庚戌科会试中考得很好,中了二甲第二名进士,成为了庶常馆庶吉士。康熙十二年五月的时候,李光地请假南下福建省亲,这次

  • 孙嘉淦晚年为何要拉五车砖头回家呢 只因打肿脸充胖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只因,打肿脸充胖子,砖头

    孙嘉淦晚年为何要拉五车砖头回家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提到孙嘉淦大家可能会想到《雍正王朝》里那个敢和雍正顶嘴最后被年羹尧杀了的孙嘉诚,其实这个孙嘉诚的原型就是孙嘉淦。孙嘉淦作为在大清帝国中历经了康熙、雍正、乾隆朝的三代老臣,深受皇家的垂青与信任

  • 洪秀全太平天国运动:“天下一家,共享太平”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天下,太平,太平天国

    历史上,不少人都喜欢利用宗教达到自己目的。洪秀全是玩宗教玩得最具影响的一位,差点把清朝玩下去,自己成为中国的皇帝。洪秀全,广东花县人,出生在一个中等农民的家庭。幼时读私塾,18岁受聘为本村塾师,曾3次赴广州考秀才都名落孙山,非常失意。他生活于鸦片战争时期,对动荡的社会,清王朝统治的腐朽,看得很清楚。

  • 清代十三朝,十二帝年号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朝,年号,清代

    1、努尔哈赤庙号太祖年号天命2、皇太极庙号太宗年号天聪,崇德3、福临庙号世祖年号顺治4、玄烨庙号圣祖年号康熙5、胤祯庙号世宗年号雍正6、弘历庙号高宗年号乾隆7、喁琰庙号仁宗年号嘉庆8、绵宁庙号宣宗年号道光9、奕宁庙号文宗年号咸丰10、载淳庙号穆宗年号同治11、载恬庙号德宗年号光绪12、爱新觉罗&mi

  • 爱新觉罗·胤禔:康熙帝长子,却被圈禁26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康熙帝,爱新觉罗,长子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爱新觉罗·胤禔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康熙末年,康熙帝的众皇子为争夺太子之位展开激烈的明争暗斗,称之为“九子夺嫡”。在这些皇子中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是皇长子且为”大千岁党“的首领。朝廷中不少朝臣皆以其有可能继承嫡位而前往依附。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皇太子胤礽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