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紫禁城的堆秀山,山上的御景亭,它们在雍正手中大有用途?

紫禁城的堆秀山,山上的御景亭,它们在雍正手中大有用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324 更新时间:2023/12/20 23:47:27

明万历十一年,万历皇帝下旨拆除御花园中东北部的观花殿,并用太湖石堆叠了一座高达十四米的假山,假山之上修亭子一座,取名御景亭。由于当时的匠人采用的石头堆砌法手叫做“堆绣”,故此假山名曰“堆绣山”。

朝入主中原后,紫禁城内多仿制明朝旧称,“堆绣山”仍沿用其名,直至乾隆时期,乾隆皇帝将其改为“堆秀山”。

假山之上怪石嶙峋,堆叠手法十分考究,山中有石道,清朝的历代皇帝都可以逐级登顶,在山顶亭子中极目远眺,无论是苍松翠柏,还是花草藤萝,御花园的景色,还有巍峨的紫禁城,全都可以尽收眼底。

可是在清朝的时候,情况可就大不相同了。在雍正执政期间,假山木门前有四人轮流值守,日夜轮替从不间断,堆秀山从不让外人踏足进入,御景亭上有专人负责瞭望,这群人到底是谁呢?原来他们都是隶属于“粘竿处”的“特务”。

“粘竿处”,顾名思义,就是用粘竿捉蝉或蜻蜓的机构,该机构由雍正当皇子时设立的,雍正年轻时喜静畏暑,听窗外蝉鸣煞是心烦,因此招募青壮年组建粘杆处,其职责都是用粘竿驱赶捕捉夏蝉,给雍亲王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当时康熙皇帝已经垂暮,各位皇子都对皇位垂涎三尺,雍亲王虽然看起来对皇位漠不关心,却在暗中,命令粘杆处大肆进行间谍活动,他们每一个人都善于登高攀爬跟踪盯梢,一有风吹草动马上雍亲王报告,雍亲王能够得到皇位成为雍正皇帝,粘杆处可谓是功不可没。

雍正登位后,粘竿处不仅没有裁撤,反而扩大了许多,他们只听命于皇帝,并大肆进行间谍活动,颇受皇帝信赖。

可是令人不解的是,粘杆处不去监视朝廷大臣,为何偏偏日夜守在堆秀山上呢?这其中有何秘密?专家对此进行了推测,主要有三点原因:

1.负责皇帝安全

我们前讲过,堆秀山高度为十四米,若是登顶极目远眺,皇宫的一切都尽收眼底。此处的值守人员,需要实时观察宫城的动向,发现可疑的人或事,都需要及时向御林军和侍卫们报告,这样不仅可以起到预警作用,也能让皇帝的安全得到保障。

2.皇宫密道

传说雍正皇帝树敌太多,故此在皇宫和雍亲王府(雍和宫)之间开凿了一条地道,而这条地道的一个入口正是藏于堆秀山的假山内。雍正生怕日后有变这才开辟地道,一则给自己留下这样一条退路,二则可以会见一些不方便露面的神秘人物。故此,雍正命令这些粘杆处的心腹在此地把守,不能让人涉足此地,以防止秘密外泄。

3.传递情报

皇宫中是人心叵测的地方,充满着各种漩涡暗礁,可谓是危机四伏。雍正皇帝在采取间谍活动时,都需要秘密奏报。一旦外界有异常,雍和宫来人通过地道,传递情报至紫禁城中时,堆秀山的粘杆处成员会第一时间接过情报,并送达到雍正皇帝手中,以确保皇帝能及时处理,不至于耽误宝贵的时间。

雍正皇帝执政时期不长,却是清朝最为神秘的皇帝,不过说到底,以上三点,也只是推测,对于其真伪性,还需要睿智的读者自己去推敲判断……

标签: 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沛县起兵时,为何众人不拥戴萧何当老大?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萧何,汉朝,历史解密

    刘邦还没起兵造反之前,是沛县的亭长,可他的名声并不好,属于好吃懒做的混混,整日惹是生非,而且还借钱不还,吃喝嫖赌样样都做,想必之下萧何名声却是极佳,当时萧何是主吏掾,也就相当于担任县长的秘书。萧何在沛县很有名望,当红四沛县的许多重大活动,都是由萧何主持的,比如吕太公过寿宴时,就是萧何主持的,刘邦却来

  • 道家思想:道家用“道”来探究自然、社会、人生之间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道家思想,道家,历史解密

    古代道家是一种思想流派,最早追溯到上古时代,道家用“道”来探究自然、社会、人生之间的关系。道家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家思想是无所不能、永恒不灭,有辩证法因素和无神论倾向。春秋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道家完整的系统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

  • 诸葛亮为什么不辅佐曹操和孙权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而此时,刘备又受到徐庶的推荐,便想见见这诸葛孔明,让徐庶把他带过来,但徐庶却说:“平日喜欢吟诵《梁甫吟》,又常以管仲、乐毅自比,不可以令他屈就到此。将军宜屈尊以相访。”刘备便亲自前往拜访,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与诸葛亮相见后,便对他提问:““现今汉室衰败,皇上失去大权。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与能力,想

  • 明朝的灭亡跟设立的奴儿干都司有什么样千丝万缕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奴儿干都司,明朝,历史解密

    古时中国疆域已经很大了,明是仅次于元的第二大统治疆域辽阔的朝代。而明朝时设立的奴儿干都司,更是为版图的扩大提供了有效的统治工具。但明宣宗时,皇家却主动废除了该机构,其中原因何在呢?起源上说,明帝朱棣在向北成功远征蒙古残余势力,夺得骨巍(今库页岛)后,在当地奴儿干城建立起治理边疆、方便驻扎中央指派下来

  • 文天祥被俘虏,为何这个战将劝说他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宋朝历史较为熟悉的人确实都了解文天祥这一人。在中后期的那时候,他以前带领着手底下很少的部队积极主动抵御元朝的攻击,最终在不成功以后以至于被战俘。应对那样的状况,许多人挑选愿意去解救那位十分知名的重臣,可是却有个人却劝导文天祥尽早的自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今日人们一起去看一下。这一人名字称为王炎午,坚

  • 赵匡胤到底是谁的后代?赵匡胤的身世史书有记载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赵匡胤,历史解密

    赵匡胤到底是谁的后代?赵匡胤的身世史书有记载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说到赵匡胤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人还是挺厉害的,但是关于他的争论一直有一个,话说啊,话说他的出生问题,话说这个赵匡胤部知道到底是赵嘉的后代还是赵迁的后代,很多人都在问这个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到底要怎么解决呢?下面我们一起

  • 古代父母官分别指的是哪两个 这个叫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西汉,父母官,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老百姓通常把太守、县令一级的官员叫做父母官。希望他们能像父母对待孩子一样对待自己治下的百姓,这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期许。就是现在还流传着一句话“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可见父母官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那么“父母官”这个叫法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在中国古代,法律还不完备,又处于家天

  • 在唐朝骑驴很丢人吗?为什么诗人都喜欢骑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酒鬼”何监,骑着一头白驴就进了靖安司,一出场就画风闪亮,胯下的坐骑则为他加分不少。白驴并不常见,所以骑白驴进衙署很拉风。事实上,在古诗里,骑白驴的不是山人就是神仙!“山客狂来跨白驴,袖中遗却颍阳书”,这是王建《送山人二首》中的两句,诗中的山人,看上去就是何监的画风。骑驴看似一个

  • 宋朝经历了四百多次起义,为什么没有一次是成功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农民起义,历史解密

    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朝代,不管这个朝代曾经多么强大,但是它最后都避免不了灭亡的结果。而一个国家灭亡的原因有很多种,有的是因为统治者比较昏庸导致国内发生农民起义推翻了原本的朝代。另一个原因就是国家受到了外敌入侵,因为没能抵挡得住,所以导致国家灭亡。基本上每一个朝代都会经历或大或小的起义,虽然有的企业

  • 揭秘:周夷王为什么要杀齐哀公?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周夷王,春秋,历史解密

    《竹书纪年》中记载了一件命案:“(周夷王)三年,王致诸侯,烹齐哀公于鼎”。说的是周夷王三年,周夷王召集诸侯,并当众烹煮齐哀公的事。那么周夷王姬燮究竟和齐哀公有什么仇什么怨,竟然一定要对他做出这么令人发指的事情呢?算起来,姬燮是西周第九代天子。他本是第七代天子周懿王姬囏的长子。按西周王朝建立的嫡长子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