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大败秦军,楚汉相争时诸侯却不帮他

项羽大败秦军,楚汉相争时诸侯却不帮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271 更新时间:2023/12/8 15:00:13

战国后期,秦国统一天下已是大势所趋,最后秦王嬴政横空出世,以摧枯拉朽之势,吞并六国,横扫八荒,结束了数百年的诸侯割据时代。此后,秦王车轨同文、统一度量、货币、征讨匈奴胡人,开疆扩土,因此秦王嬴政志得意满,认为功过千秋,便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字,自号皇帝,而他作为第一任皇帝,是为始皇帝,然后二世、三世…万万世。

秦始皇怎么也想不到,秦国二世而亡,秦国经过数百年的努力、数十代君王的励精图治,灭掉了强大的六国,然而陈胜吴广几个民夫揭竿而起,竟然撼动了这个偌大的秦国。不过陈胜吴广虽然名气大,但并没有灭掉秦国,灭掉秦国的,另有其人。

当年战国时期,秦王将楚怀王骗过去幽禁而死,后来灭掉楚国,楚人十分不甘,于是楚地流传着一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谶言,果不其然,在陈胜吴广身死以后,楚国的贵族项梁扛起了起义军的大旗,项梁有一个非常厉害的侄子,叫做项羽

虽然秦国仁政不施,赵高弄权,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破船还有三千钉,秦国能够扫灭六国,还是有许多能征善战的将领的,一位叫做章邯的秦将带领二十万秦军,连战连捷,打击起义军,陈胜也是被章邯打败后被车夫杀死。

正当起义军对章邯束手无策的时候,项羽站了出来,带着英布和蒲将军破釜沉舟,以数万大军大破章邯、王离共四十万秦军,九战九捷,并且歼灭王离带领的秦军,斩杀了章邯部下投降的二十万大军,秦国再也无力抵抗起义军,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巨鹿之战。此战之后,天下诸侯莫不钦佩折服于项羽,奉他为各路诸侯义军首领。

在灭掉秦国以后,项羽采用分封制,封了十八位王候,并且自号西楚霸王。由此可以看出,项羽的威信和盟主地位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楚汉相争,这些王侯为何阳奉阴违,不仅不帮助项羽,有的还有帮助刘邦对付项羽,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下:

从秦国统一六国,我们可以看出,分封制度已经不符合当时的制度,天下一统是大势所趋,然而项羽为了迎合各路诸侯,也是为了实现当初的诺言,他给这些诸侯封王,并且划分了地盘,这样一来,这些有兵、有人、有地的诸侯,难免不产生异心,能够成为一方诸侯的人,都不是泛泛之辈,没有人愿甘居人下。

这些诸侯当时就是为了共同的利益聚到了一起,周天子分封子孙兄弟,那些诸侯国都想互相吞并坐大,何况这些为利益走到一起的诸侯王,当初因为震慑于项羽的武力,不敢造次,现在分封以后,天高地远,他们便自然而然的听调不听宣了,楚汉相争,消耗实力,他们才有机会崛起。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分配问题,所谓“天下不患寡,而患不均”,全国各地郡县,人口、疆域、经济、土地都不一样,因此十八路诸侯王中,许多人认为自己受到不公的待遇,关系和项羽好的,得到的分封利益就大,关系不好的,地盘则非常小,因此许多人对项羽不满,欲求不满,这是人之常情,本性使然,但是项羽并没有重视。

因此,项羽虽然能够压制他们不反抗,但是不能压制他们心中的不满,或许因为各种原因,他们没有爆发,一旦有了机会,这些诸侯王定会发泄心中的不满。并且当年楚怀王有言,谁先攻入关中者称王,结果是刘邦先攻入咸阳,然而因为项羽对他忌惮,将他封到偏远的巴蜀,许多人对刘邦感到不值,再加上刘邦善于拉拢人心,综合这些原因,所以,因此当楚汉相争时,这些诸侯王才会阳奉阴违,不帮助项羽。

标签: 项羽汉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老照片还原晚清女子真容,颜值颇高的姨太太,最后一张媚态十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姨太太,晚清,历史解密

    婉容是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皇后,她相貌娇美、谈吐文雅。“婉容”二字及她的字“慕鸿”来自《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婉容皇后人如其名,不仅容貌端庄秀美、清新脱俗,且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图为婉容众多与女宾合影,可以看出婉容的颜值颇高,再加上精美的首饰,更显得出尘脱俗。图为三位晚清女子,手拿折扇和

  • 秦献公为什么没有秦孝公有名?他在秦国崛起中有什么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朝,历史解密

    秦献公接手的是一个烂的不能再烂的烂摊子,经过二十几年的努力经营,秦国国力缓慢恢复;秦孝公接手后,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国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好比一颗种子,从种下到生根发芽,秦献公时期相当于种下后慢慢的努嘴儿,刚刚钻出地面上,秦孝公时期相当于幼苗快速成长。秦献公打好基础,秦孝公茁壮成长秦献公扭转乾坤

  • 五代最为低调的皇后,晚年被逼迫自焚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贞简皇后,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五代十国是个超级大乱世,与局势动荡不安相伴随的,则是奇人异士的不断出现。在这些人中,有一位皇后的经历足够传奇,作为六宫之主却甘愿让他人掌权,自己则乐得做“甩手掌柜”。不过,这位皇后的结局很凄惨,竟然被义子逼迫着自焚。这位经历曲折的女性,便是后唐和武宪皇后曹氏。正史中关于曹氏的资料奇缺,其生年、籍贯、

  • 前赵的皇帝列表简介,历任都城在哪儿?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前赵,十六国,历史解密

    前赵 304—329前赵为匈奴族政权。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北)称汉王,建立汉国,公元308年称帝,次年迁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北)。公元310年其子刘聪继位后,于公元316年灭西晋。公元318年其侄刘曜即位,迁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辖有今陕西渭水流域

  • 司马光对三家分晋有着怎样的看法?他有着怎样的见解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司马光,宋朝,历史解密

    在《资治通鉴》的开篇,司马光就记述了周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的事,因为这一事件是中国从春秋时期走向战国时期的开端,因此,司马光对此展开了长篇评论。“才胜德谓之小人”,就是此长篇大论中,对晋国的智伯为何灭亡的评论中的一句话。司马光的这段对才德如何区分的评论虽然不长,但对如何识别和使用人

  • 丧葬文化是怎么流传起来的?神话传说的盛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丧葬文化,夏朝,历史解密

    父系氏族社会末期,我国黄河流域的氏族部落联盟,出现了尧、舜、禹3个著名首领。他们“禅让”(公推首领)的故事,早已成为千古传诵的佳话。相传,禹活着的时候曾选定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死以后,禹的儿子启杀了伯益,自立为首领,建立了夏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历时400多年,约在公元前21世纪至前

  • 陈胜第一个揭竿而起反抗暴秦,他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陈胜,秦朝,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陈胜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陈胜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一个规模比较大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的领袖,也是他第一个揭竿而起反抗暴秦,说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语,引发了各地起义军纷纷而起,反抗秦朝。陈胜出身底层,很早的时候做雇工过

  • 慈禧宠幸的大太监李莲英,历史上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莲英,清朝,历史解密

    一说起慈禧太后,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小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慈禧太后身边的太监李莲英,大家知道李莲英是一个怎样的人吗?可能很多人都会说是坏人,李莲英仗着慈禧太后对他的宠爱,还利用手中的职权做过不少坏事,所以在大家心里,李莲英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人,那么李莲英真的像大家口中说的那样坏吗?那个受尽了慈禧太后

  • 春秋中期晋国卿大夫:荀偃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荀偃,春秋,历史解密

    荀偃(?-前554年):姬姓,中行氏,名偃,字伯游,谥号"献",又称中行偃(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虽为姬姓,却不叫姬偃),因中行氏出自荀氏,故又多称荀偃,时人尊称其中行伯,史称中行献子。 荀偃是春秋中期晋国卿大夫,六卿之一,晋悼公时升任晋国中军元帅,即正卿。荀林父之孙,荀庚之子,荀罃(即智罃)堂侄

  • 努尔哈赤反明的七大恨是由多不靠谱?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七大恨,明朝,历史解密

    公元1618年正月,努尔哈赤对诸贝勒宣布:“吾意已决,今岁必征大明国!”,四月十三日遂以“七大恨”告天,起兵反明。努尔哈赤所说的第一恨,就是明朝无故杀害了自己的父亲和祖父。这既是事实,但又不完全准确。一来,父亲塔克世、祖父觉昌安确实是死于明兵之手,但是在战乱中被误杀,不是蓄意杀害。二来,明军是为了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