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5年,48岁的朱高炽病入膏肓,虚弱地躺在龙床上。他望了望旁边的郭贵妃,心中不由地忧虑起来,对张皇后说:“朕无德无能,选五个后妃陪葬就好。”
张皇后听罢,明白了朱高炽的意思:“臣妾明白了。”
郭贵妃哭的梨花带雨,噙着眼泪看着朱高炽,想到陪伴她如此之久的人就要离世了,内心一紧,她摸了摸朱高炽略显苍老的手,一脸叹息。
朱瞻基给出的殉葬旨意上赫然出现了郭贵妃的名字:“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赐郭贵妃自裁殉葬!”
郭贵妃大吃一惊,毕竟自己是有三个儿子的人,她死了,自己的儿子怎么办?况且难道不是有儿女的嫔妃是不能跟随皇帝殉葬的吗?郭贵妃心里一紧,十分震惊。
郭贵妃看着虚弱的朱高炽,心里明白,这不是朱高炽给出的旨意,是有人在背后使诈,抿着嘴,艰难地点了点头,开口道:“衔上恩,自裁以从天上耶!”
朱高炽看着郭贵妃,一脸怜惜,不光留恋自己心爱的妃子,而且还有自己的三个儿子。
在殉葬的五名贵妃中,只有郭贵妃有三个儿子,其余贵妃无一子。或许是郭氏进宫以来就得到朱高炽宠爱的原因吧。
郭氏的父亲是明朝开国名将,郭氏也名正言顺地进入了宫中,因为郭氏的美貌和善解人意的品性,甚得朱高炽的青睐。
郭氏在宫中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在宫中百名嫔妃中,拔得头筹,朱高炽在位这一年,郭氏过的可谓是有滋有味,并且为朱高炽生下了三个儿子。
这更加让朱高炽对郭氏喜爱有加了。
但是,朱高炽如此这般爱郭氏,为何还要让郭氏来为自己殉葬呢?如果郭氏死了,那自己的三个儿子,不就成遗孤了吗?
这显然不是朱高炽所给出的旨意,郭氏自当明白这些,她知道,一定是有人在背后使诈,目的嘛,估计就是争夺朱高炽的皇权。
郭氏一口应下了朱瞻基给出的殉葬旨意,没办法,郭氏只能这样,不然自己的三个儿子都可能性命难保。
朱瞻基看到郭氏应了下来,笑了笑,眼神四处幻视,别提内心有多高兴了,毕竟,郭氏随朱高炽殉葬后,自己的皇位就稳了,郭氏的那三个儿子就不必来争权了。
朱瞻基越想,内心就越激动:从那以后,明朝就是我的天下了!而且,也算是为我的母亲报仇了,就是这个郭氏,进宫之后便一直夺得朱高炽的宠爱,我的母亲就被冷落一边,实属可恶!
朱瞻基心里念想着,郭氏开口了:“那为何其他生了儿女的嫔妃却不用殉葬,而且张皇后是陛下身边的人,为何张皇后不一同殉葬?”
朱瞻基听后,愣了愣,又摆摆手:“郭氏胆子甚大,别以为皇上生前对你宠爱有加,就可以质疑皇上的命令!而且对皇后陛下如此无理!好啊郭氏,我看你是想连累自己的孩子了!”
郭氏听到朱瞻基想对自己的孩子不利,颤了颤身子,便不再说话,她明白,这一切都是张皇后和她的儿子朱瞻基设计的圈套:因为自己深的朱高炽的青睐,让张皇后红了眼,十分嫉妒恨,想要让自己同朱高炽殉葬来惩罚我,其实根本没有这个旨意,皇上生前行善积德,以“仁”为代名词,怎么会让妃子们殉葬呢?
郭氏内心感慨道:终究是嫉妒心蒙过了双眼,真恶毒。也罢,只能怪怪作祟,不然我死后,自己的三个儿子都不知道过的好不好,玩意我不同意违抗了圣旨,说不定还没殉葬,自己就同三个年幼的儿子被处死了。
郭贵妃的内心起伏波澜,思考良久,做足了心理准备。
择日,郭氏和自己的三个儿子做好的告别,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我的孩子们,我要走了,去陪你们的父亲,以后要好好的活着,再见了。”
郭氏身袭豪华服装,佩戴着璀璨的金银珠宝,缓缓走向前边的墓中,深不见底,黢黑一片,凉风飕飕。
郭氏毅然决然地进去,在数日后死于墓中,成功为朱高炽殉葬。
张氏母子计划得逞,十分得意,算是报了仇,毕竟郭氏得罪的张皇后,在他们看来,这是她咎由自取。
张氏母子二人在宫中享福享乐,日子有滋有味,没有碍眼的东西,朱瞻基也名正言顺登上了皇位,至于郭氏的那三个儿子,也不知去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