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禅位给嘉庆后,和珅却犯了一个致命错误

乾隆禅位给嘉庆后,和珅却犯了一个致命错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511 更新时间:2024/1/23 1:15:56

乾隆六十年,深夜,永琰府邸。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守门人睡眼惺忪的去开门,嘴里不忘嘟囔着:“大半夜的,谁会这个时候来找嘉亲王呀?”

门“吱呀”一声开了,守门人张头看了看门外来客,突然惊讶地瞪大了双眼,原来深夜造访之人,乃是乾隆跟前的第一红人和珅

嘉亲王永琰听说和珅来访后,急忙出来相迎,谁知和珅一看到永琰,马上跪在地上说:“主子大喜啊,奴才给主子道喜啦!”

说完,和珅便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玉如意送给永琰,这件礼物强烈的政治寓意让永琰心中起伏不定,一时间,乾隆禅让的传说又在永琰脑海中浮现。

永琰心中暗想:“难道皇阿玛真的要禅位于我吗?”

01、禅让原因

古代皇帝禅让,大多有不得已的苦衷。李渊因玄武门之变不得不去做太上皇,宋徽宗眼见大敌当前,只得靠着禅位甩锅钦宗,明代宗明英宗兄弟更是弄出了夺门之变,可见若非迫不得已,大多数帝王并不会轻易选择做太上皇。

然而乾隆却是个例外,他选择当太上皇既不是因为永琰逼宫,也不是因为外敌入侵,那么,乾隆为什么好端端的皇帝不做,要退位做太上皇呢?

这就要从乾隆登基时的一道圣旨说起了。当时乾隆年方廿五,意气风发,他一心效仿祖父康熙,将康熙当作他事业上的偶像来崇拜。

或许是崇拜偶像的热情让乾隆昏了头,初登大宝的乾隆下了一道旨意说:“朕将来如果得天眷顾,能做六十年皇帝就心满意足了,这之后一定禅位给太子,不敢超过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之数”。

乾隆说这句话时,康熙皇帝还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而乾隆自己如果做六十年皇帝,就是八十五岁的老人了,清代的帝王很少有人能够如此长寿,因此乾隆禅位的承诺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像是乾隆一时兴起开出的一张空头支票。

谁知乾隆从母亲那里继承到长寿的好基因,一口气活到乾隆六十年,依旧吃嘛嘛香,这样的超长待机瞬间让乾隆当年禅让的圣旨,成为乾隆晚年的一场政治危机。

俗话说君无戏言,公然打脸违背承诺的事情乾隆做不出,可若让乾隆放弃皇权,乾隆又不愿意。左思右想后,乾隆最终决定来个假禅让,退位不放权。

02、退位生活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在勤政殿当众宣布立十五阿哥永琰为皇太子,改名,定明年归政,改为嘉庆元年。

话虽如此,可乾隆依旧牢牢握着代表权力的玉玺不放,所有的军国大事嘉庆皇帝都需要请示乾隆的意见,然后遵照执行。

对此乾隆曾表示自己只是担心嘉庆经验不足,所以在旁当顾问提些建议,是否采纳由嘉庆圣断,但嘉庆又怎么敢违背乾隆的意思,且不说一顶不孝的大帽子在一旁等着他,就说一旦不合乾隆心意,嘉庆的圣旨连盖章都办不到,更别提下发执行了。

除了给予嘉庆施政“建议”,乾隆也丝毫不肯放弃人事大权。所有新任命的府道以上高官,都要去找乾隆谢恩。嘉庆这个正经皇帝,反而如小透明一般无人问津。

饶是嘉庆犹如傀儡一般,乾隆依旧不忘时刻对嘉庆进行“训谕”。据《清史稿》记载,每当乾隆训政时,嘉庆总是毕恭毕敬,不敢有丝毫违拗。平日里嘉庆与乾隆一起上朝时,嘉庆也一切都以乾隆的意思为准,如果乾隆高兴,嘉庆就跟着笑,如果乾隆发怒训斥官员,嘉庆就跟着生气。

如此看来,乾隆所谓的退位,除了换上嘉庆这个“儿皇帝”和年号外,其他一切不变,甚至连本该让给嘉庆皇帝住的养心殿,也被乾隆以住惯了为由不肯搬走,嘉庆皇帝只得在乾隆的安排下住到毓庆宫中。

不过,虽然乾隆大权独揽,但也有允许嘉庆独自完成的事情。比如乾隆觉得自己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一些祭天谒陵等等礼节性的活动便通通交给嘉庆去做了。

这样毫无实权的“儿皇帝”,嘉庆当了整整三年。这三年中,嘉庆每天如履薄冰,而和珅却在此时依靠乾隆大肆揽权,迅速成为比皇帝嘉庆还牛的人物。

每当乾隆上朝时,和珅总是站在乾隆与嘉庆旁边,因为只有和珅才能听懂垂暮之年的乾隆究竟说了什么话。

借着替乾隆当“翻译官”的机会,和珅权倾朝野,俨然如摄政王。文武百官向乾隆奏事的时候,和珅就听取乾隆含混不清的话语,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传达给百官,一度弄得朝堂内外只知有和珅,不知有嘉庆。

和珅的做法令嘉庆十分愤怒,但为了避免得罪和珅引来灾祸,嘉庆皇帝不得不强忍所有的不满,小心翼翼地维护与和珅的关系。

为了向和珅示好,嘉庆下令和珅除了公开场合外,不需行三跪九叩之礼,针对和珅爱财的特点,嘉庆又送给和珅许多奴仆婢女以及华美的宅院和田产,甚至连嘉庆登基前和珅送来的玉如意也成了嘉庆示好和珅的道具,嘉庆专门为这件礼物写了几首《咏玉如意》以示看重。

据史料记载,当嘉庆所作的《咏玉如意》辗转传到和珅那里后,和珅果然放下所有的警惕,他颇为自信的说:“嘉庆不足以与我斗智谋!”

03、扳倒和珅

可惜和珅高兴得太早了些,嘉庆四年,乾隆驾崩,和珅一夜之间失去了最大的保护伞,再难与手握君权的嘉庆抗衡了。

自古一朝天子一朝臣,更何况和珅早已被嘉庆厌弃,于是,一场铲除和珅的计划,就此拉开了帷幕。

嘉庆以替乾隆治丧为由,将和珅留在宫中总理丧事,杜绝了和珅与外界接触的一切机会。

和珅对此倒也毫不在意,他认为乾隆尸骨未寒,嘉庆即便对自己不满也决不会这么快动手,谁知嘉庆却偏偏利用和珅的大意果断出手,就在乾隆灵前将和珅捉拿下狱。

几天后,嘉庆便宣布和珅的二十条大罪,下旨将和珅抄家,抄得白银八亿两,相等于当时清政府十五年收入,以致留下了“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典故。

那柄和珅深夜送来玉如意,也成了和珅的罪状之一,可叹和珅本想凭着这柄玉如意讨好新皇,永保荣华富贵,哪知却弄巧成拙,平添了一条大罪。

墙倒众人推,一些官员眼见和珅失势,立刻上奏说和珅应该凌迟处死,最终嘉庆念在和珅是乾隆重臣的份上,赐和珅狱中自尽。

和珅死时,离乾隆去世仅仅过了十五天。此后嘉庆大举整肃官场,黜奢崇俭,很快坐稳了江山,大清王朝自此步入嘉庆时代。

标签: 和坤清朝乾隆和珅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关羽不服马超,想打仗时听了诸葛亮的建议就放弃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关羽,三国,历史解密

    只要一说到关羽和马超,相信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的。他们在三国的时候都是非常出名的大将军,而且跟随着刘备做事情,为他做了很多事情,辅助他。曾经除了他们两个人之外,张飞,黄忠,赵云,五个人都被人们评为蜀汉五个优秀的大将军。表面上看着他们比较的风光,其实背地里他们五个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非常好的,例如当时的关

  •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简介 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性格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冯梦龙,历史解密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明代通俗小说家冯梦龙纂辑白话小说集《警世通言》中的名篇。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为杰出的短篇小说之一,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占据中国古代短篇小说的高峰。据考证,该小说是冯梦龙根据同时代的文人宋懋澄的《负情侬传》改编而成的,属明代的“拟话本”。主要内容是:明万历二十年间,京师名妓杜十娘

  • 宋朝与辽国的关系怎么样?为什么会势不两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势不两立,宋朝,历史解密

    乾祐三年,后汉隐帝(刘承佑)猜忌大将郭威,结果,郭威被逼上梁山,于邺都(今河北大名东北)起兵。不久,隐帝兵败为人所杀,郭威称帝建立后周。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弟弟,河东节度使、太原尹刘崇也据河东十二州称帝,国号汉,史称北汉。北汉是十国里唯一在北方的。追溯宋辽之战的起源,还要说到赵匡胤在讨伐北汉时与契丹发生

  • 五胡乱华时期,中原到底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五胡乱华,晋朝,历史解密

    五胡乱华时期,中原究竟遭到了多大的劫难?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起不愿回首的黑暗历史,相信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那场塞外内迁的胡人,趁西晋深陷八王之乱中,国力衰弱之时,举兵反叛,直接导致了刚刚建立不久的西晋王朝覆灭,中原百姓在胡人的统治下,生活在

  • 江东最杰出的政治家,鲁肃伟大又可怜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鲁肃,三国,历史解密

    早年,袁术听说了鲁肃的大名,便请他来当自己的东城长,鲁肃看出袁术肯定不能成就颗业,便经周瑜推荐成了孙权的参谋,很早就为孙权谋划了成就帝业的战路计划,深受孙权的器重。 赤壁大战之前,鲁肃在联合刘备、动说孙权抗曹等方面都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并在之后协助周瑜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赤壁大战之后,鲁肃从大局考虑

  • 清朝实行剃发令,秃头跟光头的人是怎么解决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剃发令,明朝,历史解密

    1644年6月15日,对于全天下的汉人来说,一封“剃发令”犹如晴天霹雳般轰在心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传承千年发不能损的观念和求生的欲望相互纠缠,许多汉人喊出“宁为束发鬼,不作剃头人”。而清政府的态度也非常强硬:“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与这些“束发鬼”相比,还有另一类人处

  • 曹操,为什么到死都不敢称帝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曹操是我国历史上颇受争议的一个人物,他出身卑微却志向远大,凭借着过人的权谋和智慧,在东汉末年的董卓之乱中脱颖而出。董卓死后,曹操接受荀彧、程昱所议,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迎接汉献帝至许昌,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历史,把15岁的小皇帝变成自己手中的傀儡,使自己的发号施令变得名正言顺。依靠天子这

  • 这位君王随意杀功臣,理由简直太无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勾践,春秋,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历史上,许多君王都喜欢杀功臣,当然严格来说并不是说他们喜欢杀,有时是不得不杀,因为这些功臣大多掌握实权,皇帝为了稳定自己的位置,只能杀人了,历史上所有杀功臣的皇帝中,当属刘邦和朱元璋为代表。刘邦是怕那些臣子功高盖主,所以不得不杀,而朱元璋本来就喜欢杀人,而且他的儿子、孙子又弱,为了给子孙铲平

  • 顾命八大臣出现于什么时候?有哪八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顾命八大臣,清朝,历史解密

    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五日,咸丰帝在热河行宫病重。十六日,咸丰在烟波致爽殿寝宫,召见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御前大臣景寿、协办大学士肃顺,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杜受田之子)、焦佑瀛等。咸丰谕:"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又谕:"皇长子载淳现为皇太子,著派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

  • 嘉庆皇帝有几个儿子?结局分别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爱新觉罗·绵愉,清朝,历史解密

    嘉庆皇帝,名爱新觉罗·颙琰,是乾隆的第十五个儿子,是乾隆与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所生,也就是《还珠格格》里的令妃。嘉庆皇帝在位二十五年,享年61岁。那么嘉庆皇帝有多少个儿子呢?他们的结局如何?嘉庆皇帝一共有5个儿子,分别是皇长子穆郡王、皇二子爱新觉罗·旻宁、皇三子爱新觉罗·绵恺、皇四子爱新觉罗·绵忻、皇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