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为什么能延续300年?背后原因是什么?

清朝为什么能延续300年?背后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752 更新时间:2023/12/5 22:38:39

子女生下来由父母养大,这在许多人眼中看来是天经地义的,这放在自然生物界也是基本普遍适用的,父母与子女间的血缘关系,一旦生下来就无法更改,在一般情况下,无论子女如何,父母都是会将孩子养大的,除非极少数的特列,生而不养,但这种特殊情况却普遍出现在清朝皇宫中。

在古代的封建社会中,皇子公主被认为是一生下就含着金汤勺的,他们享受着荣华富贵,享受着皇室宗亲的荣耀。但在清朝,阿哥格格虽然享受着高待遇,但他们却无法与被自己的生母抚养长大,他们只能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团聚,这样的特殊情况与满清人的传统有关,他们并不是正宗的封建社会,只是入主中原后被汉化了,但还是保持着自己的特性。

满族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存在了,后来的挹娄、勿吉、靺鞨和女真与满族都有关系,满清人是推翻了明朝的统治才入主中原,在这之前女真部落内部争斗不断,局面混乱,根本不是大明王朝的对手,但努尔哈赤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他是建州左卫猛哥帖木儿的六世孙,自小便表现出众,在政治和军事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是他统一了女真各部,制定计划,一致对外。

他们虽然没有做过中原王朝的帝王,但他们作为旁观者,从历史中吸取了许多教训,清朝统治者就此次推翻明朝统治做了深刻的反省,他们需要知道该避免哪些致命因素,继而统治新的王朝,对此他们总结了五个明朝覆灭的原因,朝廷中不再是皇室独自作主,而是有了外戚干政,还有宦官一度权倾朝野,武将带兵作乱,民间百姓起义造反,外族的侵略。如此针对五种原因,清朝统治者都一一制定了相应的计策。

如何预防将来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皇帝给出的应对方案是禁止宦官接受文化教育,他们只需接受的教育就是以皇室为主,遵守礼节,不得违背,如此就算清朝后来有些宦官就算挺有权力,也根本无法与前朝权倾朝野的魏忠贤相比,所以这个方案还是很有用处的,解决了许多朝代宦官干政的问题。

而武将拥有兵权,带兵作乱的事在历史上也发生过许多次,满清皇帝是如何解决的呢?首先武官能够拥兵自重,是因为武将与士兵朝夕相处,常年出生入死,所以武将才会获得士兵的支持,可若是让专门的武官负责征兆和训练士兵,等到打仗的时候在,再让新的武官指挥,这样一来士兵们的流动性增强,而武官对士兵的统治力度就大大减弱,这样一来问题就被解决了。

百姓之所以会造反,完全是因为他们的生活不能如愿,当地官员无法妥善治理,最终造成百姓民不聊生。当时的鳌拜等八旗官员就是如此,一味的苛待百姓,所以康熙掌权后,致力于解决民生问题,发展当地的农业和生产力,安抚各地灾民,让他们能够丰衣足食,自然百姓们就不会再有造反的心思了。

即使是满清入主中原,统治者能够想到与汉人联姻的办法,以安抚汉人,融合汉人,这样汉人想要复辟的威胁就大大减小,但是他们还需要面对蒙古人的外部威胁,所以解决办法仍然是和平为主,怀柔建交,比如以和亲的方式。

根据统计,清朝存在二百多年,在这期间有八十位公主嫁给蒙古人,这八十位格格中有一位荣宪格格深得父皇康熙的宠爱,皇室对于格格和阿哥的封赏有着一套严格的规矩,但康熙却为爱女破例,让她在出嫁前就被封为“固伦”,她不得不面临和亲的命运,要嫁到漠南地区。康熙五十八年,她跟随父皇出征,两年后她死在军中。

至于外戚干政的问题,纵观历史,一般能够专政的外戚就是皇帝母亲的家族,当皇帝尚且年幼或者是身体不好的时候,身为皇帝的生母,就会上朝临政,往后太后一族就会大肆发展势力,所以清朝统治者的解决办法是让皇子一生下来就疏离生母,将他们送给其他嫔妃或者是宫女抚养,有时皇帝还会让信任的大臣抚养皇子,这样一来皇子和生母就没有太过深厚的感情,日后也不会出现让太后干政的问题。

比如雍正的生母“乌雅氏”,孩子一出生就被抱走了,导致母子俩日后没有太深厚的感情,而雍正则与养母佟佳氏十分亲近,对她也很是感激。用这样的方式,仿佛阻断母子之间的感情,实在是有些残酷,但也避免了后宫干政,让统治者的利益得以最大化。

如此可见即使是身为皇子,他们的日子也不是那么好过的,能够享受多大的荣耀就需要承担多大的痛苦。

标签: 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项羽不杀刘邦,曹操不杀刘备,原因都一样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邦,汉朝,曹操,刘备,历史解密

    读史能够学习深度思考,不要光看历史故事,看看石勒用人的背后原因现如今会有很多人问:曹操为何不早点杀刘备?项羽为何不早点杀刘邦?这一次我就以后赵的石勒为何不杀石虎,来分析下是为什么。有些事情,我们站在局外看得清清楚才,也就是所谓的事后诸葛亮。但若我们处于局中,对于事情的选择就不是那么简单了。石勒的崛起

  • 揭秘:沈泽民与张琴秋的红色恋情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沈泽民,民国,历史解密

    浙江省档案馆里保存了一组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张琴秋不同时期的照片档案,其中有张琴秋学生时代的照片、与茅盾弟弟沈泽民的新婚照片、延安时期的戎装照……其革命生涯与坎坷人生就定格在一幅幅黑白照片里。张琴秋、沈泽民二人的相识,是命运的巧合,更有革命生涯中的激情碰撞。1904年11月15日,张

  • 刘娘娘深得朱厚照的专宠,最终为什么会被送进浣衣房?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厚照,明朝,历史解密

    历史上曾经有一个美人,史称“刘娘娘”,深得朱厚照的专宠和眷恋,她是朱厚照第二个著名的豹房女妾,她的真实的姓名,已经无从考证了,据说是刘良女,在明朝时有的叫她刘姬。她是一个悲剧性的历史人物。其中著名的京剧《游龙戏凤》,就是根据这个故事改编的,故事中的刘良女改成了李凤姐。关于刘良女和朱厚照的载,充满了凄

  • 清王朝向来视汉人缠足为恶习,严明禁止满族女子效仿,为什么却越禁越火?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旧时的“三寸金莲”清朝历代皇帝都严防死守,禁止旗人女子缠足:谁学汉人缠足,必重治其罪,并罪及父母。但是在天高皇帝远的偏僻乡间,汉族女子的“三寸金莲”令许多旗人女子羡慕不已,之前没有缠足习俗的满洲女子,也纷纷开始效仿,这引起了满清统治者的严重担忧。清宫历来有选秀的传统,每三年举行一次,目的是为皇帝挑选

  • 李世民杀兄夺权,真的是被逼无奈吗?看看李建成的墓碑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唐代是在我国在历史上名气最大,阵营最富强的1个时期。不久唐太宗变成皇上以后,唐代慢慢踏入了正规,而且日渐强劲,强劲到周边的國家迫不得已把唐太宗尊为天可汗。那样的工资待遇在历史上的皇上也许也只能唐太宗可以享有来到。只有唐太宗尽管是在历史上的一名明君,可是他都是一名备受异议的历史名人。大家对他的政绩都是

  • 揭秘:隋炀帝为何赐死外甥女宇文娥英?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隋朝,历史解密

    按理说舅舅应该疼外甥女才是,可隋炀帝却用一道圣旨赐死了外甥女宇文娥英,隋炀帝为何要赐死外甥女?难道是有其他的隐情吗?首先,外甥女特殊的身份。宇文娥英的身份不仅仅是隋炀帝杨广的外甥女,乐平公主杨丽华的女儿,她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南北朝时期北周公主,也就是北周宣帝宇文赟和皇后杨丽华的女儿。正是因为宇文娥英特

  • 西尔维娅·普拉斯的作品有什么特点?西尔维娅·普拉斯是怎样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西尔维娅·普拉斯,美国诗人,历史解密

    生前,普拉斯只出版过两本著作,一是诗集《巨人及其他诗歌》(The Colossus and Other Poems),另外出版了自传体长篇小说《钟形罩》(The Bell Jar,中文译本今年由译林出版社出版,电子版由译言古登堡计划于2013年12月26日出版)。去世后,特德·休斯编选了几部普拉斯几

  • 朱元璋为何用明做国号 他真的是被逼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都称帝,国号大明,对于这个国号,很多人是有一定质疑的。 按照以往惯例,国号一般都是根据帝王的发迹地来命名,例如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名。后盘庚迁殷后,又以“殷”或“殷商”并称。当然不乏还有按照发迹地的某种特产,或建立者姓氏,爵名等来定夺的。而朱元璋的这个“明”似乎就有些“

  • 安史之乱,大唐国力骤减、大片国土丧失,为什么却还能续命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安史之乱前的唐朝,看起来很厉害,除了东边是大海没办法扩张以外,在东北、西北都是全面出击,以“营州”(今朝阳、锦州一带)为根据地,在东北和契丹人、奚人、渤海人展开全面战争。在西北以安西四镇和陇右为军事基地,和吐蕃争夺西域和青海,也是一个长期战争的局面。在南边和新兴的南诏在云、贵、川的边境界上狠狠地干,

  • 晋元帝不娶贵族少女,为何偏偏娶了一个丧偶妇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郑阿春,东晋,历史解密

    中国有句成语叫“皮里阳春”,却在晋朝被改为“皮里阳秋”,这是因为什么?这是因为郑阿春,因为郑阿春的子孙是晋朝的皇帝,百姓必须避郑阿春的名讳。郑阿春本是晋元帝司马睿的妃子,司马睿还是丞相时娶她为夫人,当时她不过是一个穷寡妇,这是因为什么?郑阿春河南荥阳人,她是临济县令郑合孙女,安丰太守郑恺长女,按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