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关羽为什么一直瞧不起黄忠和马超?

揭秘:关羽为什么一直瞧不起黄忠和马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324 更新时间:2024/1/7 13:20:12

关羽的实力确实没得挑,但就是为人太狂妄。经常看不起这个人,瞧不起那个人,就连黄忠这样的大将他都有点瞧不起,经常说什么不想与老兵为伍,说白了就是嫌黄忠年纪大了,自己怎么能与一个老头并列五虎将呢?马超也是如此,关羽一直对他表示不服,总想找马超比试一番。可是诸葛亮看出了关羽那点心思,于是写了一封极度赞美他的信,把关羽高兴坏了,这才作罢。

可是如此高傲的关羽却对魏延从未表现出任何不满,在刘备安排魏延镇守汉中的时候,关羽那可是一声不吭,没有任何反对意见。要知道魏延当时刚投降过来不久,而且以关羽的性格,看见魏延一来就担任如此高的职位,怎会服气呢?再说就算不委派别人,还有张飞啊。那么关羽是出于什么原因,没有站出来反对魏延呢?

其一,关羽自知张飞不是合适人选。汉中是蜀汉十分重要的一座城池,守住汉中就可以抵挡曹操的南下,而且可以更好的发展蜀国,因此委派前去镇守的大将必须要可靠。按理说,张飞自然是第一人选,凭借着他的战斗力,以及与刘备的关系,就没有人能跟他比。

但是这不是去打仗,而是驻守一座城池,这其中就有很大的差别了。要说打仗派张飞去,那自然是无人能挡,但是张飞的性格容易急躁,有点鲁莽,对于镇守一座城池就显得不太合适了,关羽是很清楚他这位义弟性格的,所以他知道张飞不适合守汉中。而魏延虽然武力比不过张飞,但是他稳重有谋,各方面的军事素质很均衡,让他去守一座城池再适合不过来。

魏延对于这项重任也是自信满满地,认为自己有能力守好汉中,并且向刘备拍胸脯保证。事实果然如此,在魏延镇守期间,曹魏不敢进犯汉中半步。因此,关羽对于魏延是不敢轻视的。

其二,关羽鞭长莫及,且魏延地位不如他。当刘备做出决定派魏延守汉中的时候,关羽并没有在成都而是在荆州。但他得知魏延镇守汉中的时候,恐怕人家早已走马上任了,即使有反对意见也无济于事了。再者我们来看关羽为何偏对黄忠和马超表示不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二人与关羽同为五虎将,也就是暗指着关羽与他们二人属于同一个水平层级的大将,傲慢的关羽怎会轻易接受别人与他平起平坐呢?因此心中多少有些不服气,而对于魏延来说,他的地位在蜀汉是不如自己的,因此也就没什么好不服气的。

当然,或许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尊重大哥刘备的安排,关羽知道刘备这样做肯定有他的道理,因此,站在大局的角度来说,关羽也不应该站出来反对,而是选择支持。

标签: 关羽三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紫禁城的堆秀山,山上的御景亭,它们在雍正手中大有用途?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明万历十一年,万历皇帝下旨拆除御花园中东北部的观花殿,并用太湖石堆叠了一座高达十四米的假山,假山之上修亭子一座,取名御景亭。由于当时的匠人采用的石头堆砌法手叫做“堆绣”,故此假山名曰“堆绣山”。清王朝入主中原后,紫禁城内多仿制明朝旧称,“堆绣山”仍沿用其名,直至乾隆时期,乾隆皇帝将其改为“堆秀山”。

  • 沛县起兵时,为何众人不拥戴萧何当老大?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萧何,汉朝,历史解密

    刘邦还没起兵造反之前,是沛县的亭长,可他的名声并不好,属于好吃懒做的混混,整日惹是生非,而且还借钱不还,吃喝嫖赌样样都做,想必之下萧何名声却是极佳,当时萧何是主吏掾,也就相当于担任县长的秘书。萧何在沛县很有名望,当红四沛县的许多重大活动,都是由萧何主持的,比如吕太公过寿宴时,就是萧何主持的,刘邦却来

  • 道家思想:道家用“道”来探究自然、社会、人生之间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道家思想,道家,历史解密

    古代道家是一种思想流派,最早追溯到上古时代,道家用“道”来探究自然、社会、人生之间的关系。道家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家思想是无所不能、永恒不灭,有辩证法因素和无神论倾向。春秋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道家完整的系统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

  • 诸葛亮为什么不辅佐曹操和孙权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而此时,刘备又受到徐庶的推荐,便想见见这诸葛孔明,让徐庶把他带过来,但徐庶却说:“平日喜欢吟诵《梁甫吟》,又常以管仲、乐毅自比,不可以令他屈就到此。将军宜屈尊以相访。”刘备便亲自前往拜访,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与诸葛亮相见后,便对他提问:““现今汉室衰败,皇上失去大权。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与能力,想

  • 明朝的灭亡跟设立的奴儿干都司有什么样千丝万缕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奴儿干都司,明朝,历史解密

    古时中国疆域已经很大了,明是仅次于元的第二大统治疆域辽阔的朝代。而明朝时设立的奴儿干都司,更是为版图的扩大提供了有效的统治工具。但明宣宗时,皇家却主动废除了该机构,其中原因何在呢?起源上说,明帝朱棣在向北成功远征蒙古残余势力,夺得骨巍(今库页岛)后,在当地奴儿干城建立起治理边疆、方便驻扎中央指派下来

  • 文天祥被俘虏,为何这个战将劝说他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宋朝历史较为熟悉的人确实都了解文天祥这一人。在中后期的那时候,他以前带领着手底下很少的部队积极主动抵御元朝的攻击,最终在不成功以后以至于被战俘。应对那样的状况,许多人挑选愿意去解救那位十分知名的重臣,可是却有个人却劝导文天祥尽早的自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今日人们一起去看一下。这一人名字称为王炎午,坚

  • 赵匡胤到底是谁的后代?赵匡胤的身世史书有记载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赵匡胤,历史解密

    赵匡胤到底是谁的后代?赵匡胤的身世史书有记载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说到赵匡胤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人还是挺厉害的,但是关于他的争论一直有一个,话说啊,话说他的出生问题,话说这个赵匡胤部知道到底是赵嘉的后代还是赵迁的后代,很多人都在问这个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到底要怎么解决呢?下面我们一起

  • 古代父母官分别指的是哪两个 这个叫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西汉,父母官,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老百姓通常把太守、县令一级的官员叫做父母官。希望他们能像父母对待孩子一样对待自己治下的百姓,这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期许。就是现在还流传着一句话“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可见父母官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那么“父母官”这个叫法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在中国古代,法律还不完备,又处于家天

  • 在唐朝骑驴很丢人吗?为什么诗人都喜欢骑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酒鬼”何监,骑着一头白驴就进了靖安司,一出场就画风闪亮,胯下的坐骑则为他加分不少。白驴并不常见,所以骑白驴进衙署很拉风。事实上,在古诗里,骑白驴的不是山人就是神仙!“山客狂来跨白驴,袖中遗却颍阳书”,这是王建《送山人二首》中的两句,诗中的山人,看上去就是何监的画风。骑驴看似一个

  • 宋朝经历了四百多次起义,为什么没有一次是成功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农民起义,历史解密

    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朝代,不管这个朝代曾经多么强大,但是它最后都避免不了灭亡的结果。而一个国家灭亡的原因有很多种,有的是因为统治者比较昏庸导致国内发生农民起义推翻了原本的朝代。另一个原因就是国家受到了外敌入侵,因为没能抵挡得住,所以导致国家灭亡。基本上每一个朝代都会经历或大或小的起义,虽然有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