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末莱阳抗捐斗争的领袖曲诗文最后是怎么死的?

清末莱阳抗捐斗争的领袖曲诗文最后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870 更新时间:2023/12/21 5:01:29

清末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山东莱阳县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人民抗捐抗税斗争。曲诗就是领导这场反封建斗争的着名领袖。

拜盟立会闯县城

曲诗文(公元1849年—1914年),莱阳城西柏林庄人。他自幼务农,一直过着贫苦的生活。领导抗捐抗税斗争这年,他已年逾花甲。由于他性情刚直,见多识广,又乐意为穷乡亲抱打不平,因而深得群众爱戴,人们都叫他“曲大爷”。

宣统二年春天,莱阳遭遇寒霜,麦收无望,粮价飞涨,乡间断粮绝炊的农户“十居其九”。这时,当地的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根本不顾饥民死活,却借

推行所谓“新政”之名,增设种种苛捐杂税,人民肆意摊派,百般勒索,致使人民的负担“骤增至数十倍”。面临春荒,老百姓已无法糊口,再加上封建统治

者的横征暴敛,更使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况下,曲诗文挺身而出,他决心通过斗争,为乡亲们争得一条活路。

这年三月十二日(公历4月21日),曲诗文召集各村代表二十人,在县城西北的唐家庵聚会,商量成立“联庄会”,以联合各村群众抗捐抗税,并议决同时

发动众乡亲,向官府和劣绅讨还“积谷”。“积谷”本是早年各乡人民储存的一万多石备荒粮。但后来官绅朋比为奸,竟将全部积谷变卖侵吞。各乡人民对此事

早就气愤填膺,如今曲诗文号召清算讨还“积谷”,立刻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拥护。不久,曲诗文又联合五十多名骨干分子,再次“拜盟立会”,发誓“反对‘新

政’,抗不纳捐”,决定立即率领各村群众去县衙请愿示威。会上,大家一致推举曲诗文为总指挥,由梁好泊村的于祝三负责联络,并以“转牌”传令各乡,要

求一乡鸣锣,众乡皆出。

四月十三日(公历5月21日),曲诗文带领数千乡民,浩浩荡荡闯进莱阳县城,严正要求官府迅速清理“积

谷”旧账,减免苛捐杂税。县令朱槐之吓得魂不附体,连忙答应十日内结清谷账,缺者追赔。不料,请愿队伍刚刚退出县城,朱槐之脸色一变,急令属下紧闭城

门,马上赶制数百副镣铐,扬言要捉拿曲诗文等人。他还暗中通知侵吞“积谷”的劣绅赶快逃匿,并邀请清军巡防队、水师营官兵八十名到县城防守。

五月四日(公历6月10日),曲诗文又在城西九里河集合四、五千人,再次向朱槐之提出清算积谷、废除苛捐的要求。朱槐之见众怒难犯,便狡猾地声称,苛

敛捐税和侵吞积谷,“皆景岳所为,官实不知”。王景岳是柏林庄着名劣绅,一向勾结官府,欺压百姓,鱼肉乡里,群众恨透了这条地头蛇。次日,曲诗文即

率乡民来到柏林庄。王景岳早已逃遁,乡民们见状一拥而上,动手拆毁了王家的深宅大院,把拆下的门窗梁柱运到九里河滩,付之一炬。接着,曲诗文集合数

万群众,声言进城严惩贪官污吏。朱槐之闻讯大惊失色,慌忙派人出城与曲诗文谈判。曲诗文代表“联庄会”提出:立刻惩办“三害二蠹(dU渡)”;清算“积

谷”;免除一切苛捐杂税等。同时,为防止官府搪塞变卦,要求立碑为凭,并发布曲诗文等无罪的文告。朱槐之为势所迫,只得一一答应。消息传开,广大群众

无不拍手称快。

举刀挥众战官军

抗捐抗税斗争的初步胜利,使省城济南的封建统治者坐立不安。五月二十一日(公历6月27日),山东巡抚孙宝琦将朱槐之革职,改派一名叫奎保的接任县令。

奎保一上任,即把“联庄会”的要求全部推翻,并下令严拿曲诗文。同时,孙宝琦又派候补道员杨耀林督兵百余人,也凶神恶煞般地向柏林庄扑来。这伙官军

沿户搜查,肆行淫掠,随意开枪屠杀百姓,深深激怒了曲诗文和广大群众。

五月二十七日(公历7月3日),曲诗文传令集众于南岚村,正式宣布武装起义。他发布起义“檄文”,痛斥清朝统治者“行苛政,阴险惨毒”,庄严宣称:“今天

赐我以济民之任,吾必杀尽贪官污吏与诸绅士,斩草除根。”县城外九里河一带成为起义队伍活动的基地,大营就设在柏林庄的大庙内。曲诗文又将队伍分

为四路,分别由于祝三、寿山、马老三,钱金山任东西南北各路指挥,决定各路人马迅速包围莱阳城。当时,参加起义的数十万群众,都自备食物,驻扎于沿河岸边,并昼夜轮班赶制火药、大炮,誓与官军决一死战。

六月四日(公历7月10日)上午,曲诗文登上城北亭山,指挥发炮轰城。炮声一响,起义群众蜂拥而进,杀声震天,但城防甚严,难以攻破。随后,曲诗文命

令从城东北、西北两处发炮攻城,又派人设法靠近城墙,埋置炸药,企图炸开缺口,但数次爆炸,均未奏效。攻城的第三天,曲诗文不顾年老,横刀跨马,身

先士卒,带领队伍发起猛攻。不幸,他于酣战中坠马伤额,无法指挥,被迫下令暂时收兵。

莱阳城外连日来的炮声,使面临崩溃的清廷大为恐慌,朝廷急命孙宝琦“赶快扑灭”曲诗文领导的这支起义武装。孙宝琦一面设法从内部瓦解起义队伍,

一面派遣大批反动军队,携带洋枪洋炮,前往镇压手持简陋武器的农民起义军。同时,他还无耻勾结霸占胶州湾的德国侵略者,请求洋人协助剿杀这场起义。

从六月七日(公历7月18日)开始,经过几天血战,起义队伍伤亡很大,粮食、弹药供给严重困难,渐感不支。为减少损失,曲诗文率队撤离柏林庄一带。撤退中,

他指挥起义群众,英勇抗击尾随而来的大队敌人,但终因敌我力量悬殊,起义最后失败了。

至死不屈

曲诗文领导的抗捐抗税斗争虽然失败了,但这场斗争震动全国,揭开了山东辛亥革命的序幕,促进了革命形势的蓬勃发展。起义失败后,在人民群众的掩

护下,曲诗文逃往外地,埋名隐姓,辗转藏匿。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前夕,他又联合招远县郭福年,准备再次攻打莱阳城。至民国三年(公元1914

年),在北洋军阀袁世凯的黑暗统治下,曲诗文从外地潜归家乡,继续联络各乡群众,动员人民与反动统治者和封建势力进行斗争,因此遭到敌人的仇视和搜捕。

这年深秋的一个夜晚,曲诗文刚从外地回到家中,就听见有人叫门。他披衣出来开门,几个奸细和官兵一拥而上,把他捆了起来。接着,曲诗文的大儿子曲

洪言和三儿子曲洪昌也被一起逮走。在莱阳城大牢里,曲洪言被吊起来抽打,曲诗文眼见儿子遍体鳞伤,

却不吭一声,最后,他对紧咬牙关的曲洪言说:“真不愧是曲诗文的儿郎!”三天后,莱阳县知事周大封将曲诗文押送烟台。在袁世凯的爪牙烟台镇守使聂宪藩的

衙门里,曲诗文遭到残酷拷打,脚上全被钉上铁钉,受尽了酷刑。可是这位六十五岁的老英雄毫不屈服,对着折磨他的狱吏说道:“你爷爷我不在乎,还有什么新

鲜好‘吃’的,尽管都拿来我尝尝!”不久,曲诗文即被杀害。他用自己的英勇斗争和殷红的鲜血,在山东近代人民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极为悲壮的一页。

标签: 是怎么清末莱阳

更多文章

  • 乾隆有10多个儿子,为什么却要将皇位传给嘉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乾隆,嘉庆,多个

    历代皇帝的寿命都不是很长,但相比较其他皇帝来说,乾隆却是一位比较长寿的皇帝。那么为何乾隆有10多个儿子,却要将皇位传给嘉庆?清仁宗(嘉庆),清高宗(乾隆)庶出第十五子,非嫡非长,从后来的作为看,其资质、才能也相对也比较平庸。那么,为什么嘉庆能在乾隆那么多儿子中脱颖而出呢?众所周知,乾隆皇帝传位是采取

  • 清宫剧热爱的如懿、令妃、高贵妃这些真有其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宫,真有,贵妃

    由于清朝后宫的贵人常在答应等是没有数量限制的,所以实际情况可能会更多。高贵妃,令贵妃等都是真实存在的人物。(1)三个皇后。①第一任皇后:富察皇后。《延禧攻略》里的富察皇后,温婉可亲,历史上她和乾隆的感情也非常的好,15岁就嫁给了乾隆,为乾隆生下了二子二女,可惜的是,有三个都早早夭折,富察皇后年仅36

  • 洪宣娇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吗 和洪秀全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在历史上,存在,真实

    洪宣娇,广东花县(今花都区)福源水村人。原名杨云娇,洪秀全因其为“天父”之女,认为妹,改名洪宣娇,萧朝贵之妻,生卒年不详。在太平天国的创建及成长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她是洪秀全和萧朝贵的得力助手。洪宣娇作为太平天国一方最出名的女将之一,西王妃洪宣娇在太平天国的创建及成长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清朝可以劝降韦俊陈玉成,为什么却要杀石达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石达开,要杀

    大家好,我是小编,说起太平天国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1851年1月,屡次科考失败的洪教主在桂平金田村举起反清大旗,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胡以晃、罗大纲、曾天养、林凤祥、韦俊、陈玉成等牛人均追随天王创业,阵容相当豪华。1853年3月,即是创业两年零两月后,洪天王入主南京,占据大清东南半

  • 揭秘:戊戌变法中翁同龢的态度为何前后矛盾?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态度,戊戌变法,矛盾

    在中国近代史上,尤其是在晚清戊戌变法那场震惊朝野内外的政治变局中,翁同龢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以往政治史与法律史关于戊戌维新运动的研究,往往注重对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宪政思想以及变法主张的研究,而忽略对翁同龢的研究。毋庸置疑,康梁二人是戊戌维新运动的发动者和主导者,然而,在戊戌维新运动之初,朝中最强

  • 光绪皇帝为什么会先罢免帝师翁同龢而不是康有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会先,光绪,而不是

    为了康有为与光绪皇帝顶牛,帝师翁同龢为何被率先罢免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戊戌年(1898年)十月廿一日,已回常熟老家的帝师翁同龢突然收到清廷发出的一道上谕,其中谴责他在戊戌年密保康有为,“前令其开缺回籍,实不足以蔽辜,翁同龢着革职,永不叙用,交地方官严加管束。”如此,变法之初即已被罢回

  • 甲午之战:第十章 义军起,宝岛风云_一、甲午余波,澎湖之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宝岛,澎湖,甲午

    1894年8月日军大本营已拟定冬季作战方针,决定在冬天进攻并占领台湾,但因为顾忌清朝北洋水师在威海卫的残余军力,而且日军也有在直隶平原(即海河平原)进行决战的打算,所以并未实施此计划。而后日军打算在12月进攻威海卫时,为怕北洋水师残舰会事前往南方逃,所以有提前到南方海面布署舰队的想法,但最后此计划也

  • 李光地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最后被康熙抛弃?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康熙,是个什么样,的人

    李光地从一个落榜考生经上万言书一睹圣颜,从此算是接近了这个权利的中心,初期在官场混的也不错,在福建作特派使期间,他足智多谋、顾全大局,为收复台湾做出了巨大贡献,后来回到北京康熙告诫他:“京城是个大染缸“,很多人一旦进入这个环境,就会不自觉地陷进去,失去其本来的做人为官的准则和道德良心,鬼迷心窍般地追

  • 清朝:土尔扈特东归唱响大一统合奏曲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唱响,土尔扈特东归,清朝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间跨度130多年。康熙奖励垦荒,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发展,抗击沙俄、平定边乱、册封班禅,巩固了多民族的国家。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废除汉唐以来的人头税。乾隆平定回部的叛乱,清朝国力达到鼎盛,史家称这一时段为“康乾盛世”。在盛世下土尔扈特部的东归,投入祖国怀抱,

  • 陈屋一公园内惊现百年墓地 是暨大创办者陈伯陶发妻之墓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创办者,发妻,墓地

    春意盎然,万物复苏,小鸟飞上枝头嬉戏,在阳光照耀下陈屋后底岭小公园内充满了活力,清新的空气、盛开的鲜花,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吃过午饭后,老人们又陆续来到小公园内,大家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好是热闹。与老人们仅一条小路之隔的山脚下,则有一座保存完好的百年老坟墓,当地老人们告诉记者,这座坟是清朝光绪年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