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最宠爱的女儿,固伦荣宪公主19岁出嫁,56岁病逝

康熙最宠爱的女儿,固伦荣宪公主19岁出嫁,56岁病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654 更新时间:2024/1/19 6:43:58

康熙,是满清朝最有成就,也是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一手创建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因为他,满清才在中原大地站稳脚跟,真正实现满汉融合,康熙一生共生育儿子35人,女儿20人,其中长大成人的儿子有24人,女儿7人,在众多帝王中,也算多子多福,枝繁叶茂了!

今天要讲的这位公主,可以说是康熙所有儿女中最受宠的一个,19岁出嫁,56岁病逝,37年间,康熙竟然4次跑去探望她,让别的公主们眼红不已,她便是康熙第三女固伦荣宪公主!

固伦荣宪公主公主是康熙宠妃荣妃马佳氏,荣妃是康熙最早也是最受宠的嫔妃之一,康熙6年,生下皇子承瑞,康熙10年,生下皇子赛音察浑,康熙12年到康熙16年,更是一年给康熙生一个小孩,可惜的是荣妃的孩子命都不长久,6个孩子相继夭折了5个,最后只剩下女儿固伦荣宪公主!

对于荣妃,康熙深感同情,所以对荣妃仅存的这个女儿,也给与了更多的关注,固伦荣宪公主也自小聪明伶俐,深得康熙喜爱,13岁时,康熙封她为固伦荣宪公主,要知道只有满清皇后所生嫡女,才有资格用“固伦”这一称号,康熙对荣妃所生的这个女儿有多宠爱,可见一斑!

可是,无论康熙对这个有多宠爱,作为满清皇室,固伦荣宪公主在享受皇家荣耀的同时,也要履行满清皇家的义务,那便是亲!

公元1691年,在固伦荣宪公主公主19岁时,康熙封她为和硕荣宪公主,远嫁蒙古乌尔衮,虽然是和亲,但婚后的固伦荣宪公主和乌尔衮生活的相当幸福,生育一儿一女,小两口时不时手拉手,跑到紫禁城看康熙,每次都哄的康熙笑逐颜开,一车一车的宝贝就这样拉到蒙古!

公元1709年,康熙已是55岁的老人,年日理万机,终于让这位明君一病不起,就连生活也不能自理,固伦荣宪公主公主听闻此事,马不停蹄从草原赶回北京,衣不解带服侍康熙40多天,康熙才渐渐好转!

经此一事,康熙对这位女儿更是宠爱,曾先后4次亲自跑到蒙古看望这个女儿,别的远嫁他乡和亲的公主听闻此事,都羡慕的不得了,而且固伦荣宪公主隔三差五的就跑到北京看望康熙,回娘家跟闹着玩似的,这在封建社会,是很少见的。

公元1721年,固伦荣宪公主公主的丈夫乌尔衮,在跟着老丈人出征时,病死军中,7年后,固伦荣宪公主病逝,享年56岁!

固伦荣宪公主死后,被葬于内蒙古赤峰巴林右旗,1972年时,固伦荣宪公主公主墓被挖掘,虽然时隔240多年,但固伦荣宪公主的尸体保存完好,肌肤竟然还有弹性,在固伦荣宪公主公主棺木的东侧和南侧,分别放着丈夫乌尔衮和儿子琳布的骨灰,死后能有丈夫和儿子骨灰相陪,相信这位善良的公主也会感到欣慰吧!

更多文章

  • 清朝时期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为何人口会突破过亿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人口,历史解密

    在古代封建社会,古时人口的数量在明朝之前,一直未有大的突破。比如当年统一天下的秦始皇,曾发动百万民夫修筑万里长城,这样一个庞大的劳动力,几乎占据了全国总人口的二十分之一,由此可以推算,秦朝顶峰时期的人口也不过一两千万人。从秦之后,汉唐宋元等朝代,中原王朝的人口数量一致徘徊在数千万的规模之间,从来没有

  • 萧何月下追韩信吓刘邦一跳!萧何是为了什么去追韩信?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朝,萧何,韩信,刘邦,历史解密

    韩信是刘邦手下有名的大将,不过在还没有显达时,他生活在淮阴一代(今江苏淮阴西南),家境贫寒,无甚德行,一直没人推举他去做官,也懒得做买卖谋生。他常常跟着别人蹭饭吃,大家都很厌恶他。有一次,韩信在城墙底下钓鱼,有一个在水边洗衣服的妇人见他饿得不行了,就给了他口饭吃。韩信非常感激妇人,对她说:“等我以后

  • 吴棠送慈禧三百两银子,从此平步青云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吴棠,清朝,历史解密

    清朝时期,一个叫惠征的道员病故于镇江。惠征两个女儿带着灵柩从镇江出发,乘船一路北上。她们来到清河县地界时,清河县令吴棠派人送了300两银子奠仪,还亲自上船祭拜。两姐妹很感动,因为这位清河县令与惠征素不相识。吴棠则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因为他根本就是送错了奠仪。没过多久,姐姐入宫,当了咸丰皇帝

  • 苏轼有一个文武双全的秘书,你一定猜不到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高俅,宋朝,历史解密

    不同的是真实的高俅在苏轼身边为乖巧,又写得一手好字,并且还会诗词歌赋,甚至还有些许武功。当年苏轼被贬是把他推荐给王诜,通过王诜高俅和还是端王的宋徽宗交好,等宋徽宗登基后,高俅通过讨好宋徽宗得到了高管的职位,并且还享受这特殊待遇。高俅虽然没有什么本事功绩,但是他也不参与权利的争夺,更不加害他人,而是选

  • 长平之战,秦军把赵国主力军灭了,但却在40年之后才灭了楚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长平之战,历史解密

    秦赵长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62年到公元前260年。在这场大战中,秦国坑杀了赵国40多万降卒,可以说,基本上把赵国的主力全歼。留在赵国内的,只剩下40岁以上的老人(古代那个年纪确实叫“老人”了)和十几岁及以下的孩子。当时秦国要灭赵国,可以说易如反掌。为什么却并没有马上灭赵国,而是往后拖了40年,直到公

  • 为什么战场上只禁酒不禁烟呢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二战,美国,历史解密

    想必大家都清楚吸烟有害健康,可以说平时抽烟也是有利有弊。在战场上抽烟其实有一个非常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小小的火星在夜色降临的时候,很有可会暴露自己的具体位置。如果对方有精确射击的士兵,事故很容易发生。尽管战场上吸烟有这个致命的弱点但是各国军队仍然没有禁止士兵吸烟。为什么?主要原因是这两个原因非常重要,

  • 汉景帝废除太子引起朝堂混乱,也为刘彻制造了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彻,汉朝,历史解密

    汉景帝死之前废了太子,刘彻的母亲,要为自己的小儿子争取。窦太后希望的储君继承人,是幼子梁王刘戊,做母亲的往往都有一个爱护幼子之心,对小儿子啊,特别疼,特别喜欢他。在朝中大臣们要讨论一下这件事情怎么处理。一些大臣,这些大臣中间有一个人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人,就是主张杀晁错的那个大臣,结果原来这些大臣。和汉

  • 韩国当初给秦国修渠 为什么还第一个被灭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韩国,秦国,历史解密

    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6年),韩国人郑国在秦国开始修渠,他们的目的本来是想利用这个大规模的水利工程来耗费秦国的人力物力,以消耗秦国,没想到渠修完之后“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也就是韩国惊心布置的一场阴谋,却让秦国更加强大了,这条渠也被

  • 江国灭亡后江国的臣民都去哪里了?江姓哪里人最多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江国,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江国灭亡后,江人被楚国强迁于楚国内地的江亭,今湖北江陵南的江北,成为楚的臣民。在战国时江人后裔江乙出任郢大夫,郢,为春秋后期楚平王所建的都城,即在今湖北江陵。这支成为楚人的江姓后来向南方移民,繁衍发展,最终在广西形成了江姓人里的一个重要聚集中心。一部分江人北逃入陈国,今河南准阳地区,后由淮阳为中心向

  • 平定七国之乱,西汉名将周亚夫为何被冤下狱绝食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朝,历史解密

    话说周亚夫这个西汉开国功臣周勃的宝贝二儿子,军事指挥上比其老子更加出神入化,但政治智商和情商也比其老子更加低能,更加无知,而这在翻云覆雨的官场上绝对是一种致命的短板,所以到头来死都不知是啥回事。却说汉景帝后元元年(公元前143年),汉景帝某一天心血来潮,在宫中召见了周亚夫,却没有什么大事可谈,只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