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不杀刘邦,曹操不杀刘备,原因都一样吗?

项羽不杀刘邦,曹操不杀刘备,原因都一样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752 更新时间:2024/2/13 11:19:17

读史能够学习深度思考,不要光看历史故事,看看石勒用人的背后原因

现如今会有很多人问:曹操为何不早点杀刘备?项羽为何不早点杀刘邦?

这一次我就以后赵的石勒为何不杀石虎,来分析下是为什么。

有些事情,我们站在局外看得清清楚才,也就是所谓的事后诸葛亮。但若我们处于局中,对于事情的选择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石勒的崛起之路,我前面已经分析了很多,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石勒起初只是为了生存,顺便报复下晋王朝。但随着其实力越来越强,势力越来越大,石勒的心思就变了。

他从一个底层的反抗者,变成了一个权力游戏的参与者。一如曾经的晋室八王、东汉末年的诸侯。自此,石勒还是为了生存,不过这个生存变成了自己“权力”的生存。

君主们首先考虑的便是自己的权力是否稳固,其次才是别的问题,诸如亲情、友情。

石勒建立赵国后,逐渐摒弃了曾经追随他的十八骑和最早的汉人谋臣,改用一些石姓族人(有的是石勒收的干儿子,有的是亲人)和外戚。

好比张宾,他是石勒的首席谋主,为后赵的建立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初石勒在葛陂战败,进退维谷之际。正是张宾提出了经略河北的战略方针,为彷徨无措的石勒集团找准了方向,免于覆灭的危险。

同时石勒也给予张宾以重任。

在赵国初期,石勒需要张宾出力的时候,便 “加张宾大执法,专总朝政,位冠僚首”。但随着赵国形势稳定,张宾势力过大的时候,石勒便对张宾出手了。

石勒当然不会自己出手,他借助的是自己的亲家——世子石弘的舅舅程遐。程遐说张宾“客日百余乘,物望皆归之”,石勒应该早点防备。

张宾有没有“结党营私”不重要,石勒认为张宾有这份心思才是关键。石勒便借程遐告状的时机,以张披的事情为由,罢免了张宾的官职,将朝堂的权力交给了外戚程遐。

“以遐为右长史,总执朝政,自是朝臣莫不震惧,赴于程氏矣”。程遐的权势不弱于张宾,但就因为是石勒的亲戚,石勒便能够“放心”。

因为程遐的权力来源于石勒自己,而并非程遐自身。张宾的势力却是张宾自身势力的聚集,不在石勒的控制之内。

石勒通过外戚掌控了朝堂,那么军权如何掌控?

石虎需要平衡限制,却不能弃之不用。这个时候,前赵的刘曜还没有消灭,江南的东晋也蠢蠢欲动,石勒需要石虎为他继续征战。

如何平衡石虎的权力?

同样的,石勒不能自己要求石虎主动交权啊,仍然是借程遐的手来布置,或者说是自己的儿子石弘来平衡石虎。

石勒“以弘镇邺,配禁兵万人,车骑所统五十四营悉配之,以骁骑领门臣祭酒王阳专统六夷以辅之”。

石弘的权力瞬间大涨。

若没有石虎统兵在外,石勒绝不会将如此重要的权力交给石弘。邺城与襄都只有100来里,若石弘有什么想法,对在襄都的石勒是很危险的。

权力的玩家不会相信亲情的。

石弘掌握了大权,敢有所动作吗?他不敢。先不说他对这支军队的掌控力,单单强大的石虎在外统兵就让石弘有所顾忌了。

假如石弘成功抢了自己老爸石勒的皇位,他能是石虎的对手?最后结果肯定是便宜了石虎。

石虎在外为石勒攻城略地,石弘领兵看家,双方彼此牵制防范。这样既不会有损石勒的统治,又能让石弘得到锻炼,好为将来继位做准备。一举两得。

当然石勒还有其他的防范手段。石宏(世子是石弘)为秦王,坐镇关中,防范凉州、成汉;石恢为南阳王,坐镇中原,防范东晋荆州;养子石堪为彭城王,坐镇徐州,防范东晋扬州。

后赵四方皆有藩王坐镇,以此来牵制石虎的力量,石虎能翻起什么浪?

我们已经知道石虎会杀掉石弘,篡取皇位,这是用结果倒推。但石勒活着的时候,石虎的表现可算不上“逆臣”啊。

至于《晋书》中记载石虎的话“待主上晏驾之后,不足复留种也”,听听就好。人家父子间说的悄悄话,如何被外人听到?就算被听到了,首先也是传到石勒的耳朵里,那样史书肯定会变成:虎密谋反勒,事泄被诛。

真当石勒是心慈手软之人?当年洛阳之战,石勒围杀溃逃的十万晋朝士兵。若石虎真的威胁到石勒,石勒会心软不杀石虎?

主要是石勒一句话,“令其太子省可尚书奏事,使中常侍严震参综可否,征伐刑断大事乃呈之”,便夺了石虎的权力,自此“季龙(石虎)之门可设雀罗”。

一切的权力都在石勒手里,这样的石虎还用防备吗?

若是除掉石虎,自己的儿子石弘谁来限制?

若不限制石弘,石弘权力大了会不会篡权?

人心是最难测的。石勒不会指望亲情能阻挡对权力的诱惑。他也只能在外部想办法,杜绝一切危险。

权力平衡才是关键,杀掉石虎,若没有办法保持平衡,还会出现张虎、李虎

杀人并不能改变问题。

没有人会猜到自己死后的事情。石勒生前已经将石弘、其他儿子、石虎、外戚之间都安排好了,该做的都做了,最后结果如何,天知道。

在以血统为继承的封建君主专制,没有一个完美的制度能保证权力的延续。尤其是战乱频发的十六国南北朝年代。

君主信任宗亲,可能会被宗亲篡权。君主信任臣下,可能会被臣下篡权。只能想法权力制衡。但权力制衡又是极易被打破的(比如说双发一人突然死了)。权力一失衡,君主就危险了。

石虎能篡权,主要是石弘的能力不足,不足以抵抗石虎。当一方实力够大的时候,所谓的平衡也就不存在了。

项羽不杀刘邦是因为与刘邦没有利益冲突,而且诸侯之中刘邦对项羽的威胁最小。

曹操不杀刘备同样是没有利益冲突,因为当时的刘备根本没有任何实力来威胁曹操。曹操杀吕布的原因就是吕布威胁到了曹操。

石勒不杀石虎除了权力平衡的原因,主要原因石虎没有威胁到石勒。

权利的玩家,想法没那么简答。逮人就咔嚓的暴君,有几个能活的久的?

标签: 刘邦汉朝曹操刘备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沈泽民与张琴秋的红色恋情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沈泽民,民国,历史解密

    浙江省档案馆里保存了一组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张琴秋不同时期的照片档案,其中有张琴秋学生时代的照片、与茅盾弟弟沈泽民的新婚照片、延安时期的戎装照……其革命生涯与坎坷人生就定格在一幅幅黑白照片里。张琴秋、沈泽民二人的相识,是命运的巧合,更有革命生涯中的激情碰撞。1904年11月15日,张

  • 刘娘娘深得朱厚照的专宠,最终为什么会被送进浣衣房?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厚照,明朝,历史解密

    历史上曾经有一个美人,史称“刘娘娘”,深得朱厚照的专宠和眷恋,她是朱厚照第二个著名的豹房女妾,她的真实的姓名,已经无从考证了,据说是刘良女,在明朝时有的叫她刘姬。她是一个悲剧性的历史人物。其中著名的京剧《游龙戏凤》,就是根据这个故事改编的,故事中的刘良女改成了李凤姐。关于刘良女和朱厚照的载,充满了凄

  • 清王朝向来视汉人缠足为恶习,严明禁止满族女子效仿,为什么却越禁越火?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旧时的“三寸金莲”清朝历代皇帝都严防死守,禁止旗人女子缠足:谁学汉人缠足,必重治其罪,并罪及父母。但是在天高皇帝远的偏僻乡间,汉族女子的“三寸金莲”令许多旗人女子羡慕不已,之前没有缠足习俗的满洲女子,也纷纷开始效仿,这引起了满清统治者的严重担忧。清宫历来有选秀的传统,每三年举行一次,目的是为皇帝挑选

  • 李世民杀兄夺权,真的是被逼无奈吗?看看李建成的墓碑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唐代是在我国在历史上名气最大,阵营最富强的1个时期。不久唐太宗变成皇上以后,唐代慢慢踏入了正规,而且日渐强劲,强劲到周边的國家迫不得已把唐太宗尊为天可汗。那样的工资待遇在历史上的皇上也许也只能唐太宗可以享有来到。只有唐太宗尽管是在历史上的一名明君,可是他都是一名备受异议的历史名人。大家对他的政绩都是

  • 揭秘:隋炀帝为何赐死外甥女宇文娥英?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隋朝,历史解密

    按理说舅舅应该疼外甥女才是,可隋炀帝却用一道圣旨赐死了外甥女宇文娥英,隋炀帝为何要赐死外甥女?难道是有其他的隐情吗?首先,外甥女特殊的身份。宇文娥英的身份不仅仅是隋炀帝杨广的外甥女,乐平公主杨丽华的女儿,她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南北朝时期北周公主,也就是北周宣帝宇文赟和皇后杨丽华的女儿。正是因为宇文娥英特

  • 西尔维娅·普拉斯的作品有什么特点?西尔维娅·普拉斯是怎样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西尔维娅·普拉斯,美国诗人,历史解密

    生前,普拉斯只出版过两本著作,一是诗集《巨人及其他诗歌》(The Colossus and Other Poems),另外出版了自传体长篇小说《钟形罩》(The Bell Jar,中文译本今年由译林出版社出版,电子版由译言古登堡计划于2013年12月26日出版)。去世后,特德·休斯编选了几部普拉斯几

  • 朱元璋为何用明做国号 他真的是被逼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都称帝,国号大明,对于这个国号,很多人是有一定质疑的。 按照以往惯例,国号一般都是根据帝王的发迹地来命名,例如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名。后盘庚迁殷后,又以“殷”或“殷商”并称。当然不乏还有按照发迹地的某种特产,或建立者姓氏,爵名等来定夺的。而朱元璋的这个“明”似乎就有些“

  • 安史之乱,大唐国力骤减、大片国土丧失,为什么却还能续命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安史之乱前的唐朝,看起来很厉害,除了东边是大海没办法扩张以外,在东北、西北都是全面出击,以“营州”(今朝阳、锦州一带)为根据地,在东北和契丹人、奚人、渤海人展开全面战争。在西北以安西四镇和陇右为军事基地,和吐蕃争夺西域和青海,也是一个长期战争的局面。在南边和新兴的南诏在云、贵、川的边境界上狠狠地干,

  • 晋元帝不娶贵族少女,为何偏偏娶了一个丧偶妇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郑阿春,东晋,历史解密

    中国有句成语叫“皮里阳春”,却在晋朝被改为“皮里阳秋”,这是因为什么?这是因为郑阿春,因为郑阿春的子孙是晋朝的皇帝,百姓必须避郑阿春的名讳。郑阿春本是晋元帝司马睿的妃子,司马睿还是丞相时娶她为夫人,当时她不过是一个穷寡妇,这是因为什么?郑阿春河南荥阳人,她是临济县令郑合孙女,安丰太守郑恺长女,按理说

  • 恭亲王去世后留了多少财产?短短几年就被挥霍完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恭亲王,清朝,历史解密

    咸丰、同治、光绪三朝,恭亲王奕功劳最大、爵位最高,也是宗室中和皇帝关系最近的亲王之一。然而,奕于1898年去世后,他世袭罔替的亲王爵位却被一个郡王的儿子给承袭了,这个人就是清末历史上差点当上皇帝的溥伟。奕本来有四个儿子,按排行为载澄、载滢、载浚、载潢,但老三和老四均是早殇,成年的只有载澄和载滢。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