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日本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印度法官巴尔在法庭上大放厥词地说:“世人应以慈悲为怀,日本战犯即使有罪,佛祖也会宽恕他们。”我国法官梅汝璈听后怒发冲冠:“那在我们哀鸿遍野死伤千万的时候,又有谁来同情?谁来慰藉?”
1946年1月19日,日本东京,由11国参审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正式成立,准备审判二战时的日本甲级战犯。我国派出的代表是法学家梅汝璈。
梅汝璈深知这一次的审判必是困难重重,但是没想到的是,仅仅在开庭预演时,各国的较量就已经拉开帷幕,国旗的插放位置引发了争议!
梅汝璈当仁不让地说:“中国国旗应该放在第一位。”美方则不以为意地反问:“凭什么?”
梅汝璈慷慨激昂地回击:“中国抗日战争浴血奋战长达17年,军民伤亡超3500万,重创日军死伤达130万,占二战中,日军总伤亡数的70%!无论从我们所承受的苦难,还是我们所取得的成绩来看,中国实属抗日战争的主力军!我们的国旗插在第一位实至名归!”
美国代表哑口无言,只得妥协。中国的国旗终于插在了第一位。这没有硝烟的第一战,也在梅先生的博学和雄辩下,赢得响当当!
在后面的审判过程中,梅汝璈想尽办法,积极搜集战犯的犯罪证据。为配合梅先生的工作,国内也掀起了一番取证日军侵华罪证的浪潮。
国民们还自发成立了“南京大屠杀调查委员会”,不但搜集到了1840多件日军的无耻罪行,还件件都铁证如山。与此同时,先后找到了11个中外证人,有8人勇敢地前往东京出庭作证。
好事多磨,在审判进入到量刑阶段时,难题再度出现。由于每个国家曾经承受的日本侵略的程度不同,没有经历过切肤之痛的国家,总是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大喊博爱和原谅,预想给十恶不赦的战犯莫大的同情。
眼看罪痕累累的战犯们,有可能因为他国旁观者的慈悲态度,而逃避应受的惩罚,梅先生食之无味,夜不能寐。
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梳理战犯的犯罪证据上。言辞恳切地在各国代表面前据理力争,反复周旋。终于在最后的投票表决中,以6比5险胜。将南京大屠杀始作俑者松井石根在内的7名战犯,成功判以绞刑!恶贯满盈的战犯们终于为他们的所作所为买单。
最后的判决书环节,梅汝璈再次据理力争,将南京大屠杀这部分惨绝人寰的历史罪行单列成章,详细阐述,悲壮激昂的文字整整写了10万。
整个判决书一共1213页,南京大屠杀编撰在其中的第八章。判决书从1948年11月4日开始宣读,足足读了8天才读完。真正让人体会到了现实版的罄竹难书。
历时2年的东京审判终于结束了,战犯们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梅汝璈这一仗虽没有枪林弹雨,却也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诛心博弈,没有足够强大的内心和腹载五车的学识,根本不可能抗得住压力。
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但是只要走过就会留下痕迹。作恶多端的人想要逃避应有的惩罚,那就是痴人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