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劝谏刘备称帝,当时反对的三个人最后结局如何?

诸葛亮劝谏刘备称帝,当时反对的三个人最后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567 更新时间:2024/1/16 15:44:28

刘备在历史上一向以仁义示人,凡事都要都要先讲究一个道义,这样的人在当时的乱世之中并不多见,因而他也凭此吸引到了很多人才的归附,甚至还躲避过杀身之祸,不过后世很多人认为他这纯属最秀,他的作为并不是出于真心,而是服务于他的野心的,这些贬刘派其中一个重要的论证就是刘备称帝。

公元220年,曹丕称帝,这就意味了汉庭不仅事实上而且在名义上也亡了,当时献帝及其家属被迁居到了外地,待遇还是比较优厚的,可是在蜀地,那些善于投机的人就在疯传曹丕弑君自立了,他们的目的不过是让刘备上位具有道义和法理上的可行性,所以当时包括诸葛亮在内的很多大臣都联名劝进了。但是有三个人表示了反对,结果结局一个惨过一个。

首先表示反对的人就是刘巴,此人是一个大名士,本来就看不起刘备这种不爱读书的土鳖,只是被逼无奈才出仕蜀国,而他最的政绩就是发明的"直百钱",这可能是中国古代最早利用经济杠杆的政治举措了。当君臣纷纷劝进时,他却认为时机还没有到,所以应当暂缓行事。虽然没有明确反对,但这番言论还是让刘备非常不高兴,最后迫于压力,他还是负责起草了各项称帝的文案,但他还是十分忧惧,一年之后忧惧而终。

另一位反对的大臣名叫费诗,相信大家对此人都不陌生,他就是出使荆州宣读诏书拜关羽为前将军的人,还通过巧言成功化解了关将军对于黄忠的不满。此人本是刘璋的部下,担任的是绵竹县令,当刘备来攻时他举城投降了刘备,并被拜为了督军从事。他的性情很耿直,于是直接上书劝谏刘备,说当下国贼曹丕未除,若急着称帝恐怕失去民心和军心,还举了先祖刘邦入咸阳不接受劝进的例子来劝谏刘备。这样的公开反对让刘备十分恼火,第二天就将其贬为了永昌县令,由此可见他早就有了称帝的想法了。

以上两位虽然都公开表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但刘备也还算心胸宽阔,只是对他们疏远和贬官,但是另一个人运气就没有这么好了,此人名叫雍茂,此人的事迹、籍贯历史上都没有记载,只知道他当时的官职是一个主簿,所以应该是个小人物,他在当时只不过是附和了一下刘巴的反对意见,可是不久之后就被刘备罗列其他罪名给杀掉了。刘备杀掉一个反对的小人物,用以警告其他大臣,所以刘巴的忧惧不无道理。

结语:刘备自公元184年出道以来,都是以仗义好汉的形象示人,并坚持了近30年,然而当面对称帝的诱惑时,先前的仁义完全可以置之不顾,可见其做的一切都是有预谋的,其实从他的儿子一个名"封",一个名"禅"就可以看出,他的野心至少在荆州时期就以及很大了,一切都是为了登基称帝的这一天。

标签: 刘备三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华人移民美国进化史 原来他们是这样走过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人有意识的定居于美国,开始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那时候的自由梦啊在美国生根发芽,随着在美国西部的淘金潮也吸引了不少的外来移民。自由女神即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代表。今天就来看看,最初移民到美国的中国人是如何度过那些艰难的岁月的。 “黄金梦”通过商人、海员、骗子、传教士,从香港朝内

  • 历史上第一桩离婚案,还是女方先提出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司马遹,晋朝,历史解密

    这事情记载在《晋书·.卷五十三·列传第二十三·愍怀太子》,这是目前从《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以来,第一次看到的离婚二字,算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桩离婚案。这个离婚的人是谁?此人乃愍怀太子司马遹(yù)也,这司马遹何许人也?晋武帝司马炎的孙子,晋惠帝司马衷的长子也是独子,母亲谢

  • 项羽自刎后,他的遗体被埋在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项羽,楚汉,历史解密

    公元前202年,项羽在“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的打击下,兵败垓下,逃到乌江边上时,全部部下皆已战死,只剩下了他一个人。已经杀了数百名汉军的项羽,也已经身负重伤,这时,他看到了自己的旧相识——吕马童。项羽于是说:“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汝德。”于是拔剑自刎,最后,王翳得到了项羽首级,吕马童与

  • 严光知道刘秀是皇帝,他为什么还敢放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严光,汉朝,刘秀,历史解密

    在《后汉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光武帝刘秀)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坐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意思是说,严光和光武帝一同睡觉,严光由于睡姿不雅,将一只脚压在光武帝的肚子上。第二天,太史上奏说有客星犯主,冒犯了皇帝的御座,情势非常紧急。光武帝笑着说:“没事,这

  • 宋宣公说的:“父死子继,兄死弟及,天下通义也”有什么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宣公,春秋,历史解密

    宋宣公死后,不传位给世子与夷,非要传位给弟弟子和,并说:“父死子继,兄死弟及,天下通义也。我其立和。”子和推辞再三,最后终于即位,就是宋穆公。宋穆公感激哥哥让位于他,临死前召大司马孔父嘉立了遗言:“先前我哥哥舍世子与夷而立我,我铭记于心。我死了之后,你一定要立与夷为君。”因为宋穆公也有一个儿子叫子冯

  • 唐山大地震的奇怪现象 科学发达的今天都至今无解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山大地震,历史解密

    1976年7月28日,唐山这座有100万人口的城市被大地震在数十秒钠内夷为平地,65万多间房屋倒塌,24万生灵在睡梦中被葬身废墟,16多万人重伤······7.8级的唐山大地震是中国有史以来破坏性最惨重的一次大地震,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南京地质学校高级讲师李泰来生的外甥、外甥女不幸地在地震中遇

  • 晋国智氏和中行氏本出一家,为何后来却“窝里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行氏,春秋,历史解密

    “晋国六卿”(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魏氏、赵氏)中有两家其实是从一家分出来的,那就是中行氏和智氏,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叫原黯。原黯是晋武公时候的大夫,因为灭荀国有功被封于荀地,其后改为荀氏。荀氏在晋国发展得很好,原黯的孙子荀林父后来任中军将(正卿),开辟了中行氏一脉;荀林父的弟弟荀首后来任中军

  • 汉武帝为什么一定要逼死卫子夫?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卫子夫,汉朝,历史解密

    卫子夫,河东平阳人,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史称“孝武卫皇后”。卫子夫出身卑微,最初为平阳侯府讴者歌女。建元二年(前139年),汉武帝在祭祀先祖回宫的路上,顺道看望当时嫁给平阳侯曹时的姐姐平阳公主。据《史记 外戚世家》载:平阳主求诸良家子女十余人,饰置家。汉武帝在众多美人中,独看中了卫子夫,并在轩车(有

  • 摩诃迦叶有着怎样的轶事趣闻?他是怎么帮助别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摩诃迦叶,佛教,历史解密

    有一次,佛陀和诸弟子在舍卫国的时候,王舍城的教区就由大迦叶主持,他经常出入王舍城布施福祉。他托钵的时候,是远避富豪而选择贫穷之家。尊者的心中以为,富人虽该怜愍,但总不如每日都要为生活忧愁的人可怜。那些贫苦的人,因为贫穷而不能享受到五欲的快乐,虽然闻到正法很高兴,但究竟不能获得行布施的幸福。尊者大迦叶

  • 夏侯渊在定军山,假如不分兵救援张郃,死的会是张郃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从建安十七年开始夏侯渊就驻守在长安,跟马超等人周旋,保证了潼关以西的安定。建安二十年年底,曹操收降汉中张鲁,没有乘胜进攻成都的刘备,而是留夏侯渊和张郃等驻守汉中。建安二十三年,刘备领兵驻扎在阳平关,与夏侯渊张郃进行了长达一年的战斗。次年正月,刘备将一万兵马分成十部,分别进攻张郃,不能取胜。于是刘备放