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淝水之战中,东晋为什么能战胜前秦?

淝水之战中,东晋为什么能战胜前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358 更新时间:2023/12/11 7:17:22

人类有史,有文字记载的战争数不胜数。战争的爆发对后世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起到非常深远的影响。无论什么类型的战争都有其发生的背景、爆发的线索、对峙的过程以及战争的结果和影响,这不仅对我们认识战争本身,而且对我们了解当时的历史局面或历史现象都有很大的帮助。

公元383年前秦与东晋爆发了淝水之战。前秦苻坚完成了北中国的统一后迅速筹备征伐东晋,但却在军事部署中表现得极为感情用事,而东晋将领桓冲在长江中、上游做好防御部署,并主动进攻襄阳。此事使苻坚更为焦急,以此为契机说服反对征伐东晋的诸侯。其弟苻融被说服后担任前锋司令官,开始进攻东晋。苻坚对灭掉东晋本来具有极大的自信,但在其前锋士兵一度被东晋击败时,他心里上出现了极大的波动。淝水之战因最高统治者苻坚的焦急心理及刚愎自用导致前秦军战败,无法实现他梦寐以求统一天下的愿望。

最初两军隔河相望,“秦兵逼肥水而陈,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逼陈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一决胜负,不亦善乎!’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

可以看出,整个过程并无真正意义上的战斗。而秦军因何自溃,成了最大的疑问。

此次淝水之战,实际上是苻坚的一意孤行,根本得不到广大百姓的支持,就连与他生死同命、休戚相关的一批亲信人物,也都毫不支持,毫无战意可言,正因为互信为立,是以部众都离德离心,这是必然遭遇失败的一个最根本的因素。

尚志迈也指出前秦惨败有必然性,原因有四:

第一,这次战争是在苻坚统一北方后的六七年进行的。

第二,苻坚用人不择贤愚,赏罚失明,又是其在淝水之战中遭遇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苻坚好大喜功,缺乏冷静的客观分析,战前没有周密的战略部署,临战时又犯了一系列战术指挥上的错误。这也是前秦在淝水之战中失败的重要原因。

第四,东晋的北府兵的战斗力远胜于前秦军。

关注趣历史,小编每天为您解密更多历史真相,欢迎下方留言!

标签: 淝水之战东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太平军是怎么对待清军俘虏的 跟清朝比简直是天差地别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太平军,清朝,历史解密

    太平军是怎么对待清军俘虏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我国历史上,每个朝代基本上都会有农民起义,而朝廷对待农民起义,基本上都是镇压加招安,比如宋朝对宋江起义。但是清朝,却是其中的异类,但凡有起义,基本上都是杀头,而少有招安,比如对白莲教起义、天理教

  • 吴鞠通有着哪些医学理论?对后世有着什么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吴鞠通,清朝,历史解密

    吴鞠通有感于当时医生墨守伤寒治法不知变通,撰写《温病条辨》七卷,提出温病的三焦辨证学说,对温病学说贡献很大,是继叶天士、薛雪之后的温病学派重要代表人物。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是温病学的一座里程碑,不朽的中医著作。全书分七卷,以条文和注解相结合的方式对温病加以阐述,首卷“原病篇”摘引《内经》有关温病的

  • 宋闵公说了一句话引发政变,还把自己的命搭进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闵公,春秋,宋国,历史解密

    齐桓公在得到君位后,就想对鲁国用兵立威,结果在长勺被曹刿大败《曹刿论战》。心里不服的齐桓公就总想报仇。鲍叔牙出主意:联合宋国共同伐鲁。宋也想结交齐国做自己的靠山。宋国派南宫长万为大将,齐是鲍叔牙为大将,仲孙湫为副将。两军在郎城相会,齐军扎在东北,宋军占住东南。鲁军把虎皮披在马身上乘着朦胧月色对宋军发

  • 古代是从什么时候设立史官的 为什么要设立这个职业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代,史官,历史解密

    古代为什么会设史官,从何时开始的?今天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古代为什么会设史官这个岗位?而清代以后近现代却没有了这个岗位?古代又是从何时开始有这个岗位的呢?下面我就来解析下这个问题。在黄帝时期就有史官了。沮诵、仓颉就是史官。《说文解字》:“史,记事也。”史,是记事,坚持公正直笔。就是要如实地记录,不得偏

  • 魏国为什么最后会被秦国吞并?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魏国,秦朝,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可以说,在春秋时期,各国纷争不止,几个豪强接连称霸,诸多小国不断灭亡。但是,到了战国

  • 清朝历史:揭秘乾隆为何多次参拜明孝陵?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乾隆,清朝,历史解密

    要说到清朝的皇帝大家肯定都非常的熟悉,而康熙的话大家应该也都听过,因为他也算是一个比较有名的皇帝了,经常都能够在小说或者电视剧中听到他的名字,尤其是在一些清宫剧中,他更是热门人物。而不得不说他在历史上做出的贡献还是挺多的,被很多人都称为明君,而他在位的时候也的确有一个非常让人觉得佩服的举动,那就是曾

  • 解密纳兰容若的四段爱情,一生显赫却哀叹不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纳兰容若,清朝,历史解密

    说到纳兰词,很多人会心生些许悲凉,凄怆。纳兰一生显赫,却哀叹不绝。其实说到底还是那一句“英雄难过美人关”。纳兰一生中共有过四段恋情,三位妻子,两位夫人。纳兰第一段爱情被皇帝给搅黄了,第二段爱情是父母包办,娶了卢氏为妻。虽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但是纳兰还是很爱卢氏的。只可惜卢氏后来不幸去世。卢氏

  • 光绪一直与慈禧作对,慈禧为什么不除掉他?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光绪,清朝,历史解密

    光绪是清朝末期的皇帝,其在位时间比较长,但是光绪一直受慈禧的控制,光绪处处与慈禧作对,两个人有很深的矛盾,那么光绪一直与慈禧作对,慈禧为何不废掉光绪,与八国联军有很大关系。公元一八七四年,不到二十岁的同治帝因病去世,同治在死后,由于同治帝没有儿子,皇家一脉也断了香火,很多大臣建议让奕的儿子来继承帝位

  • 宇文化及弑君谋反,为何5个月后死于非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宇文化及,隋朝,历史解密

    古代皇权至高无上,不容侵犯。朱棣想要取朱允炆而代之,也得给自己起兵找个理由。他不敢明着说自己是要抢皇位,而是说要清君侧,打的是诛杀朱允炆身边奸臣的旗号。这是因为古人最厌恶乱臣贼子,史官的笔是最公正不过的。就算是他想要谋反当皇帝,也得给自己找个台阶,不然就是遗臭万年。宇文化及也是一个乱臣贼子,他手刃皇

  • 他是蜀国最长寿的将领,孙权很看好他,最终却因打猎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这部堪称经典的著作,主要讲述的是东汉末年汉王朝濒临灭亡、国家出现了分裂的局面,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随着后来刘关张的相继离世,蜀国逐渐衰败,最终灭亡。为此,很多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倘若刘关张能活得时间长些,或许结果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大转变。只能怪他们生命太短,许多人认为在三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