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七千人大会上,刘少奇代表中央发言,却没有提毛主席提出的“赶英超美”,会场一片寂静!

七千人大会上,刘少奇代表中央发言,却没有提毛主席提出的“赶英超美”,会场一片寂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766 更新时间:2023/12/19 21:59:43

刘少奇手执几张简单提纲,站在七千人的会场中心,毅然决然讲出心里话,全场仿佛都静止了,许多代表一时竟忘记做记录……

那一刻,会前的热烈讨论、庐山会议的雷霆万钧,似乎都远飞天外;这样的敢言负重,比整个世界的重量还要重。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包括了全国各省的地县级主要负责人,人数达到了7118人,史称七千人大会。

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会议,也是党中央召开的一次重要的经济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总结经验,统一认识,切实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方针,扭转困难的经济局面。

从1958年以来,国民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虽然在一年前召开的党的八届九中全会上已经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但由于种种原因,国家的经济状况仍很严峻。

七千人大会上,刘少奇代表中央做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刘少奇坚持趔,从实际出发,不怕犯上讲真话的精神和勇气,无疑是他为国为民、奋不顾身的党性的集中体现。

刘少奇是一个坚持党性原则的共产党人。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他就明确地指出:“一个共产党员,在任时候、任何问题上,都应该首先想到党的整体利益,都要把党的利益摆在前面,把个人问题、个人利益摆在服从的地位。

为了党的、无产阶级的、民族解放和人类解放的事业,能够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这就是我们说党性的最高表现。”

刘少奇是党内第二号人物,也是未来的党的接班人。

不少当时亲历会议的同志仍然记得,刘少奇没有照着事先准备的稿子念,而是用他的湖南口音宣布,他的书面讲话已经发给大家,就不在会上宣读了;他在报告的基础上再讲几个问题。

刘少奇首先讲到了党内的一些不正常现象:说老实话的老实人吃了亏,不老实的人却占了便宜。

不过刘少奇也重申了一点:老实人吃点亏,党和人民是看得到的,终究是会信任他们的。

而怕吃小亏的“聪明”人、不老实的人,最后是要吃大亏的,因为长期说假话,党和人民就不会信任。

“赶英超英”是泽东提出来的一个政治口号,但刘少奇经过算帐,认为未来的10到15年内,新中国很难赶上英国。

为了不损害毛泽东的威望,刘少奇在七千人大会上的报告中,只是没有提“15年赶超英国”这句口号,而没有说这个口号是错误的,更没说取消这一赶超目标,而是巧妙地用“不提”来代替放弃。

另外,对于《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和人民公社“一大二公”这两个毛泽东的主张,刘少奇在报告里也没有涉及。

因为在实践中,四十条和人民公社都碰了壁,刘少奇知道如果继续鼓吹的话,就不可能在全党全国纠正错误,扭转时局。

就在七千人大会召开前不久,周恩来陈云也提出《农业发展纲要》有些冒进,两人都受到了毛泽东的批评,被毛泽东批评为“离右派只有50米远”。

前车之鉴就在眼前,但刘少奇还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即使毛泽东不高兴,他仍然敢于在如此规模和重要的会议上,不提这三件事,其勇气真的令人敬佩。

七千人大会后,全党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实事求是的传统,对如何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也有了较一致的认识。最重要的是,解决了关乎国计民生的粮食问题。

刘少奇讲话后,原计划征购150亿斤粮食的打算被取消了,中央决定多进口一些粮食,缓解地方的征购压力。

这次会议还对粮食征收工作中的浮夸问题进行了认真总结,刘少奇也讲话中充分论述了粮食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将全国粮食危机状况大家交了底,并提出了调整措施。

第二年,全国的粮食形势便出现了根本好转。

在七千人大会上,刘少奇提出了共产党人的“五不怕”,那就是“不怕撤职、不怕开除党籍、不怕老婆离婚、不怕坐牢、不怕杀头。”

可惜的是,由于未能从根本上认识“左”的指导思想的错误,对违背经济规律的一些错误观点也没有进行认真清理,七千人大会上发扬的党内民主并没有持续多久。

但刘少奇在会上那铿锵有力的讲话,仍能让每一个与会人员感受到他那颗忧国忧民的心,感受到他为了扭转经济不利、百姓挨饿的局面的大无畏的精神和政治勇气。

刘少奇同志永垂不朽!

参考资料: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七千人大会上:实事求是要有“五不怕”精神》

更多文章

  • 蒋介石不愿意抗日,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进行“兵谏”,引起轩然大波,以蒋介石答应抗日结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蒋介石,张学良,杨虎城,西安事变,兵谏

    1936年12月12日9时,孙铭九在华清池后院的山上找到了蒋介石。孙铭九说:“委员长,奉张副司令的命令,我们到这里接您回城。”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军侵略我国东北,但蒋介石依然坚持着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积极“剿共”,消极抗战。在这种情况下,在西安&ldqu

  • 香港回归前夕,英国新当选首相布莱尔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在香港问题上采取合作态度!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布莱尔,香港问题

    1997年,中国驻英大使马振岗在一次宴会上见到新首相布莱尔,对方跟他开了句玩笑,让马振岗当场愣住了。那天距离7月1日香港交接仪式还有3个多月。马振岗也是刚刚上任英国大使不久,这天接到默多克夫人的邀请,晚上前去参加一场家宴。马大使到达后,发现现场贵宾如云,包括英国新任首相布莱尔。由于自己刚来英国,而英

  • 太子刘据被江充诬告后造反被杀,汉武帝将卫皇后打入冷宫,并告诉她儿子已死,卫子夫上吊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据,江充,汉武帝,卫子夫

    公元前91年,汉武帝将皇后卫子夫打入冷宫,还笑着告诉她一个消息,卫子夫愤然自杀。卫子夫临死前,留下遗言:我侍奉陛下49年之久,如今才知道他薄情寡义如此!说完,她就上吊自杀了。卫子夫是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做皇后的38年里,从来都没有过失,还非常贤良淑德。为何汉武帝要将她逼死呢?所有故事的开端,要

  •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大哥李建成和三弟李元吉,强娶弟媳杨氏!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李元吉,李建成

    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了自己大哥和三弟,顺利即位。后来,他强迫弟媳杨氏入宫为妃。杨氏痛骂他:“你罔顾人伦,霸占弟媳,简直无耻!”李世民不怒反笑:“弟弟去世,他的妻儿理应由我照顾!”大家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的皇位,并不是顺位继承的,他是通过

  • 南京大屠杀中,魏特琳利用美国国旗保护中国女孩免被日军屠杀,回美后,患抑郁症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南京大屠杀,魏特琳

    1937年平安夜,日军代表找到魏特琳校长,命她交出100个女孩,不然就踏平避免所。在魏特琳的周旋下,只送去21人。这21个年轻的姑娘,为了保护其他姐妹不背日军强暴,她们从容地走向虎穴,迎接蹂躏和死亡。这是一个真实的场景,也是电影《金陵十三钗》的原型。女孩子擦掉眼泪,笑着回头,看着一个金发碧眼的女子。

  • 1946年通化事件:日本女护士残忍杀害150名中国士兵,被一一击毙!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通化事件,日本女护士

    1946年,吉林通化某医院,里面的几百名护士,居然残忍屠杀了多名正在养伤的我国士兵,这骇人听闻的惨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发布无条件投降诏书,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而告终,中国人民受日本侵略者压迫的苦日子终于到头了。但是在1946年的

  • 渠沟村惨案:日军头目松井次郎被刘汝明部队打死,为报复中国人,疯狂屠杀,制造惨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渠沟村惨案,松井次郎,刘汝明

    日本侵华期间,我国被杀害的人民不计其数,其中包括发生在安徽的渠沟村惨案。1938年5月,侵占安徽宿城的日军和国民军刘汝明部队在渠沟地区发生战斗。当时战斗打得很激烈,日军武器装备方面比我军好,但我军机动性强,对地形熟悉,作战勇猛,造成双方元气大伤。但对日军更不利的是,在这场战斗他们的指挥官松井次郎被打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左润德亲眼目睹日本人毫无人性的杀戮,是这段惨痛历史的见证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南京大屠杀,左润德,

    1937年,南京一名少年名叫左润德,左润德的祖籍并不是南京,他原本是山东人,是举家搬迁到南京城,一家人的生活虽不富裕,但是也能勉强度日。1937年日本对中国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同年南京沦陷,当时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成为日本人的首选,并且还抢夺城内财产,烧光抢光杀光,这就是日本人的三光政策。在南京大屠

  • 陈仓之战:司马懿借助陈仓之战,利用诸葛亮一招灭了曹真,当真是妙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陈仓之战,司马懿,诸葛亮,曹真

    讨厌一个人想毁掉他,就用这一招,古今中外,屡试不爽!俗话说:“欲要除之,必先予之”。三国的司马懿在陈仓一战,借诸葛亮一招灭了曹真,当真是妙计。其实,司马懿早已看破诸葛亮的计策,却故意隐瞒不报。一边对曹真大加赞赏,一边上奏朝廷给予嘉奖,这次当真是把曹真置于死地。如果当初曹真能听

  • 张作霖五姨太张寿懿在皇姑屯事件发生后,欺骗日本人,妙计平定局势,推迟了日本人的侵略步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作霖,张寿懿,皇姑屯事件

    1928年6月,张作霖乘坐列车返回沈阳,不料这趟归家路却是致命的。早先,日本人要求张作霖交出铁路权,要在东北开矿、租地,张作霖一直没有松口。怀恨在心的日军,便一手策划了一条毒计。他们在列车必经的皇姑屯火车站,埋下了三十袋炸药,势必要致张作霖于死地。4号凌晨,伴随着一声巨响,早就埋下的炸药被引爆,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