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英宗是怎样的皇帝,复辟后为何非要杀于谦?

明英宗是怎样的皇帝,复辟后为何非要杀于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673 更新时间:2023/12/20 22:41:49

明英宗是怎样的皇帝

明英宗实则是一个迂腐无能的昏君。

《明妃传》明英宗剧照

他前后有两次登基做皇帝,第一次的时候登基国号为正统,明英宗刚登基的时候还有着张太后辅助朝政,张太后眼光很深远,一直重用忠臣贤人,使得国家强大,经济发展的鼎盛,朝政整顿的也是服服帖帖,后来张太后去世,很多大臣也都去世、告老还乡;年轻气盛的明英宗热血澎湃,而这个时候,他一直宠幸的宦官也有了展露头角的时候。

明英宗昏就昏在他听信了宦官振的话,并且对王振极为宠爱,也昏在了他尽然重用了小人来担当国家大任,后来又听信了王振的意见竟然亲自率兵攻打瓦刺军,最后还没看到敌人,就已经后悔了于是明宗英又撤军,但还是被敌人突如其来的包了饺子,大军失败,明英宗也被抓去当了俘虏,不过也有历史探究者说到,土木堡之变也很有可能是内部出现了内奸,而这次的讨伐之战早已经被敌人知晓,所以故意下了圈套等着明英宗。

虽说明英宗在国家军事上表现的不是很优秀,可以说是愚钝的,但是要是将他放在生活中确是一个十足的好男人,他与钱皇后的故事真的就可以说是“执子之手,与子携老”;在明英宗被筑起去当俘虏的时段,钱皇后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赎明英宗,明英宗回来之后,他也没有抛弃已经人老珠黄的钱皇后,不管走到哪里都要扶上腿脚和眼睛都已经不方便的钱皇后,因此可见明英宗是个重情重义的男子。

明英宗亲征瓦剌兵败被俘

历史中有这样的说法,说是明英宗是因为听信了宦官的话才率军攻打瓦刺国,最后大败被俘。

《明妃传》明英宗剧照

明英宗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继承了王位,只是因为年幼,一直以来都由着张太后辅佐朝政,因此国家一直井井有条,在张太后逝世以后,一直被明英宗宠爱重用的王振终于有了一展拳脚的时间了,他劝告明英宗攻打瓦刺国,明英宗也正是年少轻狂,不仅要派兵去攻打瓦刺国,树立国家威望,还要亲自去率兵。

于是立即集合了几十万大军,但是由于大部分的兵力都在外地,所以很难一下子集合,只集合到了二十万大军,但是却号称五十万,随后众将踏上了前去讨伐瓦刺国的路途;但是在走了一大半的路程,加上出兵的时候非常的匆忙,就连粮食都有些供应不上,又在听说前方的士兵战败,不仅明英宗已经有了想撤回的想法,众大军也是军心动摇,之后宦官王振建议明英宗率领大军前往自己的家乡,实则是想在自己的家乡涨涨威风,可是到了家乡后又怕大军将粮食践踏,于是又原路掉头,结果在经过土木堡的时候却遭到了瓦刺国的围攻,一下子被包了饺子,这一下子,就损失了五万的将士们,明英宗只好率领众将士退入土木堡,在其中被困了很久,被断了粮食和水的将士们早已经士气全无,最终大败,明英宗被瓦刺国抓去当了俘虏。

明英宗复辟后为何非要杀于谦

于谦是历史上有名的忠臣,一生白衣,自检朴实,两袖清风,是一个难得的忠臣,但是为何明英宗复辟后还是要将于谦赐死呢?

于谦像

明英宗由于在土木堡之变中大败,被瓦刺国抓去当了俘虏,期间为了国不可一日无君,臣不可一日无首,由于谦带头的的大臣们纷纷主张将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钰立为皇帝,改国号为景泰,瓦刺国本来想利用被俘虏的明英宗来向明朝开条件,并且发军攻打明朝,却被以于谦为首领而抵挡住了攻击。

最后明英宗被放回自己的国家,却又被自己的弟弟软禁起来,这一软禁就是漫长的七年,经过“夺门之变”后,明英宗终于重新登上了皇位,重新掌握了大权,明英宗登位没过多久朱祁钰就去世了,明英宗自然也清楚于谦是个忠臣,但是如果杀掉于谦,可以让他从新树立威望,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面对着曾经失去一次权利的人,面对着曾经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的明英宗多少也有了些经验了,杀掉于谦也是对当初拥护朱祁钰为皇帝的人一个告诫,不然不足以证明复辟之君王的威名与政治之权威,由此可见,明英宗赐死于谦是属于无奈之举啊。

明英宗后由明英宗的儿子明宪宗接任,也许是对于谦的愧疚,明英宗特别强调了要求明英宗为于谦洗清冤屈,可是一代忠臣已经成了刀下亡魂,即使洗脱了冤屈,也已经没有什么作用,无非是一些名声罢了。

标签: 是怎样皇帝要杀

更多文章

  • 雍正继位,手握重权的八爷党为什么没有叛乱?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叛乱,手握,雍正

    在清朝276年的历史长河中,康熙可以说是其中最英明的一位君主,他被清朝的后世帝王称作圣祖。虽说康熙皇帝这一生的政绩卓着,但在晚年时期选择继承人时,总是摇摆不定,一直都也没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他这样的做法使得皇子们对皇位虎视眈眈,致使险些造成了动摇大清国本的“九子夺嫡”。在这场

  • 雍正母亲德妃:和隆科多之间真的有私情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母亲,私情,雍正

    在电视剧《甄嬛传》中,雍正的母亲和大臣隆科多有着一段私情,那么很多人就会想,历史上他们两个是否有着像电视剧里所说一样的私情呢?答案很明显是否定的。因为隆科多的祖辈对朝廷都是有功的,家庭身世与常人所不同。而且从家庭关系来看,他的父亲既是康熙的舅舅,也还是康熙的岳父,他的姑姑嫁给顺治帝,生下来的那个人就

  • 第二节 出兵征战,噶尔丹败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噶尔,第二节

    雍正八年(1730年),清军与准噶尔部发生冲突,导致了大规模的激战。雍正九年(1731年)七月,傅尔丹率领的部队在进军的路上中了敌军的埋伏,打了一个大败仗。清朝政府任命顺承郡王锡保为靖边大将军,于九月,在鄂登楚勒打败了准噶尔的部队,准噶尔的首领噶尔丹策凌逃跑了。但他仍不甘心,总想侵占喀尔喀,扩大势力

  • 林觉民厌恶考功名:试卷写“少年不望万户侯”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万户侯,功名,厌恶

    林觉民(1887年-1911年),字意洞,号抖飞,福建闽侯人。从小过继给叔父林孝颖,八岁丧母,由叔父抚育长大。他天资聪颖,刻苦用功,博闻强识,少年时即立下报国大志。1902年,林觉民以优异成绩考入全闽大学堂(今福州一中),接受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1907年,为寻求救国真理,东渡日本留学,不久参加孙中

  • 着名谋士清初重臣范文程:当初为啥要帮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初,谋士,重臣

    范文程(1597——1666),清初重臣,字宪斗,号辉岳,辽东沈阳人,曾事清太祖、太宗、世祖、圣祖四代帝王。是清朝的开国大臣,也被视为文臣之首,被列为“中国十大谋士”之一。所有有识之士都有一个相似之处,就是好读书,范文程早年也好读书,灵敏沉毅。明朝正德年间的进士,官至兵部尚书。1618年,大金努尔哈

  • 《儒林外史》简介 《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作者,儒林外史,简介

    《儒林外史》简介:中国古代的白话长篇小说,自《水浒》、《三国演义》等不朽巨着问世以后,在知识分子及市民阶层中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小说铺陈历史,演述英雄豪杰、才子佳人,成为明清二代普遍的文化现象,小说家的地位因此而得到奠定。但后世作品,除了不多几部能与《水浒》、《三国》并驾齐驱外,大多数在反映社会的

  • 历史上的李光地是什么结局?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他是,历史上,结局

    历史上李光地怎么死的?如何客观地评价他?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李光地5岁的时候就开始拜师学习,聪慧过人,在学习上也很努力。22岁的时候,他参加乡试就得到了主考官的欣赏,后来在庚戌科会试中考得很好,中了二甲第二名进士,成为了庶常馆庶吉士。康熙十二年五月的时候,李光地请假南下福建省亲,这次

  • 孙嘉淦晚年为何要拉五车砖头回家呢 只因打肿脸充胖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只因,打肿脸充胖子,砖头

    孙嘉淦晚年为何要拉五车砖头回家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提到孙嘉淦大家可能会想到《雍正王朝》里那个敢和雍正顶嘴最后被年羹尧杀了的孙嘉诚,其实这个孙嘉诚的原型就是孙嘉淦。孙嘉淦作为在大清帝国中历经了康熙、雍正、乾隆朝的三代老臣,深受皇家的垂青与信任

  • 洪秀全太平天国运动:“天下一家,共享太平”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天下,太平,太平天国

    历史上,不少人都喜欢利用宗教达到自己目的。洪秀全是玩宗教玩得最具影响的一位,差点把清朝玩下去,自己成为中国的皇帝。洪秀全,广东花县人,出生在一个中等农民的家庭。幼时读私塾,18岁受聘为本村塾师,曾3次赴广州考秀才都名落孙山,非常失意。他生活于鸦片战争时期,对动荡的社会,清王朝统治的腐朽,看得很清楚。

  • 清代十三朝,十二帝年号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朝,年号,清代

    1、努尔哈赤庙号太祖年号天命2、皇太极庙号太宗年号天聪,崇德3、福临庙号世祖年号顺治4、玄烨庙号圣祖年号康熙5、胤祯庙号世宗年号雍正6、弘历庙号高宗年号乾隆7、喁琰庙号仁宗年号嘉庆8、绵宁庙号宣宗年号道光9、奕宁庙号文宗年号咸丰10、载淳庙号穆宗年号同治11、载恬庙号德宗年号光绪12、爱新觉罗&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