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夏,蒙古国在苏联的暗中支持下,悍然派兵侵入中国新疆北部的北塔山地区。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军,中国军队誓死保卫每一寸土地,一次又一次地打退外蒙军队的进攻,守住了北塔山。
虽然这一战的规模不是特别大,但却彻底消灭外蒙企图侵占我国领土的野心,从此之后,蒙古国再也不敢染指新疆。
北塔山位于新疆的东北部,是中国和蒙古国西南部的界山,也是新疆北部连接阿尔泰山的唯一通道,是新疆的门户之一。
如果北塔山被蒙古国占领,那么他们就可以从这里南侵镇西和奇台等地。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这里的战略位置十分的重要。
在辛亥革命之前,现在的蒙古国还在清朝的版图之内,所以北塔山的重要性并没有显现出来。
但辛亥革命之后,全国各省纷纷宣布独立,一直有独立想法的外蒙古也利用中原一团乱的机会,在沙俄的支持下宣布独立。
虽然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是北洋政府还是国民政府都不承认外蒙的独立。但由于当时中国内忧外患,历届政府对外蒙的控制十分有限,而且无论是沙俄还是后面的苏联,都非常看重外蒙这块儿地方,暗中培植亲苏力量。
到了上世纪40年代,外蒙已基本建立了一套苏式的军政体系,军政上下都有苏联的影子,将其称为苏联的藩属国也不为过。
国民政府虽然很不满,但由于处在抗战的节骨眼上,需要得到苏联的援助,只得被迫忍让,眼睁睁地看着外蒙被苏联控制。
抗战胜利前夕,国民政府派宋子文等人到莫斯科与斯大林谈判。结果斯大林狮子大开口,要求国民政府承认外蒙古的独立。
因蒋介石也不想当民族的罪人,所以一直没有签字。后来苏联出兵东北,国民政府担心如果不赶紧签约,苏联还会提出更过分的条件。
于是在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投降的前一天,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承认外蒙的独立,这一刻北塔山的重要性就凸显了出来。
1947年6月,蒙古国在苏联的暗中支持下,入侵新疆北部的北塔山地区,中国守军奋起反击中蒙两国迄今为止的唯一一次战。
爆发了中国守军寸土必争,多次打退蒙古国的进攻,牢牢将江北塔山控制在手里,打破了蒙古国侵犯我国领土的阴谋。
1945年国民政府被迫承认外蒙古独立后,蒋介石心里非常不满,所以采取消极的态度应对,没有与外蒙古建立外交关系,更没有详细划分国界线。这也给后来的北塔山冲突埋下了祸根。
北塔山不仅是两国的界山,还是新疆北部的门户,如果被蒙古国占领,日后就能轻而易举地侵犯镇西、奇台等地。所以蒙古国一直对这里虎视眈眈。
从1946年开始,蒙古国就在苏联的支持下,频繁派兵到北塔山一带活动,跃跃欲试。因当时国内形势非常的复杂,国民政府无暇顾及边境事务。
要求新疆地方政府尽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自行解决与蒙古国的冲突。时任新疆警备司令的宋希濂只能派兵加强对北塔山地区的巡逻。
1947年,宋希濂接到巡逻部队的报告,在北塔山附近发现蒙古国的军队建了不少弹药库,而且有增兵的迹象。
身经百战的宋希濂预感到蒙古国可能要动手了,于是就立即派出一支精锐的骑兵连直接驻防北塔山。
骑兵连刚到不久,就发现蒙古国的军队有越界的行为,连长马希珍下令抓了两个蒙古国士兵,并立即向上级汇报。
几天后,蒙古国却派来了两个代表,称北塔山是他们的领土,要求中国军队一天之内必须全部撤离,并且立即归还两名被抓的士兵。中国守军断然拒绝蒙古国的无理要求。
1947年6月5日,蒙古国派出一个骑兵营的兵力,在飞机的掩护下向北塔山发起突然攻击。马希珍立即组织部队,利用公式节节抗击,打退了蒙军的多次进攻。
宋希濂深知一个连的战斗力有限,在事件发生后,立即派出一个骑兵团赶去支援。援军的到来让中国守军的实力大增,蒙军见势不妙立即撤回到远处。
从六月到八月间,蒙古国多次进攻北塔山,但都被中国守军击退。1947年8月23日,蒙古国再次出兵侵犯北塔山。这一次,中国守军做了充足的准备,将蒙军打得丢盔弃甲。
此战过后,蒙古国再也不敢挑战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