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懿是三国笑到最后的人,为什么后世对他的评价并不高?

司马懿是三国笑到最后的人,为什么后世对他的评价并不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274 更新时间:2024/1/19 9:21:29

说到司马懿,人们说他的取得成功,由于他命长,能熬。

司马懿可以说是三国手游首位能熬的人,由于他不但熬去世了敌人三国诸葛亮,还熬去世了同是顾命重臣的曹真、曹休、陈群等,乃至还熬去世了三国曹操、曹丕、曹叡祖孙几辈,由于挺过群星璀璨的三国手游早期,把跟他同排位的人都熬去世了,剩余一大群平凡的竞争者,轻轻松松的KO,笑来到最终。

但是,命长就能获得胜利吗?

三国手游最命长的,但是来敏、士燮、廖化,及其司马懿侄子司马孚这种人。但论起贡献,她们都跟司马懿差得远了。

一、三国笑到最后之人。

世人总是伴随着哭声来到这个世界,却少有可以笑着离开这个世界的。

刘备跑了一辈子,追了一辈子,也哭了一辈子,终于哭出了江山,却在欲笑还哭之中离世;

孙权很想笑,可有时候要看曹魏的脸色,有时候又要看蜀汉的脸色,在尴尬的陪笑中过完一生;

曹操败也笑,成也笑,窘也笑,迫也笑,就是没能够笑到最后;

司马懿是笑到了最后,可惜却笑得不够长久。

在司马家笑声的背后,是他皇儿皇孙们一声声无奈的叹息与悲泣。

西晋传四帝,国祚五十一年,可实际在第二代皇帝司马衷这里就基本名存实亡了;东晋衣冠渡江,偏安南方,苟延残喘100年,明面上是司马家族做皇帝,实际政权多由王谢庾桓四大士族把持,内乱频生,外战连年。

世道轮回,两晋皇帝大多逃不过或被架空或被废除或被戕毒的命运。跟一开始司马懿一家给曹魏家末世皇帝们带来的命运没什么两样。

皇帝的命途多舛,王朝的命运也是曲折坎坷。

作为两晋少有的能作为的皇帝,晋明帝司马绍有一次和王导、温峤聊到西晋一统天下的原因,听说了司马懿开基创业以及司马昭兄弟夺权的事情,不禁掩面扶床说:"如果像你们说的那样,晋朝天下又怎能长久呢?"

永嘉之乱

得国不正,国祚不长。

不仅不长,两晋王朝还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几乎没什么建树的王朝。

秦晋隋元,都是中国封建王朝一统江山的朝代,也都是短命的朝代。

但秦朝不仅横扫列国,一统江山,奠定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基础和格局,而且也为开创汉朝四百年的文治武功提供铺垫和基础;

隋朝不仅南北一统,开创三省六部制、科举选才等长远影响的政治制度,而且文化、经济、社会、政治等也给大唐盛世打了底子,为唐宋两朝的富强鼎盛与璀璨文明奠定了基石;

元朝是中国疆域最辽广的朝代,其开中国行省制度之先河也对后世留下深远影响;而且其所承接的大明王朝又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

晋朝剽窃曹魏的九品中正制,筑门阀制度,造奢华浮风,掌权官员不思如何治理国家,许多人都在研究怎么斗富,如何浮夸,怎样清谈。士大夫阶层生活腐化、贪污腐朽、精神颓废;老百姓穷顿、生产荒废、阶级矛盾尖锐。

几乎每一个统一的王朝,都为中华民族开创一次黄金盛世奠定基础,而两晋王朝留下的,则是八王之乱、永嘉之祸、五胡乱华、南北离荡,三百多年的动乱不堪与民不聊生。

作为一个窃功掌权、弑君篡位、骄奢淫逸、建树不多的国家,晋朝开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黑暗的时代。

而这个国家的窃夺之始,则以司马懿为源。

计赚曹爽

二、三国隐忍第一之人。

如果要像《射雕英雄传》那样给三国群雄取个外号的话。

东邪无疑是曹操。所谓"武功天下第一,艺业当世无双"(欧阳锋语)来描述曹操在三国群雄的地位,最恰当不过。毕竟曹操不仅是三国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

南弟(帝)可以说是孙权。作为孙家子弟,他继承父兄之业,无论是在正史中,还是在演义中,孙吴都是三国之中最低调的。嗯,一灯大师也是个低调的人。

北丐就是刘备。一个从一无所有起家,最终被称为"天下英雄,为使君与操耳"的人,同时又是典型的以仁义赢取天下信服的人。

西毒则非司马懿。一生都在算计的司马懿,最喜欢玩弄权谋,给后世留下的印象也总是老谋阴狠的。

唐太宗李世民说司马懿是"欺伪以成功,奸回以定业"。

又说他是"东智而西愚、前忠而后乱。"

在遇到比自己强的对手面前,司马懿总是能够隐藏自己,谨慎隐忍。

在与诸葛亮的对决中,即使天时、地利、人和都占有全面优势,司马懿仍然龟缩退守,始终不敢与诸葛亮正面接战,即使诸葛亮给他送了女人的衣服,将士军情不满,他仍然借助各种手段拖延对战,"相持超百日",最后硬是把诸葛亮耗死在五丈原。

在曹操面前,他勤勤恳恳,做小做低,尽量不显山不露水,一忍就是十多年,努力塑造一个恭谨的、忠顺的、有能力的僚属。

在曹丕面前他又变成一个有智力的、能决断的、能提供最大帮助的谋臣。在曹叡面前,也是尽显稳重可靠的托孤大臣形象。

影视剧中的鹰视狼顾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纂时"。

前半生的司马懿,活脱脱一个恭顺谦让,有才有德的王莽形象,然而等到能力比自己强的英雄豪杰都不在了,他的阴狠与跋扈就爆发出来。

如擒斩孟达,这边厢还写信安抚和迷惑孟达,说我相信你不会谋反,你要淡定;那边厢已经暗中起兵,孟达以为至快要一个月的路程,他以八日之速就兵临城下,十六天围城而孟达授首;

又如在平定辽东的时候,他百日长袭,攻公孙渊不备,用声东击西,暗渡辽水等计术包围襄平。公孙渊想投降,司马懿要么嫌对方派来的使者太老土;要么又说对方派来商讨的人质不够诚意,都直接把使者斩杀;得城之后又把15岁以上男子和所有文武大臣屠杀殆尽,堆成京观(尸山)以立威;

比如定辽之后凯旋归来,士兵衣单寒冷,请求添点短袄,司马懿不肯给;返回朝廷之后,又假惺惺的请求让一千多名六十岁以上的士兵解除兵役,回家过年。

比如诈病计赚曹爽。这边喝水喝的满嘴角漫流,沾满了前胸,把"荆州"故意听成"并州",一副老年痴呆的模样;那一边紧锣密鼓,磨刀霍霍,安排两个儿子夺权。

后来,曹爽要跟司马懿做拼死一搏,司马懿又让蒋济去跟曹爽说,他已经指着洛水起誓,只要曹爽交出兵权,就不会弄死曹爽。结果曹爽交了兵权,没几天就被司马懿诛杀,连带三族,一并夷灭。

掌权的司马懿,人生的最后几年就是清除异己,秋风扫落叶,为自己儿子们夺权扫除障碍。而且扫起落叶来都异常的坚定和决绝,连"夷三族"这种快要淡化的诛罚手段都重新重用,对政敌动辄夷及三族,出嫁在外的女子都不放过时,像曹爽事件、王凌事件,都因此牵连甚广,以致于时人都说:当今天有识之士,都被牵连掉了一半。

难怪乎吕思勉先生说:"从魏武帝到司马懿可以说是中国的政局、亦可以说是中国的社会风气的一个升降之会。从此以后,封建的道德,就澌灭以尽,只剩些狡诈凶横的武人得势了。"

影视剧中高平陵之变

三、三国智计第一之人。

在网上,到处都有对三国英雄武力智力排名的人。有的说郭嘉是智谋第一,有的说是贾诩智谋第一,有的说是诸葛亮智谋第一。

也有人说司马懿智谋第一。

如果说司马懿三国智谋第一,也许有人要跳出来,但如果说司马懿是三国好用智谋第一,或许就少有人要跳出来。

纵观司马懿一生,显露权谋的多,显露真性情的少;善于伪装自己的多,乐于赤诚相待的少。

以致于许多时候,站在你面前的司马懿,是不是真的司马懿,你都弄不清楚;

以致于许多时候,连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他都喜欢耍上一些手段。如"高平陵事变"前夜,司马懿将计划告诉司马师与司马昭后,还要特地去偷偷观察他两个儿子的状态:司马昭担心的整晚都睡不着,而司马师却像平常一样安睡。

可惜,自古能开创长治久安,文治武功的帝王,没有一个是仅仅依靠计谋来征服天下的。

汉高祖刘邦,其用智不如张良、用兵不如韩信、搞内政不如萧何,但他虽痞子习性却知人善任,不治文学而性格明达,约法三章而顺应民心。所以能够承秦弊而得天下,诛强楚而遂帝业;

光武帝刘秀,一介布衣,在家时专耕农事,为人宽厚,安分守己,还被嘲笑是刘邦的哥哥刘喜,但一旦起事则翻江倒海,轰轰烈烈,俊令贤达,明于治道,成为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皇帝。东汉王朝也因他的个人魅力,温厚之性成为中国历史上三代之后风化最美,气节最盛的朝代;

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有天才皇帝的智慧,更有天才皇帝的风度和器宇,所以成为历代君王的楷模。传说虬髯客本欲起兵图天下,见李世民后自愧气度不如,认定天下将归于他,将全部家产赠于李靖夫妇以帮助李世民统一天下,自己则去扶馀国做皇帝去了。

即使同时代的魏武帝曹操,虽然也给人"奸雄"的感觉,但曹操谈笑风生,豁达自然,其功业、用人、知兵和崇尚俭朴等品行与德行比其老于用计更受人关注,是"雄"高于"奸"的代表。

三国志游戏

王通在《止学》开篇第一句就说:智极则愚也,圣人不患智寡,患德有失焉。

所谓: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司马懿虽然没有误了自己的卿卿性命,却坑了子孙的卿卿性命。

司马家族聪明基因遗传到了司马炎仿佛就基本归了档;少数像司马绍要重启读档,却硬盘崩溃;更多的是如司马睿一般,一辈子庸庸碌碌,被权臣所左右,最终多郁闷而死的皇帝,以及像"何不食肉糜"的司马衷和寒暑不懂分辨,吃喝拉撒都不能自理的司马德宗这样的白痴皇帝。

甚至还有"牛继马后"的野史传说,司马懿一家天天都在钻营如何窃夺别人的江山,结果一不小心,自己的家没传两三代,反倒被一个姓牛的小吏给抢了江山。

标签: 三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萧何为什么要置韩信于死地?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萧何,汉朝,历史解密

    汉高祖五年(前202),持续数年的楚汉战争结束,刘邦称帝,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战果。但是也千万不要把刘邦“枭雄”化,仔细翻阅史书就会发现,刘邦从固陵一役败北算起,“常败将军”的名号是当仁不让:高祖二年,刘邦率五十余万人伐楚,至彭城。项羽率三万精兵击汉军,大破之,汉兵死者十余万人。刘邦带着数十余人仓皇逃

  • 安特生来过中国吗?他来中国干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安特生,考古学家,历史解密

    1914年 的春天,这个春天对瑞典著名地质学家、考古学家安特生教授来说,无疑是一个再美好不过的季节。因为正是在这个春天的某个清晨,安特生怀揣中国政府的聘请书,以“中国北洋政府农商部矿政司顾问”的身份,开始了他梦寐以求的中国探险考察之旅,同时也踏上了他最辉煌的人生之路。1902年,他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

  • 清朝时期在东北龙兴之地是什么样的?汉人的地位可能和你想象中的不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龙兴之地,商朝,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清朝的最高统治者是满人,他们来源于东北地区。因此当清朝定鼎中原之后,东北就成了清朝的“龙兴之地”。在清朝初期,满清统治者禁止汉人移民到东北,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有几点:一是为大清王朝留下后路;二是保留一支不受汉文化影响的八旗劲旅;三是维持满人的文化和祖宗传统;四是保持对东北地区人参、貂皮、黄金

  • 顺贵人:乾隆最美后妃,也成唯一连降两级的妃子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顺贵人,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于正《延禧攻略》自开播以来,一路好评不断,其中剧中的几个重要角色都纷纷登场,像女主魏璎珞由吴瑾言扮演、秦岚的富察皇后以及佘诗曼饰演的娴妃和被吐槽为黑山老妖的高贵妃在前面几集中都已露面,然而却还有一个重要角色却还没登场,那就是湘妹子今天要和各位讲的顺嫔。顺嫔是由张嘉倪扮演的,她入宫主要是因为姐姐嘉嫔,

  • 绵恩是谁 为什么乾隆会对他如此喜爱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清朝皇家子嗣众多,杰出者亦众。乾隆在位又久,所以膝下有许多皇子皇孙,在众多皇孙中,他最偏爱的是绵恩。绵恩是最早晋封亲王爵位的绵字辈皇孙第一人,他是长房长子次孙,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应该是轮不到他继承亲王爵位的,其中还有一些缘故。绵恩在八岁的时候就受到乾隆的喜爱,当时乾隆在校场上考验皇子皇孙的射箭技术,

  • 康熙和乾隆进行了六次南巡,为何雍正一直待在皇宫?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雍正,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了解清朝历史的应该都知道康熙和乾隆都是喜欢出巡的皇帝,其实这一点从清宫剧中也能看出来,以这两个皇帝出巡的故事为题材的电视剧拍了很多。史书中还记载他们都曾经去了6次江南地区,当然他们的南巡也并不都是像电视剧演的那样只是到处吃喝玩乐,最主要的目的是去视察河道以及考察民情,毕竟国家的税收主要来自于江南地区

  • 战国七雄之一:魏国的发展史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魏国,春秋,历史解密

    魏国(公元前403--公元前225年),周朝诸侯国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姬姓,魏氏。公元前403年魏文侯被周威烈王册封为侯、公元前344年称王、至公元前225年为秦国所灭,共一百七十九年。领土包括现在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陕西西部、河北南部。当时它西邻秦国,东隔淮水、颍水与齐国和宋国相邻,西南与韩

  • 清朝封禁长白山长达200年,到底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古代,历史解密

    喜欢旅游的朋友一定都对长白山不陌生,“千年积雪万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说的便是长白山的优美风景。古往今来,去过长白山的人无不被长白山的瑰丽广袤的美景所深深打动,现如今的长白山已是中国的旅游胜地,但是这样的美景却曾是清朝的禁地。被誉为东北最高的峰的长白山,位于吉林省白山市东南部。对于长白山名字的由来,

  • 姜王后到底是怎么死的 她的死和苏妲己有关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商朝,苏妲己,历史解密

    说到苏妲己,一定是这样的形象,其中在这里却是这个样子的,除此之外你还知道些什么呢?在《封神演义》中纣王的王后姜王后是被苏妲己陷害,被挖眼炮烙而死,可以说是一位很悲惨的人物。苏妲己没进宫之前姜王后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和纣王也算和睦,感情稳定,但苏妲己到来之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后来还被苏妲己给害死,那在历

  • 清朝为什么能延续300年?背后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子女生下来由父母养大,这在许多人眼中看来是天经地义的,这放在自然生物界也是基本普遍适用的,父母与子女间的血缘关系,一旦生下来就无法更改,在一般情况下,无论子女如何,父母都是会将孩子养大的,除非极少数的特列,生而不养,但这种特殊情况却普遍出现在清朝皇宫中。在古代的封建社会中,皇子公主被认为是一生下就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