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安史之乱爆发,真是因为杨玉环这一红颜祸水导致吗?

唐朝安史之乱爆发,真是因为杨玉环这一红颜祸水导致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631 更新时间:2023/12/17 15:48:32

唐朝有这样一段著名的宫廷舞蹈----《霓裳羽衣舞》,传说故事是那时候唐朝皇帝李玄宗进行,随后由他的爱妃杨贵妃为他翩翩起舞,她们整天浮华背后,沉溺于富雅的华清宫,过着奢侈浪费的生活,沉醉在歌舞团当中,殊不知在这里一整片生机勃勃的鼎盛的身后,却潜伏着这场极大的危機,那便是安史之乱。

在唐玄宗前期的时候兢兢业业,治理国家,历精图治让唐朝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可惜到了天宝年间,玄宗无心梳理朝政,整日与酒为欢,爱妃陪伴,逐渐有了骄侈之心,有了那句从此君王不早朝。

很多人都认为是杨贵妃的红颜祸水,导致了君王沉溺其中,于是杨贵妃在后人看来成了祸国殃民的替罪羊,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安史之乱的爆发虽然与杨贵妃有着关系,但是更多的原因不在于此,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起因不仅仅只有单方面的因素,它一定在背后隐患更多的危机。

在开元时期,唐玄宗的治理让社会的经济发展繁荣富强,从此有了开元盛世的美誉。因为封建时期土地快速兼并,又导致很多百姓流离失所,土地都被有权有势的人占去了,也就是之前的制度被破坏掉,经济也开始恶性循环,到后期这种经济是完全的洗拢了国家的政策,导致经济发展极为不平衡,让种田农民失去了土地,农民也承担不起赋役,落魄地成为了流民。

除此之外唐朝的统治者自身的腐败奢靡,到了开元末年,唐玄宗已无心打理朝政,而贵妃也是家世倾天下,肆意挥霍,不仅自己奢侈无度,她还开支自己亲姐妹的生活,为她工作的人数不胜数,专门请来的工匠为她刺绣的人就达七百多人,再加上额外的胭脂粉钱,金银首饰等可想而知花费是有多么的大,而这些都来自于百姓,显然增加了百姓的负担,促使了社会的矛盾。

但这并不是安史之乱的直接原因,那个时候统治阶级的矛盾也日益激化,在唐玄宗后期的时候,有一个人把持朝政已达十九年,那就是口有蜜,腹有剑的奸相李林甫

他培养党羽,并且排斥反对他的人,他当宰相的时候,想要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向玄宗提议用胡人,但是胡人一向善于用武力解决问题,不懂得思考,这样一来他就可以长期的坐在宰相的位置,但是这样的做法也同时引起了胡人的不满,所以后来胡人出身的安禄山自然很不满这个当朝宰相,于是和他明争暗斗,进一步促发了安禄山的叛变。

又到后来,杨国忠继他上台,也就是杨贵妃的兄长,这个人嫉妒那些有才干有才能的人,并且骄纵蛮横,正是这些奸臣当道才让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越来越激烈,后来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为了争权夺利,也促进了安史之乱进一步的爆发。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民族的矛盾也对这次变乱深有影响,唐朝虽然开放兼并,但是始终是以大汉文化为基础,所以不免对于外来文化有一定的排斥和歧视。

玄宗时期就屡次攻打契丹部落,但是他却没有防备,仍然宠信胡将安禄山,而安禄山这边的心思却是排斥汉人提拔自己的大将,因此在叛乱爆发时,便是这些少数民族的将士为主体,也就是说他们用唐人的钱财养了一批胡人的将士,自然当他们羽翼丰满时必然势起。

但更主观的原因还是唐玄宗的腐朽所导致的安史之乱,他认为他的励精图治换来的天下太平能够长久,所以开始高枕无忧,最开始他积极主动的让臣子们为他进谏,但是到了后来却开始拒绝进谏,甚至还要杀谏,沉迷酒色,太过于宠爱自己的贵妃。

杨门一氏都得到了赏赐和提官,也正是因为他任用了杨国忠的这样的奸臣,扰乱了封建王朝的纲纪,铺张浪费,安史之乱之后,让这个唐王朝一蹶不振,原本统一的中央王朝已经再没有力气控制其他地方,余留下来的党羽在北方形成藩镇割据,让这个原本盛世的国家逐步走向了衰亡。

标签: 唐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为什么说卫瓘是三国时期最阴毒的将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卫瓘,三国,历史解密

    卫瓘是曹魏末期和西晋时期的重要的政治人物,曾经与钟会、邓艾一起灭掉蜀汉,又几经波折,设计除掉钟会和邓艾两员平蜀名将。历史上的卫瓘多以政治谋略而著名,实际上卫瓘还是一位隶书体的书法家,唐朝张怀瓘曾经评价卫瓘的隶书堪称"神品"。卫瓘一生最大的功业是灭蜀后平定邓艾和钟会。景元四年(263),司马昭分派三路

  • 历史上的常败将军有哪些?这些人常败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黄祖,历史解密

    很多人觉得,作为一位将领,自然是“常胜将军”更令人佩服,不管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总能够找到最好的办法去应对,就算是自己人很少,占据劣势,也能想办法扭转局面,这当然很令人佩服。不过,除了常胜将军,历史上其实还有另外一种完全相反的“常败将军”,一个人经常胜利或者有胜有负都算是常见的,但是一直失败还真的是

  • 古代员外是一个什么样的官 他们的权力到底有多大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员外,历史解密

    看过古装剧的人应该对员外这个词都不会感到陌生吧,在很多古装剧中,员外的形象基本就是穿着华丽的长胡子老头,那么这个员外到底是个什么官?在古代到底有多大权力呢?员外是员外郎的简称,有“定员外增置”之意。最早在三国魏末时期,设置了“员外散骑常侍”一职,晋初又设置“员外散骑侍郎”。二者都属于皇帝的侍从官,通

  • 郭嘉要是没死,赤壁之战中曹操会输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赤壁之战,三国,曹操,郭嘉,历史解密

    要说在历史上有很多能力远超常人的人,这些人智商极高,谋略出众,甚至能够影响整个中原,改变中原的局势。可是这样的人通常去世的都很早,而在三国时期这样的人虽然不算多,但是也不算少,就说曹操的儿子曹冲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可惜在年幼的时候就生病去世了。还有一个人也是这种天才,这个人就是郭嘉。相信很多人说起三国

  • 皇帝带御医给他看病,转手就把药给倒掉?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很多有着雄才伟略的皇帝,他们的手底下当然有很多为其效力的名将,这些能在万军从中取敌将首级的武将,都是这些皇帝最为重视的人,正式有着他们自己的江山才得以安定。相信许多人都听说唐朝的猛将秦琼,也就是大家一直说的秦叔宝这个名将,毕竟秦琼是经常出现在荧屏之上,而且秦琼为唐朝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 刘伯温真的不想当宰相吗 为什么他会两次拒绝朱元璋的请求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伯温,朱元璋,历史解密

    朱元璋有两次想用.刘伯温当宰相。第一次是在刚刚建国不久。当时的右丞相是李善长。李善长是在朱元璋称吴王的时候,封他为右丞相的。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的时候,因为一些事情,对李善长不满,想要撤销他宰相的职务,于是找来刘伯温商量。刘伯温说,李善长功劳很大,又能调和诸将的矛盾,用他当宰相是合适的。朱元璋说,李善

  • 揭秘:绿林军和赤眉军农民起义军为什么都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绿林军,汉朝,历史解密

    王匡、王凤领导绿林军艰苦奋斗,直接推翻了王莽的复古反动政权,沉重地打击了豪强地主的腐朽势力,使大批奴隶、农民得到解放,缓和了土地高度集中和大批农民沦为奴隶的社会矛盾,为历史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王匡、王凤对于混进革命队伍内部的地主阶级野心家的斗争不够坚决,不够得力,使刘玄、刘

  • 他是后秦的开国皇帝,竟因一个噩梦被吓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后秦,十六国,历史解密

    自古以来,为了权利,无数人铤而走险。干掉自己的老东家,然后取而代之是常有的事情。这类人往往内心坚韧如铁,手段毒辣。但是其中也并不全是没心没肺的人。有一个开国皇帝,杀了自己的老东家之后,竟然连做噩梦,死于精神恍惚之中。这个人叫做姚苌,是后秦的开国皇帝。姚苌是羌族人,在与前秦交战中,哥哥姚襄战败被杀,他

  • 李渊实际上是替补?关陇集团最先支持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关陇集团,北魏,历史解密

    隋朝是著名的二世而亡的朝代,隋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炀帝杨广为遏制关陇贵族集团的庞大势力对杨氏君权的威胁,在位时期强力推广执行不利于当时最强大军事政治集团关陇集团利益的政策。从政治目的上来说,开挖大运河沟通南北是为了经济上得到南方士族的支持、摆脱关陇集团的经济垄断。开科举是为了从人才上甩开关陇集团的掣肘。

  • 乾隆皇帝子嗣众多,平庸的嘉庆是怎么逆袭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嘉庆,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历史之中,古代人的寿命都比较短,因为当时的医疗不是那么的发达。乾隆皇帝虽然有不少儿子,但是因为医疗条件加上种种原因,最后存活下来的不过十人。嘉庆皇帝在乾隆的众多儿子之中,只能算得上平庸,但是他最终却登基为帝。虽然后世有很多人为嘉庆鸣不平,说他只是看起来平庸,但是骨子里却是非常机智的。古代立储是一件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