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八王议政诱惑爱新觉罗·弘时,都是胤禩设下的圈套

八王议政诱惑爱新觉罗·弘时,都是胤禩设下的圈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358 更新时间:2023/12/6 12:53:40

胤禩提议要整顿旗务,这是新政之中必须要走的一步。的确是这样,雍正的新政,所针对的不仅仅是天下百姓,还有他们满人自己。

所谓事必躬亲,雍正把满人的王公大臣们都叫来,看着雍正亲自下田犁地。他的目的很简单,也很理想化,他希望入关的旗人,也能够学会自己耕种。

这是一个十分长远的打算,我们必须要了解雍正的初衷才行。明王朝之所以灭亡,一方面是因为内忧外患的兵马,还有一方面则是因为经济问题。

大明王朝的皇族们,是不能跟参加工作的,他们只能待在家里生孩子,领取俸禄。最初开国的时候还好,毕竟人数少。可是到了崇祯年间,老朱家的人口,竟达百万之多。每年养着这些皇族,也是非常大的一笔开销。这才是拖垮大明的真正原因。

雍正明白这点,所以他从自己这一代开始,就尝试着让旗人们自食其力。总是靠朝廷养着,这每年的开销,可是吓死人的。

01旗人买账吗?改革的确是世上最难办的事情。

得到这个消息以后,旗人们简直犹如遭受到了晴天霹雳。他们的爷爷父亲很多都是跟随多尔衮康熙打天下的人。虽然多数职位不高,毕竟也是靠着朝廷的俸禄活着。

传到他们这一代的时候,基本上仗也不用打了,手艺也没有学过,也不可能进山里打猎过日子了。所以他们差不多都成了废柴,没有任何谋生之道,只知道向朝廷伸手要钱。

现在雍正忽然要划一块田给他们,让他们自力更生,这就好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本意是好的,毕竟汉人还有很多人都只能做佃户,家里都没有田产。

可是旗人不买账啊,人家一辈子都没干过活,你现在说让他们干活他们就干活了?雍正之所以自己下田种地,其实也就是为了给旗人们做个榜样。

虽说有些做作的成分在里面,不过初衷是好的。这帮旗人当然不会种地,所以他们想了办法,把这些地转租出去,让那些没钱没地的汉人来耕种。

这可又是一笔不错的收入,所以说雍正这次算是做了一趟赔本的买卖。不仅是把地分出去了,还没能教会旗人们去种地。得不偿失之下,我们可以看得出,雍正实行新政的过程,到底有多么艰难。

他敢于做出尝试的精神,我觉得是任何人都需要去学习的。可惜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这种改革的精神。

02既然改革到了旗人头上,那就必须要整顿旗务。

旗务也就是八旗内部的事务。这个时候的八旗,上三旗的旗主是雍正皇帝本人。其他五旗分别由五个世袭王爷掌管。

八阿哥胤禩提出建议,希望雍正让关外的四位旗主王爷进京,这么一来就可以整顿一下旗务,有利于新政的实施。

这个时候的雍正也是中了新政的毒,但凡是对新政有好处的事情,那他绝对是要办的。关外的旗主王爷,基本上都不会进京,他们留守盛京,看着满清老祖宗的地盘。

雍正爽快地答应了这件事,因为关内也有不少他们四个旗的人,这次他们进京以后,确实有利于八旗内务的整顿。

不过八阿哥胤禩他们,却有自己的打算。因为是整顿旗务,那么旗主王爷们必然是要带少量兵马进京的。

要是一兵一卒都不带,说老实话,这些旗人虽然归各个旗主来管,但是毕竟是世袭来的爵位,真正管理起来,手里头没人可不好办事。

所以说八爷党就是希望四位旗主王爷们能够带着人马进京。即使无法进京,留守城外的大营,也能够作为策应来帮他们达到目的。

03八爷党是如何拉弘时下水的呢?

旗主王爷每个人都带着人马前来,但是城外的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都是防卫京师的重要部队,这些人马八爷党是不可能调动的。

这两个营的人马只听从雍正和十三阿哥胤祥的直接命令。这么一来的话八爷党想要成事,那麻烦就大了,凭旗主王爷们带来的几千人马,压根就不是这两个营的对手。

唯一的办法,就是接管这两个营的军务,至少能够让他们按兵不动。可这需要雍正或者胤祥的命令才能做到。而八爷党是不可能争取到雍正和十三阿哥胤祥的。

所以八阿哥胤禩就想到了雍正的儿子弘时。弘时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他是雍正活着的儿子中,年纪最大的一个。虽然排行老三,但实际上就是大阿哥。

如果按照长幼有序的道理来算,弘时将来才是继承皇位的人选。可问题是雍正默认的继承人其实是四阿哥弘历。

这么一来这个做哥哥的,将来是要对弘历俯首称臣的。如果弘时甘愿做一个安乐公那倒也是罢了,可惜弘时的内心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火苗的。

八阿哥胤禩,就是要去把这堆火越烧越旺。所以他找到了弘时,承诺弘时将来八王议政以后,弘时就是雍正的继位人。雍正可以像唐高祖李渊一样,成为太上皇。既然雍正是太上皇,那他弘时岂不就是唐太宗?

这个诱惑的力度实在是太大了,弘时根本就没有理由抗拒。因为按照正常程序去走,弘时压根就没有继位的机会,这次算是活马当成死马医了。

04在弘时的帮助下,旗主王爷的人马成功入驻两座大营。

弘时既然得到了胤禩的指点,他当然要为这件事出力。他天真地认为,只要八王议政以后,那他就是皇帝了。

可是他一个人也办不成这件大事,所以他找到了自己的弟弟弘昼。两位雍正的亲儿子出马,这件事当然不成问题。

弘时也有自己的小心思,这件事如果是从弘昼嘴里说出来的,那就算是失败了,将来雍正要责罚的也是弘昼。

弘昼压根不清楚这件事,他只是听到过雍正让四位旗主王爷进京整顿旗务,所以就照实把这件事说出来了。

既然有雍正的俩儿子做担保,八阿哥胤禩又说诏书明天就下达,那这两个营的领导也不敢得罪三位皇室成员,所以自然就服软了。

整件事算是行云流水,两个大营的军务被四位旗主王爷的人共管了,也就是说他们不可能再插手这件事。所以八爷党继续争取到了手握九门兵权的上书房大臣隆科多。

隆科多掌握九门兵权,整个京城的安危,全系于他一个人身上。所以八爷党争取到了这个人,也就是把京城内部的兵力也给争取到了。

内外的兵力都被八爷党给收了,这就是他们雄厚的资本。所以第二天,八王议政的程序就走起来了。

总结:如果你遇到了类似的诱惑,你会像弘时一样上当吗?

虽然结局是雍正在十三阿哥胤祥的帮助下,重新夺回军权,从而彻底消除了八爷党的威胁。可是弘时在这件事中,并没有暴露出来,弘昼反倒是当了替死鬼。

八爷党给弘时开出的条件,实在是过于优渥,难免会让人上当。不过我觉得这里面还是有值得玩味的地方,比如说如果弘时问八阿哥胤禩,这将来的权力该如何分配,他要怎么回答呢?

所谓八王议政,那就是八位王爷取代皇帝行使皇帝职权,而皇帝则失去了原有的权力,真正成为傀儡。

这一点弘时不会想不明白,所以如果他真正愿意帮助八爷党做这件事,必然要去思考这个问题。这也是他后期跟八王议政之间,最大的利益争端。

弘时并没有问出这个问题,其实他心里早就有了答案。八王是不可能把权力拱手相让的,不过对弘时来说,能够登上皇位,这难道还不够吗?至于夺权的事情,可以慢慢再来。

至少现在他是不具备登基的能力的,有八爷党这么强大的帮手,对弘时来说确实是不错的选择。八爷党利用的,就是这天底下最大的诱惑。

更多文章

  • 淝水之战中,东晋为什么能战胜前秦?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淝水之战,东晋,历史解密

    人类有史,有文字记载的战争数不胜数。战争的爆发对后世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起到非常深远的影响。无论什么类型的战争都有其发生的背景、爆发的线索、对峙的过程以及战争的结果和影响,这不仅对我们认识战争本身,而且对我们了解当时的历史局面或历史现象都有很大的帮助。公元383年前秦与东晋爆发了淝水之战。前秦苻坚完成

  • 太平军是怎么对待清军俘虏的 跟清朝比简直是天差地别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太平军,清朝,历史解密

    太平军是怎么对待清军俘虏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我国历史上,每个朝代基本上都会有农民起义,而朝廷对待农民起义,基本上都是镇压加招安,比如宋朝对宋江起义。但是清朝,却是其中的异类,但凡有起义,基本上都是杀头,而少有招安,比如对白莲教起义、天理教

  • 吴鞠通有着哪些医学理论?对后世有着什么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吴鞠通,清朝,历史解密

    吴鞠通有感于当时医生墨守伤寒治法不知变通,撰写《温病条辨》七卷,提出温病的三焦辨证学说,对温病学说贡献很大,是继叶天士、薛雪之后的温病学派重要代表人物。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是温病学的一座里程碑,不朽的中医著作。全书分七卷,以条文和注解相结合的方式对温病加以阐述,首卷“原病篇”摘引《内经》有关温病的

  • 宋闵公说了一句话引发政变,还把自己的命搭进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闵公,春秋,宋国,历史解密

    齐桓公在得到君位后,就想对鲁国用兵立威,结果在长勺被曹刿大败《曹刿论战》。心里不服的齐桓公就总想报仇。鲍叔牙出主意:联合宋国共同伐鲁。宋也想结交齐国做自己的靠山。宋国派南宫长万为大将,齐是鲍叔牙为大将,仲孙湫为副将。两军在郎城相会,齐军扎在东北,宋军占住东南。鲁军把虎皮披在马身上乘着朦胧月色对宋军发

  • 古代是从什么时候设立史官的 为什么要设立这个职业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代,史官,历史解密

    古代为什么会设史官,从何时开始的?今天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古代为什么会设史官这个岗位?而清代以后近现代却没有了这个岗位?古代又是从何时开始有这个岗位的呢?下面我就来解析下这个问题。在黄帝时期就有史官了。沮诵、仓颉就是史官。《说文解字》:“史,记事也。”史,是记事,坚持公正直笔。就是要如实地记录,不得偏

  • 魏国为什么最后会被秦国吞并?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魏国,秦朝,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可以说,在春秋时期,各国纷争不止,几个豪强接连称霸,诸多小国不断灭亡。但是,到了战国

  • 清朝历史:揭秘乾隆为何多次参拜明孝陵?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乾隆,清朝,历史解密

    要说到清朝的皇帝大家肯定都非常的熟悉,而康熙的话大家应该也都听过,因为他也算是一个比较有名的皇帝了,经常都能够在小说或者电视剧中听到他的名字,尤其是在一些清宫剧中,他更是热门人物。而不得不说他在历史上做出的贡献还是挺多的,被很多人都称为明君,而他在位的时候也的确有一个非常让人觉得佩服的举动,那就是曾

  • 解密纳兰容若的四段爱情,一生显赫却哀叹不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纳兰容若,清朝,历史解密

    说到纳兰词,很多人会心生些许悲凉,凄怆。纳兰一生显赫,却哀叹不绝。其实说到底还是那一句“英雄难过美人关”。纳兰一生中共有过四段恋情,三位妻子,两位夫人。纳兰第一段爱情被皇帝给搅黄了,第二段爱情是父母包办,娶了卢氏为妻。虽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但是纳兰还是很爱卢氏的。只可惜卢氏后来不幸去世。卢氏

  • 光绪一直与慈禧作对,慈禧为什么不除掉他?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光绪,清朝,历史解密

    光绪是清朝末期的皇帝,其在位时间比较长,但是光绪一直受慈禧的控制,光绪处处与慈禧作对,两个人有很深的矛盾,那么光绪一直与慈禧作对,慈禧为何不废掉光绪,与八国联军有很大关系。公元一八七四年,不到二十岁的同治帝因病去世,同治在死后,由于同治帝没有儿子,皇家一脉也断了香火,很多大臣建议让奕的儿子来继承帝位

  • 宇文化及弑君谋反,为何5个月后死于非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宇文化及,隋朝,历史解密

    古代皇权至高无上,不容侵犯。朱棣想要取朱允炆而代之,也得给自己起兵找个理由。他不敢明着说自己是要抢皇位,而是说要清君侧,打的是诛杀朱允炆身边奸臣的旗号。这是因为古人最厌恶乱臣贼子,史官的笔是最公正不过的。就算是他想要谋反当皇帝,也得给自己找个台阶,不然就是遗臭万年。宇文化及也是一个乱臣贼子,他手刃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